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成: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铁将成加速器 时间: 2016-06-03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gds_admin 责编:
2016年3月27日,在“新引擎 新动能——津冀晋豫高铁节点城市发展论坛”上,区域经济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肖金成对津冀晋豫节点城市发展机遇进行演讲。肖金成:非常荣幸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津冀晋豫节点城市的发展机遇。2014年第一次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提出来。这里面提出几个概念,一个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探索城市群布局和形态,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带动北方腹地发展,所以大家要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要辐射环渤海,还要辐射整个中国的北方腹地。
环渤海面积很大,五省二市,五省是山东、河北、辽宁、山西和内蒙,二市是北京市和天津市。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会有效地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整个渤海周围是可以连接四大洋的。京津冀地区多大范围呢?土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45%。我们再看看京津冀的版图,它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南北向的,山西、山东、内蒙、辽宁都有交界,都是有关联的,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定会和周边的地区产生大的影响,而且是正影响,不是负影响。
北京周围有燕山,有太行山,这两个山脉对这个区域来讲至关重要。华北平原发展农业,降雨量是五六百毫米,这是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同时挡住了西伯利亚的寒流,挡住了内蒙古高原的风沙,所以这个地方就变得非常宜人。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北京的“大城市病”。北京的大城市病比较严重,我们总结了四条,第一是集聚过多的非首都功能。第二是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大气污染严重。第三是房价持续高涨,社会管理难度大。第四是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大城市病。那么大城市病什么原因呢?有几大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和河北的差距比较大,河北人都愿意到北京去,例如高科技产业等等。但是河北的发展也需要工位岗位,如果没有岗位,就造成了人口短缺,京津两市规模很大,一千多万人,北京超过两千万,河北省的主要城市超过三百万的几乎没有,这是城市调整规划限制造成的。
第二个原因是北京的城市规划的问题。2005年我们作了系统研究,我们把北京、天津、河北的十一个地级市做了一个全面的考察,我们出了一本书,叫做《京津冀区域合作论》,我们说一定要通过合作实现京津冀的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差距不能过大。我们在书中提到,京津冀要通过合作形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这个在发展纲要里面也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比如北京、天津两大都市。两个大都市太大,周边城市太小,那么我们把周边的城市搞大,世界级城市群就形成了。所以下一步我们要推进河北的十一个地级市加速发展,规模质量同步提高,规模要扩大,质量要提高,这个就合理了。
如何协同发展,形成世界级城市群?就要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要突出京津冀地区四大港口为龙头的集疏运系统,直连区域内13城市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和区域交通建设协调管理系统,集公路、铁路、港口、空运等各种运输衔接配套较高层次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这就是我们的研究报告里面提出的思路。
京津冀怎么能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怎么能够协调发展?怎么能够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建城际轨道交通,把这个城市联系起来。我们说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我们还有路要走。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通过高铁都是一个小时肯定能够到达。因为到石家庄就是一个小时,到秦皇岛一个小时,张家口都不用一个小时。所以这就是我们的设想。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里明确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所以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节点城市,这个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里面提出的。要构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骨架,我觉得节点城市概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里面已经写进去了。
协同发展的目标有三条,第一条就是北京的功能要向外疏解,北京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以内,这是不容易的,关键是周边城市要有吸引力。怎么有吸引力?我们把高铁建起来,一个小时,北京东城到西城要一个小时,北京到天津只需要半小时,北京到秦皇岛只需要一小时,北京到石家庄只需要一小时,所以高铁系统建立起来,确实有利于疏解北京城市功能,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周边的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石家庄、衡水、沧州等都能得到快速发展。
下面我说一说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一核双城,一核是北京,双城是北京和天津,所以我们认为北京的定位还是很重要的。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大都市离得很近,一百公里,高铁半小时,这等于是一个城市。所以只有高铁能够把这两个城市变成一个城市。我们要演好双城记,高铁就起了纽带作用。那么三轴四区中的三轴是哪三轴?第一是京津发展轴。我们在研究报告里提出了京津塘,北京、天津、塘沽,京津塘是京津冀的补充。另一轴是京保石,不是北京、保定、石家庄,而是保定、石家庄、邢台到邯郸,实际上到了邯郸就离河南很近了,到了石家庄就离山西很近了,所以这是京保石发展轴。还有京唐秦发展轴。四区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那么什么是节点城市?这来源于我们的交通体系,我们的交通最早是省道,后来修了公路,再后来修了铁路,再后来有了高铁,咱们高铁都有车站,到车站才能下车,设站的地方就是节点。不能五十公里设一站,起码一百公里设一站,这一站就是节点。我们说京津冀这个网络系统,网络里面的节点才是我们要发展的重点。所以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这十一个节点为重心,有了高铁,这个节点城市的优势就能够充分地发挥。
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里涉及河北部分很多,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要打造京津冀的经济增长极。这个增加极的地位很重要。所以不仅仅是增长极,节点城市的产业和人口都要聚集。接下来我们要讲一下交通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是重要的,重点是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还要加快构建津冀现代港口群,实现协同发展,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资源环境联调联控。
最后讲一讲此次论坛的主题,津冀晋豫节点城市的机遇。我们知道,交通条件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过去实际上也讲过,但是联系不多,就是交通一体化的问题。比如十年前,从天津去北京、河北等地没有半天是回不去的,得提前买票,现在就省事多了。所以交通一体化对于区域发展至关重要。
交通发展对什么城市更有利?节点城市。我们研究过高铁的效应,第一大效应就是通道效应。第二大效应就是节点效应,规模比较大,产业比较多,很多人要来,很多人要去,所以高铁有很大的好处。作为一个节点城市,高铁是有很大作用的。第三大效应是枢纽效应。天津有四条高铁,所以这就是枢纽。枢纽是可以聚集产业的,产业会带来人口的聚集。红桥区21平方公里90多万人,人口很密集,人口就有需求,人口就是市场,有需求就有资源,有这么多人,我们就适合发展服务业,发展科技产业,发展都市产业。
现在转入正题,第一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时空的变化,交通由空间和时间来表示,到那个地方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公里,这就是高铁可以带来时空的一大变化。第二是节点城市可以减轻大城市的压力。一个是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节点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结构的合理化。我们缺什么?我们的短板是什么?就是我们城市结构不太合理。如果城市结构不太合理,我们下一步要把结构合理化,而轨道交通是有利于结构合理化的。原来没有高铁,大家不爱去,产业不爱去,人也不爱去。现在高铁开通了,津保高铁开通了,保定原来是一条高铁,现在是两条了,再加上山西,又变成枢纽了,所以我想有节点效应再加上枢纽效应,优势就大了,所以保定还有很大的机遇。保定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就能够实现变通道为节点,变节点为枢纽,交通节点城市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高铁是一个双刃剑,如果不是节点城市,你要集聚产业不太可能。你是节点城市,集聚产业就非常有利,另外产业会带来人口的集中,产业创造就业岗位,人就会来了,人来了就会带来更大的需求,城市规模就会扩大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铁将是一个加速器。
责任编辑: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