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新北京”(行天下)时间: 2018-11-29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26日 ) 作者:何欣禹 责编:万山
位于长安街东延长线与大运河交汇处,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的这块土地,是地处通州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座曾经的远郊区县、卫星城、新城,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变得不认识了”。从通州约906平方公里的地图上看,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宛如一颗新星升起,熠熠生辉。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11月16日,北京市通州区后北营村的村民们穿着厚厚的棉服,陆续领到了新家的钥匙。天气虽冷,站在小区门口的村民却兴奋地与久别重逢的老邻居话着家常。三年前,他们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搬离了生活多年的村庄;如今,副中心首批回迁安置房建成,他们搬进新楼,告别老煤炉、旧平房,生活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北京市“四套班子”要搬至通州区潞城镇,并带动相关部门搬移。过去,这一带是农村、平房与泥地,因此,棚户区改造成为摆在潞城镇面前的首要工作。17个村、9300户居民、2.5万人……两期棚改项目分别于2015年6月、2016年7月启动。
“说实话,故土难离,很多村民在搬走后都会回到以前村子在的那片地看看。尽管如此,老百姓们都非常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镇长吴孔安对本报记者说。
新建成的后北营家园小区,北望运潮减河,南临地铁6号线潞城站,区位条件十分便利。这里配套设施齐全,设有幼儿园、养老院,充分满足百姓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的重点之一。
“我小时候去国贸、王府井逛街,都会说是‘上北京’,感觉像是去外地。到2011年底,整个通州区只有一家电影院。”生于1989年,自小生活在通州的李瑱对本报记者说。
这并非是当地人的自嘲。早在2006年,时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赵弘就指出,除了提供住房,通州没有与北京城区相媲美的公共服务:没有三甲医院,重点中小学太少,找不到像样的剧院甚至电影院,更别说诱人的工作机会。
此次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弥补通州在公共服务上的短板被重点提上议程。
155平方公里的城市副中心土地上,“种”下了多所学校和医院。未来,这座城市副中心将迎来更多公共服务资源,更加方便、宜居。
让“睡城”活起来
通州曾被调侃是一座“睡城”,每天早晚高峰上下班的人流方向印证了这一点。职住不平衡,制约着通州的发展与活力。
“2012年以前还没有地铁6号线,我每天到海淀区实习,要先骑3公里自行车,坐八通线到四惠站转1号线,最后再转10号线,单程得花一个半小时。我当时想,要是能在通州上班就好了。”李瑱说道。如今,他在通州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利用专业所学投身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中。
从地铁6号线通州北关站走出,4栋极具现代感的高层建筑错落有致,引人注目。自楼顶向下俯瞰,大运河悠悠流过,燃灯佛舍利塔遥遥相望。
这片位于五河交汇处的运河商务区,毗邻通燕高速、六环路,在规划中,它将疏解北京中心城区的商务功能。如今,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已正式在此揭牌开业,上海银行、渤海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已签署入驻协议。金融、互联网等“高精尖”企业入驻,不仅带动了通州区的产业升级,也吸引了投资和人才。让更多的人来通州就业,是实现通州职住平衡的第一步。
距运河商务区9公里、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附近,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大楼已经落成。放眼望去,朴素的灰色外墙、坡屋顶,仿四合院式的楼群合围成一个“品”字形,透出沉稳庄重的中国风。在这里,北京市“四套班子”将陆续进驻,长远将带动约40万人来到通州。
为了承接陆续增加的人口,城市副中心的交通网络也未雨绸缪。百年老站通州火车站开通了副中心动车组列车,从北京站到通州站只需25分钟;在6号线、八通线、7号线东延的基础上,新的副中心地铁线路正在规划;全长约13.5公里的东六环通州段,已经着手扩宽改造,局部段落将改为地下隧道,以减轻过境交通的干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如发达的毛细血管,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告别“城市病”
参差错落的乔灌木组团,平坦的草地,蜿蜒的步道,虽已步入冬季,这里仍然焕发出生机。11月初,位于大运河西岸的“城市绿心”已经完成先行启动区300亩的绿化建设。不曾想,半年前,这儿还是荒芜一片。
按照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构建起“一带、一心、多廊、多园”的绿色空间格局,“一心”便是“城市绿心”。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投集团”)了解到,“城市绿心”从今年五六月开始征集方案,11月正式种树,一上来就是“冲刺”状态。它并不只是单纯的城市公园,庞大的绿心之内,将配建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使其成为市民活动中心和城市地标。
如今的“城市绿心”所在地,是当年辉煌的东方化工厂。将工业废弃地变为绿地森林,通州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努力“留白增绿”。
绿地多了,水也蓝了,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初现雏形。驱车行驶在通惠河畔,在通州生活了30年的市民彭华敏不禁感慨:“通惠河真的变清了,现在有许多人去河里钓鱼。”过去,通惠河边垃圾成堆,散发恶臭,河道护坡十分残破。如今,漫步河边,再也没有人掩鼻而走。近些年,通州区加大治水力度,使水清岸绿成为现实。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绿树碧水,副中心的规划师和建设者们也在“看不到的地方”发力。
在运河商务区,与拔地而起的高楼相对应的,是一个“地下王国”。据北投集团介绍,位于运河商务区地下的北环环隧,是北京首个集道路交通与市政功能于一体的地下三层环廊。四通八达的交通环隧,使运河商务区一带的汽车可以在地下行驶,地面的道路将留给市民和非机动车辆,形成0.5平方公里的“无车区”。地下智能停车系统无需人工寻找车库,大大缩短了停车时间,现已投入使用。
水、电、热力等城市管道和线路,在环隧中都有了自己的空间——综合管廊层,检修人员、车辆能直接在管廊里检测和维修。这意味着,在运河商务区,再也不会出现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顽疾,更不会有密集的架空线将蓝天切割得支离破碎。设于地下的气力垃圾管道也是国内首条真空垃圾回收舱,对周边楼宇每天产生的垃圾实现自动化回收。从垃圾收集、运输到处理完全封闭,运河商务区将“告别”垃圾箱。
这场现代化的“地道战”,为城市副中心预防“城市病”,打下了健康的基础。
擦亮历史名片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通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1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区潞城镇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经过逾半年的勘探,1146座墓葬和一座汉代路县故城遗址呈现于世。这一发现,将通州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记者从通州区文化委了解到,有“一支塔影认通州”之美称的燃灯塔已在2017年完成大修,“三庙一塔”古建筑群也重新在同年对外开放。“三庙一塔”周边分布着西海子公园、宝通银号、静安寺等文物古迹。作为漕运重镇的张家湾古城,已于2018年启动古镇规划编制,并开展古城墙、通运桥、晾鹰台的修缮保护。此前被发掘的路县故城遗址将原址整体保护,并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恢复路县故城的护城河等原貌。
除了对传统文物的发掘与保护,通州在副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中也注重文化传承。为了让通州的地名留住历史文脉,运河商务区地名规划方案听取了当地百姓的意见,还开展了方案征集、专家论证、地名查重等一系列工作。45条规划道路有了新名字,其中不少都与通州的历史有关。比如因明清时期存放官盐而得名的“盐滩路”,因存放修建故宫的木材而得名的“北皇木厂北街”……
如今,彭华敏在通州宋庄艺术工厂区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室,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展开,他也密切关注着宋庄的发展。
作为规划中重点提到的对象,宋庄正着力打造中国宋庄艺术小镇,建设中国最大的国家级艺术品交易中心。汇集艺术人才的宋庄,将进一步突出特色,全面提升艺术区建设管理水平。
傍晚,大运河畔,燃灯佛舍利塔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光辉。这座千年古塔见证了通州的千年沧桑,也将继续见证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