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港澳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作用时间: 2021-12-21信息来源:中宏院 国宏高端智库 2021-11-30 作者:张燕 责编:qgy
港澳人才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港澳人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更好发挥港澳在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禀赋方面的特殊优势,有利于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保障,有利于通过人才流动带动粤港澳三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其他要素有序流动配置,更有利于促进港澳人才将自身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01
政策制度不断丰富完善
近年来,从国家到广东省市层面逐步推动落实有关人才引进、便利港澳人才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港澳科研机构和人员可共享使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设备、逐步放宽港澳人才投资及执业限制、促进港澳人才通关往来便利化、给予人才住房和其他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的系列举措,为港澳人才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
特别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等重大平台利用在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优势,在吸引留住港澳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示范带动作用。根据2021年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横琴、前海开发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报道,香港的税务师、注册建筑师等20多类人才可在前海便利化执业,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245家,已有589名港澳的导游、269名港澳的建筑领域专业人士、53名澳门的医师、7名澳门的社工在横琴执业。再如,根据广州市有关部门数据,截至2021年2月,广州向港澳居民发放“人才绿卡”177张;截至2021年7月底,广州已累计认可港澳职业资格(工种)32项,批准60名符合条件港澳居民以律师身份在广州执业。
与此同时,粤港澳三地人才合作发展不断深入,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联盟,积极支持粤港澳联合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持续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为粤港澳三地人才深度交流合作提供了载体平台,有效促进了粤港澳三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当然也应该看到,受粤港澳三地体制机制、法律、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及公共服务保障衔接尚不到位等因素综合制约影响,目前还没有完全充分激发港澳人才到珠三角九市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还需多措并举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港澳人才到珠三角城市发展的意愿。
02
持续为港澳人才提供广阔空间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更好发挥粤港澳三地优势、优化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和深化“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与新实践,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优质生活圈打造和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将为包括港澳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创业就业提供广阔舞台,也必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高地。
从需求端看,人才缺口大。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建筑业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岗位5.8万个、人才33万余名。未来3至5年急需技能人才占比近五成,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分别占33.4%和15.96%。
港澳人才“近水楼台”,具有率先融入和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天优势和基础条件,抓牢国家战略政策机遇,不仅可以在各自领域更好发挥专业技能特长,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也可以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积极发挥带动作用。
03
全力激发港澳人才动力潜力
强化政策举措,吸引留住更多港澳人才到珠三角城市创业就业和生活,为壮大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创造趋同港澳的人才发展环境。实施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及时了解港澳人才发展所向和诉求,率先面向港澳深化人才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沟通衔接,创造更多有利于港澳人才发展的事业载体,为港澳人才在珠三角城市创业执业和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切实为港澳人才打造创新创业势头好、执业就业空间大、居住生活条件佳的适宜环境。
深化粤港澳三地人才交流合作。完善粤港澳三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积极搭建各类高层次的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创新人才管理方式,提升人才一体化服务水平,在人才教育培养、人才引进使用等方面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配置效率。
发挥重大平台汇聚人才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好前海、横琴和南沙等重大平台在人才政策创新方面的先行先试条件,率先探索有利于港澳人才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吸引港澳人才参与粤港澳三地合作的重大项目和载体建设,引导和促进粤港澳三地人才打造事业共同体,示范带动更多港澳人才到珠三角城市发展。
加强面向港澳居民的各方面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多层次、多种方式,持续面向港澳居民宣传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情况、重要发展布局、改革开放创新举措及人才发展政策等,及时为港澳市场主体、港澳人才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资讯。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