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稳中有变”,促进我国西部协调发展时间: 2018-08-28信息来源:中国发展网 2018-08-26 作者:刘以雷 责编:qgy
"眼下西部发展的短板很多,西部的发展应积极响应宏观政策调整,精准着力补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东中西部抱团发力,应对'内忧外患'的变化形势。"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刘以雷在8月26日举办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七次专题研讨会上如是说。
刘以雷介绍说,中央从7月23日到本月23日,一个月开了三个重要会议。前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2018上半年经济发展态势总结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对下半年态势经济发展则做出了“稳中有变”的研判。从“稳中向好”到“稳中有变”,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着的内外复杂的局势。应对“内忧外患”,我们从起初观望中美贸易战是否会打响到去积极思考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战;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从“去杠杆”转向“补短板”。但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中央提出要六个“稳”,“稳”字依然是当前的主基调。
相比东部外向型经济来说,刘以雷认为,西部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没有那么明显,但受到辐射影响是必然的,也可能会有点滞后期。在中央确定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后,无疑西部基础实施建设是最直接的、见效最快的抓手。无论是减税还是增加基建投资,目前来看短期实现稳增长是第一位的。由于受先天禀赋和后天发展模式影响,从财政实力、营商环境、金融环境来看西部经济整个经济生态系统是比东部要脆弱的,在“稳”字主基调下,西部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摆脱政策左右摇摆印象,实施差别待遇、精准调控、综合施策,以稳中控险作为前提,把握稳中求进为方向,掌握稳中有序节奏,在平稳中实现增值提效。稳中控险作为前提是符合“三大攻坚战”中“防风险”为首战的需要的,西部在发展中更是既要防范“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既要有效化解已经存在的风险,也要有效避免和减少新风险积聚;以稳中求进为方向,解决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西部经济发展更要积极作为,以“进”巩固向好态势,以“进”应对多变局势;以稳中有序为节奏,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决好一般与特殊的问题,由浅入深、由片到面,让西部经济实现协调运作、统筹推进,才能更好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
刘以雷表示,8月21日,在西部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上还强调西部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作为我国发展巨大战略回旋余地,要想发挥为全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拓展空间的作用,必须按照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强调依靠改革创新,补短板、扩内需、增后劲,在这个过程中我想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是认清西部发展滞后性,力补“发展账”。西部存在着基础设施特别交通落后,贫困问题突出、创新发展动能不强、公共服务不足、环境污染问题严峻众多的短板,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西部发展欠下了账,而且欠下的账还很多,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务必大补特补这个“发展账”。没有西部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协调发展。
其次是突出西部环境特殊性,防止“一刀切”。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比起东部,西部的环境都更加脆弱,因此“一刀切”下受到伤害也更严重。我们在制定政策、实施政策时,一定要切记“一刀切”。尤其在西部落后很多情况下,积蓄的发展欲望刚想迸发,却遇见全国政策的摇摆,往往无法适从、不知所措。认清东部杠杆与西部风险的不同,给西部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西部才能为全国经济发展拓宽空间。
还有是强调西部政策差异化,落实“福利策”。西部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政策的差异化,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们给予了西部很多特殊的优惠政策,然而东部振兴、中部崛起中,原本给予西部的特殊优惠政策成了“共享政策”,政策的实施在东中西部没有差别。对于西部来说,有政策、没差别,就是没落实。西部发展的滞后性又决定了政策差异化的长久性,西部享受到的差异化的特殊政策不应是一时的,更应该是久久为功的。
刘以雷称,中美贸易战使我们感受到了很大压力,也要关心对问题。应对中美贸易战我们最根本要做的是先解决好自己的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我们要解决问题,要化解的矛盾。眼下西部发展的短板很多,西部的发展应积极响应宏观政策调整,精准着力补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东中西部抱团发力,应对“内忧外患”的变化形势。
切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首先明白精准识别是前提,精准帮扶是基础、精准管理是保证,在全面实时完成贫困对象识别、建档立卡前提下,确立明确贫困类型、因户施策的基础,做好扶贫资源的有效对接管理工作。其次,传统式“输血式扶贫”不是解决西部发展问题的根本和长远举措,应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扶贫让“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挖掘西部经济发展潜力,增强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后,扶贫公益性和商业性相结合,加强扶贫产业化,适度配给商业因素,提高市场化水平,增强收益率,为西部帮扶对象创造可持续性增收路径。
切实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房地产严控政策不变,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抓手,而加快西部基建投资可以说是最直接的、见效最快的突破口。长久以来基础设施短板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一带一路”政策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而此次宏观政策调控的转变为补齐西部基础设施短板,夯实西部发展基础再次提供了契机。西部补基础设施短板既要因地制宜、也要量体裁衣。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设施联通是“五通”先行领域,给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巨大发展前景。我国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辐射范围,对接“一带一路”沿线的铁路、公路及港口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应“因地制宜”完善、更新西部基础设施,补充西部基础设施短板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尤其是推进油气管道和电网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量体裁衣”则指西部基础设施补短板过程中要本着适度超前、相互衔接、质量过硬的原则开展与其地方财力、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应加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国债投资等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PPP)模式规范有序开展。
切实加大创新引领力度,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大家都知道,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放在首位且在最后再次强调了“稳定就业放在更突出位置”,表明将着力修复当前实体层面积累的问题。西部加大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首先加大培育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力度,提高西部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资源优势突出、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条齐备、生态承载合理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其次加大西部研发投入和国家支持力度,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和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最后加大西部人才引进、人才输送力度,培育创新人才,为西部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的保障。
另一方面加强金融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尤其是切实提高服务西部经济、西部民营企业发展的能力。“稳杠杆”下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抓住主要矛盾,让金融回溯本源,把能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为检验标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解决西部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窄、融资障碍更多难题,解决这个问题是西部发展的当务之急。
切实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国资国企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由全能型、管制型、权力型向有限型、服务型、法治型转变步伐,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完善“清单化”管理方式,加快转变监管理念,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多措并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尽快给企业减轻企业税负,将改革完善增值税、向小微企业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落到实处;三是继续降低企业非税负担,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落实电改深化,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等。
西部地区公有经济比重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经济的效率和活力,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全面深化西部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特别着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所有制结构,培育市场化竞争主体,创建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西部经济效率和质量,为西部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切实加大环境保护、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目前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达到了更高的层次,随之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西部发展中气候、地理方面的不利因素一直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构建西部生态文明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也是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创新绿色治理方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西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过程和各方面,协同推进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以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目前推动有效投资稳增长是首要任务,而中美贸易摩擦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来看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同样重要。西部经济的发展需要补齐短板,需要因地制宜、差别化待遇,西部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在稳中控险、稳中有进、稳中有序中实现长久、长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