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发展
沈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与比较时间: 2017-04-10信息来源:唐羽 李文国 蔡永鸿 作者:hjr_admin 责编:
■ 唐 羽1、2 副教授 李文国2 教授 蔡永鸿2 副教授(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沈阳 110036 2、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辽宁抚顺 113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 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资助重点课题“十三五期间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015045)成果之一;2016年度辽宁省社科联资政建言课题“关于加快我省全面落实‘四个着力’与辽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6lslzzzdian-03)阶段性研究成果
◆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建立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副省级城市“十二五”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分析沈阳市“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提出“十三五”时期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以期促进沈阳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沈阳 经济发展方式 指标体系 评价
引言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还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市场化程度、环境保护、创新能力、社会民生水平等诸多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运行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对联动和协调东北地区(甚至东北亚地区)和沿海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沈阳市经济发展方式绩效优劣、战略导向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辽宁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也关系到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沈阳市能否跻身于国家中心城市之列,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最重要引擎。
沈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系统。
根据沈阳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需要,将总目标设定为评价沈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度,从系统内要素和系统外要素出发向下分解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产业结构指标、需求结构指标、市场化程度指标、创新驱动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社会民生指标等7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分别设置2—5个三级指标(见表1)。
表1所列出的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7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间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的。具体可用的“人体形”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图(见图1)来表示这种内有逻辑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民生目标(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这两大主体支撑(躯干),而且经济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环境友好基础上的;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左手)和需求结构(右手)共同配合;市场化程度(左脚)和创新驱动(右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依靠动力。
与可以查到的文献相比,本指标体系突出了需求结构、市场化程度和社会民生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在各三级指标中特别强调城市经济的特殊性,如地铁通车里程可以反映城市道路拥挤度和交通便利化程度,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可反映城市的宜居性,房价收入比可反映居民的生活压力等,这些指标是其他研究文献所没有的;同时,考虑到沈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消费和市场的重要性,在需求结构子目标层中强调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市场化程度子目标层中加上私营经济产值比重、小微企业数量比重,以突出所有制结构和小微企业的变化。
沈阳市“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综合评价
对沈阳市“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梳理,将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国内其他副省级城市进行比较,以此了解差距和存在的问题。表2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列出了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及上海市7个二级指标得分及整体综合得分情况。根据综合得分,可以将这16个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分为一、二、三类。
深圳、上海、厦门、广州这四个城市可以列为一类城市,得分超过80分;南京、杭州、西安、宁波、青岛这五个城市可以列为二类城市,得分处于平均水平75分之上;大连、济南、成都、沈阳、武汉、哈尔滨、长春这七个城市可以列为三类城市,得分处于平均水平75分之下。
同时,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沈阳市2013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综合值为71分,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13位,还存在很大上升空间。同时也可以看出,沈阳与排名第一的深圳和第二的上海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还存在面临很大挑战,当然也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从表3和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13年16个城市排名中,沈阳市各项得分的排名情况,并可以将各二级指标与综合值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市场化程度指标排名16位,为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滞后性指标;创新驱动指标排名12位,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和社会民生指标排名分别处于第10位和第11位,需求结构指标排名均处于第9位;只有产业结构指标和资源环境指标分别处于第6位和第7位,相对较为靠前。
可见,沈阳市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在“十三五”期间应该继续保持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和资源环境指标、社会民生指标、资源环境指标和需求结构指标完成情况一般,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加快推进;市场化程度指标和创新驱动指标完成情况较差,需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研究并快速推进。
(二)二级指标比较
下文对沈阳市“十二五”期间的七个二级指标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沈阳市2013年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综合得分为68分,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10。从三级指标得分情况,人均GDP得分为63分,排名第10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分为65分,排名第1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分为75分,排名第10位。可以看出,与排名前三位的深圳、广州和上海相比差距很大,在整体排名中处于偏后位置,详见图3。
产业结构指标。沈阳市2013年产业结构指标综合得分为81分,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6。从三级指标得分情况,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比重得分为67分,排名第13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得分为95分,排名第4位;城镇化率得分为80分,排名第6位;第一项指标较低,第二、三项指标较好,详见图4。
需求结构指标。沈阳市2013年需求结构指标综合得分为78分,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9。从三级指标得分情况,净出口占GDP比重得分为92分,排名第12位;最终消费率得分为78分,排名第8位;投资率得分为86分,排名第9位;可以看出与排名第一的济南相比差距很大,在整体排名中处于靠后位置,详见图5。
市场化程度指标。沈阳市2013年市场化程度指标综合得分为70分,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16。从三级指标得分情况,私营经济产值比重得分为52分,排名第16位;小微企业数量比重得分为87分,排名第16位,详见图6。
创新驱动指标。沈阳市2013年创新驱动指标综合得分为34分,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12。从三级指标得分情况,R&D经费占GDP比重得分为38分,排名第8位;每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得分为14分,排名第13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得分为51分,排名第8位,详见图7。
环境指标综合得分为85.4分,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7。从三级指标得分情况,万元GDP能耗得分为70分,排名第10位;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得分为82分,排名第11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得分为93分,排名第12位;污水处理率得分为99分,排名第3位;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得分为83分,排名第14位,详见图8。
社会民生指标。沈阳市2013年社会民生指标综合得分为74分,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11。从三级指标得分情况,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得分为66分,排名第10位;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得分为58分,排名第10位;地铁通车里程得分为90分,排名第9位;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得分为62分,排名第11位;房价收入比得分为93分,排名第5位,详见图9。
结论
通过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十二五”时期,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13位,还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与深圳、上海、厦门、广州四个城市差距很大;南京、杭州、西安、宁波、青岛五个二类城市可以作为“十三五”期间赶超对象;与大连、济南、成都、武汉、哈尔滨、长春六个三类城市比较接近。
在七个二级指标中,导致沈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靠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程度指标排名垫底,私营经济不发达是主要拖累因素;创新驱动指标排名12位,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较低导致沈阳市创新程度较低;社会民生指标排名11位,空气质量的下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低和教育投入不足是主要拖累因素,商品房价格较低则是其有利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排名第10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其他副省级城市偏低是主要拖累因素;需求结构指标排名处于第9位,主要原因是沈阳市净出口占比较低;资源环境指标相对靠前,处于第7位,环保投入有限和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过高是主要拖累因素;产业结构指标排名相对靠前,处于第6位,相对较为靠前,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过低是“十三五”期间应该着力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邓娥. 湖南转变经济发展的评价及转变方式的对策研究 [D]. 湖南大学,2011
2. 杨晶晶. 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研究 [D]. 河北大学,2010
3. 戴卫东,肖玉巧,赵丽丽.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数评价与分析 [J]. 经营与管理,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