资源经济
国际油价下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建议时间: 2016-07-30信息来源:郭宁宁 徐凌 卢宝周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一度跌至近6年新低点。油价下跌对我国而言,提高了收入效应,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推动了石油进口,可提升GDP增速,但加剧了通缩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应提升石油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扩大石油储备量,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平衡开放和走出去的关系。关键词:国际油价 油价下跌 中国宏观经济
石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工业的血液,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跌幅最高达52%。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已跌至近6年的新低点。我国成品油的价格也出现了“十三连跌”。英国《金融时报》认为,石油价格下跌已不再仅仅是北美新兴页岩油厂商与中东传统产油国之间的权力争夺,低油价对全球市场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目前,全球性的油价下跌并没有加快我国经济的增长。原因是我国仅有少数几个行业消费着全球性定价的原油。如,2012年化工原材料制造业、油料处理业和资源提炼业在国内消耗的原油总量中占据99%的份额;其中,仅资源提炼业的比重就超过90%,而资源提炼业对工业总利润的贡献率仅约0.5%。同时,尽管消费者和一些行业因油价走低而受益,但受益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稳定价格政策的影响而收窄。
一、国际油价下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 提高了收入效应。研究显示,油价下跌可提高消费者实际收入,提振消费。世界银行报告称,国际油价下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油价下跌30%将为全球经济中期增长贡献0.5 个百分点。从收入效应看,油价低位运行增加了石油及其相关产品的消费,进而增加了使用石油的经济主体的收入。具体而言,油价下跌带来的收入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会改变消费者预期,引起相关联产业以及消费行为的变化。如,低油价降低了石油的使用成本。据测算,油价下调后,百公里油耗8升、月跑2000公里的私家车,如果汽油每升下跌0.22元,相应的下个计价周期的油耗成本将会减少约17.6元,如果93号汽油按每升1.05元累计跌幅计算,目前私家车一个月的油耗成本,要减少168元左右的油耗成本,由此将会增加居民购买汽车以及使用汽车的意愿。而油价每下行10美元,我国企业和居民将节省开支1070亿元左右,相当于2014年GDP的0.2%。二是增加石油及其化工产品的消费量,提高使用石油的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国际投行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速加快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受益于油价下跌。目前,我国成品油价出现了“十三连跌”,汽油价重回5元时代,如此低的油价将提升消费者信心,能节省运输以及取暖费用,增加非必需消费品的支出。
2. 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可直接降低石油进口成本和石化行业的运营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递,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同时,石油也是物流业、工业和运输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能源,低油价可降低这些行业的发展成本。一是对于以原油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物流企业及出租车,可降低油耗成本。据测算,油价下调后,大型物流运输车辆每行驶1万公里,其燃油费用会减少约1000元。此外,油价下跌也将适度减少出租车的运营成本。二是从长期看,油价下跌会刺激电价、交通费用以及进口汽车等后端价格下调。三是航运使用的燃油价格基本上与原油价格同步变化。如,柴油和燃料油等,其成本会占航运营业成本的30%~40%左右,油价下跌可直接降低我国航运企业的航运成本。
3. 推动石油进出口。2013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8%,石油能源消费量为4.76亿吨,进口量为3.3亿吨。2013年四季度,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若油价长期保持低位运行,意味着进口成本的降低以及进口数量的增加。根据海关统计,2014年1~11月,我国共进口原油约2.78亿吨,同比增加了9%。2014年前11个月,平均每天进口600万桶原油,比2013年同期增加50万桶。如果每桶石油的价格降低10美元,将降低我国原油进口成本23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减少约6000万美元的支出;如果油价下跌至每桶20美元,我国经常项目下平衡与GDP的比例将会上升0.4个百分点。同时,油价下跌可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我国还将间接受益于出口需求的好转,从而给外贸和经常账户的顺差带来改善。
4. 可提升GDP增速。瑞士银行的研究报告估计,如果国际油价下跌15%,全球GDP的增速将提高0.25%。世界银行的报告也表明,由于石油供给原因导致的油价下跌达30%,可提升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约0.5%。但油价下跌对2015年我国实际GDP的提振作用则非常有限。假设年均油价下降10%,GDP增速会因此提高仅0.1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认为,世界油价下跌对中国GDP增速的影响在0.1%~0.2%之间。
5. 加剧通缩压力。汽油和柴油等油品的价格,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油价下跌会直接影响到这些价格指数。油价变化对CPI、PPI指数变化的影响主要分为:一是逐步影响石油石化以及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产出价格,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影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如果油价下跌是长久性的,它不仅会在短期内影响整体价格指数,而且会影响核心通胀,即剔除食品和石油价格影响后的通胀水平。二是影响通胀预期,而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将起到“加速”油价向核心通胀传导的作用。世界银行最近的研究指出,30%的长久性油价下跌将使全球CPI涨幅降低0.4~0.9个百分点。三是虽然油价下跌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利益,但油价是通胀率减慢的主要推手,持续的低油价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的输入性通缩风险。根据尼尔森公司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表明,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意大利、法国、韩国、中国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消费者信心都在减弱。欧盟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比。四是造成全球石油产业萧条,各大石油企业裁员、削减开支,并引发连锁反应。
对我国而言,低油价对CPI和PPI造成的拖累早已体现。首先,国际油价下跌使原材料成本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从而会传导到产成品价格的下跌,对企业库存造成一定的压力,并带来通缩的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由于国际油价和国内石油化工类产品价格连续下跌,影响我国2014年12月CPI环比下降0.03%。其次,国际油价下跌直接导致我国油价及下游产品价格联动走低,会对CPI和PPI指数走势产生较强的助跌作用, 进一步强化通缩预期。我国能源研究机构测算称,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十三连跌”跌幅均值为40.72个百分点,影响CPI走低0.31%。另外,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2015年1月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2014年12月扩大7.1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约0.07个百分点。
二、应对国际油价下跌,稳定经济发展的对策
1. 提升石油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现行国际规则主要是由美欧国家主导制定的产物,主要体现的是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有必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
目前,我国原油进口占原油贸易总量的80%,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使用进口原油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其他央企使用的原油量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国际原油的定价权由欧美等国家或地区控制,中国应凭借原油消费能力和经济实力,建立自己的原油定价标准,以切实维护本国的能源安全以及国家利益。当国际油价出现下跌时,中国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应在国际商业合作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拓展与俄罗斯、中亚、东南亚等国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国的谈判与合作,逐步降低对中东国家油源过度依赖,加快推进建设中俄、中哈、中土及中缅等油气运输管道,开辟多元化的石油进口通道。
2. 扩大石油储备量。我国从2003年开始筹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计划分3期用15年时间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2014年11月,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之前,我国将陆续完成国家石油储备的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建设,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规模,进而增强应对国际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称,预期到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的比重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会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在2014年11月12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可能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既有助于进口石油成本的节约,又为补充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提供了较好的契机。因此,当前从我国整体能源安全角度分析,一方面,应把握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机,在国际油价暴涨之前,充分利用“空档”,逢低吸纳、大举“囤油”,加快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和原油进口速度,增加进口规模,适当扩大石油储备,对冲之前高油价阶段的成本,不断提高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完善国家能源储备体系;另一方面,制定一些补贴政策鼓励石油企业做好商业战略储备。此外,发挥石油战略买家的作用,缓解对外原油依赖度不断增加的趋势。
3. 加强推进体制改革。一是石油的国际期货商品属性,考虑到在国际石油价格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国家可借机推进能源领域的价格体制改革。二是石油作为化石能源,又具有可枯竭的属性。石油日益枯竭的预期与开采难度的不断加大,也决定了必将出现日趋高昂的价格走向。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投资共达3100亿美元,预计2015年的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不会低于2014年。可见,寻找替代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未来应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继续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使用比重,促进实现节能减排,并提前预防出现通缩的风险。三是石油企业应重视企业内部的结构优化,通过多元化、专业化逐步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 平衡开放和走出去的关系。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一轮油价下跌。当时中国石油企业与俄罗斯、巴西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油气合作协议,不断加强海外并购,较好地应对了此轮油价下跌对于我国经济的冲击。据估算,未来20年,我国基本可以保证2亿吨原油的生产。从以往的经验看,国际油价走低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和引进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低油价使得一些国家石油企业处境困难,我国石油企业应利用这一时机积极走出去,加快对海外石油资产的收购或合作开发,鼓励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国际油价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J]. 当代世界,2015(01).
[2]刘文财. 借鉴国际经验教训对冲油价波动风险 [N]. 中国证券报,2015—01—12.
[3]魏巍贤.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J]. 统计研究,2014(08).
[4]许欣欣. 如何缓解国际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新加坡的经验 [J]. 世界经济研究,2013(10).
[5]卢晓平. 低油价对中国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N]. 上海证券报,2015—01—08.
[6]张欢. 油价下跌之于中国经济“双面”观 [N]. 中国信息报,2015—02—04.
[7]邓大洪. 油价十三跌中国经济受益了吗 [N]. 中国商报,2015—01—30.
[8]文风. 国际油价下跌给中国经济将带来什么 [N]. 证券日报,2014—10—22.
[9]马卫锋等. 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经济非对称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资源科学,2014(07).
【该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14015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630105)】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