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应认清问题性质明确主攻方向时间: 2016-05-10信息来源:高超 作者:hjr_admin 责编:

  东三省的发展问题不可一概而统论,东三省的即期现象不能一言以蔽之。就东北地区新近的一些现象和单项指标,谓之“崩塌”“断崖”,确实言之尚早、言之过重。当然,东北地区的某些局部和产业的现时发展,也不是没有值得重视的问题。对东北的不同地方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而言,有的特大城市装备制造业的做大做强已接近完成,是持续追赶、努力做优、再进前列的问题;有的则改制转机、技术改造尚待完成。如果从东北地区的基础产业而言,从食品工业和种植业养殖业的角度,则不存在前述意义上的振兴问题,而是一直在持续健康发展,是向绿色有机生态产业转化、努力延长产业链、加速提高附加值的问题。如果从传统矿区经济的角度,有的地方可能不是简单的振兴问题,而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或者关停并转,甚至是人口适度转移的问题。如果从林区发展的角度,可能是保护生态、封山育林,发展多种经营、林下经济的问题。如果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角度,则是积蓄内生动力、精准发力方向、全力加速发展的问题。在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的振兴,既需要差异化分析,也需要差异化探索,更需要差异化政策。东北振兴,认清问题性质、找准发展定位和明确主攻方向很重要、很紧要。这需要在东北地区上上下下形成共识、汇聚力量协调行动。
 
  一、东北振兴,自身亟待改变
 
  东北问题的产生,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某种必然。计划经济的工业化道路,当年对东北地区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成就了东北地区的昔日辉煌和历史勋业。市场经济的工业化进程,目前对东北地区是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提出了主动适应和深刻转变的双重任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中,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全国产业的区域布局,伴随着不同产业的高速成长,发生了举世罕见的产业和经济重整化。所谓“东北现象”或者说“新东北现象”的产生,是人们将改革开放前的东北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如今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得出的认识。东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城镇化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确实存在着较大差距。这是东北地区普遍需要加倍努力的,但同时也是巨大发展潜力之所在。这是一个既要善于抓住机遇和敢于迎接挑战,又要保持足够耐心和战略定力的历史过程。
 
  二、东北振兴,责任需要坚守
 
  东北问题是一个必须联系历史过程、研究历史原因、作出历史分析的问题。深入考察东北经济史,便不难发现,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不单是经济自然发展演变的结果,是二战包括一战前后国际政治的外交较量和军事斗争的结果;冷战深刻地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发展。建国后东北发展的历史,是为新中国独立自主、建立完整工业体系而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东北地区为此做出了应有的历史性贡献,也留下了不可否认的经济后遗症。东三省人民至今为此由衷感到自豪和光荣,也承担着巨大的民生代价和经济社会成本。国情现实和长期实践表明,保护国家的生态屏障和粮食安全的责任,发展战略性基础产业的经济安全责任和边疆稳定的责任,东北地区依然要坚定地担当起来。总书记讲,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在前述意义上,事关服务全局发展的优良传统,我们依然要继承;事关维护国家大局的重大责任,我们依然要担当;事关地区战略安全的独有贡献,我们依然要完成。历史依恋症和历史健忘症,同样要不得;但现实和未来的责任,依然要担当。
 
  三、东北振兴,发展定位需要明确
 
  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背景,东北地区发展的历史性拐点相继出现。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依托的、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化扩张阶段行将终结。制造业主导将逐步让位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双重主导渐成趋势。以产能过剩下的经济转型升级、消费升级下的发展动力转换为背景,哈尔滨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正处在一个以百年为历史尺度的经济发展新周期的转换进程之中。国家应赋予东北地区在全国大局中以新的发展定位,这点至为关键。例如,批准哈尔滨地区成为中国21世纪东北亚的全方位开放地区,并出台配套政策。哈尔滨要发挥历史上的国际开放城市的传统优势,不仅要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对俄合作中心城市,而且要成为对俄开放中心城市,成为以对俄开放为核心的国际开放示范的试点城市,成为自由往来、自由贸易、自由居留的“开放特区”,打造21世纪东方国际开放城市和内陆自由港城市。
 
  四、东北振兴,发展层级需要提升
 
  东北振兴,从多年的实践和成效来看,已从政策扶持脱困阶段、工业基地振兴阶段,上升到推动区域整体发展的新阶段。东北地区的发展,是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标志性地区。中国能否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从国家区域梯次和均衡发展的角度,东北地区具有标志性意义。推动东北地区协同发展和整体发展,已经成为东北共识。集群发展比关门发展有利,区域定位比短期规划关键,重大规划比具体项目重要,带动项目比产业资金紧要,软政策比硬投入深远。要建立东北地区的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克服以往的单打独斗状态,从整个东北亚区域发展和东北经济走廊贯穿的角度,来推进整个区域发展(例如建设大哈尔滨意义上的都市圈和哈长城市群、哈大齐牡城市带),推动整个区域间的联动发展、城市间的协同发展,避免在全国区域竞合发展的大趋势中产生新一轮跟随性落后。东北经济走廊、哈大齐牡(中蒙俄)经济走廊和哈长城市群发展,都需要高位协调和联动发展机制。
 
  五、东北振兴,体制障碍需要突破
 
  国有企业比重大,在东北地区很大程度是表现在央企和省企数量多、比重高、总量大上。这些企业,经济地位高、垄断力强、话语权重、效益变化影响大和资源集聚能力强。央企发展,存在全国整体布局和国际国内比较效益的考量问题,地方因素不是其战略的全部甚至不是重点。中省直科研机构,更多的是承担国家和省级核心科技攻关的战略项目,而重点力量多不是放在市场化研发上。省级层面,则存在地方层级的内部制约问题。带动作用不强的中看不中用、上下内在合作的声大雨点小、产业投资取向的可遇不可求等现象,比较普遍。产城融合、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大整合力度和强化中央调控机制。因此,改革体制需要上中下联动,要调动中央、省级和地方的多个积极性。服从中央和大局,是东北地区的优良传统。鉴于东北中心城市的经济集中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鼓励其进行差异化探索,各级下放权力和赋予更多权限是必要的。
 
  六、东北振兴,产业发展需要精准
 
  在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产业升级导向中高端和消费层次趋向中高级的背景下,发挥市场牵动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市场信号做出及时正确反映,对东北地区显得更为紧要;尤其要注意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在产能普遍过剩的大势之下,规模产业发展必须审慎决策、周全论证、精准发力。产业发展,尤其是规模产业,离不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自然条件、自身成本、技术基础、人才集聚、产业基础、产业配套等具体条件,大帮哄和大概齐是不行的。缺乏创新的简单模仿,脱离实际的盲目跟风,一味追求高大上,一味追求新奇特,长期实践证明是不可能改变后进状态的。寄望同等条件和发展模式下的成功,对于后发地区而言,是小概率事件。中国体育发展的奥运金牌战略和成功实践,应对东北地区有重要启示。充分发挥自身绝对优势,善于发挥区域相对优势,将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和项目优势,聚焦聚力于形成基于质量和效益的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坚持市场主导,立足本地优势,企业创新发展,政府政策支持,靠服务业、制造业、种养业这三个动力引擎并联驱动、协同驱动、融合驱动,才能实现后发赶超的差异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
  
  “东北现象”的产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结果。东北振兴既要靠中央大力支持,更要靠东北人民奋斗,两方面都不可或缺。从新常态下东北振兴发展的各种问题看,国家还需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只不过支持的方式和内容,需要作出调整和与时俱进,其中全面开放和下放权力是关键。东北地区则应开自己的方,配自己的药,搭自己的桥,走自己的路。坚持开放导向、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改革导向,立足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制定符合实际和长远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克服以往简单模仿、盲目跟随的后发地区通病,则定能走出一条开放倒逼改革、开放牵动发展的新型地区振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