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应转向“练内功”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刘慧 作者:admin 责编:
7月,遵义、海林、德阳等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继升级为“国家级”。据最新统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已增至88家,包括高新区、保税区在内的开发区队伍不断“扩容”,已然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经开区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建立,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2009年全国54个国家级经开区实现GDP17730亿元。
“经开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对促进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发挥了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现在国家级经开区又扩容几十家,表明国家依然把经开区的发展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高国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土地集约利用
经开区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和实体投资办厂,园区规划面积较大,招商引资后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就是成功的例子。然而,当政策优势逐渐弱化,土地政策更加严格,经开区在区域竞争中已没有优势。
“开发区过去的发展主要靠土地面积的扩张,而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单位土地面积效益没有提高,与台湾地区、欧美国家相差很多,我们要转变过去传统的发展模式,走科学创新道路,不能再靠平面扩张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要走集约型、内涵型的发展道路。”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高国力也对记者表示,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经开区的发展空间有限,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是新形势下的新任务。经开区要提高土地的集约集聚使用效益,迈出探索性步伐。
“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有些经开区土地挪作他用,可以运用经济手段,比如用税收调节手段,对闲置厂房征收一定的税。在制度创新方面,江苏、浙江等土地资源稀缺,他们采取土地租赁使用的方法,值得借鉴。”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实行产业退出机制
经开区在发展初期,财政资金投入、税收返还都是为了保障其发展壮大,但中国2001年入世后给予国民待遇,比如高新技术产业定为15%的税收,就不仅仅针对开发区,类似的优惠政策正在弱化。
“当区内区外政策差别不大时,应转向‘练内功’,综合培育和增强园区竞争优势,把经开区产业竞争力、体制机制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行政和企业管理竞争力等进一步提 升,凸显比较优势,在下一步发展中会依然占有一席之地。”高国力说。
高国力认为,“初期引进的低层次、高排放产业应通过引导和强制手段,加快其转移或撤出。”
魏后凯也建议,实行有差别化的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他对记者说:“沿海发展好的经开区应实行‘四个一批’,对档次低、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关闭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向周边和中小城市扩散一批;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就地改造升级一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引进发展一批高端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等。”
魏后凯表示,经开区转型不妨实行分类指导。有些经开区只有20平方公里,有些经开区发展到50平方公里,甚至也有超过100平方公里的经开区。大的经开区转型要走现代化新城市发展道路,小的经开区就以产业发展为主。
高国力还表示,金融危机使外需市场出现波动,经开区要考虑自身的开放性产业结构,重新考虑国际市场的分工,产业和企业也要转到内需产品和市场上来。中国内需市场非常大,尤其是中西部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企业要超前谋划,保证经开区产业、企业、产品不会出现大规模滑坡。
东西合作开发园区
当前国家级经开区中,绝大多数的管理体制是行政主导型,通过政府派出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形式运作。有的管理体制相互融合,是管委会+投资公司形式。而有些经开区,既有区一级政府机构设置,同时又有对园区进行管理的工委和管委会,实行园区合一的管理体制。
“经开区的管理体制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过去靠政策资金支持,今后就要靠自身创新与本身的发展,包括技术、体制、品牌和管理的创新。”魏后凯说。
“经开区管理应强化管委会模式,精简、节约、合成,比如经济发展局可以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功能打捆、集成。只有管得准、管得少,才能管得好。”高国力说。
他还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区要选准最需要管的领域,比如行业准入、土地集约程度、排放强度。“过去开发区是发展扩张,现在要提升层次、提升竞争力,把不需要管的交给市场管。”
“东西部开发区起步阶段不一样,发展水平也不一样。”魏后凯鼓励沿海经开区西进,把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带到中西部去,合作开发园区。
高国力也认为,沿海经开区可以大跨度往中西部转移。这次国家级经开区扩容,中西部就占了很大一部分,要完善自身的基础配套设施和功能,以及高层次的通信、网络,包括与周边城市的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硬件,并提升软件水平,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