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时间: 2016-09-04信息来源:徐玉婷 黄贤金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研究目的:综述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土地科学学科的成熟和完善。研究方法:文献法,比较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从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逻辑起点、学科内涵、学科名称、学科体系、学科特点、研究范式、核心理论、支撑理论和技术、学科发展与相关学科发展的交集和关系、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学科发展历史和学科发展国际观点比较14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结论:(1)土地科学是一门以“土地利用”为逻辑起点和核心研究领域的学科;(2)土地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综合交叉学科;(3)土地科学的学科成熟度仍然较低,理论研究滞后于客观实际;(4)土地科学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土地管理;学科建设;综述;展望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15)05—0022—09
     收稿日期:2015—03—31
     修稿日期:2015—04—10
     第一作者:徐玉婷(1985—),女,安徽芜湖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管理和土地政策。E—mail: 18900531575@163.com
     通讯作者:黄贤金(1968—),男,江苏扬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土地利用与规划。E—mail: hxj369@nju.edu.cn
  DO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5.05.004
 
The Study on th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China's Land Science Theory
XU Yu-ting1,2, HUANG Xian-jin1,3
(1. College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3. The Key Laboratory of the Coastal Zone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China’s land science and to promote its maturity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ison, and induction are adop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basic issues of the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land science from 14 aspects, including the object of subject, subject attribut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subject, subject content, the name of the subject, discipline system,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paradigm and core theory of the subject,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ubject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n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growth. The conclusion includes that 1) land use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cor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s; 2) land science is an integrated subject of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3) land science discipline maturity is still low, theoretical research lags behind the reality; 4)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science can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disciplines.
Key words: land administratio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review; prospect
 
  学科建设理论是推进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与指针。自1980年成立中国土地学会起,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讨论已经持续了30多年。有关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然而,迄今为止土地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没有得到社会认同,同时土地科学界在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上尚存在分歧。土地科学学科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滞后于土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建立和土地科学创新。基于此,本文主要归纳1980年以来关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问题的论文研究成果,以供同仁做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1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
 
     1.1 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土地科学的不可替代性问题,是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要使土地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最重要的是其具备特定的研究领域和不可替代性[1]。就土地科学的研究领域而言:(1)以土地要素的自然经济综合体特征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土地本身特性及作为生产资料、自然经济综合体的土地的运动发展及其合理利用的规律[2—4];也有的表述为研究土地系统,包括土地特性、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及人和土地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5];有的基于土地要素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认为土地科学研究对象为包括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学科三个分支学科组成的土地利用系统[6]。(2)以土地问题整体为研究对象,如包括土地、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7];研究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及其管理规律[8—9]。(3)从人地关系视角研究,研究人地关系,即土地利用和土地占有中产生的人与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协调[10—11];核心问题是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研究土地利用[12]。(4)研究域是一个由土地权籍、土地租价和土地利用3个研究层与核心交叉区、稳定交叉(支撑理论和支撑技术)区和不稳定交叉区3个环状研究区耦合而成的3维复合空间域[13]
 
     虽然学者们有的侧重于土地的自然综合体特征,有的侧重于土地问题导向,有的立足于人地关系协调,但总体来看,都从不同视角揭示了以人类土地利用为主导的核心问题。正如王万茂教授所指出的,在思维和途径上,要突破传统的封闭和单项思维,提倡开放和全方位思维,增加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和包容性[14]
 
     1.2 土地科学的科学属性
 
     学界对土地科学性质的看法有:(1)侧重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科学[15];(2)侧重自然科学性质的交叉科学;(3)综合交叉科学[7,11,16-17];(4)分支学科具有不同的科学属性[1,4,5];(5)综合属性的边缘学科[18]。而学术界普遍认为研究对象决定了学科属性[7],土地科学的学科属性是综合交叉性和应用性。从2004—2014年发表在《中国土地科学》上的文章的研究领域分布可以看出(图1),目前土地科学研究仍较为侧重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学科的社会属性仍占有主导地位,当然,这也与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密切关联。土地科学的“综合交叉性”曾积极地促进了土地科学的学科发展,比如近代多学科的介入,使土地科学得以形成多属性、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综合学科,也使土地和土地利用的研究成为众多学科所涉及的研究内容。“综合交叉性”一方面提升了土地科学问题研究乃至土地科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但另一方面也侵蚀了土地科学的学科边界,影响土地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特征。
 
 
 
  所以,需重新思考土地科学学科的“综合交叉性”在新形势下的适应性,如何有利于学科长远发展,如何才能让学科具有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也有学者提出确定土地科学的学科属性定位的原则并强化土地科学学科的自然属性,但这并不影响其他学科对土地问题的关注,反而可能影响土地科学学科的社会认同乃至进一步分化。
 
     1.3 土地科学的逻辑起点
 
     土地科学的发展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认知发展的客观需求。20世纪80—90年代,学者们多认为土地科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土地管理的需求增强[10,19];进入20世纪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者们认为客观上存在着协调人地关系和组织土地利用的必要性[11,18,20]。吴次芳[21]认为,按照学科理论的认识,逻辑起点本质上是理论体系一个作为开端的范畴,它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规定性:(1)是整个理论体系对象的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2)是构成体系对象的最基本单位;(3)是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体系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和可能;(4)是认识历史发展的起点。将土地利用作为土地科学的“起始范畴”。它符合学科逻辑起点的4方面规定性,是最抽象和最简单的范畴,是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各种矛盾由此展开,也是认识土地科学历史的起点。
 
     当然,对于土地科学逻辑起点的认知,也需要结合土地科学问题的动态性、发展性特征加以深化,同时土地科学学科逻辑起点的认知也是与土地科学理论、方法相互促进的过程。
 
     1.4 土地科学的内涵
 
     土地科学内涵与土地科学研究对象的认知密切相关。主要的观点有:(1)突出土地的自然经济综合体特征,认为土地科学是研究土地特性、土地利用和土地关系的科学[22];(2)突出土地要素的经济特征,是以土地供求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0];(3)突出土地利用特征,认为土地科学是一门研究土地的利用及其形成、演化和管理活动规律性的科学[15]
 
     这一认知的差异,具有合理性,也是应对多元化土地问题的需要,如果把土地视为自然、经济、生态、制度和时间的函数[14],则其在不同的土地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土地产品就有不同的特征,也就有不同的科学问题。
 
     1.5 土地科学的名称
 
     对于土地科学研究对象的认知差异,也使得对于土地科学的学科属性存在不同的看法。关于学科名称的观点归纳有:(1)土地科学[12],(2)土地管理科学,(3)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科学[23],(4)土地科学与技术[7],(5)土地科学与工程[21,24]。代表性的有:王万茂[12]认为难以找到比土地科学更为确切名称;尤文郁[7] 指出介于科学和生产之间的是技术,土地科学的完整提法应该是土地科学技术,在一定场合可以简称为土地科学;卞正富[24]于1999年提出了“土地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概念;吴次芳[21]主张将土地科学的名称确定为土地科学与工程,定位于工程门类下的独立学科,其认为若本学科称为土地科学,会变成一个纯理论的基础性学科,不符合学科问题导向的内在特性,如果称为土地科学与技术,很难达到技术学科的普适性。
 
     综上,“土地科学”作为学科名称是长期学者们的共识,但进入21世纪,不少学者建议在学科名称中凸显工学属性,改变原有的“软科学”、“无科学”的形象。笔者认为,随着土地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学科名称需要重新审视,应明确学科命名的原则,即该名称是否反映了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遵循实用性原则还是长期发展原则。
 
     1.6 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
 
     通过文献阅读和整理,关于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的讨论较为热烈,已有的学科体系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的:(1)按实践工作或研究内容划分[25—26]。许燮谟[25]于1981提出从中国国土情况及30多年的实践来看,土地科学体系框架应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测量学、土地生态学、土地规划设计学、土地利用工程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统计学、土地经济学八部分;(2)基于研究对象(特有矛盾)划分。从目前来看,以土地科学研究对象来划分学科体系的文献最多[2—3,10,23,27-28]。但是由于不同的学者对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他们所划分的学科体系也有所不同;(3)基于分支学科的归纳划分。随着土地科学尤其是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开始以一定的规则对已经出现的众多分支学科进行归纳划分。这种归纳规则一般有两种:① 按分支学科研究范围和抽象程度的归纳划分[11,20];② 按研究性质、工作手段等相对的相近性归纳划分[14,29]。(4)基于学科理论或应用技术划分。王朝南[30]认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方法论三维理论结构组成;张毅[31]认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脉络是自然为基础、技术为手段、经济为目的,并据此将土地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分土地基础学科、土地应用学科、土地技术学科及部门土地学科和区域土地学科。(5)其他类。谢俊奇[32]提出中国土地科学技术应当发展土地调查与监测、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三大技术体系;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生态系统、土地规划学4大学科。郑斌等[33]提出从结构主义方法论角度讨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架构方式,认为土地科学学科内容应从“核心的概括”到“扩展的具体”构成一种有序的“嵌套工字型”体系,并通过对土地科学学科的主体功能结构和学科核心体系的结构化重组,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土地科学学科体系。朱道林认为按研究对象(特有矛盾)划分学科体系比按实践工作或研究内容更合理,而按分支学科归纳和基于学科理论或者应用技术来构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都是较为合理的方式,提出了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可以依据如下思路:首先确定土地科学的基本矛盾(研究对象),然后围绕如何解决矛盾(核心问题)对核心问题进行展开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技术(分支学科),最后对这些理论、技术(分支学科)进行整合归纳形成土地科学学科体系。
 
     综上,建立和完善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有着其前提条件,即要明确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其属性,回答上述问题对科学体系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1.7 土地科学的特点
 
     综合性、应用性、动态性、社会性、区域性作为土地科学的特点被学者们普遍认同。张绍良等提出[24]土地科学的学科性质有三个显著特征:应用性、交叉综合性和动态发展性。谢炳庚[6]等认为土地科学性质包括综合性、动态性、社会性、区域性和应用性。叶剑平[20]认为土地科学的特性有:综合性、应用性、动态性、社会性、区域性。
 
  当然,各类学科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具有各自的个性,土地科学学科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故有与地理学、公共管理学等类似学科的一般特性,比如综合性、系统性、社会性、应用性和动态性等,但更要在明确土地科学的核心理论及特有问题等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土地科学个性特征。
 
     1.8 土地科学的研究范式
 
     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科学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其构成科学家共同体的理想和信念。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然而由于土地问题涉及多学科,尤其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也不同于基于科学自身需求的学科,由此,土地科学是否需要形成独树一帜的范式,还可以进一步研讨。
 
  王万茂教授认为,学科范式是学科发展的成熟阶段[34],尤其是传统学科如经济学、地理学、物理学等更是如此。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学科发展都处于范式阶段,许多学科处于前范式或准范式阶段。处于前范式阶段的学科没有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可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处于准范式阶段,多个范式形成、学科初见端倪,知识没有形成主流范式。基于对学科建设标准及范式阶段的评判,从经验角度可以判断,当前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正处于准范式阶段向范式阶段过渡阶段;路云阁[35]指出,LUCC在研究理论上也经历了非常大的突破,土地变化科学正在走向范式研究;吴次芳[21]详细系统论述了土地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范式。他指出按照学科范式的内在规定性,土地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全部知识积累,还不足以形成能被学术界广泛认同的发展逻辑和理论源流,它需要土地科学工作者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建构学科的基本范式。
 
  1.9 土地科学的核心理论
 
  学者们普遍认为要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必须建立其自身独有的核心理论。但由于众多学者长期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对于学科的核心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也千差万别,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学者聚焦于对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或者几种理论。叶剑平[20]认为核心理论包括土地稀缺论、土地价值论、土地配置宏观经济协调关系理论、土地制度论、土地区域论等;张毅[31]认为,地域分异与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土地科学的理论基础。王万茂[14]认为对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理论问题,如:土地稀缺论、土地价值论、土地核算论、土地产权论、土地制度论、土地信息论、土地配置论、土地产业论等应该重点研究;冯广京[13]认为土地科学学科是一门具有不可替代的土地权籍核心理论,并与土地租价、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共同构成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核心理论轴。第二种观点,学者则提出了土地科学学科的理论应该是由一套理论体系构成。张绍良,卞正富[9]认为土地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土地系统论、土地区位论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王朝南等[30]认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方法论构成的三维理论体系,叶艳妹、吴次芳[15]认为,土地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理论基础、理论库和理论核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三种观点,学者认为土地科学的理论是分散在各分支学科。梁留科等[36]认为土地科学的理论体系分别由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信息系统、土地管理等为基础构建的理论体系组合而成。
 
  学科核心理论应是解决学科中本体、基础问题的理论,鉴于直接构建学科核心理论体系的难度较大,可尝试先梳理学科核心概念群,作为核心理论的基石。研究并确定不随时代变迁的根本理论和随现实需求更新的外围理论,及理论之间的交叉、包含、衍生关系等。
 
  1.10 土地科学的支撑理论和技术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1995年将土地科学的支撑的技术分为4组:(1)提供土地资源现状、潜在用途、土地利用限制、土地市场和交通、环境、其他土地经济信息的信息科学和技术;(2)评价土地资源潜力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科学和技术;(3)在土地利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的应用科学和技术;(4)支持技术和基础设施——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支持技术和基础设施。国内学者较多按照具体技术类型划分为“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等[14—15,17,37]。目前,土地科学的支撑理论和技术日益完善,技术集成交叉和综合性趋势明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应用数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了土地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加速土地科学沿着综合化、系统化、协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土地科学的学科支撑理论和技术体系涉及面很广,划分标准也不尽一致,并未形成并归纳出一个完善的技术体系。
 
  因此,应加强土地科学的支撑技术体系构建。第一步,明确土地科学支撑技术体系分类标准。建议可围绕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形成与之对应的技术体系;也可按照学科理论体系形成与之对应的技术体系,比如基础科学(基础理论与实验技术)、技术科学(技术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科学(应用理论和生产技术)。第二步,明确技
术体系本身的纵向层次。比如从技术复杂性可设置为单项技术、复合技术到技术群;从人机交互关系可设置手工技术、机器和全智能技术等。第三步,开展技术体系结构动态更新机制的研究,构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技术体系。此外,建议从技术应用向技术创新转型。土地科学的技术日益完善,但将其他学科的技术“拿来”是否意味着“占有”,土地科学是否需要自己的技术值得思考。希望土地科学的相关学者能尽快走上技术创新的道路。
 
  1.11 学科发展与相关学科发展的交集和关系
  
  探讨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的交集和关系有利于寻找学科定位,明晰学科地位。土地学者将土地科学与经典学科,如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20,24,38—39],与应用型学科,如测绘科学、农业工程学、GIS与计算机等[36,40],与交叉学科,如城乡规划学等分别做了比较和分析[29]。可以得出,第一,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科学学科的产生及进步成熟;第二,土地科学学科与相关学科相互联合、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学科属性类似、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交叉,研究理论及方法的相互吸收借鉴;第三,相关学科不能替代土地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土地科学有自己的特殊研究对象和领域,要进一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概念、术语、理论方法等。
 
  因此,未来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重点做横向的比较研究,分析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核心领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明确土地科学与经典学科之间的关系,着眼过去,土地科学是从中萌芽、产生并发展,还是独立发展;放眼未来,土地科学与其他学科是相互依存,还是保持学科界限,都是要关注的问题。
 
  1.12 学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土地科学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下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科学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学者们主要认为土地科学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性和现实性[10,15,19];另一方面,学者指出土地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6,11,13—14,18,32]。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土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综上,土地科学的发展应顺应时代需求,抓住时代机遇。比如,从土地科学独有的视角去关注人口爆炸、粮食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等。此外,土地科学的发展不应仅以解决土地利用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导向,注重预测和引导是应该关注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1.13 学科发展历史
 
  中国的土地科学发展大致沿着两条主线发展,一是继承民国时期的地政学思想在中国台湾地区发扬光大的“地政学”;二是在原苏联土地整理思想影响下中国大陆地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土地资源管理学”和“土地利用规划学”。而学界把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历史多分为3—5个阶段:在时间范畴上,多从1949年至今,偶有学者追溯到中国古代对土地的记载[26];在阶段划分上,多以土地科学学科发展的关键事件为节点,例如中国土地学会成立、《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的颁布、行业资质的设立、相关著作发表等[5,14,31,40]
 
  知史明鉴,故应进一步分析学科兴起、发展、演变的原因,指出学科发展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加强预测研究。再者,应该开展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研究,可从理论与实践双角度,从“凝炼和发展优势的科学研究方向”、“如何融入国际主流科学研究力量”、“加强行业与高校协同创新”、“如何彰显项目显示度和应用度”、“加强土地学科专家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代表成果在学界的影响力”等方面系统设计科学建设战略。
 
  1.14 学科发展国际比较观点
 
  学者对土地科学学科发展国际比较的直接论述较少,或从中国土地科学与学科国际发展的理论、学科体系设置、研究内容和领域、GIS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41—44]。通过文献,可以看出在理论上过往中国的土地科学主要是借鉴和吸收西方的理念,比如开始关注土地生态安全等问题,现在中国土地科学的理论水平逐步提升,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在研究内容上,一是中西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关注热点不同,二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导致的研究内容不同,三是中国的定量化研究和土地科学信息化研究较为弱化,四是中国对于国际土地科学的研究领域重点变化与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呈现时间阶段一致性。故未来土地科学的在国际上的发展应该保持已有的优势领域的国际先进性,并缩小其他领域的研究差距。
 
  2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问题讨论及展望
 
  中国20世纪50年代提倡向苏联学习,从苏联引进了土地规划学科,主要学科有土地规划设计、农村居民点规划、土地统计和登记、土地法、土地关系史和土地规划史等。在学习经验的同时,深入生产实践,开始结合中国实际创建自己特色的科学学科。自1980年中国土地学会在北京成立,对土地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讨论更为深入和系统,在一些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上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第一,“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将“土地利用”作为土地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核心研究领域一直是多数学者的共识。随着学科融合和交叉的趋势不断增强,追求学科研究领域、方法等的“私有化”做到学科独立已然不切实际。土地科学者应该有自己的“学术立场”,“立场”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研究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决定了我们如何选择研究方法,使用方法的水平。我们不是企图寻找到完全独立的研究领域来构建学术孤岛,而是立足于自己的立场形成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化从而树立起学科不可替代性。
 
  第二,“我们是什么”的问题。土地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综合交叉学科。尽管有很多专家指出这种学科定位过于宽泛,认为土地研究的对象太广泛、太综合,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各个方面,只能是一个研究领域而无法形成学科。不少学者也认识到,在土地科学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后,一度出现了“重管理轻工程”的狭隘的领域观,从而提出将“土地科学与工程”作为学科的名称的建议。其实,正是由于土地科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包容性才使得土地科学学科聚集了来自公共管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效的促进了中国土地科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当然,不能认为“土地”+“XX学”这样的组词结构就可以实现学科的交叉和交融,就可以使土地科学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科的交叉的目的是形成“嫁接”,形成独立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领域和科学理论。然而问题是,土地科学在与其他学科“嫁接”后并没有“生根”,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对学科创新和贡献甚少,削弱了土地科学专家话语权和影响力。回答“我们是什么”的问题,即是要明晰土地科学的学科定位,找到学科具有持续生命力生长点,站定生根,而高瞻远瞩。
 
  第三,“我们有什么”的问题。土地科学的学科成熟度仍然较低,理论研究滞后于客观实际,而学术交叉不应该成为核心理论空化的理由。由于土地科学缺乏自己内在一致的一套理论体系,故其对相关学科的依赖性较高。不能因为经济学家、法学家和地理学家等在土地科学的影响和话语权甚至超过系统内部的专家,就说明土地科学还没有形成学科门槛,这也与经济学、法学以及土地利用空间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高,服务决策的直接性强存在密切关系。当然,若土地科学一直缺乏核心理论和应用进展,加之缺乏真正以土地科学建设为主旨的土地科技工作者协会,土地科学也将可能被其他学科肢解。目前土地科学使用广泛的“地租地价理论”、“区位理论”、“土地生产能力理论”等早已是一些经典学科的理论,要重新提炼和总结土地科学的独创理论难度很大。城市规划学科曾经面临和我们相似的缺乏理论的困境,然而其抓住“空间问题”这个基石,对周边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挖掘,将城市空间的多重属性与相关学科的空间化指导意义相融合,形成不断扩展的城市规划核心理论圈[45]
 
  第四,“我们到哪里去”的问题。土地科学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经验。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科学、园林规划、旅游管理等研究对象也很宽泛,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各个方面,然而它们都成为了独立的一级学科。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逐步改变了旧有的人地观,以追求协调和谐的人地关系为目标的持续发展观念正成为指导我们生产实践的指南。有人说这种观念的变化使环境科学在20世纪应运而生,我们要说这种观念的变化同样应该使土地科学脱颖而出,因为人地矛盾已成为人类发展的限制因素,甚至威胁着人类生存发展,以土地利用的可持续为主题的研究为土地科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在专业设置上,可以从借鉴水资源科学的研究体系:第一层面是水资源本身的研究,包括水资源的运移、循环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是认识对象的过程,属于水资源基础研究;第二个层面是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属于水资源的应用研究;第三个层面是研究水资源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三者平衡关系的研究,属于水资源的综合研究[46]。具体而言,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增设土地利用工程等专业,占领并夯实学科研究领域;另外一方面要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向土地资源科学(如何认识土地,土地的产生及演变、土地属性和现状等土地本身固有特性认知的科学)、土地管理科学(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涉及的各种关系的协调)、土地工程技术(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所涉及的工程技术,土地利用中的各种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三个主要方向深度发展,提高各高校教学特色,逐步积累、扩大土地工程学本科教育阵地。土地科学并不是只要土地相关的都要学,但最后什么也没说清楚。
 
  3 结语
 
  当人类面对“只有一个地球”和“共同的未来”时,土地问题的社会需求和实践性是毋庸置疑的,土地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理论无法跟上社会实践发展的步伐时,需要充实和修改的肯定不是实践,而应该是理论[21]。因此,探究、充实和修改重要的基础理论是关乎学科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应该引起从事土地科学研究的学者们的重视。由于水平有限,本文中关于土地科学的名称内涵和研究对象、属性特点、主导科学和体系、逻辑起点和方法论、核心理论和应用扩展、逻辑起点和研究范式等问题的看法不尽准确,意在争鸣。此外,很多学者还在有关著作及论文集中探讨了土地科学学科问题,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未能全部收集,如《土地科学导论》[47—49]、《发展中的土地科学》[50]等,希望能在今后研究中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万茂. 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 [J].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2):47—48.
  [2]胡星池. 试论土地科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A]. 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 [C]. 北京:中国地大出版社,2000:9—11.
  [3]林增杰,阎旭东. 浅议土地科学 [A]. 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C].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353—355.
  [4]何永祺. 土地科学的对象、性质、体系及其发展 [A]. 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 [C]. 北京:中国地大出版社,2000:16—18.
  [5]汤惠君,于正林. 试论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主导科学 [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32—35.
  [6]谢炳庚,李晓青,谢光辉. 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3):65—66.
  [7]尤文郁. 对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几点认识 [A]. 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 [C]. 北京:中国地大出版社,2000:19—21.
  [8]朱德举. 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A]. 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 [C].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75—979.
  [9]张绍良,卞正富. 从研究现状谈土地科学学科建设 [J].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1):3—8.
  [10]刘书楷. 论重构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J]. 中国土地科学,1997,11(3):24—28.
  [11]陆红生,韩桐魁. 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J].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4):10—13.
  [12]王万茂. 关于建立土地科学体系的再认识 [J]. 中国土地科学,1994,8(2):26—28.
  [13]冯广京. 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研究——兼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思路与框架 [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20—33.
  [14]王万茂.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J]. 中国土地科学,2001,15(5):22—27.
  [15]叶艳妹,吴次芳. 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结构及其技术支持体系研究 [J]. 中国土地科学,2002,28(4):4—9.
  [16]林增杰,阎旭东. 浅议土地科学 [A]. 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C].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353—355.
  [17]陈常优. 土地科学的学科性质及体系 [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3(4):49—52.
  [18]王万茂.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历史与未来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5—20.
  [19]张月蓉. 试论土地科学的主导学科 [J]. 中国土地科学,1994,8(6):21—22.
  [20]叶剑平. 土地科学导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1]吴次芳,土地科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反思与探讨 [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2):22—28.
  [22]马克伟. 土地大辞典 [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
  [23]高尚德,陈若凝. 浅议土地利用与管理科学体系 [A]. 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C].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360—362.
  [24]卞正富. 土地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J]. 中国土地科学,1999,13(1):38—41.
  [25]许燮谟. 谈谈发展我国土地科学的几个问题 [J]. 农业工程,1981,(4):16—19.
  [26]申元村. 土地科学研究内容的探讨 [J]. 自然资源,1982,(3):71—76.
  [27]王家梁. 谈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 [J]. 中国土地科学,1990,4(4):23—25.
  [28]许牧,陈瓦黎. 试论土地科学 [A]. 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 [C]. 北京:中国地大出版社,2000:12—15.
  [29]林培. 试论土地科学的形成、现状、体系及其发展 [J]. 中国土地科学,1994,8(4):16—19.
  [30]王朝南,车裕斌,喻光明. 土地科学及学科建设探讨 [J]. 咸宁师专学报,1997,17(4):72—74.
  [31]张毅. 土地科学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探析 [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1):42—44.
  [32]谢俊奇. 未来20年土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 [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2):3—9.
  [33]郑斌,卢新海. 基于结构主义思考的土地学科体系构建设想 [J] .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1):9—15.
  [34]黄贤金,周建春,严金明,等. 论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王万茂教授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思想研究 [J]. 中国土地科学,2006,20(4):52—55.
  [35]路云阁,蔡运龙,许月卿. 走向土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J]. 中国土地科学,2006,20(1):55—61.
  [36]梁留科,曹新向,邵筱叶. 论知识经济时代土地科学的创新发展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9—13.
  [37]刘彦随,吴传钧,张建平. 中国土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J]. 地理研究,2003,(4):416—422.
  [38]胡星池. 试论土地科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A] . 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 [C]. 北京:中国地大出版社,2000:9—11.
  [39]张凤荣,许坚. 土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土地学科发展规划研讨会”综述 [J]. 资源产业经济,2011,(3):35—38.
  [40]何永祺. 土地科学的对象、性质、体系及其发展 [A]. 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 [C]. 北京:中国地大出版社,2000:16—18.
  [41]周新城. 苏联土地管理制度 [J]. 世界农业,1981,(9):17—20.
  [42]贾文涛,张中帆. 德国土地整理借鉴 [J]. 资源·产业,2005,(2):77—79.
  [43]严金明,李玉英. 美国农田保护政策及启示 [J]. 中国土地科学,1995,9(3):47—48.
  [44]罗明. 对我国土地立法的思考——从英国土地法规体系谈起 [J]. 中国土地科学,1995,9(6):39—42.
  [45]吴志强,于弘. 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 [J]. 城市规划学刊,2005,(6):1—10.
  [46]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 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 [J]. 地球科学进展,2007,17(1):12—17.
  [47]朱德举. 土地科学导论 [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48]叶剑平. 土地科学导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9]陈为公. 土地科学导论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0]朱德举,严金明,黄贤金. 发展中的土地科学 [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本文责编:陈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