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青岛深化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的对策研究时间: 2015-10-24信息来源:李茂江  作者:wyg_admin 责编:

 当前,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中韩自贸区战略,国内外港口城市纷纷转型发展,青岛必须突出国际港口城市定位,加快实施和深化“以港兴市”战略,集聚高能级主体和资源要素,服务山东、服务东北亚、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打造青岛对外开放新优势。

    一、港口的带动效应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区域经济往来,全球90%以上的货物由海运完成,中国GDP的59%集中在沿海地区,美国83%、欧盟95%的GDP集中在沿海。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全球物流网络的重要环节、国家和区域的重要贸易门户,是港口城市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完善物流产业链的重要平台。港口为先进制造业产成品的进出口流通提供了物流保障,同时也是连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门户,有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海上运输具有大量的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需要,而港口依托发达的港航基础,聚集、延伸城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链条,扩大国际贸易规模,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特别是为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保值避险等发展创造条件。

    二、青岛深化以港兴市战略的环境分析

    (一)优势与机遇

    1、国家“一带一路”和中韩自贸区战略为青岛高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机遇

    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入实施,中国与中亚、欧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在广度、深度上空前发展,为沿线区域交通、金融、能源、通信、农业、旅游等领域合作带来巨大机遇。中韩自贸协定达成后,双方90%的贸易产品实现零关税。青岛港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有条件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和中韩自贸区战略实现快速发展。

    2、铁路市场化改革为做强海铁联运业务提供机遇

   利用集装箱班列运输比公路运输节省成本50%左右。但由于港口和铁路各自为政,缺乏强有力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和管理体制,港口后方铁路能力紧张。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投入运营以来,已与全国铁路近600个集装箱办理站开展运输业务,并于2014年11月建成中国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将逐步实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全面启动货运组织改革,使得长期脱离市场的“铁老大”主动优化经营机制,开行中欧、中亚班列发展国际联运业务,已推动集装箱运量增长8%。青岛港可通过与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合作共赢,做大做强海铁联运业务。

    3、青岛作为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发展基础较好

    青岛港2014年集装箱吞吐量以1658万TEU居世界第七位、中国大陆第四位,自2010年的世界第八位、中国大陆第五位分别上升一位,超越广州。同日照、连云港相比,青岛经济基础更加雄厚,产业规模更大,为港口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与天津、连云港相比,青岛在基础设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道全线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青岛港航线数量和密度远远超过天津港、大连港、连云港。

    (二)问题与挑战

    1、港口经济带动效应有待深入挖掘

  港口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0%,代表了现代运输的发展方向,是最重要的港口发展衡量指标。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领先于天津港。但青岛港口业务仍以传统码头装卸和仓储业务为主,位于航运价值链高端的船舶租赁、船舶咨询、航运金融、航运交易知识、资金密集型航运服务企业尚未在青岛形成集聚态势。

    2、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实力不强

    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在基础设施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开发时间、过境运量和国际认可程度方面同连云港存在差距,2012年过境集装箱货运量仅有49万吨,落后于连云港的136万吨。前湾港区与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距离较远且无铁路直接连接,须通过公路转运,不利于开展大陆桥业务。董家口港区发展定位与邻近的日照港存在同质化竞争,不能形成发展合力,疏港铁路建成运营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制约着港区的发展进程。

    3、来自国内港口的竞争压力加大

    2014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68亿吨,位居国内第七位,相比2010年下滑两位。日照港2014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53亿吨,同比增长11.0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2万TEU,同比增长19.4%,远高于同期青岛港7.6%的增速。预计山西中南部铁路建成后,日照港与青岛港腹地货源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4、国内航运业发展软环境有待优化

    目前,我国在市场准入、税制、法律、人才、海关监管等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不少地方限制着航运业的进一步发展。船舶入级限制、船舶管理等滞后的市场准入限制了有竞争力的主体进入航运产业。青岛应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抢抓机遇,形成先发优势。

    三、青岛深化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总体思路

    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充分发挥与日韩、东南亚经贸文化往来密切优势,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深入实施以港兴市和港城联动发展战略,集聚高能级主体,提高在全球航运供应链上的资源配置能力,将青岛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点城市、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前沿城市、全球重要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四、青岛深化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举措

    (一)着力增进人文交流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开展教育、旅游、海洋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积极拓展青岛友好城市圈,填补青岛与中亚国家友好城市空白。发挥青岛与东盟、欧洲、日韩的合作优势,开展国际论坛、投资洽谈、贸易博览会等商务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发挥“帆船之都”城市品牌优势,与沿线城市合作推进海上休闲体育中心建设。与沿线国家开展旅游深度合作,联手开发国际旅游精品项目。

    (二)全力提供特色航运服务

    对接“一路一带”沿线重要国家和城市,积极提供特色航运服务,提升青岛服务业能级。完善橡胶、棉花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增强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增强董家口港区保税交易、国际配送、国际会展功能,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和能源储运中心,建立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鼓励和支持区内金融机构提供跨境融资和离岸金融服务。

    (三)大力提升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地位

    充分挖掘青岛产业基础、航线资源等优势,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连接东南亚和中亚、中东欧国家的枢纽城市,建成高水平国际物流服务园区。推动前湾港与胶州集装箱中心站优势互补,实现铁路无缝连接。鼓励青岛中远、青岛远洋等物流龙头企业利用自身海上的优势,开拓中亚方向货源,开行国际班列,为国际班列提供集散服务。

    (四)提早谋划打造完整的邮轮产业链

    青岛应以争取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青岛邮轮旅游业加快发展。提早谋划打造完整的邮轮产业链,加强邮轮科技前瞻布局,做好豪华邮轮的关键技术储备,攻关豪华邮轮的自主设计及装备制造能力,努力推进邮轮制造业发展,推动邮轮旅游向邮轮产业迈进。

    (五)积极开展航运政策创新

    争取复制在上海和天津试点的国际船舶登记政策,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程序,试行预登记和第二船籍港制度。在前湾保税港区内注册的航运企业,已获得香港船籍的中资船舶,经申请备案后可以直接获得中国国籍。推动实施在上海及国内其它港口报关启运经前湾保税港区中转出口的货物,享受提前办理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中资方便旗邮轮从事以青岛为母港的两岸四地邮轮运输业务。推动青岛机场增加国际中转货运航班,鼓励以青岛为枢纽基地开展航空货物和国际快件中转集拼业务。争取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并扩大至水运口岸。

    (六)加快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积极申建青岛自由贸易港区,与日韩在跨境贸易、跨境投资、离岸金融、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领域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争取国家批准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大港邮轮港区内开展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外汇管理等领域改革试点。
    参考文献:
    [1]青岛市邮轮游艇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
    [2]青岛港集团转型发展规划(2014—2020)
    [3]黄俊等.港口在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中的作用[J].中国港口,2014(12)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