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优化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研究时间: 2016-12-16信息来源:宋歌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 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面临新形势,广大内陆地区由此迎来了调整优化布局加快发展的新契机。近年来,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布局的不合理现象也日益凸显。新形势下,区位因素日益成为内陆地区进一步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最大优势,科技与人才则成为最大制约因素;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应遵循特色化、集群化、兼顾均衡的原则,采取与产业链布局优化相结合、与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相结合、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布局;内陆地区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6)04—0076—07  收稿日期:2016—05—24
*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5BJJ032)。
作者简介:宋歌,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州    450002)。
DOI:10.14017/j.cnki.2095—5766.2016.0093
 
     “十二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步入空前高涨的发展阶段,全国各地竞相出台了相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201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了近年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收入规模有望接近20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超过8%,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在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空间上初现分布格局。总体上看,一方面,在区位、资源禀赋、技术、人才、政策等多方面要素影响下,环渤海、长三角与珠三角优势明显,集聚了大量的新兴产业资源,而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则处于相对劣势,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地域特征已现端倪。另一方面,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以及各地新兴产业领域重大工程和专项的逐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格局将呈动态演化之势。合理的布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形势的变化为我国各地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通过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变化,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我国广大内陆地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现状与特征
 
     自我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来,内陆省份普遍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举措,大力发展切合本地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规划和引导,并力求追赶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以此为推动,近几年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不合理也日益显现,成为制约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1. 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产业趋同化明显
 
     依托产业基础,我国内陆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与传统产业联系密切的领域。近年来,广大内陆地区以创新为驱动、以园区为载体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培育了一批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区域特色。如,湖北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省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生物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光谷生物城综合实力在国内仅次于上海张江,装备制造业在数控机床、海工装备、航空航天、北斗导航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河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药、生物能源和超硬材料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郑州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迅速崛起,软件、计算机芯片、卫星应用电子、信息安全等整体实力名列全国前茅,已成为中国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和运营中心、五大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和全国四大电脑生产基地之一。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内陆各地尤其是同一省域内资源禀赋较为类同,工业发展中地区利益和部门利益导致投资冲动现象屡有发生,进而带来了历史布局不合理以及现有产业布局机制的紊乱,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内陆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上也存在明显的趋同性。一些地区不充分考虑本地实情、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盲目跟风发展,纷纷依葫芦画瓢将国家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本地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区域之间重复投资、恶性竞争等现象难免发生。
 
     2. 大企业与龙头企业主导新兴产业布局,但企业总体数量较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即是相关企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在各级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与扶持下,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先后在内陆地区建设生产基地,本地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也加紧布局了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如武汉的鸿富锦、联想、武汉邮科院、华大基因,郑州的富士康、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日产,成都的戴尔、京东方、英特尔、富士康、金山,西安的强生、三星、华为等,这些大企业与龙头企业以其技术、人才、资源、政策等优势带动了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因其影响力大、资源整合能力强也左右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与布局,其所布局的省市也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分布地。以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正是在富士康集团的带动下,郑州成了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同时形成了以郑州、鹤壁、漯河、信阳、南阳、济源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相比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不仅大企业与龙头企业明显偏少,企业总体数量也较少。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16.6万个,而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省这一数据分别为0.17万个、0.23万个、0.21万个、0.27万个,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0.6%、0.9%、1.3%、1.8%。
 
     3. 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等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但集群效应不明显
 
     在我国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一批高新区及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显现。近年来,中西部地区高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武汉东湖高新区、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南昌高新区等纷纷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引进新兴科技企业,致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在国内已具备相当影响力。产业集聚区则成为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全省产业集聚区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全省工业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河南9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于产业集聚区内,如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新乡市新东产业集聚区、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等地;新材料产业主要分布于洛阳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灵宝市产业集聚区、柘城县产业集聚区、信阳市上天梯产业集聚区等地,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广大内陆地区依托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等载体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但由于考核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除个别高新区、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链较为完整外,大多数园区在建设中往往倾向于同类或相似企业在空间上的扎堆聚集,缺乏构建与完善产业链的谋划,甚至一些产业园区内仅有少数几家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产业链不完整、协作配套机制不健全,集群效应尚不明显。
 
     4. 新兴产业区域集中度提高,但是区域发展不均衡
 
     依托各地高新区及产业集聚区,我国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区域集中度明显提高。从空间布局上看,中西部地区中,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分布于湖北、河南、陕西、四川、重庆等地,尤其是武汉、郑州、西安、成都、南昌、合肥等中心城市集聚了大量的新兴产业资源,已经具备成为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条件。从产业布局上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等产业主要分布于武汉、郑州、西安、成都等地;新能源产业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等地;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分布于武汉、郑州、西安等地;新材料产业涉及面广,主要分布于湖北、河南、陕西、四川、重庆、甘肃、云南、贵州等地;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陕西、重庆等地;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中度提升也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内陆省份之间发展不平衡,同一省内亦是如此。以湖北省为例,武汉、襄阳、宜昌三地集中了全省60%的科技人员,70%的科研经费,聚集了全省三分之二的高新技术产业,2015年,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到全省的80%以上,尖端信息技术和部分“互联网+”行业几乎占到100%。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聚于郑州与洛阳,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是一枝独秀,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超过传统高耗能产业,由2010年的36.5%增加到2015年的49.4%,新兴主导产业集群正在逐渐替代传统产业集群,而河南省内其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远未对区域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

         
二、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经过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工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新的供给也成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之一;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将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更有助于扭转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区位劣势,改变对外开放的格局,进而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调整。因此,“十二五”之前,广大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主要受制于区位优势不明显、缺乏产业基础以及难以摆脱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等因素,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随着发展环境的改变,其阶段性影响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1. 区位、制度因素:优势日益凸显
 
     根据产业布局理论,区位因素一般包括区域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是产业最初布局所必须考虑的,也是决定产业布局形成与变动的原始决定因素。近年来,随着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上档升级、提质提速,为各省内外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提供了硬件支撑,极大地提升了区位优势。目前,中部的武汉、郑州、长沙、合肥以及西部的重庆、成都、贵阳、西安等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持续提升。尤其是武汉作为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十二五”期间已基本形成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成为通达南北、横贯东西的中国高铁之心,同时,积极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已成为川、渝、陕、豫、湘等省市内外贸集装箱的重要中转港和中西部出海开放门户。郑州航空港则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机场全货机国际航线已覆盖亚、欧、美、澳四大洲,郑欧班列货源已辐射国内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分拨目的地覆盖欧洲、中亚地区100多个城市。成都、西安、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城市被列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重要节点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内陆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在展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步伐加快,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区位因素无疑将成为内陆地区加快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的最大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下,内陆诸多省份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均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可以预计,伴随全国及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破除垄断、简政放权等改革将逐步释放制度红利。更重要的是,作为改变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西部内陆地区带来更优惠的政策以及更多的投资项目,将成为内陆地区未来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大政策红利。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中西部省份已相继出台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要或措施,为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措施等,一些地区已组建机构开始进入行动实施阶段。此外,继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之后,河南郑洛新也已正式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陆地区科技创新的政策优势将更加凸显。制度环境的改善将为广大内陆地区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挥积极作用。
 
     2. 科技与人才、资金因素:制约愈加明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决定了它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技术和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创新技术、先进技术和高级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选择也更倾向于智力资源,尤其是高层次智力资源集中的区域。科技和人才因素也成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近年来诸多内陆省份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与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但总体上相比国内沿海地区仍较为滞后,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普遍缺乏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知名高等院校以及中央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缺乏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结合而成的智力资源密集区。目前,我国现有的39所“985”院校、112所“211”工程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区,江西、河南、云南、贵州等12个中西部省份,每省只有1所“211”工程院校,个别省份尚无“985”院校,中科院在中西部多个省份也没有独立的院所。二是科技人才队伍总量普遍不足,不仅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紧缺型人才以及新兴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大量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失,高精尖端的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等更是严重不足,从2016年初公布的第12批国家“千人计划”名单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成为人才流入的主要城市。江苏、广东等省的引才力度则非常大,甚至有些县级市都出台了甚为优惠的政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高技术研发平台与高级科技人才匮乏已成为当前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最大制约因素。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资金要素对于产业的启动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国内投融资机制的不完善,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普遍存在融资瓶颈。从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是科技研发创新的重要支撑,而广大内陆地区普遍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存在较大差距。其他的科技性金融机构如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等在一些内陆省份尚为空白。资本市场则发育滞后,证券化率较低,融资规模有限。从财政投入看,《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北京、上海等8省市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05%的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江西等11个中西部省区的研发投入强度却不到1%,广大内陆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有限。

         
三、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思路
 
     从我国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现状来看,特色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基础,集群化是布局的方向,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个别城市“增长极”效应日益显现的条件下,应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均衡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在注重效率、允许适度差别化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均衡。因此,在内陆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应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目标,遵循特色化、集群化、兼顾均衡的原则,并围绕于此采取相应的思路。
 
     1. 与产业链布局优化相结合
 
     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众多,产业链环节同样有高端、低端之分,产业链高端代表的是一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决定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低端环节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缺乏核心技术,进入门槛低,正因如此,只有少数地区的少数企业才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大量企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在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时,必须考虑项目在产业链环节上所处的位置,将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链布局结合起来统筹优化。内陆地区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对接高铁航空等高效运输方式,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尤其对于本地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特色产业而言,要避免一些产业低端环节纳入其中,要以布局产业链高端环节为目标,采取高端切入战略,狠抓产业关键环节,选取不同领域的关键环节予以大力支持,从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实现特色化发展目标。对于那些没有发展基础和技术条件的新兴产业,则可以先行布局相对低端环节,以此获得学习机会,随之推动其按照一定的演化规律逐步升级。
 
     2. 与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相结合
 
     产业生态系统可以理解为由产业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以及产业发展的支撑因素与外部环境等构成的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机系统,“是各种能够对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要素组成的集合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大量创新创业活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格外需要资金、技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要与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相结合,以强大的要素支撑与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当前,内陆地区应进一步强化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作用,以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倾斜性的人才、投融资政策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集聚更多创新要素与资源,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提升产业本地化配套能力,加速新兴产业高端项目布局,打造分工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对于本地重大以及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则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尤其是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升级步伐,避免区域在新兴产业上的低端锁定。
 
     3. 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相结合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战略引领的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关乎一个地区未来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否,也关乎该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全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也是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任务之一。为避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均衡趋势的加剧,内陆地区应以进一步强化区域互联互通建设为基础,加快构建覆盖本区域内的紧密协作、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改善西部山区、偏远地区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鼓励这些区域依托资源、人力等比较优势,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激发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积极推动武汉、郑州、西安、成都等地充分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加强对周边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服务和指导,鼓励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企业与龙头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设计、关键环节制造等业务,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等方式将部分生产资源转移到更具有比较优势区域,或通过产品配套、服务外包等方式与周边地区建立比较稳固的协作配套关系,从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陆地区或本省内的有序、适度转移。

         
四、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形成与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它又受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共同作用。作为典型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亦具有技术研发、产业化等方面的正外部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市场不可能导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社会资源与经济资源,政府的政策干预、扶持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意义重大。广大内陆地区进一步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应把握好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合理布局,增强新兴产业布局与成长的环境优势,避免区域差距扩大化。
 
     1.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布局
 
     建议内陆省份在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明确本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总体空间布局构架以及各地市新兴产业布局方向,突出产业集聚与区域联动;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管理上可实施负面清单模式,要有产业“留白”的观念,为未来的新兴行业预留发展空间。同时,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布局统筹,对重要的或一定级别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在全省范围内统筹安排,建立项目引进地和落户地的招商引资成绩和税收利益分享机制,避免“过度竞争”和无序引进,推动产业集群形成。根据产业类别,属于总部经济或重大高端项目,一般布局于区域内中心城市,相关配套制造环节布局于周边县区等外围产业集聚区;属于龙头企业的相关配套企业,可布局于龙头企业所在产业园区或周边产业园区,形成“中心—外围”的产业布局模式。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对于成长期与成熟期的新兴产业项目,可引导研发创新环节与生产制造环节分开布局,鼓励相应的产业转移。
 
     2.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区域产业集群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区域产业集群就是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中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引导本地地理空间相近、产业联系密切的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之间以及与周边省份乃至国内外相关集聚区、园区、集群之间加强分工与合作,以产业关联发展引致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区的整体联动发展,从而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合作共赢、资源集约、共建共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由于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条件存在差异,培育跨区域产业集群应当根据产业类型及企业关系采取差异化整合模式,如电子信息行业,产业技术体系庞大、行业内分工细化,可采取优势互补型的整合模式;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龙头企业带动型或供应链互补型的整合模式。对内陆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集聚区、企业,鼓励通过总部经济、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合作共建、园区合作共建、飞地经济、企业迁建、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强合作,促进产业资源在各产业园区及聚集区之间优化配置,并根据不同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和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财税利益分配办法。
 
     3. 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十三五”时期,自上而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这一改革对于化解、消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供给端因素的制约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契机,内陆地区应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供给端入手,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集聚创新要素时应根据区域的不同以及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选择差异化的要素组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的内陆城市,应以引进科学前沿与核心技术领域高端人才以及管理、金融、法律多领域国际化背景人才为主,其他地区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的地区则以引入孵化器、风险基金等要素为主。要着力打造创新型人才服务生态,让高层次人才能够引得进来并留得下来。强化风险投资政策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风投公司,培育壮大本土风投公司,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健全高度一体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通大学、科研院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渠道,加快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产业对接、技术对接、人才对接,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顺应市场和创新规律,促进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科研资源与区域资源禀赋、技术优势的匹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金华.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与前景 [J]. 学术研究,2015,(10).
[2]陈珂.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J]. 山东社会科学,2015,(2).
[3]刘志彪.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 [J]. 产业经济研究,2012,(3).
[4]李晓华,刘峰. 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J]. 中国工业经济,2013,(3).
[5]李晓华,吕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 [J]. 宏观经济研究,2010,(9).
[6]宋歌. 河南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研究 [J]. 区域经济评论,2013,(6).
[7]张于喆,王君,李红宇,等. 我国高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换挡 [N]. 上海证券报,2016—01—28.
[8]张于喆,王君,李红宇,等. 我国高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走向 [N]. 上海证券报,2016—01—29.
[9]胡鞍钢,周绍杰,任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0]林园春. 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 [J]. 区域经济评论,2015,(3).
 
Study on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Inland Area of China
Song Ge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China is facing new situation with the improving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so we are ushered in a new opportunity to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layout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inland areas. As well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layout of the irrational and increasingly apparent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inland area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ocation factors become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layout, technology and talents have become the main restriction factors; we should promote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al layout to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 cluster,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d optimization and the layou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optimization combination. We’d better combin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eco industrial system and regional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dustrial Layout; Inland Areas
 
                                                                                               责任编辑   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