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夜读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张梅 作者:admin 责编:
苏轼曾在诗中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读书,也是一种清欢,而这种清欢,在这静好的冬夜,赋予平淡的时光以充实,赋予平庸的日子以光彩。
三国时的董遇对如何利用时间来读书有一番精辟的见解,他的学生问其读书“苦无时日”,董遇回答“当以三余”,并解释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小雪节气已过,随着逐渐黯淡的天色,近楼远屋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接下来的时光恰好是岁之余和日之余,坐在静夜里,将心灵之舟泊在书海一隅,灯前静读也好,拥被而读也罢,总是愿意被书香包围。读书时,心绪在行行文字的浸润下变得柔软、恬静。
翻开了书,便进入了一个多彩的世界,从淳美的文字中获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阅读时的自我,不能如萍浮于水面,而要以树的姿态,安静地体味,方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根扎得深,才能有枝的繁茂和叶的青葱,因此要将以往量的摄取转为质的感悟。书也给我无言的回报,让我拥有会意时的欣喜,表达时的快慰。
冬夜静,新茶淡,随着书里的叙述思接千载,神骛八极。夜读,或有细雨扣窗来访,或有清风明月做伴,或有薄霜白雪覆屋。 此时远离喧嚣,内心的沉静如同苍穹之月,很自然地就进入了诗人戴望舒所描述的“你问我的欢乐何在?——窗头明月枕边书”的意境。书原本就是一种耐心的结晶,在书的世界里,有棉布般的贴心贴肺,也有雪霜般的清冽凌厉,或是溪流般曲折有致,正如有人所说,鲁迅的文字如青铜器,张爱玲的文字如珠玉盆景,川端康成的文字如青花素瓷,亨利·米勒的文字如香槟开瓶。我喜欢这些比喻,贴切又美好。
常常像董桥所说的,与书抵死缠绵,读着,读着,夜已阑珊。
闲暇之时,足不出户,在网上寻书,轻轻点击后便购下所需。在庸常的日子里,给生活做减法,谢绝觥筹交错的饭局,减却商场超市的流连,避免网上毫无意义的闲看,不是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就要学会舍弃,只心甘情愿栖居在书的世界里。与爱书的朋友在一起,也总是互相询问最近阅读上的收获,知己相交,也因书的存在溢着墨香。
好书不厌多遍读,未购新书时,从书柜中任抽一本,温习曾经熟悉的文字。唐诗宋词一直是我的最爱,这些在千百年前写下的诗,与我们隔了漫长的岁月,在凉如水的冬夜,面对发黄的纸页,一遍遍地企图接近那些隐于诗句之中的思绪,去理解那些独坐,那些离别,那些对生命的真切感悟。
“不招摇,也不刻意,含而不露,贵在知心”,读得平心静气,读到怡然自得,在荏苒光阴里,执书于手,与书偕老。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