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
肖金成:京津冀最大机遇是中央重视 总书记重视时间: 2014-09-18信息来源: 作者:gds_admin 责编:

凤凰财经讯 9月9日,凤凰财经在天津达沃斯论坛开幕前一天举办的京津冀一体化峰会正式开始,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会上表示,京津冀一体化最大的机遇也就是中央重视,总书记重视。
肖金成表示,京津冀发展潜力大,将来的方向是要打造或者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我是完全赞同的。刚才牛教授说成为世界财富高地,我也完全赞成,所以说潜力很大。
举一个例子,渤海、沿海、天津2004年做规划的时候,说2030年达到五百万,当时不行,已经现在快到三百万了。像曹妃甸围海就是三百平方公里,岸上一千平方公里。所以曹妃甸要聚集五百万人也没有什么问题。
秦皇岛和大连有多大差别?和青岛有多大差距?差距不是区位上的,是发展上的。既然有差距说明还有潜力,再看看黄骅地区有大片的盐碱地,珠三角缺少地,长三角缺少地,恰恰京津冀土地广阔。所以说京津冀没有潜力吗,是有很大的潜力的。
但是我们又一想京津冀存在的问题很多,刚才郑主任讲了雾霾,雾霾很严重,经济差距很大,北京市人口很多控制不住,这个问题相当的严重。第三个解决问题相当有难度,不是说解决就解决的,规划搞了这么多年,搞不出来的。规划出来之后能不能落实?怎么协调?这个一想头皮就发毛。2004年就开始研究,现在是2014年,大家知道京津冀有一个廊坊共识,2004年就有廊坊共识,现在还在讨论问题怎么解决,如何合作,十年的时间我敢说廊坊共识一条都没错,现在读起来还很亲切、还很鲜活,很值得大家去落实,这三个发展潜力很大,存在问题很多,解决问题很有难度。
我们说北京市最大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区域经济学上可以找到答案,美国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创造新经济地理学,他得到一个结论是积聚效应,经济和人口一定会向大城市积聚。
第二个还有规模效应,城市越大经济性越高、效益就越好,这两个大效应会拉动、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大城市聚集。这是没法阻挡的,这就叫个体的理性会带来整体的非理性。大家都知道在北京机会很多、企业也好,谁不到北京去谁就傻,你到河北发展没有机会,所以这叫个体的理性。但是大家知道,北京的承载能力有多大,如果说都到北京去,京津冀不是不考虑,这一亿人都想到北京去,最后的结果,最后北京一亿人打不住。而且北京自己考虑,前不说把山区除掉还有八千平方公里,这个空间很大,一平方公里一万人,可以容纳八千万人。北京市就是这么考虑的,我的产业需要很多,我现在有地空间很大,但是的这么多人进去了,水的问题、环境的问题、交通的问题肯定会挤的一塌糊涂。
所以我觉得这叫整体非理性,但是你看两大效应会促使这些人去,怎么办呢?只有在规划方面要有强力的控制,2004年就说北京不能再摊大饼,但是北京的大饼继续往外摊,而且不断的加厚,你看北京的空间不断的在见缝插针,所以是非理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个虹吸效应,物理上叫黑洞,如果这里面是真空,周边的要素就会往里走,都会吸进去。所以现在虹吸效应要素都进去了,河北还有什么可以留下的?而且不仅是北京,天津不仅高端产业、中端产业、低端产业也在发展,天津一万一千平方公里,比北京的平原还要大,也在吸引要素,所以京津和河北的差距就不断的拉大,没办法不拉大,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差距能缩小吗?怎么缩小?我们说一定是在规划上要强力的控制。
第二你工业结构必须要清醒化,你都搞钢铁不仅唐山搞钢铁、河北每个市都搞钢铁,而且钢铁都是中低端的,高端比较少,所以一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调整大家都得呼吸肮脏空气,本来发展前景很好,结果大家共同造的不适宜生存了,所以我们目标很难达到,现在要通过规划,通过政策、通过体制创新,通过空间布局调整来把这块地区重新进行整理,难度很大,但是要迎难而上。
我们最大的机遇也就是中央重视,总书记重视,我们的前景会很美好,信心也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