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北京的特殊使命背后隐藏了哪些经济转向的重大信号?时间: 2020-10-26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20年第17期) 作者:郭芳| 责编:万山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举办的第一场最高规格的国际经贸活动,信号意味明显。一方面,在当前全球范围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了中国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主题为“全球服务,互惠共享”。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举办的第一场最高规格的国际经贸活动,信号意味明显。一方面,在当前全球范围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了中国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更为重要的是,这场盛大的全球服务贸易盛会也正式宣告了一个由服务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全新时代正在开启。

        服贸会的前身是自2012年起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即“京交会”。如今去掉了“(北京)”,正式升格成为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大规模展会和交易平台。

        至此,服贸会与进博会、广交会一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其中,广交会聚焦货物贸易对外出口;进博会聚焦货物贸易和部分服务贸易的进口;而服贸会则聚焦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为什么要在此时将服务贸易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引用经济学家李稻葵的说法:因为我们到了这个发展阶段。

        来看一组数据:2013年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9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3.9%,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部门,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贸易的短板。

        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增加值仅占GDP的5%,比世界平均14%的水平差了9个百分点。“尽管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但与中国经济庞大的经济体量相比发展仍然滞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说。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外贸结构中,货物贸易是顺差、服务贸易是逆差。以2019年为例,货物贸易顺差462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614亿美元。

        李稻葵说,中国的服务贸易跟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不匹配的。

        而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看来,中国要走向贸易强国必须要把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提升起来,才能补齐这个短板。

        换一个角度看,视野则更为开阔。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对新形势下服务贸易开放发展给出了三个判断:

        一是服务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当前服务业创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70%,就业岗位的45%,全球直接投资的60%,跨境并购的一半以上。

        二是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引擎。过去10年全球服务贸易年均增长4.2%,高出货物贸易增速的60%。2018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了11.4万亿美元,占国际贸易的23%,对全球贸易增长值的贡献率将近一半。

        三是服务贸易成为国际合作的新热点。以研发、营销、品牌为代表的服务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越来越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合作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前沿。

        更为引人注目的一组数据是,根据世贸组织的预测,到204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将提高至50%,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中国都不能错过这一波机遇。这是共识。

        “服务贸易是未来一段时间高质量开放的重中之重。” 李稻葵预判,“事实上国家已经那么做了,以金融行业为例,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下一阶段的重点,保险行业、证券行业基本已经放开了。”

       为什么是北京?   

        早在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而今年服贸会,重点是数字经济。

        9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使人际的交往和贸易的流动空前受限,也对全球服务贸易格局和消费模式带来深远影响,从而带来了贸易数字化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将是贸易史上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一次,担当重任的是北京。中央赋予了北京探索世界服务业开放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的重要职能。

        习近平主席在服贸会上宣布,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差不多的时间,国务院发布了对《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的批复。方案的总体要求是,聚焦重点优势产业和重点示范园区,努力探索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逐步形成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和要素供给体系,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为什么是北京?

        当然是因为北京有这个基础和实力。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北京的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了83.5%,高于全国近30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超过了50%,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

        而上海、广州、深圳的服务业占比分别为72.7%、71.62、60.9%,相比于北京的83.5%有较大差距。

        早在2015年,北京已经成为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距今已累计推出403项试点举措,形成122项全国首创的突破性政策和创新制度安排,累计向全国推广6批创新经验。

        至此,北京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既有服务业开放综合试点,又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城市。

        陈吉宁表示,未来将更加突出创新,着力建设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将聚焦发展前沿,以数字贸易和科技创新为主要方向,加快服务贸易转型升级,推动数字贸易试验区大数据交易所和数据跨境流动监管3项建设,促进数据建设有序流动。

        北京已开始了探索世界服务业开放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