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的壮歌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孙东辉 登平 张春利 作者:admin 责编:
——山东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纪实
万里黄河哺育了大河上下各族人民,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纪元。经过各级政府、沿黄群众、治黄职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共同奋斗,战胜了历年伏秋大汛,彻底改变了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并引黄兴利,美化生态环境,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山东黄河治理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近日,记者走访了山东黄河河务局。
自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山东黄河治理取得了6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世界奇迹;引黄灌溉面积3500多万亩,累计引用黄河水2600多亿立方米;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黄河口生态和沿黄河两岸生态明显改观,偏远地区用上了黄河水;实施了9次调水调沙,黄河主河槽明显变深,过洪能力明显增大;建成了一、二期标准化堤防,一项千秋伟业初露端倪;颁布了《山东省黄河防汛条例》、《黄河河口管理办法》、《山东省黄河工程管理办法》等重要法规,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了法制保障。
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周月鲁、党组书记李新民深有感触地说:山东黄河治理开发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关心,得益于沿黄各级党委政府、沿黄群众、治黄职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共同奋斗。
为两岸筑牢安全屏障
走在济南泺口黄河大堤上,堤防犹如一道“绿色长城”,护卫着金色的黄河两岸。这是黄河一期标准化堤防示范段,它以科学的设计和优良的建设质量,荣获了全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按照国务院的批复,黄河标准化堤防,是以防御黄河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为设计防洪标准,通过对黄河堤坝加宽、放淤固堤、险工加高改建、修筑运输物料的堤顶道路、建设防浪林和生态防护林等工程,构建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使之成为标准化的工程体系。
黄河在山东流经9个市25个县?市、区?,河道长628公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以来,山东人民多次对千里堤防进行大规模加高加固,将过去的堤坝全部石化,共修建各类堤防1253.43公里;险工126处、4011段坝岸;控导工程133处、2157段坝岸。兴建了东平湖水库、北金堤滞洪区等4处蓄滞洪工程。特别是1998年“三江大水”之后,国家加大了对黄河治理的投资力度,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开创性地建设了治黄史上前所未有的128公里标准化堤防。经过60多年不懈努力,黄河山东段已初步建成了由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和蓄滞洪工程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累计完成治理投资113.7亿元;完成各类工程土方13.7亿立方米;石方2026万立方米;混凝土59.6万立方米。工程抗洪能力显著提高。
流淌的黄河,流淌的文明
黄河水是山东的主要水资源。在“除害兴利”方针的指引下,沿黄两岸相继修建了大量的引黄灌溉工程,积极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使黄河步入为民造福的新阶段。引黄灌溉从建设虹吸工程、修建引黄涵闸到跨省(区)、跨流域调水,灌溉面积迅速扩大,黄河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山东黄河现有引黄涵闸63座,设计引水能力2423立方米每秒,引黄灌区58处,灌溉面积3580万亩,累计引水2600多亿立方米。山东省已有11个市、68个县(市、区)用上了黄河水,引黄供水范围覆盖山东51%的土地,受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8%。黄河水资源已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近10年,年均引水58亿立方米,保障着山东省11个市68个县?市、区?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用水。
一条大河只有流淌着不竭的河水,才能流淌出文明的光辉。可是,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频繁断流,黄河山东段在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黄河几乎年年断流。断流最为严重的1997年,曾上延至河南开封附近,河道长度达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全年226天无黄河水入海。
黄河断流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99年,国务院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2006年,国务院又出台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将黄河不断流、合理配置黄河水资源上升到了国家法规的层面。在黄委的统一部署下?山东黄河河务局加强管理?精细调度?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了黄委,省、市、县河务局和闸管所5级监控。千里之外,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实现任一涵闸的启闭,为科学调度黄河水提供了技术支撑。黄河水统一管理调度,采取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确保了黄河10年不断流。同时,探索实施“两水分供”,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实行错时分供,农灌时期集中供应农业用水,其他时间发挥平原水库调蓄作用,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成功的实践证明,统一调水重大举措,十分有效地遏制了需水增长幅度,建立了公平、公正的用水秩序,保障了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地缓解了供水需求,奏出了一曲“绿色颂歌”。频繁断流的大河波澜再生,严重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得以显著改善。不仅维持了一条大河的健康生命,也给沿黄地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黄河10年不断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山东沿黄灌区平均年增产小麦23.3亿公斤,农业引黄灌溉年增产效益30多亿元。
山东黄河河务局认真贯彻执行《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和《山东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结合山东黄河实际,提出了“保障生活用水,发展工业用水,促进农业节水,平衡生态用水”的工作思路,初步建起了山东黄河功能性不断流的保障体系,增加了河道基流,改善了河流生态系统。在黄河年均来水比上世纪90年代少13亿立方米的情况下,利津水文站年均入海水量约增加了6亿立方米。以往被断流损坏的200多平方公里河口三角洲湿地得到修复,黄河河口近海环境生态系统开始恢复。在黄委的统一调度下,多次实施向黄河口三角洲生态调水,有计划地增大利津水文站过水流量,有效地改善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每年的4至6月份,是山东黄河历年来的枯水期,通过精心调度,利津水文站流量始终维持在100立方米每秒以上,黄河已从较低水平的不断流向功能性不断流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据《中国海洋公报》显示,2006年黄河口生态系统已恢复至亚健康,河口三角洲淡水湿地生态系统逐步加以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1990年,保护区有鸟类18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数量200万只,现已增加至29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数量600万只。
黄河不断流,沿黄636万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有了保障。东营、滨州、德州及滨海地区人民吃上了甘甜的黄河水,告别了世代喝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引黄济津、济青、入卫也为天津、青岛、河北及沿途城市1705万人提供了黄河水源。尤其是,黄河不断流,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山东十年九旱,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放眼黄河两岸,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引黄灌区常年流水,大小水库明亮如镜;沃野良田一片葱绿,沿黄两岸连年丰收;地下水位相对稳定,水质良好;济南泉水常年喷涌;聊城“江北水城”碧波荡漾;滨州“四环五海”绿水蓝天,河口湿地鸟飞草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黄河泥沙变害为宝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泥沙河流,下游河床年年淤积抬高。目前,山东河床高出两岸地面3至5米,是著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堤防安全,如何减少黄河河床里日益增加的泥沙,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走上黄河大堤,可见大堤外侧有一条用黄河泥沙筑成的带状淤背区工程,淤背区工程与大堤连为一体,宽约80至100米,高出地面5至8米,在黄河两岸绵延数百公里。淤背区树木葱茏,果实累累,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宛若两条“绿色长城”。
上世纪70年代初,山东黄河河务局职工发明了吸泥船,抽吸黄河泥沙,加固黄河大堤。几十年来,万名黄河职工,“愚公移沙”,日积月累,建起了淤背区与大堤连为一体的堤防防洪工程,淤背区宽100米,高出地面5至8米,在黄河两岸绵延数百公里。
令人叹服的是:一艘艘不大的吸泥船,竟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土方工程,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统计,自1970年以来,使用吸泥船抽沙固堤,仅在黄河山东段修筑的淤背区工程,就从黄河里挖出泥沙5.524亿立方米,对800公里黄河大堤进行了有效加固。
上述挖沙数字还带来这样一些显著效益:
——它改变了黄河洪水漫滩后,大堤渗水、管涌险情频发的不利局面。为战胜洪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它减缓了河道淤积,使河槽平均降低了1.25米。有人假设,如果将这5.5亿立方米的泥沙再放入河道,河槽将抬升1.8米。
——它不但加固了大堤,同时还相应地减少了挖占农田5.524万公顷……
不难发现,目前,在奔流不息的下游黄河里,“卧”着一艘艘吸泥船,船靠船接出几公里、十几公里的输沙管道,管道穿越宽阔的黄河滩区,爬上高高的堤防,直抵防洪工程淤背区。长长的输沙管道尾口,日夜喷吐着褐色的高浓度水沙。这就是“挖河固堤能手”——吸泥船。
多年来与吸泥船打交道的黄河职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当年他们自己使用的一艘吸泥船为例,以年生产50万立方米土的能力计算,在2.5公里输沙距离内,一只船10人干半年,就相当于计划经济“小推车年代”1400人紧紧张张地忙活一年的工作量。足见吸泥船抽沙固堤,是一件了不起的新生事物。
人们给吸泥船抽吸黄河泥沙变害为宝这一科技项目总结了5大优点:它能挖沙降河,为黄河清淤;它能抽吸黄河泥沙,高效地加固黄河大堤;它作业取沙在黄河河道里,土沙资源来自黄河,不挖老百姓的耕地;它完成输沙沉沙生产过程后,抽吸的黄河尾水不仅能灌溉农田,清清的黄河水还不会淤塞渠道;一艘吸泥船的挖沙固堤工作效率,相当于数千的人工,它节省劳力,节省投资。吸泥船抽沙固堤技术,使黄河泥沙变害为宝,解决了历史上人们不敢想、不敢做、也做不了的难题。
抽沙固堤技术,不但被广泛应用于挖河固堤,还应用于淤改盐碱涝洼地。利用黄河水沙淤地改土,是改变沿黄地区农业生产和城乡面貌的重要措施。上世纪60年代,山东黄河河务局就积极利用引黄闸和虹吸管进行放淤改土并获得成功。先后将沿黄280万亩盐碱涝洼地淤改成了肥沃良田,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昔日的盐碱涝洼地如今稻谷飘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绿色长城”横亘齐鲁大地
截至2009年6月,山东黄河河务局共投入绿化资金1.45亿元,堤防绿化长度1389公里,防浪林460公里,绿化面积6.57万亩,树株存有量2300多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99%,在职职工人均拥有绿树3000多株,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近年来,通过对防洪工程的绿化美化,两岸堤防犹如一条“绿色长城”,巍然屹立在黄河两岸。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黄河两岸树木存有量较少,春冬两季,尘沙飞扬,“无风三尺土,张口一嘴泥”。面对现实,山东黄河河务局广大干部职工决心让“大堤绿起来、黄河美起来”,形成了“以林为主,大力发展适生林,适度发展经济林,重点发展苗木花卉”的绿化黄河思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大力开展植树绿化活动。上万名黄河职工,每到冬春季节,冒着料峭的寒风,挖坑培土,义务植树,掀起了一个个植树绿化高潮。仅仅用了5年时间,一条长62公里的“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亮相泉城。一处集工程景观、水域景观、生态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绿色风貌带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为济南市增添了一处美丽的“后花园”。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山东黄河绿色风貌带建设示范基地。
如今,山东黄河大堤,树木葱茏,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连续两年,山东省科学发展观现场会议把黄河绿化列为重要现场观摩点,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截至目前,山东黄河河务局已拥有济南、淄博、滨州三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两处省级森林公园,拥有12个国家级水管单位,45处黄委“示范工程”。解放军青年林、中日友谊林、全国银杏标准化示范基地,纷纷在这里落户。
黄河入海流路稳定了30多年
翻开黄河口的历史,清清楚楚地这样记载着:百余年来,黄河入海流路,平均10年一改道。在黄河入海地区,1889年,黄河从韩家垣子改道行河8年;1897年,黄河从岭子庄改道行河7年;1904年,黄河分别从盐窝、寇家庄改道行河22年;1926年,黄河从八里庄改道行河3年;1929年,黄河从纪家庄改道行河5年;1934年,黄河从一号坝改道行河11年;1953年,黄河从小口子改道行河10.5年;1964年,黄河从罗家屋子改道行河12.5年……
然而,自1976年黄河从西河口人工改道走清水沟流路以来,至今已安全行河34年。
大河东去,终归于海。河口畅,则水沙顺利下泄;河口塞,则滞沙壅水,为患无穷。因此,历代治黄,总是关注黄河口。相传大禹治水,就改其父的“围堵障水”为“疏川导滞”,这一方略为历代治黄者所推崇。西汉中后期,对黄河口的治理有了更多的探索。有人提出“分流”,有人倡导“改河”,有人主张“以水排沙”。宋代欧阳修则提出:“就其下流入海路而浚之。不然,下流梗塞则终虞上决,为患无涯”。宋神宗熙宁6年,在王安石主持下,成立了“疏浚黄河司”,并用船舶浚淤尝试。明代潘季驯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于河底。”实施后,河道忽东忽西局面有所改变。清代河道总督靳辅改革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为“疏浚筑堤并举”,以达到“寓浚于筑”的目的。光绪13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奉旨购洋船两艘,在海口太平湾挖泥,因“只吸水,不吸泥”试验无效。后来,他又奉旨勘视尾闾河工,主张参照美国密西西比海口、奥地利大牛白海口、法国仙纳海口,倡导治理黄河口,并做一定试验。但终因“受累于内政不一,受限于财政之竭”,虽有好的抱负,却终难施展。历代王朝,治理河口都有一定成效,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局限,一些治黄打算未能实施,即使实施了也收效甚微,有些甚至倒行逆施,加重了黄河忧患。
新时期,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黄河治理开发提出了一道严肃的历史性难题。1968年春,在黄河入海口茫茫荒原上,来自11个县的51000多名民工手抬肩扛、挑泥筑坝,加上胜利油田300多台(套)机械车辆,第一次展开河口治理大会战。1976年5月21日在罗家屋子成功截流,让滚滚的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愿从清水沟注入渤海,改写了黄河入海口任意摆动的历史。
俗话说,“黄河斗水,沙居其七”。黄河泥沙虽然为害不浅,但它又是造地的优质资源。据观测资料分析,从1951年到2000年,黄河年均向山东河段输沙9.38亿吨左右。黄河每年在河口地区填海造陆3万—5万亩,近60年来已在河口造陆210万亩,黄河三角洲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近年来,通过有计划地调整黄河入海流路,填海造陆,使胜利油田变海上开采为陆地开采,节省开采投资90%。
黄河口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口之一,对其开展的研究和治理实践,极富有挑战性。黄河口的治理,事关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各种以稳定黄河入海流路为主的理论观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先后提出了“挖沙降河”、“疏浚拖淤”、“分洪放淤减沙”、“束水攻沙”、“输沙入海”等主张和见解。
依赖科技手段和社会经济实力的支撑,黄河口治理越发显现出美好的前景。1976年按照人们的意志实行人工改道的现行黄河清水沟入海流路,已保持了34年畅通稳定。目前,对黄河口的研究,已从单纯的河口演变规律走向了经济社会的全方位规划:河口治理的方向与原则,河口泥沙的处理与利用,凌汛灾害与防治,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与国民经济发展等等。一套完整的、有机的、联系密切的河口治理研究体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