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库区融资难逼出中国担保业长跑冠军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王小妆 作者:admin 责编:

 

   ——关于重庆市三峡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的调查

 

    6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是重庆代表团举团上下的关键词,今年的两会,几乎没有代表——包括来自重庆的各界别的政协委员提这个话题了。不是说这个问题已经彻底解决,至少,在金融层面,重庆已经找到了“病根”:库区产业空心最关键的是资金,具体表现为融资难,融资难难在缺乏抵押物,信用缺乏。

    2006年9月设立的三峡库区产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是三峡担保集团了)主要就是对治库区产业空心化的——当然,此前诸如原万州商业银行重组为三峡银行以及重庆农信社的重组已经极大地消除了该地区的金融隐患、优化了这个中国腹心第一敏感地带的金融生态。

    那么这副药疗效怎样呢?

    全国担保业名列前茅,业务量库区占一半以上,三位市长批示肯定

    在三峡担保三周年的时候,三峡担保给重庆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三年来,公司承诺担保项目覆盖全市40个区县,累计为736个项目承诺担保贷款260.3亿元,为446个项目落实担保贷款162.66亿元,发放担保贷款148.6亿元。

    以上指标中,三峡库区占比最高的达58.82%,最低也超过了50%。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由公司提供贷款担保的区县企业累计新增产值238.63亿元,新增利润25.19亿元,新增税收19.89亿元,新增就业39771人。

    这意味着三峡担保给库区带来了120亿左右的新增产值,12亿以上的利润,10亿左右的新增税收和两万人新增就业的间接收益。

    与此同时,三峡担保以100亿的在保金额名列全国同行第一,150%的风险拨备和零损失率都远远高于监管当局规定的标准。而同时,他们收取的担保费费率也是全国最低的之一——1.77%?比最保守的2%还低,如果按照最高标准银行同期利率的50%,则他们的收费标准只相当于其1/4。

    这些成绩是在30亿资本金并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取得的,三峡担保大致算了一下,实际上三年资本金平均才12.6亿,如果刨除其参股控股的其他担保公司的3.4亿,实际可支配的资本金只有9.2亿。

    这份报告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三位市领导做了批示,三峡担保董事长袁明杰都记得,“(王)鸿举市长批示说:时间证明市委市政府关于组建三峡担保公司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证明三峡担保公司的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是尽职尽责的;黄(奇帆)市长批示说:不错,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谭(栖伟)副市长批示说:三峡担保公司三年来为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成绩可圈可点,未来三年的发展思路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赞成。”

    机制创新的四个效应:库区可持续发展的融资路线

    袁明杰的体会是,三峡担保这一机制形成了四个效应,“一个是放大效应,我们前三年的平均资本金是12.6亿,因为资本金是陆续到位的。我们拿了6000万参股了6个区县的担保公司,还拿了1.2亿到教育担保公司,拿了1.6亿到渝台担保公司,加起来就是3.4亿。如果扣除这3.4亿,实际上我们的平均资本金只有9.2亿,这9.2亿放了148亿担保贷款,就是放大了15倍,等于1块钱引入了15块钱到库区。”

    第二个是引导效应。“市政府拿了4亿,目的是支持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现在的情况是,引来了国开行的4个亿,引来了中国长江三峡建设集团公司10个亿,引入了民营资金8000万,还引入了区县政府资金大概1亿,所以说,这4个亿大概引入了21.8亿。这些资金主要支持了库区和教育产业,而教育产业当中也有一大部分在库区。”

    第三是周转使用的作用。“财政资金直接支持是一锤子买卖,一次就了结了,但是这个资金是周转使用,永远没有完的。这148个亿,边放边收,循环使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想,再过三年五年,这二三十亿资本引入库区和重庆的建设资金可能会有800亿左右,因为它永远不会花光——还在不断地扩大,像滚雪球一样。”

    说到资金的可周转使用,作为重庆农商行的前任董事长,袁明杰认为直接的财政支持是有弊端的:“因为财政支持是不用偿还的,企业用得怎么样无法检验——但是担保是银行、担保公司、政府共同来把关,把什么关?就是这个产业行业是不是可以发展?这个企业是不是可以发展?符不符合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过去因为财政无偿支援不用偿还,所以,有人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外来企业到库区去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套取发展基金,拿了钱就跑了,甚至空手套白狼的也不少见。担保模式他就跑不掉——这些钱至少是拿不走的,更能体现科学发展观。”

    第四是重组的效应。“有时候重组就是打时间差,比如说南川,中国铝业在那投资上百亿建了一个铝厂,他的一个供水厂,银行硬是不给贷款,但是铝厂又有一个界定时间要交付使用,当时没有抵押担保——我们担保了4000多万贷款。修好了按时交付中国铝业铝厂,铝厂现在照付水费——现在我们解除担保,银行就用收费权做质押了。”

    不仅是三峡产业——政策性目标的延伸

    其实对库区来讲,三峡担保并不局限于产业,比方说教育事业,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开县中学,以下是三峡担保一位中干告诉中国经济时报的情况:随着三峡库区蓄水,开县中学教学区面临整体搬迁,新校区校舍计划于2007年8月下旬竣工验收,2007年9月3日全校实现搬迁。由于缺乏资金,贷款又无法落实,无力支付建筑承包商垫付的1000余万元工程款,按时开学成了大问题。如果不能按时开学,不仅会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对库区移民安居就学也有一定负面影响。公司了解实际情况后,迅速组织评审并出具正式担保函,及时落实了银行贷款,保证了学校准时开学,同时带动了开县老县城上万人搬迁,为三峡库区2008年清库赢得了宝贵时间。

    即使在产业范畴,也不局限于库区。比方说龙寰超市事件,同样是前述中干提供的情况:2005年9月,为确保重庆龙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涉嫌商业诈骗事件能够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妥善解决,三峡担保公司积极介入为商社集团重组农寰超市融资提供过渡性担保。没有向企业收取分文保证金?担保费费率仅执行1%。不仅解决了银行贷款的合法性和资金及时到位的问题,为企业减少了财务费用,降低了资产重组成本。公司的介入和推动使商社集团迅速获得农信社2亿元信贷资金,于2007年3月4日完成了对2568名业主的1.88亿元购房款兑付手续,及时解决了群众的问题。

    工业园区是重庆工业化战略的核心载体,重庆有40个特色工业园区,但是一些区县特别是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渝西南两翼地区的园区,迟迟不能启动,为此重庆市国资委启动了由国企融资50亿支持这些园区发展的行动。三峡担保也积极参与,以最快的速度、最优惠的条件对黔江、丰都、酉阳、巫溪等全市13个梯度转移园区承诺担保25.28亿元,目前已到位担保贷款10亿元。据统计,三年来,三峡担保先后支持了40个工业园区的75个基础设施项目,承诺担保101.31亿元,已发放47.96亿元担保贷款。通过支持园区完善“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已入驻企业达740余户,有入驻意向的还有200多户,已拉动入驻企业累计新增产值86.33亿元,新增利润9.11亿元,新增税收7.19亿元,新增就业14388人。

    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作为一个政策性担保公司,三峡担保总是坚定地与政府站在一起,比方说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动中,三峡担保就得了一块奖牌,全国“应对金融危机中支持中小企业表现突出的担保机构”——因为危机显现之初,三峡担保就提出“决不让发展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因一时资金紧张而倒下”,采取对到期还款有困难的企业,协调银行展期、调整还款计划、收旧贷新;要求合作银行降低利息上浮幅度和降低担保费收取标准或缓收担保费以减轻企业负担;对极度困难的企业引导重组、减产压库和暂时停产以减小损失等多种措施帮助企业度过危机。从2008年9月到2009年年底,三峡担保公司累计为21户企业5.64亿元贷款办理续贷,为1户企业办理9600万元贷款展期,为2户企业655万元贷款调整还款计划,并先后为12户合作良好、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担保企业10.03亿元贷款下调担保费率0.5—1个百分点,为2户企业4亿元贷款缓收担保费。

    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在这方面,三峡担保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通过担保增信支持,改变了银行对一批困难企业信用意愿和信用能力的认识。比方说,原来银行不同意贷款的石柱中药材公司、开县复铜板厂等14户企业,三峡担保为其讨论后承诺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也改变了认识,直接给予了贷款69750万元;原来银行不同意贷款的296户企业,通过公司担保后,大大提升了银行信任度,银行及时为其发放了贷款134.15亿元;在担保贷款已经到期的76户企业中,已有47户企业达到了直接向银行融资的信用等级;卡福汽车、交通旅游集团等少数企业在公司提供了担保贷款后,信用度大为提升,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陆续进行直接融资。

    三峡担保还履行服务社会责任,积极支持民生建设,协助解决社会热难点问题。比方说,为綦江、黔江等廉租房项目承诺担保贷款13000万元,已发放8000万元;比方说累计为59个农业项目担保贷款8.53亿元,支持的武隆羊角豆干、黔江蓬江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已具备一定规模化生产和富农带农能力;又比方说,投资设立专业的教育担保公司,已为13所学校担保贷款 2.86亿元。还有,为县际联网公路改造项目提供4.95亿元担保,累计完成330公里县际公路改造,惠及近百万人民群众;给江津电力线路构件厂提供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使该企业生产的“抗震救灾”物资有效保证了灾区的需要。

    其他的,比方说重庆市重点工程,重庆的经济发展战略……反正按照中央和重庆的政策,哪里有需要,三峡担保都要“凑上去”。

    创造了中国担保业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承担了那么多政策性义务,按说效益好不到哪去吧?情况好像不是这样:按照公开数据,三峡担保三年累计实现收入4.46亿元,实现利润6607万元,公司净资产从成立时的10.12亿元提高到26.94亿元。累计发放担保贷款近150亿元;目前在保余额居全国同业第一,达100亿元。

    其实三峡担保的赢利情况比账面上的还要好,加上应收未收的收入,利润已经超过1亿,如果风险拨备低50%呢?那也还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啊,利润就两亿了,考虑到由于资本金到位有先后带来的实际上可支配的资本金平均12.6亿的情况,净资本利润率都超过10%了,效益也不差啊。而且这些效益是在平均担保费率低于国家规定40%的情况下取得的。

    三峡担保三年来赢得了一系列荣誉,比方说,连续4年的重庆“国企贡献奖”——这是重庆市国资委颁布的最高奖项,比方说连续3年的重庆市“支持地方经济特别贡献奖”,连续三年的重庆市“重点中介机构”,比方说“中国担保500亿上榜机构”。世界华商大会通过8个核心指标的评比,认定三峡担保已经进入中国担保业前三名。有的荣誉是有含金量的,比方说,三峡担保被国家发改委认可的鹏元资信评估公司初评为AA级,这意味着三峡担保将有资格担保债券、中期票据发行,全国有这一资格的担保公司只有4家。

    三峡担保从最初的6个人、3万元开办费起家,经过了“两部一室”的初创阶段,现在总部机构是“七部一室”,在库区节点设置了三家分公司,控股了教育担保和渝台担保两家公司,参股6家区县担保公司,而且代管了资本金10亿的重庆工业担保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伞形”担保集团架构——今年初三峡担保集团已经挂牌了。

    重庆担保业内一位权威人士说:三峡担保的发展速度,从前没有,今后估计也很难有。

    老袁也感慨:能发展得这么好,当初真的没想到啊。

    很多人都没想到。甚至有人说,20亿资本金,能维持5年就不错了。黄奇帆对袁明杰说,放手干,亏几千万也没关系。不过老袁可没敢把这话当真,“黄市长这人一向是大思路大手笔,他说亏几千万没关系是让你放手大胆去干——当然,有过失——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他也会保护你,但是考核起来是很严格的。”

    “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一边把通常认为是负担的政策性目标落实得很好,一边还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三峡担保是怎么做到的呢?按照袁明杰的说法,政策性目标和市场化运作不矛盾。“因为国家的政策应该体现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应该体现了符合国情、符合老百姓的利益。而市场化的运作,我们觉得符合政策、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与诉求,那就必然有生命力,有生命力就有效益。”

    首先是机制起作用,在谈到运营管理时,三峡担保人提得最多的是“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就是把担保中涉及到的五个利益主体绑在一起,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其中,政府是很关键的一环,从过去的操作经验看,政府不支持的项目,三峡担保通常是不担保的。而政府的推荐是有承诺的:一旦发生损失,库区政府承担10%,非库区承担20%——也体现向库区倾斜的原则。

    “二是我们推行了担保再担保这个方式。对一些风险比较大的中小企业,我们就利用当地的担保公司——所有的区县都有担保公司,因为当地的担保公司是人熟、地熟、情况熟。我们对一个项目的考核主要是看产业符不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二是看企业老板的人品、素质——是不是一个干实事、能干事、干好事的人,是不是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而当地的担保公司对这些情况非常了解,担保过后,就近提供管理和服务也要方便一些。”

    “担保我们站在第一线,为什么我们要站在第一线?因为银行不认可很多的区县担保公司,觉得他们实力不够。我们担保,然后跟区县担保公司协商,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他提供再担保。”

    “第三,我们也在大力推进非融资担保,比如说发行债券的担保、工程履约担保、法律诉讼担保、招投标的担保——这些都是不占用资本金的。然后区别对待,对企业的收费,库区要低一点,非库区要高一点;政府的项目要低一点,市场化的项目要稍微高一点。

    还有闲置资金的运作。三峡担保也通过委托贷款、打新股、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等等,这样来提高收入水平。“这些方面我们坚持了一条,凡是政策法律没有禁止做的事,我们认为是安全的、是赚钱的,我们就去做。措施是为了赚钱,但赚钱的目的是把公司做得更强大,从而增强我们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政策性目标的能力。”

    光是担保很难有可观的盈利,三峡担保下一步还将在小额贷款、风投等方面动脑筋——已经有外来资金基金看中他们的客户资源,找上门来了,“但是不管怎么变,政策性目标不变。”袁明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事情是人做出来的

    2006年的时候,三峡担保一开始还只是黄奇帆提到的一个概念——这位重庆市市长提到的不少事情,因为超出一般人的常识,所以总有人信不过,比方说两年前他说要把IT做成重庆的第一支柱产业,重庆汽摩行业有人就不服气,我们干了多少年,才做到今天这个样子——现在事实已经摆在那了;比方说,当初西南证券重组的时候,他叫原股东保留股权,有人不信——吃大亏了。

    现在三峡担保已经硕果累累,自己也得到了担保业内创纪录的发展业绩,成了全国担保业的领头羊之一,而且还排出了上市的时间表。同时,重庆的担保业在三峡担保的带动下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担保企业数从2006年的50多家发展到90多家,其中民营的翰华担保集团也已经成为中国担保业的样板企业之一。

    这里有个问题: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从一个概念,到一个在重庆落实国家政策的金融支柱、全国担保业的领头羊,从哪里找到那么多能干的人,又要捏合成一个能战斗的团队呢?

    袁明杰的体会,首先是重庆市委市政府配备了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然后招聘到一批高素质的员工——106人的队伍,40%来自银行,90%以上是本科以上学历,“总有人喜欢挑战一点的工作。”

    也有的是冲着企业文化来的,“有些是我们几个过去的老部下,大家觉得跟我们在一起气氛比较融洽、宽松。”袁明杰一向不主张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下面员工的工资差距过大,从三峡担保的年度工作报告看,里面有很多培养员工、鼓励员工成才、建立温馨和谐环境的内容。收入未必很高、干事心情舒畅也是一种吸引力。

    还有传帮带,这方面,三峡担保的“土政策”跟重庆信托当初的招数有类似的地方:两人一个小组,熟手带生手,带生手带得好是“升官”晋级部门经理助理的必备条件。

    还有可能是企业负责人的荣誉感,在记者接触过的企业中,三峡担保是“荣誉管理”最细致的企业之一,包括社会有什么反馈,领导有什么批示,袁明杰都能娓娓道来。

    重庆国企改革创新带来的话语权

    其实应该是两个层面,一个是重庆国企改革,特别是重庆国资委管金融的部门带来的资源整合能力,另外一个层面是三峡担保自己争气,基本取得了重庆担保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后者跟前者本质上是一回事。

    讨论的焦点是担保公司与银行的风险收益问题,目前的主流游戏规则是,担保公司不但要承担全部的风险,还要存放银行相当于贷款总额10%到20%的保证金,等于既收贷款利息又赚存款息差、享受资金占用的潜在收益——作为政策性担保公司,三峡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直接融资担保,这不但影响政策性目标的落实(因为资金占用),又不公平。合理的惯例是,收益与风险对等,要保证金就分担风险,否则就别收保证金。

    三峡担保是有信心赢得话语权的,一方面通过这几年重庆金融领域“抗震救灾”的创新改革重组(重组前这些金融机构都已濒临破产难以为继),重庆已经有三家国有控股的地方银行,有些银行实在要维持不合理旧例,就全部转到地方商业银行,“担保,就经营而言,无非也是生意,”黄奇帆说。

    另外,三峡担保迅速提升的市场地位也能赢得话语权,按照目前的趋势,今年底以前,三峡担保的30亿资本金就能到位,而且将来可能参股所有40个区县的担保公司——因为这也是生意,双方都有需求。按照重庆官方的预计,重庆的担保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是“三三四”格局,三峡担保占三成,区县及其他国有成分也是三成,民营占四成,这样的格局,三峡担保本身也是有话语权的。

    我担保的所有企业都不要我担保了,我才高兴呢

    听说在北碚的一次会后,有上百人给袁明杰敬酒,这让记者很感兴趣,袁明杰回忆:“当时我提到我们员工经常说的话:很多企业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帮了他,他们成功了,就不要我们担保,那我们永远都只有啃骨头没有吃肉的时候。我说你错了——因为我们现在有100多户贷款担保到期,现在有一半都已经不要我们担保,银行全部直接贷款。我说这就是我们担保的目的所在,我希望有一天,我担保的所有企业都不要我担保了,那我才高兴呢。”

    记者还对另外一个问题感兴趣:中国有很多旨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举措,就以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为例,在三峡担保以前,国家、重庆甚至包括对口支援的兄弟省市区对库区的“输血”,可能远远不止30亿吧?为什么效果就是没有这么一个说起是30亿资本金其实3年平均下来才12.6亿——到现在30亿都远远没有足额到位的担保公司来得显著呢?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