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时间: 2019-12-23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12月20日  作者:王彩娜 责编:万山

读数

四大板块经济总量不断攀升:1952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57亿元、146亿元、127亿元和84亿元。到201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8.1万亿元、19.3万亿元、18.4万亿元和5.7万亿元。

四大板块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按不变价格计算,

1953—2018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9.4%、8.1%、8.6%和8.1%。党的十八大以来,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7.2%、8.2%、8.5%和6.1%。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缩小:195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东北和最低的西部相对差值为2.6倍,到1990年下降至1.9倍。2003年后,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持续发力,人均最高的东部和最低的西部之间相对差值逐渐缩小到2018年的1.8倍。2007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东部,并连续12年快于东部,改变了长期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领跑全国的格局。1999—201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7.9%提高到2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9%提高到75.4%。

“一带一路”开辟增长新空间:6年来,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互联互通合作网络正在形成。中国与沿线国家新增航线1239条,占新开通国际航线总量的69.1%。中欧班列已联通亚欧大陆16个国家的108个城市,累计开行1.3万列。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900亿美元。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稳步提升:从经济规模看,

2018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万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6.6%。从城镇化水平看,2018年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率为65.8%,比2014年提高4.7个百分点。从居民收入看,2018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361元、39506元和23446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8%、8.2%和8.9%。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格局已经形成:长江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得到大发展,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面积显著增加,节能环保力度加大,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升。2018年1—9月,长江经济带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为77.2%,较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比例为1.8%,较2015年底下降4.6个百分点。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升:长江经济带地区以占全国约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2/5以上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2018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为40万亿元,占全国的44.1%,比2015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3年年均增长7.8%。在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的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国248个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中,长江经济带有81个。

长三角“1—3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以全国铁路8%的营业里程,长三角承担了国内近20%的铁路旅客输送量。截至2018年年底,长三角铁路拥有18条高铁,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密的区域。“三省一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34个通了高铁,“1—3小时生活圈”逐步变为现实。

长三角地区“万亿GDP城市”数量增加:2018年,

长三角已经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等6个城市跻身“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19年前三季度,长三角26城GDP总量达到137704.24亿元。其中,上海(25361.20亿元)、苏州(14000.27亿元)、杭州(10511.36亿元)以及南京(10267.36亿元)等4个城市进入了“GDP万亿元城市”俱乐部。2019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3.7%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1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5%的经济总量。

粤港澳迎来大湾区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0.6%,2017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2.2%,常住人口占全国的4.9%,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且最具有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本报记者王彩娜据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