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智库产业集群示范区发展路径研究时间: 2021-01-31信息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7年01期 南书房 2021-1-24 作者:陈秋玲 李志斌 闫海潮 责编:qgy
论文从分析京津冀智库产业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入手,提出京津冀智库产业集群示范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并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给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智 库产业集群园区的具体举措与政策建议。
本文是2016年课题,刊发在《理论与现代化》2017年01期
关键词:智库产业区;智库+;智库产业新体系
一、研究背景与核心概念界定
智库产业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合高端人才的智力知识资源,以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产生的全智能产业链的集中体现。
智库产业以智库为载体,以智库产业示范区为孵化器和重要抓手,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融合发展关联产业,进行立体式开发,带动一产、促进二产、提升三产,形成有形或无形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将成为引领第三产业的高端产业,服务于国家政策制定,节约区域战略成本和政府执政成本,因地制宜,引领集聚高端产业,成为区域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智库产业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现实背景。智库研究的“单兵作战”和智库发展的“单兵作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智库功能提出的需求。这一概念的提出并非智库理论研究的异想天开和空穴来风式的概念构造,而是源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进程下,全球智库发展必然面临的结构性调整。智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智库研究成员组成的跨学科性,这一特性源于智库“问题导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为此,西方智库研究理论界,以斯通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关注全球政策网络问题已解决智库合作问题。也即全球智库网络概念的提出,源于问题复杂性和系统性的跨越国界的属性,智库产业就是对智库网络概念的实践化。
同时,智库合作发展的集聚效应,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及智库产业链条的纵深发展。
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观审视,智库产业的发展,实质是对国内外的智力资源的整合、统筹,并通过智库资源的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含金量。
同时,通过对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提升效应,有助于将中央各项政策与各地独特优势资源充分结合,激发区域经济的活力,推动新经济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推动国家顶层设计乃至地方科学发展。
当然,“智库产业”不等于智库产业化。“智库产业化”这个命题本身是不科学的。
中国智库不同于西方智库,95% 是体制内智库,但是要发展高校、社会智库,就要正确区分公益性智库事业和经营性智库产业的不同性质和任务。凡是公益性智库事业,都必须是政府主导,依靠财政投入,以公益性智库事业单位为骨干,满足各级政府科学决策需求,这是政府的责任,不存在“产业化”的问题。只有在经营性智库产业领域,才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在推动智库产业的时候,也必须把公益非营利性智库事业作为一项基本前提。
同时,要注意发展智库产业不是政府直接办产业,智库产业建设的基础就在于要建立起不同主体创新环境的配适,使得战略更为明晰、决策更为明智、执行更有效率,智库产业体系就是让顶层设计、创新人才、技术研发、高端产业和市场资本都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中,并发挥协同作用。而政府的职能是为智库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搭建好服务平台,做好政策引导,搞好市场监管,政府不越俎代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遵循智库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智库事业和智库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思路。
智库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智库事业单位为骨干,以政府智库为重点,鼓励高校智库、社会智库积极参与,创新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方针,以满足中央以及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需求。而智库产业发展则必须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的要求,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致力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规范的思想市场,提高智库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提供高质量的智库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智力需求。
(一)智库产业区的界定
智库产业园区是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为特定产业在特定的片区形成具有目标导向的创新产业联盟,这一片区可以称之为智库产业区。智库产业区内核是一群高端智库人士(专家),第二层是与专家相关的直接商业形态,以三产为主,主要表现为相应的咨询机构、策划 机构、设计机构、事务所等。第三层由服务业(研发、设计、金融)带动的一产、二产等相关 业态构成,同时实现理念和技术的溢出效应。进而通过三个圈层的有效衔接,构建智库产业链,形成集群效应,带动并形成区域系统发展格局。智库产业区主要是整合国内外存在的众多“碎片化”的优质资源,让政府、企业、智库以及 媒体能够在这里聚智,实现“智、产、城、人、文 ”五位一 体的深度融合。
(二)智库产业区的特征
首先,智库产业区是思想聚集地。智库产业区以智库机构为内核(包括研究院本身),同时吸引区域的大学、研究所,以及其他企业研究机构形成思想集群。不仅社会科学类智库对政策制定者有影响,自然科学 的发展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随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到来,决策机构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制定积极的公共政策,将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快速发展。尤其当智库预测到某一创新技术产品和创新思想有可能极大改变区域乃至 未来世界时,就应主动预先投入,包括联合研究机构 对其进行技术和信息的支持,引导资本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帮助确定政策,使之成为一级政府行为,甚至国家行为。
其次,智库产业区是高密度资本集群。高端智慧 集群的智库产业区离不开资本支撑,思想是灵魂,资本是血液,二者紧密融合园区才能发展。智库一方面要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另一方面还要链接资本,使政策建议变成现实。智库产业应该是思想和资本的集群。一方面用“思想 + 资本”促进新型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用“思想 + 资本”来改造传统产业。
总之,智库产业区的智力触发与知识辐射的创新 特征,有利于促进开发区进一步由“ 外向型”的劳动力 密集输出与物质资源消耗型增长,向“内生型 ”的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智力、知识、文化输出为主的自主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利 于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实现核心技术 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利于提高区域在行业当中的地位,提高话语权,有利于产业链的延伸。
(三)智库产业区的意义
积极发展智库产业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 一,智库产业区是承载智库产业和创新型知识经济的 重要载体。近代以来,中国国家智库发展缓慢。最近这 几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 重大的难题和发展的瓶颈,其重要性才日益凸显。2009 年 7 月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 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智库发展报告课题组长于今教授指出“,中国智库建设应形成政府统筹 、专业集成、多层合作、分工协作的系统性构架,智库建设应逐渐从‘分散式的随机性组织’向‘以智库基地或产业区为平台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有组织模式 ’转变,‘百家争鸣’局面在新时期将以‘智库群’和‘智库产业’的形态出现。”这些群体之间既具有区域性特征,也具有专业类组合特征,即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文化趋势、艺术源泉,也具有科研和文化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这就需要一定的载体,加强智力资源的整合,形成智、产、城、人、文一体化的智库产业集群。
第二,智库产业区作为技术创新与战略政策的平台网络,有利于构建一体化区域性的公共资源积累与共享机制,加强区域横向联系与全球产业协作,以智库产业集群的创新,带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就业 ,扩大内需 ,推动工业化 、城镇化协调发展 ,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实力与话语权。智库产业区作为区域 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与战略抓手,通过在文化、制度、精 神、价值、生活方式等领域的示范创新与综合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动地区软实力发展,凝聚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渗透融汇至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区 域发展的各个层面。
第三,实现区域融合下的城市协同创新。当前,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 继,经济发展已由传统的资源、资本投入为主要素的 发展模式向以顶层设计、智力决策、知识创新 、人才资 源为内涵的多要素综合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城市是 社会、经济、环境 、文化等多元融合的公共空间。以产 业发展为支撑的经济体系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命脉,而多元领域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促进产城协 调发展、共生共荣的关键。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 的发展为领域协同创造了理性基础,而高效政府、公 民社会的健全和完善为协同创新营造了公平的环境。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保持国家与城市的竞 争优势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任务。为了推动国 家战略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效衔接,智库产业将着眼于 京津冀三地具体实际,围绕城市化、产业化和技术创 新的交互影响、协同发展问题,瞄准城市发展核心领 域的若干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性关键共性问题 ,通过 开展全面、系统、深入地前期战略研究实现智、产、城、人、文融合的科学化协同发展。
二、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一)京津冀智库产业区的发展机遇
1.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新目标带来新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被理论界称为“四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他多次强调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出和推动了许多全新的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为传统区域发展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注入了鲜活的动力。这些国家战略,从点到线再到面,从陆上到海上再到海外,从沿海到内陆再 到沿边,大开大合,以“国内外联动 、区域间协同、外部协同与内部协同并重”理念为统领,打破了单纯的行政区划甚至国界限制,把区域经济规划扩 大到跨市、跨省乃至跨国,力图使生产要素摆脱行政 区划束缚,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流动和组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 划纲要》将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 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 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 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国 际交往中心 、科 技创新中心 ”;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世界级城市群概念的提出为智库产业以及智库产业区发展提供前 所未有的机遇。
2.京津冀提升区域治理能力的新要求带来新机遇
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需要智库参与。区域协同治 理,是我国宏观政策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虽然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区域协同 治理主要有三个维度,即公平、高效 、可持续。这三个 问题在京津冀地区都表现得十分突出和典型。与此同时,京津冀又是最有条件解决这些问题的。正因为如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一个定位,就是区域整体协同 发展改革引领区,就是要率先改革,取得突破和经验, 促进全国区域协同发展。
当前京津冀协同治理的障碍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集中的功能过多,特别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没有与周围的区域、城市形成错位发展、互动发展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以其强大的虹吸效应,集中了过多的资源,天津、河北则面临资源流失。只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能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北京城市发 展空间结构的不合理。长期以来,北京城市建设上采取“摊大饼”和职住分离的方式,而不是按照核心区加卫星城的都市圈方式,以及与周边区域城市协同发展 的城市群方式,这必然造成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要实现京津冀协同治理,既包括管理方面的机制、研 究方面的机制、激励方面的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方面的机制,同时也包括促进协同发展的机制,而智库产业以及智库产业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 和通道。
3.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亟须解决的新问题带来新机遇
解决京津冀一体化面临新问题,疏解北京非首都 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肯定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但光靠政府的作用也是不行的,必须把政府、市场、智库等社会组织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新问题,并没有什么经验可 以借鉴。不同行政区各有不同目标。如何实现北京、天津、河北的有效对接,建立一套体制机制,让资源能够 真正流动起来,这一个很大的难题。具体而言,
第一, 资源环境约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难题。环境污染是全局性问题。仅将污染企业从北京迁到河北省解决不了问题。雾霾还会因此出现,污染还会相互影响。环 境治理更需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协调,而不是简单的污 染企业迁移。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决定了京津冀协同发 展不能只是从区域本位出发考虑问题,而更应从全国 大盘子中找到合适定位。这也是前所未有的难题。
第二,专业转移问题。传统产业改造必须依靠创新。新产业的兴起同样要借助创新。京津地区有大批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企业。形成新增 长点必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这就要求解决科研成果 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解决激励科研人员多出成 果多出高水平的成果的激励问题。要在国家科技体制 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中探索出一条可以推广的路子, 京津冀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第三,京津冀一体化需要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题。协同发展不是将某些人 固定在某一处的发展。人口流动应该顺应市场规律。户籍制度管理人口对京津冀一体化的约束需要突破。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逐步抹平不同地区户籍所 蕴含的公共服务红利差异,才能消除人口流动的制度 性障碍。面对这些新问题,传统思路已经失效,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大力发展智库,打造智库产业区,为破解 京津冀一体化面临的新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二)京津冀智库产业区面临的挑战
京津冀一体化为智库以及智库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智库联盟建设的内部竞合态势、高端智库与智 库评价等问题影响着智库产业区的发展。
1.智库联盟建设的内部竞合态势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外越来越成为 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内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京津冀一体化提出以来,各个 智库都积极贡献研究力量,从各维度建言献策,充分 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存 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 2015 年初中办国办印 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提 到了当前中国智库建设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大影响力 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缺乏,提供的高质量研究 成果不够多,参与决策咨询缺乏制度性安排,智库建 设缺乏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不够科学等。“京津冀一体 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 是重要,问题就越发明显。例如,当前智库关于京津冀 一体化研究扎堆、资源浪费 、高质量研究成果不够、政 策转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也集中暴露出来。智库以及智 库之间的弊端日益暴露,加强智库产业区建设是大势 所趋,有利于整合研究资源、加强分工协调、形成智慧 合力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2.高端智库与智库评价问题更加突显
当前,我国智库与智库产业发展表现为如下几个 特 点:一 是智库数量 多 、增长快 、总体规模大;二是中国智库呈集聚分布态势,北京智库的影响力最为突出;三是中国智库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正在向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四是智库合作交流日益频繁,新型智库尤为活跃;五是民间智库缺乏获取内部信息的渠 道、发布信息的公共平台以及建言献策的渠道。
智库建设如何退去虚热、务求实效,做到“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如何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 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智库研究成果如何评价?能否走出一条不唯“领导批示”的路子?这些问题事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及智库产业区能否顺利推进。
对一家智库来说,关键是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强项,选择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领域,然后要坚持不懈地精心耕作,力求在这些重点领域取得核心竞争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建设高端智库。智库评价评估也是智库管理的有效工具。探讨建 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评价评估体系,在中国智库界 逐渐成为重要议题。对智库的评价,应该有针对智库 的专业研究机构从第三方角度进行,科学建立评价指 标体系和评审流程,保证评价的独立性、客观性 、公正 性,以真实反映我国智库发展的现状,并系统总结评价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智库发展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建立科学的智库评价评估体系和方法,应处理好以下 六对关系:要把正确的评价导向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相 结合,发挥好评价评估的导向性、促进性和示范性作 用;方法上,要把问卷调查评价与实地走访调查相结 合,与专业权威机构和人士评价相结合;智库专业化 评估与社会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要把决策咨询过程 与 决 策 咨 询 结 果 的 质 量 、是 否“ 管 用 ”相 结 合 ,智 库 评 价与决策者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 合 ;产 出 与 成 效 、规 模 与 质 量 、特 色 与 专 业 、开 放 与 合 作、自主研究与组织研究相结合。
三、总体思路与战略构想
(一)总体思路
京津冀智库产业区的总体思路是:服务于京津冀 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 智库的发展要求下,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 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精准化管理”主线,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顶层设计遵循“圈层思维与链式思维相结合”原则,以 高端化、智能化、精准化为发展方向,以“融合化 、市场 化 、网 络 化 ”实 现 路 径 ,形 成 京 津 冀 智 库 产 业 区“ 一 核 两心多节点”协同发展空间布局,建成“智 、产、城、人、 文 ”有 机 融 合 ,具 有“ 政 策 引 领 作 用 区 、高 端 人 才 聚 集 样板区、创新驱动引领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产金 融合互动区”五位一体功能的国内智库产业区标杆。
(二)发展目标:国内智库产业区的标杆
京津冀智库产业区发展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 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把握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新 思想,充分利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热潮,从京 津冀一体化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发,整合京津冀优势智力资源,发挥智库在综合研判、战略谋划和创新 等层面的引领性和决策咨询作用,推动京津冀区域协 同创新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京津冀智库产业区发展的目标 是: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引领京津冀 智库产业发展;构建智库产业新体系,创新京津冀一 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智库产业区创新发展,成 为国内智库产业区的标杆。具体包括:力争经过 5 年 左右的努力,人才集聚实现突破性进展,国际高端 库涌现,智库产业初具规模,智库产业示范区建设取 得初步成效,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京津冀协 同发展,成为“国内智库产业区的标杆”。
(三)功能定位:五个定位
京津冀智库产业区作为承载国家战略的重要载 体,推动区域国际化的重要力量,服务于区域发展和 公共决策的重要智囊,实现“智、产、城、人、文 ”有机融 合的智力园区,具有“政策引领作用区 、高端人才聚集 样板区、创新驱动引领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产金 融合互动区”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
1.政策引领作用区
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园区,京津冀智 库产业区以国家政策引领发展方向,针对京津冀一体 化问题,加强储备性政策研究,服务政府咨询决策,提 高政策实行效率,实现政策引领作用区的功能定位。
2.高端人才聚集样板区
智库产业作为以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产生的全智 能产业链的集中体现,高度依赖高端人才,大量需要 智力资源。京津冀智库产业区作为京津冀地区之间、 国内外人才交流的平台,具有很强的高端人才集聚效 应,发挥着整合京津冀高端智力资源,推动智库产业 发展,吸引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作用。
3.创新驱动引领区
智库产业区作为创新要素集聚的产业区,具有智 力触发和知识辐射的创新特征。京津冀智库产业区应 明确“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的发展定位,力争到 2020 年,建成“智库产业主导程度高、创新型知识经济发展 好、人才集聚效应强、载体平台建设布局优、产业带动 能力强、创新驱动作用发挥好”的创新型产业园区。
4.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智库产业区旨在提出并构建中国特色智库和智 库群以及智库产业生态,作为智库产业的孵化器以及 统筹区域科学发展的实验区,具有转型升级示范作 用。智库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开发区进一步由“外向 型”的劳动力密集输出与物质资源消耗型增长,向“内 生型”的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 智力、知识、文化输出为主的自主增长的经济发展方 式转型。同时,智库产业的高智力、高增长 、高收益的“三高”与低污染、低能耗的“ 两低”特征正是顺应全国 加大经济转型力度,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 知识型产业体系的综合诉求。
5.产金融合互动区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产业集聚离不 开金融资源的集聚。智库产业区应依托良好的政策环 境,推动金融资源集聚,重视投融资服务,推动产融结 合发展,构建具有产业区特色的产业金融体系,打造 面向国际的产金融合互动区。
(四)发展理念:五大理念
京津冀智库产业区发展,要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 的国家战略部署,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 展要求下,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出问题,贯 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立足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智 力资源优势,以创新发展激发智库产业区活力;以协 调发展优化智库产业区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智库产 业区方向;以开放发展拓展智库产业区资源;以共享 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公平。
1.以创新发展激发智库产业区活力
智库产业区作为集聚高端要素的产业区,是创新 发展理念在区域发展、产城融合中的践行和落地,要 通过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凸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这一重大论断对京津冀智库产业区发展的巨 大引领作用。
2.以协调发展优化智库产业区结构
区域协调的主要标志,在市场经济和统一市场条件下不会是传统的静态表现出来的产业“合理分工”,而是混合分工和相互渗透(一体化)格局形成、差距缩小的动态过程。因此,发展智库产业区,会加速京津冀 区域间协调分工的产生,促成京津冀一体化的形成。
3.以绿色发展引领智库产业区方向
绿色发展作为“ 十三五”发展的核心理念,引领产 业绿色变革,既是紧迫的战略谋划,更是现实的行动 指南。京津冀智库产业要加快完善实施绿色发展的长 效机制,实现四个转型:一是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 转型,二是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三是由实体 经济向“互联网 +”经济转型,四是由传统制造向绿色 制造转型。
4.以开放发展拓展智库产业区资源
智库产业区通过构建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与战略 政策平台网络,有利于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公共资 源积累与共享机制,加强区域横向联系与全球产业协 作,从而拓展智库产业区资源,依托智库产业集群的 创新,带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就业、扩大内 需 ,推 动“ 智 、产 、城 、人 、文 ”融 合 化 、新 型 城 镇 化 协 调 发展,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实力与话语权。
5.以共享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公平
智库产业区作为区域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与战略 抓手,通过在文化、制度 、精神 、价值 、生活方式等领域 的示范创新与综合建设,京津冀全域范围内的软实力 发展,凝聚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渗透融汇至经济发 展、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进而 保障区域公平。
四、重点举措与政策建议
(一)构建高端智库平台,建立经常性多层次的对话机制与沟通平台
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建立长期、 密切和稳定的协商机制迫在眉睫。建议由中共中央政 策研究室或国务院研究室牵头,构建“两市一省 ”相关 部门参与的多层次的对话机制与沟通平台,形成省市 级、厅局级、县处级以及智库等多个层次的互动形态。多个对话沟通机制可以涉及产业、金融、经贸、能源、 医 药 、粮 食 、科 技 、环 保 等 多 个 领 域 ,为 建 设 新 型 京 津 冀一体化提供机制保障,切实保障京津冀地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发展。
(二)发挥欧美同学会的人才优势,构建多元化的智库人才宝库
高端人才是智库与智库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 这方面,欧美同学会有天然的优势。2016 年 8 月,中共 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谊会)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欧美同学会要发挥留 学报国人才库作用、发挥建言献策智囊团作用和发挥 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
智库人才集聚与开发,是智库产业区诸要素中最 具活力、潜力与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构建多元 化的模式来集聚与开发智库人才。具体包括:一是以 智库产业区为载体,在京津冀地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 的智库产业区,集聚相关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二是 以智库项目为纽带,集聚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相 关同行专家,共同参与智库成果的研究,提升智库研 究能力;三是以智库论坛为平台,加强京津冀智库产 业区智库专家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拓宽项目智库专家 的视野与合作范围;四是以激励机制为突破,激发智 库专家提供智库产品的活力。
(三)构建智库产业新体系,创新京津冀一体化的 产业发展模式
京津冀三地都面临迫切的转型需求。在京津冀经 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 是三方寻求最大利益共识的关键。《京津冀协同发展 纲要》对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有了明确的规定。北 京“四个中心”的定位,对北京经济功能的发展有诸多 的限制,北京不太可能大规模发展制造业。但是技术 创新的产业基础从根本上讲是制造业。因此,产业链 的角色更多由天津和河北来承担,北京只能承担有限 的产业链功能。天津河北的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需要 北京提供技术的支撑,同时在北京孵化出来的新兴制造业和产品需要在天津和河北落地。
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中,构建以“智库 +”为核 心的智库产业新体系,即“智库 + 政府决策“”智库 + 高端人才”“智库 + 高端产业”“智库 + 金融市场”“智 库 + 科研应用”,由此形成政府政策开放带动、参政议 政的高端人才聚集推动、高端产业集聚拉动、金融市场 融合互动、科研应用创新驱动为核心产生的全智能产业链。
这对于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协同发展,本质是将不同区域所拥有的资源 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区域间的行政壁垒,充分 释 放 彼 此 间“ 政 策 、人 才 、资 本 、信 息 、技 术 ”等 要 素 活 力而实现区域之间的深度合作,共赢发展。这是一种 新型的区域关系。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相 比,区域协作关系的建立更为复杂,不同区域之间的 协同发展是建立在各层面经济主体的协同发展基础 之上的,不仅包括不同区域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合 作,更依赖区域间政府、产业与企业层面的稳定的合 作共赢关系的建立。
所以,区域协作关系的建立不仅 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率先打破三地分割互斥格局、建立协同发展战略,还有赖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关键是找到破除区域 互斥格局建立互利关系的动力之源。
尽管在我国现行 行政管理体制框架下,以往京、津、冀三地行政分割与 互斥竞争格局的形成,与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有着直接关系,破除这一格局也需要政府的初始动力;但是, 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政府与市场关系大致清晰 的今天,有形之手应是作为无形之手的补充在市场失 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因此政府在未来三地之间协同合 作互利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其作用发挥的主要领域应 是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在区域互利关系建构中发挥 决定性的作用。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经济体系是支撑京津冀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脉,而多元领域之间的协同创 新是促进产城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关键。互联网 +、 大数据 +、云计算 + 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领域协同创 造了理性基础,而高效政府、公民社会的健全和完善 为协同创新营造了公平的环境,智库则为各个协同发 展提供了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
智库产业将围绕全 球化、区域化、城市化、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的交互影 响、协同发展问题,瞄准城市发展核心领域的若干战 略性、前瞻性、领域性关键共性问题,通过开展全面、 系统、深入地前期战略研究实现“智 、产、城、人、文”融 合的科学化协同发展。
(四)打造“五链融合”的京津冀智库产业发展体系 政策链、人才链、产业链 、技术链、资金链相结合,是智库产业成功的关键。智库产业区的参与主体包括 政 府 、企 业 、科 研 机 构 、智 库 机 构 ,分 别 发 挥 不 同 的 功 能。“五链协同”的本质是市场导向、企业主导。
因此,京津冀智库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五链融合”,提高创新活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第一,政府应旨在产学研之间搭建一个合作平 台,创设各种主题的运行原则,最终形成一个创新网 络体系,促进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 合,以保证和推进知识在本地的集聚、创造 、扩散和传播,推动创新要素间的沟通、合作和协调发展。
第二,智库机构在智库产业区中起着核心的智力 成果创造的功能。智库机构在与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合 作中,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合作:其一,智库机构应 该以中央政府的政策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并不断细 化。其二,智库机构应以本地化环境作为一切创新的 根基,提出本地的体制机制创新之处。其三,智库机构 的研究内容应该与企业加强沟通,使自身的研究课题在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上取得平衡。
第三,企业也是智库产业区中的重要力量。其特 点是以创新科技为最重要的竞争力,直接面对市场需 求。企业的定位应该是提出创新的需求,并提供将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
第四,高校、研究所以及中介服务机构是也是智库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优质、高效的服 务,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发挥功能传递作用,在各主体 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第五,金融服务也是智库产业区的重要支撑。智库产业区内的各类事业和企业主体,均需要各种金融 服务,需要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入驻园区,提供以商业 银行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并存的多元化金 融服务体系,增强智库产业区的金融市场供给能力和 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强化区域性信贷政策的引导,创 新银行产品和服务机制。
(五)成立京津冀智库产业引导基金,培育智库产业运作氛围
智库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引导。设立京津冀智库产业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集聚,扩大项目、产业孵化资金来源渠道,采取市场化 运作,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政策、人才、技术到产业 发展,推动境内外智库产业在智库产业区集聚。
1.设立京津冀智库产业引导基金
由京津冀三地政府牵头建立有限合伙制的京津 冀智库产业基金,基金注册地在河北廊坊。北京、天 津、河北政府分别出资 6 亿元、4 亿元和 3 亿元共 13 亿元作为智库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运用民间资本等关 联机构出资 4 亿元,两者共同设立首期母基金。委托 专业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对母基金进行运作,采 取私募发行方式向工商企业、投资机构 、银行 、互联网 金融企业、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企业年金、证券公司 、 个人等投资者募集资金,将基金规模“放大”至 20 亿 元以上。从而一方面推动产学研合作成功转化、关键 技术与共性技术中间实验等引导投入;另一方面引导 社会资本投向智库产业和高端产业。
2.以京津冀智库产业区为依托,孵化企业和项目
京津冀智库产业区以智库产业为核心,以京津 冀三地功能定位为方向,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目标, 重点发展京津冀特色高端产业,推动京津冀智库产 业区发展。京津冀地区应以智库产业区为孵化器和 重要抓手,引领高端产业集聚,形成特色功能产业, 支撑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依托北京“知识型 + 服务 型 ”的 功 能 定 位 ,构 建 政 策 咨 询 、文 化 创 意 、科 技 研 发 为核心的高端产业体系;依托天津“加工型 + 服务 型”的功能定位,应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壮大 服务业,实现双轮驱动;依托河北“资源 + 加工型 + 服务型”的功能定位,去重型化,加速向加工业和服 务业转型,重点发展现代制造、综合服务、原材料工 业和现代农业。
3.培育智库引导产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氛围
我国拥有众多的研究机构,但大多依附于政府部 门。为此,要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充分调动传统 社科研究机构的科研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智库建言献 策的作用。因此大力支持智库引导产业化、市场化,对 于京津冀智库产业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 可考虑制定专门的法律或政策鼓励社会公益捐助、民间资本捐助以弥补研究基金的不足。
(六) 完善智库专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机制
1.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
加快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 联合打造智库 产业一体化平台,联合发起区域联通联动会议论坛,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在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和 区域实践上先行探索,充分发挥智库在智力、综合研 判、战略谋划和创新等层面的引领性和决策咨询作用。保障三地一体化发展若干决策、措施的系统性、科学性 和正确性。京津冀智库平台以高端智库为载体,具体包 括公共服务平台、京津冀发展数据库、人才服务平台、 投融资平台、科创研发平台、产业孵化平台等。
2.加强智库运行机制建设
运行机制是智库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 有效的智库产业区运行机制,对于出人才、出成果具 有重要的价值。具体包括:一要加强智库参与政府决 策的机制建设,需要加大专家学者的参与力度和范 围,让专家学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决策权,这不仅对 政府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为 专家学者参与决策提供有效途径;二要构建有效的协 调沟通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社科管理 部门协调、社科研究机构落实、社会各界参与的管理 体制、工作机制和共治机制;三要促进京津冀地区各 级各类智库协调发展、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和联系, 通过协同创新、整合资源来攻坚克难,逐步形成各司 其职、通力合作、优势互补的格局。
(七)建设智库产业示范区,完善智库多元化体系
1 . 建设智库产 业示范区 ,探索京津冀“智 、产 、城 、人、文”融合的路径
京津冀是资本、科技、人才、文化等多要素融合的 区域,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区域协同 创新创造了现实基础,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 为区域协同创新营造了公平的环境。我们建议,在京 津冀试点建设智库产业示范区,围绕新型城镇化、产 业迭代化和技术创新的交互影响问题,瞄准区域发展 核心领域的若干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性、储备性的关 键共性问题,探索京津冀“智 、产、城、人、文”融合的科 学化协同发展路径,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构建科学的智库产业体系,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智库产业示范区的新型产业体系要遵从 以智库为核、以文化为魂的产业体系构建理念,构建 与京津冀区域功能相适应的、科学的智库产业体系, 努力打造产业高端、人才集聚、绿色生态的智库产业 集群。在智库产业示范区内,要推动国内外智库加强京 津冀协同发展的科研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 心)、技 术 转 移 中 心 、产 业 合 作 中 心 、新 产 品 孵 化 中 心 等,促进知识精英充分交流,合作开展重大京津冀协同 发展的学术与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京津冀智库产业示范区向特色化、专业化、多元 化发展
综观国内外的智库案例可以发现,所有成功的智 库几乎都有各自的主要的专业方向,如布鲁金斯学会 擅长于中东问题;兰德公司擅长于军事战略;美国外 交关系委员会擅长于外交政策;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 中心擅长于国防政策;美国企业研究所擅长于贸易、 经济政策等。从国外这些知名智库机构可以发现,京津 冀地区的智库产业发展还存在严重不足。京津冀地区 的科研智库系统主要是事业单位性质,同质化十分严 重,没有形成专业优势和知名度。我们建议,要系统梳 理京津冀地区的智库体系,在京津冀智库产业示范区 内加快打造一些特色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新型智库。
4.探索构建由政府与智库公司形成的多元化治理 结构
国外政府机构有自己的咨询幕僚团体,而最为知 名的还是民间公司化智库。政府直属智库具有内部决 策资料充足、与决策层沟通便捷、便于保密等诸多优 势;而民间智库具有独立研究、视野广阔以及实用导 向等特点。我们建议,在京津冀智库产业示范区内,探 索构建由政府与智库公司形成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兼 顾不同管理性质的智库发展,推动多元智库体系的生 成,对于京津冀智库产业区的建设价值重大。
(八)借力大数据,打造升级版的智库产业区
1.充分利用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知识产权 交易中心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内科创资源集聚区,拥有丰富 的知识产权。京津冀智库产业区拟联合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滨海知识产权交易所、京津冀知识产权局共建京津冀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动京津冀专利、商标、 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各 类知识产权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开放,为企业 技术与知识产权需求、转让、投资、质押等提供优质服 务,实现技术、知识产权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2.利用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建设国际新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京津冀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建立主要是为技术 成果、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创造一个平台、载体。建 议由京津冀三地交易所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和管理, 在交易平台的规则、制度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等设置上 进行创新,利用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方便快捷、 高安全性、记账速度快 、成本较低、互相监察验证和资 料公开透明的优势,打造一个低费用、无法篡改的、互 联互通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一代交易平台更好的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3.打造升级版智库产业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依托京津冀智库产业区高端智库资源,充分发挥 大数据、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充分发挥智库产 业区的辐射效应,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发挥 智库产业区的带动效应,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 挥智库产业区的提升效应,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图略)
参考文献:
[1] 于今.中国智库发展报告[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 版社,2011.
[2] 于今.国家智库:第 1 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 于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2.
[4] 于今.智库的性质、功能与本土发展[J].团结,2015,(5): 31-34.
[5] 聂永有.智库产业的概念界定与发展基础[J].智库理 论和实践,2016,(2):134-136.
[6] 于今.发展我国智库产业的战略思考[J].人民公仆, 2012(2).
[7] 新华社.京津冀协同发展三省市定位明确[J].中国经 济周刊,2015-09-01.
[8] 张军扩. 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目标[J].中国智库,2015-09-25.
[9] 王超,崔福明,韩更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EB/OL].[2015-7-29].http://www.cre.org.cn/index. 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4&id=8281.
[10] 于今.新型智库为深化改革提供动力支持[J].大国前途,2015(Z1):98-104.
[11] 皮书研究院.中国智库名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15.
[12] 燕爽.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层论坛发言精要 [EB/OL]. [2016 -3 -2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15/ 20/11538538_550938464.shtml.
[13] 于今.智库要做“一带一路”上的“智能载体”[EB/OL]. [2016-5-13].http://www.chinape.org/xw/gnxw/201509/9723.htm.
[14] 于今.新型智库为深化改革提供动力支持[N].中国 青年报,2014-2-27.
[15] 于今.发挥智库产业“芯片”作用引领产业转型[EB/ OL].[2015-05-27].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5- 05/27/content_35672016.htm.
[16] 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2015 中国智库年 度 发 展 报 告 [EB/OL]. [2016 -1 -13].http://www.sydsw.net/ Archive/View.aspx?kind=0022&id=60646.
[17] 牟岱. 新型智库建设需加强顶层设计[EB/OL].[2016-3- 10].http://www.cssn.cn/zx/201603/t20160310_2914338.shtml.
[18] 李君如. 我国智库建设的未来在哪里[N].人民政协 报,2016-04-25.
[19] 李晓军.京津冀协同除了“迂回战略”根本没有出路[EB/ OL].[2015-08-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b66df50102vr- jc.html.
[20] 于今.从六方面加强中国智库研究[N].学习时报, 2015-04-13.
[21] 于今,侯汉坡.智库产业: 助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 催化剂[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38): 26-30.
[22] 于今.大数据时代的版权保护对智库产业推动作用 尤为突出 [EB/OL].[2015-03-30]http://www.china.com.cn/opin- ion/think/2015-03/30/content_35191691.htm.
[23] 梁海明. 自贸区应打造区块链技术智谷[EB/OL]. [2016 -04 -26].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6 -04 -26/ zl-ifxrpvcy4478543.shtml.
[24] 于今.中国智库发展报告:智库产业体系构建[M].北 京:红旗出版社,2012.
[25] 于今,等.陕晋豫黄河金三角智库产业区项目报告 [R].2013.
[26] 于今,等.二连浩特中蒙俄国际智库产业示范区研 究报告[R].2014.
[27] 于今,徐旭,等.我国社会智库功能管理与发展研 究——兼论智库产业体系构建[R].201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al Path of Beijing-Tianjin-Hebei Think Tank Industrial Zone
CHEN Qiuling,LI Zhibin,YAN Haichao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nk tank industrial zon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idea and overall strategic conception. It then examin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hink tank industrial zone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al concepts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tech, open-mindedness and mutual-sharing. Keywords: think tank zone; think tank plus; new system of the think tank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