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成都构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时间: 2015-12-17信息来源: 作者:wyg_admin 责编:

 12月10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全面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全国首创开展第三方评估,改革创新成效明显。目前,在国务院提出的35项改革事项中,投资、贸易、金融、海关、检验检疫等领域29项改革事项已完成27项,剩下的金融2项改革将继续推进。

  在第三方评估机构普华永道公司的评估结果中显示,成都市的改革成效明显且大胆创新,受到绝大多数受访企业的高度赞赏。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建立了“成都信用网”;在投资管理领域也积极推行“三证合一”、“一窗受理”等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今后,成都还将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等6方面加快推进,力争用1至2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完成。

  营商环境更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

  据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介绍,成都通过全面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营商环境不断向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迈进,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成都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复制推广更多自贸区成功经验在成都落地生根,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分工,努力成为中西部内陆地区“改革的挖掘机和开放的破冰船”。

  成都深入推进投资管理、税收征管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建立了“备案+核准”的外资管理模式,放宽外商投资商贸物流、会计审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和一般性制造业的准入限制。2015年1—11月,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20.45亿元,同比增长17.4%。

  通过开通网上办税服务厅,在线向纳税人提供33项申报纳税服务、5项自助查询服务和4项辅助服务,纳税人涉税事项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目前,全市实行网上申报的企业纳税人、批量扣税的个体纳税户分别达26万户和15余万户,占申报总户数的90%。

  成都市工商局副局长熊超介绍,今年9月1日,成都发出了首张西部地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营业执照。随着“一窗式”受理以及放宽注册资本等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成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项改革叠加效应逐渐显现。1—11月,累计发放“先照后证”营业执照5万余份,占全市新设市场主体的30%以上;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24019户,同比增长36%,前三季度增幅高出全国18.6个百分点。

  金融、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不断创新发展

  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新宇表示,成都正大力推进“诚信成都”建设,成为全国11个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城市。同时,成都还出台了《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将于2015年底前公布《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15版)》,2016年6月底前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配套完成与信用信息、信用产品使用有关的系列制度;“成都信用网”全新上线运行,依法向社会发布信用新闻、信用公告、“红黑榜”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与银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转让、税务等数据链正在打通。

  成都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出台了《关于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标准、规划等的制定;发挥各类权益保护协会在市场监督中的作用,发挥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类社会组织的市场监督作用。

  成都市金融办副主任梁其洲表示,目前,广受关注的外商投资企业外资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银行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已在成都全域推广。其中,符合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条件的银行超过40家。

  贸易通关及过检(疫)更加集成便利

  截至2015年11月,成都共推广了“保税货物区间结转”、“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8项简化通关措施。通过保税货物区间结转改革,英特尔公司大连、成都工厂单票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减少6小时,运输时间缩短至1天。实施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改革后通关时间平均缩短70%以上。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陈洪波说:“四川推进十项检验检疫改革制度,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时间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至1—3天,低风险特殊产品审批单有效期从3个月延长至12个月。今年以来,共监管出入境特殊物品281批次,签发原产地证书16582份,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4484.87万美元。”

  此外,成都还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实行自行运输,口岸验放,实施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监管制度。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优化保税监管,推动了“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境内外维修”、“保税展示交易”等6项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积极争创内陆自贸区构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当前,成都正在对标上海自贸区经验,探索成都改革升级版,成都已向国务院上报了争取建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

  在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制度的同时,2015年,成都海关开展“海关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辅助开展海关保税监管和企业稽查工作”2项创新改革事项。为企业节约了30%的报关成本,减少通关手续8项。同时,率先开展了“保税货物区间结转”试点工作,允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跨省份自行运输。

  加快建设西部金融服务中心,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成都探索建立以净资产为基数的境外融资管理框架,鼓励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改革,探索推进外债比例自律试点。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支持四川工程承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等优势产业和行业“走出去”。

  推动部门间互联互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目前,成都企业信用信息网络体系归集整合了工商、质监、国税、法院等47家市级职能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掌握的身份、业绩、预警、提示、警示和企业自主申报信用记录3000余万条。已组建大数据管理局,负责拟定全市大数据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等,推动政府部门权威数据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开放与共享。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