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时间: 2016-06-22信息来源:隆国强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国内国际社会反响热烈,在进一步作好顶层设计的同时,选准重点,务实推进,取得早期收获。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目标、四个主要特点及重大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有利条件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区域合作治理架构,形成高效协商推进机制;构建有效的融资合作机制,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重点推进贸易投资合作,率先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志性早期收获项目;着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智库合作。[关键词]一带一路;目标;特点;有利条件;挑战;任务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16)01—0019—04
DOI:10.14063/j.cnki.1008—9314.2016.01.003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研究员。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国际社会反响热烈,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表现出参与这一区域合作的积极性。中国政府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白皮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顺利推进。在进一步作好顶层设计的同时,选准重点,务实推进,取得早期收获,对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与主要特点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合作倡议。古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联通了东亚与欧洲。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陆上交通,涵盖了东亚、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通过海路联通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辐射到南欧部分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加强沿线国家之间全方位多层面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掘各国发展的潜力,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作为一个区域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具有鲜明特点:
第一,“一带一路”是一个巨型区域合作倡议。近20年来,区域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多数区域合作组织规模有限,无论是其覆盖的国家数、面积、人口还是经济贸易活动,占全球的比重都不高。近年来,巨型区域合作组织(Mega—FTA)的出现,成为全球区域合作的一个新现象,刚刚结束谈判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RCEP),均是巨型区域合作组织的代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少人认为这一倡议旨在发挥中国自身在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优势,深化中国与区内各国的双边经贸合作。这一认识并不全面。“一带一路”倡议中,不仅要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平等互利合作,更要深化所有沿线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这一倡议不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合作机制,而是一个覆盖60多个国家的区域合作倡议。这一倡议连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沿路国家有43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GDP占世界的近三分之一。[1]因此,“一带一路”是一个巨型区域合作倡议。
第二,“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合作倡议。区域合作组织多种多样,包括功能性合作、制度性合作(如FTA)和开放的地区主义(Open Regionalism)。制度性合作达成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果只能由成员享受,区内成员国可以享受“贸易创造”的成果,区外成员则会受到“贸易转移”效应的伤害。开放的区域合作组织达成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果,并不歧视区外的非成员,因此,有贸易创造效应而无贸易转移效应。“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弘扬开放包容、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作为一个开放的区域合作倡议,不仅为区内国家开展合作创造新机遇,也会惠及区外国家。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南南合作的特点。倡议所覆盖的地区人均GDP仅为5050美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尽管区内也有当量发达经济体,但大多数是发展中经济体。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下的国家达到35个,人口近40亿。这些国家大多把发展作为其最重要的目标,寻求各种有效方式来加速经济发展,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十分丰富。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2]“五通”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到贸易、投资、金融合作,再到政策协调与文化交流合作,内容十分丰富。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一带一路”合作将为区内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有利于区内国家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分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其次,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互利合作加速发展,为区内外国家的企业带来巨大新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再次,为地区和平提供新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区内各国开展全方位多层面交流合作,以交流消弥分歧,以合作替代冲突,化干戈为玉帛,形成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动区域和平与稳定。[3]
“一带一路”符合我国战略利益。一是有利于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增强我国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力;二是有利于保障资源能源安全;三是有利于开拓新市场,扩大优势产能出口,提升出口结构;四是有利于顺利推动产业跨境转移,形成区域生产价值链;五是有利于深化金融合作,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二、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有利条件与挑战
(一)有利条件
第一,区域内国家经济富有活力、发展潜力大。沿线国家经济快速发展,2000—2010年,沿线国家年均GDP增长率达6.7%,比世界平均水平2.6%高4.1个百分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地区受到外部冲击,增长率有所回落,但仍然达到4.7%(2010—2013年),比世界平均增长率高2.3个百分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一些经济增长业绩引人注目的新兴经济体明星,金砖国家中有中国、印度、俄罗斯三个成员在此区域,另外,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经济表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区域内各国的互补性较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具有较强互补性,有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源,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区域中一些发展中大国,拥有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均是人口过亿的大国,位居世界人口前十位之列。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也很强,既有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有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不少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还有俄罗斯、中东欧等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家。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与其他区域南南合作不同的是,“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制成品出口大国和资源能源初级产品出口大国,均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据美国主权财富基金研究所(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有关资料,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额7万多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金额超过70%。区域内不同国家之间较强的互补性,为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第三,区域内各国对“一带一路”具有高度认同感。近年来,沿线国家大多走上开放发展的道路,具有加强经贸合作的共同愿望。1990年,沿线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7. 5%,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后,沿线国家外贸依存度快速提升,2011年达到35.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10个百分点。自1990年以来,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正,表明沿线国家经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沿线国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度不断提升。1990年,FDI净流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48%,2000年之前,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来,沿线国家的FDI占比持续提高,2011年,这一指标达到7.0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2个百分点。FDI加速流入,也表明全球投资者对沿线国家发展前景与投资环境的认同度不断提高。从贸易与投资相关指标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沿线国家开放发展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为未来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来加速发展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迄今为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近60个国家表态支持,同时也获得东盟、欧盟、阿盟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此外,中国已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沿线各国对经济发展的共同追求、对丝路历史文化的共同认知,是产生高度认同感的基础。区域内各国对“一带一路”的高度认同感,将有利于未来平等协商、共同推进这一战略倡议。
(二)面临的挑战
第一,区域内地缘政策的复杂性。“一带一路”倡议覆盖地区广阔,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地区,中东地区长期冲突不断,最近出现的乌克兰危机,伊斯兰国(ISIS)以及伊朗核危机等,一些相邻国家长期处于争端与敌对状态。这一区域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不仅表现为区内相关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这一区域中的不少地区,是大国角力的热点。比如,中亚地区一直是美国、俄罗斯、欧盟极力发挥其影响力的地区,区内大国也纷纷将周边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后,多数国家看到这一倡议所倡导的经济文化合作带来的新机遇,但也存在对这一倡议的误解,对中国提出这一倡议的动机的疑惑。有不少人误将“一带一路”看作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以为中国借此营造势力范围。其实,“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倡导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欢迎区域内外国家的平等参与,并且身体力行地率先推动。未来,进一步加强沟通,消除误解,是推动这一倡议实施的重要工作。
第二,缺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融资机制。本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互联互通水平较低,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任务,解决基础设施的融资难题是关键。尽管沿线国家中不少拥有丰裕的外汇储备,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区内国家的外汇储备,大多未能用于区内经济发展,而是投资于区外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或购买国债,或投资于股市,甚至投资于房地产。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解决好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
第三,贸易投资便利化基础薄弱。区内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参差不齐,俄罗斯、也门是WTO的新成员,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国尚未加入WTO。由于历史的原因,联通东西的欧亚大陆桥铁路轨距不同,跨境运输需要换轨,增加时间与经济成本。各国海关通关程序不一致,通关手续复杂,关税与收费较高。因此,贸易投资便利化基础薄弱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障碍。
三、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任务
“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目标远大,推进这一战略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当前,应该从本区域的实际出发,在作好顶层设计的同时,选准突破口,尽快取得早期成果,坚定各方信心。
第一,构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治理架构,形成高效协商推进机制。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构想的倡议方,通过政府间双边交流沟通,赢得了60个区内国家对这一倡议的支持,为下一步推进倡议奠定了良好基础。必须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很多独特性,一是国家数量多,协商成本必然会比较高,需要构造一个高效的治理架构;二是国家间差别大,各国在领土、人口、产业、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落实平等包容理念需要机制保障;三是合作任务艰巨,仅靠少数大国难以真正带动,需要有机制确保各国的积极参与。因此,“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治理架构,难以照搬复制其他的模式,需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在设计区域合作治理时,要明确各国协商的机制,是共同一致原则,还是服从多数原则?要设计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如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会议、高官会议等。要明确执行共同倡议的纪律,是自愿原则,还是国际义务原则?总之,构建区域合作治理架构,形成高效协调推进机制,是落实这一战略倡议的体制保障。
第二,构建有效的融资合作机制,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关键要解决融资问题。沿线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资金需求巨大,据亚行估计,2010—2020年间,仅亚洲8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资就高达5.7万亿美元,东盟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要600亿美元。为了解决好该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问题,中国政府推动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400亿美元)以及金砖银行等机构,[4]并得到了相关国家的支持。另外,中国—东盟基金、中国国家开放银行等也可以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各国之间要进一步加强协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融资模式,将该地区高达5万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更多地引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创新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如采取BOT、BT、PPP等方式,吸引区内外市场参与者,投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第三,重点推进贸易投资合作,率先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志性早期收获项目。“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倡议提出后,得到了区内国家热烈反响,要保持热度,坚定信心,有必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率先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志性项目,作为早期收获成果。主要大国应在其中发挥领头作用。中国应把产业转移、对外投资、发展援助、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等多种手段统筹运用,选择合适的国家和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中资企业向这些园区转移适合当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活动。
第四,着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中之重,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促进经贸合作的保障,区内各国要加强协调,深化海关、质检、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等领域的合作,提高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搭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交易与促进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大力发展国际营销和跨境电子商务,引导企业在沿线交通枢纽和节点建立仓储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完善区域营销网络。坚持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举,着力促进跨境运输、工程承包、国际旅游等服务贸易,培育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5]促进各国投资开放,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创新跨境投资方式,把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有机结合,促进区内各国间投资合作。
第五,加强智库合作。沿线国家的智库间合作具有特殊意义,一是可以分享发展理念与经验,互学互鉴,促进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二是有助于政策沟通,促进政策协调;三是可以培养人才,有利于能力建设;四是可以开展联合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五是可以释疑解惑,消除误会,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为此,2014年12月,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联合塞尔维亚国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中心(CIRSD)、土耳其战略研究中心(SAM)、土耳其政治经济社会研究基金会(SETA)共同发起倡议,[6]建立“一带一路”智库网络。目前,这一智库网络已经有40多个创始成员,要精心设计合作机制,务实开展智库合作,充分发挥智库的独特作用,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5]高虎城. 深化经贸合作共创新的辉煌 [N]. 人民日报,2014—07—02.
[2]习近平. 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08/c_117273079_3.htm,2013—09—07.
[3]习近平.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EB/OL]. http://www.gov.cn/ldhd/2013-10/03/content_2500118.htm,2013—10—03.
[4]王辉,罗雨泽. 立足打造命运共同体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合作 [N]. 中国经济时报,2014—12—05.
[6]车海刚,张玉雷. 携手创造具有时代内涵的全球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历史启示与时代机遇”国际研讨会综述 [J]. 中国发展观察,2015,(1):41—46.
责任编辑 治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