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东北振兴

荷兰空间规划做法及对我国的借鉴时间: 2016-04-18信息来源:于丽娜 作者:hjr_admin 责编:

        DOI:10.13816/j.cnki.cn11-1351/f.2015.04.013
 
        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体系完善,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独树一帜,其战略性和实效性受到国际规划界的广泛赞誉。荷兰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与我国相似。其将战略目标融入空间发展,通过空间规划调整空间、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研究学习荷兰的空间规划理念,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背景下节约集约用地、绿色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荷兰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原则

        简单地说,荷兰空间规划的方法就是整合、调整和参与。即在国土战略的基础上,推动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团体等积极参与,不断改革和调整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整合环境、基础设施、住房、商业区、绿化区等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对空间设计的利用。
 
        荷兰空间规划遵循五个原则:一是城市化集中发展,即建设紧凑城市并保留广阔的乡村区域;二是空间聚合性,即保证城市活动良好的空间可达性;三是空间差别化,即建设营造环境场所注重多样性和差别化;四是空间层级化,即维护城市中心和经济活动的高效模式;五是空间发展公平性,即区域发展和地方发展在服务、设施等方面机会均等。
 
        荷兰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与现状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特点之一,是与政府职能密切衔接。荷兰政府分为中央、省和市三级。相对应地,依据《荷兰空间规划法》,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三个层级。其中,三个层级均需制定战略方针政策;地方级还需要执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即分区方案;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为区域级或者国家级项目,对于这些详细项目计划,分别由各省和有关部门准备。
 
        2012年起,荷兰国家基础设施和空间规划方针战略进一步调整。一是抓大放小,涉及国家利益的战略规划和重大项目仍旧由中央政府负责;二是权责下放,在空间规划调整时赋予区域和地方当局更大的灵活性;三是简化管理,通过简化立法加速规划编制进程,以减少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行政管理负担。
 
        目前,荷兰国家主要政策目标及关注焦点包括城市地区竞争力、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高效稳健的多模式运输系统、能源转型升级、欧盟背景下的环境质量标准、提升安全抵御洪水和适应气候变迁的能力以及制定审慎透明的决策程序等。为有效保障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空间规划法令规定,在工业、办公、住宅、零售以及其他便利设施用地等空间计划中,必须注明该项目的有效利用空间以及促进发展的理由。
 
        实现上述目标包含三个步骤:一是在本区域和地区间确定有足够的需求存在;二是首先考虑填充式发展的所有可能性;三是未开发区域的发展必须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公众广泛参与和注重产权调整是重要手段和保障。一是规划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度高。规划制定伊始,公众便成为规划的主人,使得规划方案集中了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实际需求契合紧密。公众参与成为规划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这对于改进中国个别规划制定快、实施难、调整大的现状具有启发意义。
 
        二是土地整理过程中注重产权调整。荷兰十分重视与土地所有者的沟通交流,产权人的诉求得以平等协商,积极参与其中,使得人口迁移平稳进行。产权调整顺畅成为规划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这对于中国土地整治过程中产权的调整以及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当前,《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已提交国务院审批,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在政策、立法和技术等方面学习荷兰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强化重点工程监管,对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有积极意义。
 
        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推进空间规划的调整落实。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个城市群,城市病日趋严重,但控制发展又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亟需引入国际先进理念,进行顶层设计。荷兰在制定空间规划时统筹考虑交通、就业等因素,让有限的空间承载更多的功能,减低空间压力的做法,可为治理这些城市病提供良好的借鉴。
 
        通过空间复合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空间潜力,在绿色和谐发展中实现节约集约用地。荷兰水多桥也多,大部分桥梁除日常通行外,还可以从中间分开吊起,以便高大的船只通过,这样不仅桥面平坦,而且可以用低成本实现高限高桥梁的功能。许多广场、街道两旁的地面上都嵌有支撑帐篷等临时房屋的钩子,每逢周末,这些地方就支起帐篷变成集市,实现了一地两用。自行车道的双向车道相邻而建,这样当对面没有自行车时就可以越线使用,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很多街道的地面两侧有浅浅的弧形沟,下雨时,这些弧形沟可以排水,由于它们和地面融为一体,同时也构成路面的一部分,增加了路面的宽度。
 
        以上做法或构思精巧,或因陋就简,却成效显著。荷兰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这与其深入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精神密不可分。对比中国个别地区一方面用地指标紧张,另一方面动辄修建大广场、建设宽马路的做法,荷兰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供职于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法律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