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全面解读丝绸之路经济带时间: 2014-07-12信息来源: 作者:gds_admin 责编:



 

编者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之始。至今这一倡议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期专题带您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意义、现实发展及挑战。

   
什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一个“经济带”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
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基础。



当前中国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几个重要原因
 
1. 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2. 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
3. 可以推进区域之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推进区域合作水平。
4. 有利于消化中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
5. 有利于构筑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促中国东部再改革的新的倒逼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初步思路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三条路线,即在空间走向上初步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目前,针对三条主线展开的经济带规划方案亦在制定中。国内区域范围目前包括西北五省、重庆、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建设兵团,还将扩展到其他省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五大支柱”与具体措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启动:第一,加强政策沟通。第二,加强道路联通。第三,加强贸易畅通。第四,加强货币流通。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其中道路联通是基础,贸易畅通是本质内容。
与五大支柱相对应的五大具体措包括: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破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推进金融领域合作;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粮食合作机制。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区域合作模式上的不同
 
   “丝绸之路经济带”属于跨国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区域合作是通过建立互惠的贸易和投资安排,确立统一的关税政策,然后建立超国家的机构来实现深入的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设立高端目标,近期主要是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未来不会设定关税同盟。“经济带”不是“紧密型一体化合作组织”,不会打破现有的区域制度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务实灵活的经济合作安排。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我国将在“新丝绸之路”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将会引进产业、聚集人口,这将使西部地区更快发展,并为我国中西部省区的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等货物向西出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着眼点并不仅仅是中亚,而是更大的棋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最大价值在于什么?不是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不是来自中亚的油气资源供给,而是应对阿拉伯世界动荡趋势下,贸易路线转移的压力。(梅新育,来源:人民论坛)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的挑战
 
    首先,制度化建设的水平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值得关注。在制度建设上实际需要处理好两个平衡:一是主权让渡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平衡。另一个平衡是缺乏主导国与推进制度建设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考验决策者的智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路线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经济效益与政治协调。
与技术和规划因素相比,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政治协调,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协调。另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建成还取决于能否成功消解一些人为的障碍。边境管理和安全保障是两个突出的人为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情况下推进经济合作,就要尊重现实差异,创新合作理念,解决最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