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时间: 2022-10-17信息来源:中国经营报 2022.10.15 作者:夏晨翔 责编:XHY

统筹区域发展,是“国之大者”。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谋划部署,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59.2万亿元、25万亿元、24万亿元。按不变价核算,2013~2021年,三个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7%、7.5%、7.7%,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领先于东部地区。

此外,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980元、29650元、27798元,最高的东部和最低的西部之间的收入比,由2013年的1.7∶1缩小至1.62∶1,区域良性互动,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区域重大战略就是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通过规划引领、交通完善、加强沟通联系、消除行政壁垒等,最终达到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表示

区域协同加速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第一个区域重大战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则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举措。

自2017年设立以来,雄安新区经过5年多的规划和建设,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目前,雄安新区100多个建设项目加速推进,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00亿元。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加快在新区落地,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3家央企总部启动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注册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基本确定选址。同时,一批符合新区功能定位的市场化疏解项目落地建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此后,国家层面先后印发了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了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财税支持、科技创新、城乡建设等政策举措,并出台实施方案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相关资料显示,今年1~6月,黄河流域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82.4%,同比上升5.8%。2019年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由本世纪初的30%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雪豹、白唇鹿、岩羊等大型野生动物重现黄河源。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式起航。

得益于自贸港政策的红利,海南外贸外资增速取得历史性跨越。货物贸易方面,2021年增长57.7%,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6%,增速快于全国46.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服务贸易方面,2021年增长55.5%,比全国快39.4个百分点。

此外,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落地,也使得企业对投资海南自由贸易港热情高涨,市场主体迅速增加。近两年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增速连续28个月保持全国第一,截至今年8月底,存续市场主体已突破200万户。

正是上述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全国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正在持续缩小。

202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万亿元和24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加13.5万亿元、13.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此外,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9.6万亿元、27.6万亿元、10.1万亿元,总量超过了全国的40%,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内经济内循环的大背景下,不断拓展深化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使得区域投资协同性不断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1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年均增长分别为7.9%、10.8%和8.9%。2021年,东部地区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为44.4%,比2012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6.2%和26.3%,比2012年分别提高5.4和1.8个百分点。此外,2020年和2021年,东北地区投资增速分别比全国高1.4和0.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在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下,2013~2021年,京津冀三省市投资年均增长5%。而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产业升级转移也在有序进行,2021年北京、天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9.6%和22.5%,河北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2.8%。

2013~202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投资年均增长8.6%,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展顺利,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

2016~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年均增长11.5%,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

此外,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013~2021年,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市投资合计年均增长11.4%,增速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2021年长江经济带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为44.3%,比2012年提高8个百分点。

2013~2021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投资合计年均增长7.8%。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持续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2020年和2021年黄河流域投资增速分别比全国高1.1和0.7个百分点。

投资提速也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均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不断提升创新能级和国际化水平。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也各具特色,打造了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科学平台。

作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量已由2012年的105个发展到2021年的169个,区内企业数由6.3万家增加到16万余家,培育壮大了一批优质产业集群,实现与23个自主创新示范区、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互动互补、互联互通。

城乡市场共同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伴随着商品市场供给日益丰富,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效提升。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进一步带动了城镇特别是城区消费集聚水平和消费潜力不断提高。

在城市,商业布局更加优化,商业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增强,城区消费品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21年,城区消费品零售额超过27万亿元,2013~2021年年均增长8.1%。

与此同时,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包含镇区和乡村地区的县乡消费市场活力被有效激发,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县乡消费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市场占比明显提升。

2021年,镇区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10.8万亿元和5.9万亿元,2013~2021年年均分别增长10.4%和9.8%,增速分别高于城区消费品零售额2.3个和1.7个百分点;镇区和乡村合计的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34%提高至2021年的38%。

而随着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加之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统筹建设,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流通发展机制持续推进,进一步带动了消费市场的区域平衡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别从2013年的1.7、1.29、1.1下降至2021年的1.63、1.11、1.07。中西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东部地区。而随着东部产业持续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和吸引力不断增加,农民工跨省迁移数量明显减少。

从各区域增长情况看,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增速较高。2013~202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10%和9.7%,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1.6和1.3个百分点。(本报记者 夏晨翔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