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模式梳理时间: 2015-09-21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wyg_admin 责编:
农村发展问题最初是在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计划(1961-1970年)中提出的。经过长期争议,1979年在罗马“世界农村改革和乡村发展会议”上通过《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亦称《农民宪章》),对农村综合发展进行定义,即明确了农村人口中各个阶层的综合发展;农业和农村中其他非农业部分的综合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三个方面内容[1]。随后,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研究不断深化,涉及农村发展战略、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农村发展路径选择等方面,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农村发展模式是农村发展功能定位和战略导向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因地制宜地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性环节。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涵盖京、津、冀、鲁、沪、苏、浙、闽、粤、琼共十个省/直辖市,南北跨度大,复杂的、多元化的自然人文环境,为孕育农村发展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种的农村发展模式,如闻名遐迩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2]。农村发展模式梳理是农村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工作。当前,有关农村发展模式的总结与归类较多。不同视角下农村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的解析差异显著,有的从农村居民点整治、产业培育、环境整治等角度,提出现代社区建设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生态修复型等模式[2-4];有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总结提出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泉州模式、珠江模式、寿光模式等[5]。但总体上看,大多数侧重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等农村发展工程建设层面描述,对其宏观性层面分析相对欠缺。据此,本文跳出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环节,从农村发展类型、动力及其功能等多元化视角出发,对各类农村发展模式进行有序梳理,为农村发展模式科学诊断以及优化调控提供基础支撑,以便更好地指导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实践。
1、农村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模式”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是指类型;二是对典型体制或体系的描述;三是指模型,借助于计算机预测的方式方法。四是供模仿的人或物,如产品的模式或者文艺创作等。农村发展模式中的“模式”一词与类型的含义最为接近。类型一般表现为质的区别,而模式既表现为质的区别,又表现为量的差异。模式没有褒贬之分,也不是提供照搬的样本,而是供与之条件相近或相当的地区借鉴、采纳、吸收。“农村发展模式”与“农村发展道路”之间区别在于,前者一般是指自己或别人经过实践的历程,后者不但反映实践,还考虑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理论概括[6]。
对一个国家而言,农村发展模式是指该国所选择的农村发展战略和农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能够使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概括。对某一特定区域来说,是指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本区域鲜明特征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概括。农村发展模式一般可归纳为区域特色模式、产业导向模式、时空层次模式和主体行为模式等。
农村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生产力水平、历史传统以及政府行为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样性和动态性和尺度效应是其基本特征。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模式类型迥异,如东部地区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不同尺度下的农村发展模式也存在差异。例如,同为温州模式,内部又包括工业带动型、特色农业主导型等多种类型。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农村发展模式均具有不断自我完善和调整的特点,其组织形式、结构特征均相应发生着变化。
2、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梳理农村发展模式的基本原则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模式梳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体现区域性与宏观性原则。考虑到农村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因此,明确体现区域性和宏观性原则,是本文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的基本前提。农村发展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创新解决大区域尺度下农村发展问题的科学途径,而非仅仅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村落的农村发展问题。以农村发展模式梳理为基础,将各种宏观的、抽象的农村发展模式在具体实践应用中逐步完善,才能满足指导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
(2)综合考虑区域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原则。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农村作为整个地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经济发展与整体宏观背景息息相关,区域农村发展模式与宏观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具有相似性或雷同性。以浙江省为例,其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属于个体经济主导型,而这种个体经济主导型模式就源自于农村、发展于农村。因此,综合考虑区域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性,梳理农村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体现多层次性原则。由于农村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特征,因此,农村模式梳理应体现层次性原则。例如,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结果由一级模式、二级模式等内容体系组成,既包括宏观性的农村发展模式,如苏南地区集体经济带动型模式,也包括微观尺度下的农村发展模式,如特色生态产业带动型模式。
(4)体现多元化视角的原则。农村发展模式的梳理必须立足于多元化视角,这是农村发展模式的自身内涵和特征决定的。由于不同视角下对其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发展模式梳理既要体现宏观性和综合性,又应体现针对性,最终实现合理归类,进而科学调控的目标。
3、基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视角的农村发展模式梳理
立足于宏观尺度,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态特征,我国东部沿海发地区农村发展模式梳理如下:
(1)产业集群联动型
本模式主要在京、津、冀地区。通过高新技术、钢铁、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业等大型产业的集聚发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参与城镇或工业园区的商服、餐饮等配套产业,转移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由于集聚产业大多属于重型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吸纳程度有限,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的切入点相对难以塑造,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从而导致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仅有少数农村借助地处大都市郊区的有利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大多数地区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农村经济难以实现向规模化、高效化的转变,发展比较缓慢,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贫困区。尤其在河北山区,尚存在数百万贫困人口。
(2)农业产业化带动型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起源地,是本模式的典型代表。借助工业化和城镇化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转移部分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立足于区域农业资源基础,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完善农业生产组织体系,构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兼顾发展传统种植业与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创新“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多元农业产业化模式,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3)集体经济主导型
本模式主要以苏州、无锡和常熟等苏南地区为代表。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根基在农村,在传统的社队企业基础上,大力发展乡(镇)和村集体经济产业,完成了集体经济的原始资本积累[7]。随后,继续应对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发展机械、化工、纺织和建材等产业,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积极创新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一套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尝试探索了各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高效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大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途径,进而为实现农村生产规模化、高效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农业规模化、工业园区化、农村社区化成为本地区农村发展的主旋律,城乡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农村发展模式之一。
(4)都市农业引领型
本模式发展起步较晚,属于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形态,主要分布在以上海和北京等大都市为中心及其周边地区,如苏州昆山。都市经济圈强大的辐射带动力量,是该模式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拓宽农业生产功能定位,凸现农业的生态功能,追求生产、生活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服务于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和生态功能服务需求。农村非农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方法不断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生产潜力逐步释放,走上现代化、高效化、生态化、外向型农业生产道路。农村劳动力以非农就业为主,少部分从事农业生产。
(5)个体经济引领型
本模式的发源地在温州,属于我国最早形成的市场经济引领型发展模式,如今已遍布浙江整个地区。本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尤其土地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商兼本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结合自身条件,以家庭经营方式和市场为导向,根据最优利益原则进行生产要素配置。通过市场体系来连接生产循环过程,大力发展农工兼营式的家庭企业,建立消费品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搭建了高效的区域生产要素流动与分工协作机制,农村商业化、专业化和农业机械化进程快速推进。总体上看,家庭小商品生产与农业关联度不高,大部分原料来自外地[8]。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农村产业体系中的地位较弱,强大的个体工业经济、商贸经济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农业生产功能更多体现在维持家庭粮食需求上,农业生产主要走高效、休闲生态、特色的道路。本模式的典型特点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民生活普遍比较富裕,但集体经济相对薄弱。
(6)外资促进型
本模式覆盖珠江三角洲经济地区,包括福建和广东。区位条件优越,华侨、港澳同胞多。以培育外向型、特色型乡镇企业体系为主,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生产各种花卉、优质蔬菜及高精新、稀特优水产品,建立生产基地、加工、包装、保鲜、运输等配套出口的生产体系,吸收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商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经济组织创新能力强,以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尤其后者是外部引入的经济组织形式。乡镇企业的成长是自身发展与外部资源引进相结合的产物,内外市场联动较强,打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走市场化道路。
(7)热带农业生产带动型
本模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具有明显的地域独特性。依托优越的热带资源环境条件,凸现生态和热带特色,打造农产品品牌,走精品化、高效化、生态化、基地化农业发展道路,是本模式的总体特征。依托各类大型农场基地,逐步推进改制步伐,建设热带农业生产基地,激活农场发展活力。热带种植业、特色畜禽养殖业、海产品养殖业构成农业生产体系,打造成为我国唯一的、大型的热带农业生产基地。以农业生产发展为主导,配合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4、基于农村发展动力源差异视角的农村发展模式梳理
相同农村发展状态可能源自不同的农村发展动力[2]。其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外援驱动力、农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是农村发展的两大动力源。据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3,9],从农村发展动力来源差异性的视角,梳理农村发展模式如下:
(1)工业化和城镇化外援驱动主导型一级模式
①工业企业带动型
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一定的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条件,一个能力强、威望高的领导组织,通过整合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发展乡村工业,带动农村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本模式一般采取全拆全建和村庄整治相结合的农村整治方式,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产,建设农村工业园区,如乐清市虹桥镇溪西村。
②城镇建设带动型
在“城进乡退”战略实施下,依托位于镇域的良好区位优势条件,借助便利的启动资金来源渠道,实施全拆全建的措施,进行旧村改造,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逐步实现城镇合并,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一般采取全拆全建的农村整治方式,如乐清市白象镇樟湾村。
③劳务输出带动型
人力资源丰富,资源优势缺乏,区位一般的地区,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将获得的一部分收益反哺家乡,反哺农村。农村整治方式为,对部分山区农村进行移民搬迁安置;规模较大的地区实施村庄整治。如滨海县通榆镇三元村属于此类型。
(2)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一级模式
①特色产业发展型
一些地区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传统和条件、大型龙头产业带动、市场需求大或管理“能人”等方面优势条件。发挥区域资源、技术等优势,借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围绕自身特色种、养产品或产业链,开展专业化生产经营,实施“一村一业”,“一乡一品”战略。开展实施道路、河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无锡市锡山区水墩上村为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
②生态旅游发展型
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完善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如交通,娱乐、住宿、餐饮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集旅游观光、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发展农村旅游。应该优先进行旅游资源保护,开展道路、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村庄整治。以苏州吴中区旺山村和高新区树山村为代表。
③专业市场组织型
依托靠近城市、集镇的天然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培育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如乐清市虹桥镇东街村。
5、基于区域性—主导性—制约性综合视角下的农村发展模式梳理
不同区域空间上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差异显著;城镇郊区农村区位条件普遍优越、信息发达;而远郊区则交通普遍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村自身所处的区位空间决定了其发展功能导向。此外,不同功能导向下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存在差异。据此,立足于区域性-功能主导性-问题制约性的综合视角梳理农村发展模式,体现“三性”(区位差异性、产业主导性和发展制约性)统一[10],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依据区域城镇化进程及效应(即区域性),广大农村地区分为城镇近郊区农村和城镇远郊区农村两大类。其中,城镇近郊区农村主要包括大、中、小型城市近郊区农村、“城中村”(或称“卧村”)、中心乡(镇)所在地及其周边农村地区。这类农村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受工业化与城市化辐射影响大,往往是农村社会经济高度聚集的较发达区。城镇远郊区农村主要包括除上述类型之外的广大农村地区,包括传统农区、偏远农村。当前,我国农村主要以这一类型为主,区位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技术落后,农村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客体和难点所在。
依据农村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分别进行农村发展模式的梳理如下:
其一,城镇近郊区农村发展模式的梳理。城镇近郊区农村发展活力普遍较强,是各种农村发展模式的发源地。农村发展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农村发展的主导功能涵盖都市型农村经济型(绿色食品、生态宜居、旅游)、农业产业化基地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特色生态产业类型(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群体集聚类型(工业企业聚集区-cluster)、专业市场组织类型(商贸聚集区)等。不同农村发展功能导向下,农村发展地制约性要素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水土资源短缺型、生态环境污染型和科技文化落后型等多种类型。相对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近郊区农村交通区位普遍较好,但水、土资源短缺现象较为严重。此外,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现;科教文化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发展模式梳理分类结果见图1。
其二,城镇远郊区农村发展模式的梳理。由于远离城镇中心,城镇远郊区农村受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辐射带动力量较小,加上自然条件一般、交通不便利,社会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立足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挖掘农业与农村的生态功能价值,发挥农业产业的特色优势,成为创新与培育城镇远郊区农村发展模式的发力点。城镇远郊区农村发展主导功能以特色生态产业类型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型两种类型为主。前者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依托,走特色化、生态化道路,主要受水土资源短缺、交通区位约束、科教文化落后等因素制约。后者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导向,走基地化、产业化道路,创新发展“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多种微观模式,普遍面临水土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利、生态环境污染、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产生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农村发展模式深化推进的主要障碍点。农村发展模式梳理分类结果见图2。
6、结论与讨论
(1)多样性、动态性和尺度效应是农村发展模式的三大特征。应融合和借鉴社会科学、地理科学等多科学理论与方法,立足于多元化视角,遵循宏观性、综合性和差异性原则,有序开展农村发展模式梳理工作。农村发展模式梳理是农村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农村发展模式的梳理分类,既要反映各类模式成长的人文地理环境,又要有效诠释各类模式的基本特性。
(2)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模式类型多样,有的模式已经比较成熟,而有的尚初具形态,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素材。立足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视角,梳理农村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宏观性和综合性原则,并与已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有效衔接。立足于农村发展动力源视角,梳理农村发展模式,是以农村发展系统要素组成和结构特征分析为基础,深刻反映了农村发展内在系统运营与动力机制等深层次特性。从农村发展的区域性、功能主导性和发展制约性的综合视角出发,梳理农村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村发展模式的属性与空间、现时与未来的有效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农村发展模式的成长和发育,与区域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快速变化,推动着农村发展模式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与完善。模式运行和发展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模式梳理工作的复杂性,需要尽快创新发展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梳理分类为基础,深化开展农村发展模式的定量评估与优化调控,是今后农村发展研究的重要任务。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