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寓言的荣宠(上)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陈季冰 作者:admin 责编:
我的一个年龄相仿的朋友最近告诉我,她那正念初中预备班的女儿有一天突然对她说:“妈妈,我严重怀疑‘愚公移山’精神有什么价值。照我看,愚公的确太愚,他不就是嫌太行、王屋两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吗?那为什么不搬家到交通更方便的地方去?他白费力气挖山实在是完全没有必要,他这种固执不值得学习!”
朋友笑着冲我感慨:“时代真是不一样了!你瞧现在的孩子,才这么点年纪就那么有自己的想法,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了。”
我知道,朋友的心态很微妙,她既不想孩子考试答错,又不想按照我们那个时代中学课本里的标准答案对女儿说教一通,掐灭了她这个年龄刚刚燃起的独立思想的火苗。更重要的是,她不知道如何引导女儿自己探索,最终寻找到一个正确的但又是经过自己努力得来的答案。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原载于《列子》一书中的《汤问》篇,由于毛泽东的大力阐发,几乎每一个现代中国人都对它耳熟能详。原文只有300多字的《愚公移山》自然也就荣升为目前流传最广的一则古代寓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其实,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引用这则寓言的并不是毛泽东,而是“五四”时期的学生运动领袖、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
1918年11月,还是一个北大学生的傅斯年在他自己主编的学生刊物《新潮》(与陈独秀主编的以教授为主要撰稿人的《新青年》同属新文化运动的舆论阵地)杂志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人生问题发端》一文。在这篇宏文中,傅斯年把《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这一段截取出来,借用这则寓言故事来阐述他自己的理想,并称为“愚公移山论”。傅斯年指出,“为公思想”、“民众意识”、“努力精神”三个方面构成了“愚公移山论”的精髓。
真正让愚公移山这个默默无闻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的,当然还是毛泽东。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此时,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已经露出了胜利的曙光,而在中国,日寇正在作垂死的疯狂挣扎,国内战场进入前所未有的严酷的最后阶段。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先后三次论述了所谓“愚公移山精神”。第一次是1945年4月24日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在讲到自卫与反击的时候,毛泽东引用了《愚公移山》,向与会者介绍了这则寓言故事。第二次是1945年5月31日所讲的“结论”,在谈到大会团结精神时,毛泽东指出:“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我们要把中国反革命的山挖掉,把日本帝国主义这座山挖掉。”第三次是在1945年6月11日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以《愚公移山》为标题,把这个寓言故事正式写进闭幕词中。他号召人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这篇闭幕词,后来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一并被称为“老三篇”。按照毛泽东的阐释,所谓“愚公移山精神”包含有“觉悟”、“决心”、“大众”和“团结”等四个方面的内涵。他把“愚公移山精神”概括为四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同时他还把人民群众比做上帝,“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群众”。
自那以后,国人心目中就有了一个关于这个寓言的标准解读,简单地说,即人能够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这也就是我朋友的13岁的女儿正在被灌输的一种正确观念。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