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开启合作共赢新时代时间: 2018-09-03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2018-09-01 作者:柴尚金 责编:qgy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的实践表明,“一带一路”既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引擎;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也为完善全球发展模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必将凝聚世界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一带一路”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当今时代,和平发展大势没有改变,但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一方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突出,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特别是本届美国政府固守丛林法则和冷战思维,严重干扰国际秩序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动荡冲突不断,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网络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挑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成为各国人民共同呼声。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赢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走出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一带一路”建设不只是追求中方单一经济利益,更不是像别有用心的人所诬称的那样搞“经济霸权”,而是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历史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过一定的经济援助,但都附有私有化、市场化等政治条件。事实证明,西方的所谓援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等难题。而“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为各国共同发展营造和平环境。5年来,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英国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等发展战略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对接,相关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合作共赢效应开始显现。外国媒体和智库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改变了亚洲、非洲一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人们能喝上干净的水,能享受到现代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便利条件,而过去西方国家的援助往往带来政局动荡,经济也没有提升。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为提升相关国家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
“一带一路”有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一度促进了资本和科技的全球扩张,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轮经济全球化没能体现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结果出现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西方国家经济陷入困境,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逆全球化乱象丛生。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强调要实现从自由竞争、零和博弈到平等参与、互利共赢的转变,这有助于克服过去经济全球化不平衡、不公正的偏向,给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词。只有互联互通,才能扩大开放,才可能使国际合作体量更大、程度更高,实现合作共赢。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在沿线国家和地区规划实施一大批项目,如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相继开工,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正在积极建设,这些标杆性项目对增加所在国劳动就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经济效能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进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穷国、一些被忽视的国家都被纳入进来了。
“一带一路”建设彰显了国际合作的公平价值观。沿线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参与者,都可按照自己意愿和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发展项目,妥善处理彼此利益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没有对参与成员的“身份”进行限制。非洲大陆传统上是西方的原材料供应地,而“一带一路”建设则帮助其从全球产业链低端解放出来,埃塞俄比亚、卢旺达、肯尼亚等一批国家的经济正驶入快速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也抢抓“一带一路”商机,加紧商贸布局,打造新型全球贸易网。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涉及领域正在不断延伸,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世界各国间的产能合作、互联互通,更在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方向发展,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促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差异巨大,在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亦有所不同。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的人群如何和谐相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如何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深刻反映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普遍期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高度的包容性,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各文明共存共荣具有普遍意义,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不断开拓创新,关键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不断创新外交理念,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重要引领作用。
“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历经5年,“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变为实践,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包容普惠、合作共赢理念深入人心。事实证明,“一带一路”是文明之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要求“一带一路”建设全程搞好生态环保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绿色责任和绿色标准,把“一带一路”建成真正生态绿色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机遇,为解决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提供新思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贡献。
(作者:柴尚金,系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