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竞争力分析时间: 2015-09-23信息来源: 作者:wyg_admin 责编:

 一、实践呼唤:持久繁盛“经纶策”

  提升竞争力:多国区域政策的中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的突飞猛进,使得经济、科技和社会活动的时空概念、决策安排和区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交往更加频繁;作为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相互间的竞争日益直接而激烈;区域在处理地方和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际关系变得日益不确定,区域差距扩大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把握全球化的机遇,应对一体化的挑战,OECD国家,区域政策开始从区域间资源分配为中心转向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中心。

  提升竞争力:中国区域政策的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性增强,流动规模迅速扩大,使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区域差距最大的水平。如何有效缩小区际差距,促进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同时保证先进区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同时指示东部率先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家区域政策的指向从简单的制定优惠政策和输血式的援助,转向构建区域优势的造血式能力建设,越来越将促进地区发展的中心环节聚焦到提升区域竞争力。

  提升竞争力:中部崛起战略的考量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央的优惠政策,自身的改革开放探索,实现了率先崛起,区域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西部的1.86倍、中部的1.56倍,到2007年分别扩大到2.39倍和2.05倍。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78年分别为50.3%、29.06%和20.63%; 2005年,分別为55%、19%、17%、9%。新世纪以来,在东部继续率先发展的同时,中央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地区进一步塌陷。2001~ 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部四大区域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35%、10.86%、11.12%和10.87%。

  中部成为中国之软肋,直接威胁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在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和国际区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区域战略就是中部崛起,而要实现加快中部的发展,基本路径就是提升改善中部的环境,提升中部吸引要素、转化资源、占领市场的能力,基本考量应该是提高中部的区域竞争力。

  二、分析框架:区际竞争“八阵图”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控制、转化资源和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从而更多、更快、更好和可持续地创造物质和非物质财富,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区域是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综合体,区域拥有和可利用的产业、要素和环境的规模、质量及其千变万化的组合,产生千差万别的竞争力,就像中国古代军事战争中的排兵布阵,不同的军事要素千变万化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战斗力。借鉴中国古代兵法的排兵布阵之“八阵图”术语,我们将影响和构成区域综合体的因素,归纳为九大方面,构成区域竞争力的“八阵图”,一个区域这九个方面的强弱和不同组合,决定区域综合竞争力,进而通过竞争决定城市的兴衰。

  产业体系是支撑。区域产业体系的规模、层次和发展态势,决定区域创造财富的规模、水平和潜力。高级产业结构比低级产业结构能创造更高的附加值。产业发展和升级是区域发展和竞争的永恒主题。

  金融资本是动力。资本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区域产业繁荣的前提;发达的金融服务业是区域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标志。

  科技创新是源泉。科学技术知识具有生产要素特性。科技创新,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使企业获得资源和市场的垄断优势。

  人力资本是根本。区域发展是为了人,也依赖人。区域人口规模及消费水平决定区域市场的规模;区域人力资源状况,决定产业的规模、层次。教育决定区域的人力资源潜力。

  资源环境是基础。便利的区位,可以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也是导致要素和产业聚集的初始条件。宜居环境影响人才和其他高端生产要素的聚集,自然资源相对丰裕度是落后地区发展的初始条件基础。作为非流动性特点,环境决定区域的未来。

  基础设施是载体。城市基础设施的容量大小决定该城市的产业规模。完善的先进的基础设施,不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福利,同时增强了区域对外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制度文化是灵魂。赚钱意识浓、追求发财的风俗浓,能对居民形成强烈的创业激励,道德操守良好,能对居民行为产生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而创新氛围决定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产业。有效的企业制度、自由的市场制度、合理的监管制度和健全的法制环境,能确保要素自由地流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能够激发创业和创新热情,克服偷懒和机会主义。

  外部条件是带动。在开放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可以利用外部的要素环境和市场,也可能被外部利用,全球、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发展变化,外部其他区域兴衰,都可能为本区域带来机遇和希望或挑战和威胁。

  企业聚合是关键。区域具有结构效应,经济活动的聚集形成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X效率[1],是维系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城市是企业聚合的载体和支撑。

  从全球视角观察,未来一个有竞争力的区域应该是:知识型产业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生活和商务;市民享受知识,致力于创新;绿色生态是区域环境的基本特征;城市和乡村、区域与区域的界线日益模糊;人与人充满亲和力。

  三、全球审视:腹地文明耀寰宇

  回眸世界文明演进的时空轨迹,观察全球当今区域的经济版图,展望国际未来空间的演化趋势,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总有众多的洲陆腹地闪烁着辉煌和繁盛的光芒。

  古代文明:繁荣中心在内地

  人类文明起源和长期发展的古代时代,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制度文化,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初始条件,也是区域繁盛的基础。分工和交换创造了城市,也使交通变得重要。由于交往范围有限,尽管有一些沿海区域曾经繁盛一时,更多的河流孕育的文明繁盛于内陆腹地。按照英国史学汤因比对全人类文明的归纳,包括巴比伦文明、伊朗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在内的26个文明,其文明中心处于内陆的文明居于绝对多数。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及其所导致的世界殖民和世界贸易,使得海洋运输成为交通的主体,空间区位便利性的概念发生了改变;沿海区域占尽地利获得相对的普遍发展,但是,仍有一些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的腹地长盛不衰或逐渐崛起。

  欧洲腹地:敢与沿海斗富贵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使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之一,其中,地处内陆的大巴黎城市群和莱茵-鲁尔城市群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巴黎长期以来就是欧洲的中心,今天已是最具竞争力的世界城市之一,莱茵-鲁尔城市群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长期繁荣经久不衰。

  在中欧,尽管深处内陆腹地,德国南部地区、奥地利和瑞士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球先进工业制造、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中心,这里聚集着世界最富的城市,慕尼黑、斯图加特、维也纳、日内瓦、苏黎世。

  北美腹地:全球制造执牛角

  地处内陆、美加交界的五大湖地区包括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的伊利诺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密西根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辛州。是北美洲的心脏,西方国家殖民以后开始发展,随后逐渐繁荣,北美工业革命以后,这里凭借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迅速成为北美和世界工业中心,今天五大湖区已经成为世界制造、服务和科技创新的中心,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其中,五大湖城市群是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之一,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集中了20多个人口达100多万以上的大都市。是美国、加拿大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未来发展:兴衰风水轮流转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交往工具将发生巨大变化,人类将从海洋时代跨入航空时代和网络时代,沿海河内的区位地位将再回平等,内陆将获得同沿海一样的发展机会,内地将有更多的区域重新崛起。尽管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北美五大湖地区和波兰等东欧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仍然有专家认为未来半个世纪:中国将全面崛起,未来一体化的欧洲将再次成为世界的中心,波兰及东欧内陆国家将逐步崛起成为经济强国,欧洲的内陆地区将更加繁荣,美国仍将十分强盛。

  四、俱往历史:千年华夏系此地

  在中华文明引领世界发展的五千年征程中,无论是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的南北朝以前时期,还是经济重心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后,中部这片最具竞争力内陆腹地,凭借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始终发挥着中国的中心或中坚的作用。中部六省一直在引领或支撑着中国的繁荣。

  河南:得中原,得天下

  被黄河孕育的中原大地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地,也是今天多数中国人的祖居地。充满神秘的“河图洛书”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序幕。自夏商、经秦汉、到唐宋,河南长期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的中心。流传了美轮美奂的神话,续写了蔚为壮观的史诗,创造了叹为观止的文化,演绎了如诗如梦的繁华。北宋时期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繁盛,也是对外最开放的时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汴京人口超百万是一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具竞争力的繁华都市。《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东京的繁华、豪奢、强盛、开放、富饶和勃发。经历了近两个世纪,东京开封以其泱泱大国的阔大气象,成为那一时代世界上最繁华的著名都城。

  山西:龙兴之地,汇通天下

  作为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自唐龙兴以后,山西成为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主要发达地区,长期繁荣,持续领先。在此基础上,山西商业元代开始发达,明代商业迅猛发展,曾领全国之先。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纵横500年,山西票号的崛起,享誉全球。山西商业资本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山西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商品贸易和商品经济发展。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江西历史悠久,从唐末宋初以来,江西在经济文化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两宋以后,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历元至明,江西继续保持这一经济优势。此后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无论是农业、教育、商业等方面都名列全国前三甲。缴纳税粮在明孝宗弘治年代直至明神宗万历年代却居全国第一。明代江右商帮,盛极一时。贸易的繁荣造就了江西当时的辉煌:“瓷都”景德镇名扬万里;樟树无药,却成为“药都”;九江雄踞长江之滨成为当时极具影响的商埠,在当时江苏一带,市传“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商业繁荣,促进了江西各业的迅速发展,素有“江南粮仓”美名的江西,真是百业兴旺。

  湖南:唯楚有才,于斯为盛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湖南经济开始繁盛,成为全国大米的重要产地和供应地,同时带动了工商业区的繁荣。宋朝时期开始,洞庭湖区得到大规模开发,湖南在全国的地位迅速上升。明朝后期,以洞庭湖为中心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和供应基地。湖南最为骄傲的是人才,“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湖北:湖广熟,天下足

  湖北战国时是长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经济文化十分强盛。南北朝时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两湖地区的开发加速。唐朝湖北的江陵成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武汉即以商业著称,成为南宋三大都会。宋代江汉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元明时流行“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明中后期,手工纺织业迅速发展,武汉成为长江、汉江沿岸和两湖地区农副产品的大集散地,汉口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

  安徽:赋之所出,江淮居多

  安徽历史悠久,开发甚早,南北朝后,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东南转移,江淮地区逐步成为经济发达大的区域,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发端于皖南地区的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不仅促进安徽的经济、文化长期繁荣和发达,而且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工商业的发展。

  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海洋贸易的兴起,沿海地区进一步发展,中部地区地位逐渐下降,但是,中部地区的长江沿岸和铁路沿线城市经济依然相对发达。武汉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采取了扶持内陆地区均衡发展的政策,为平衡工业经济布局,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在中西部建设了大量工业项目。新中国成立后,为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国家有计划地调整产业的空间布局,中央增加了对内陆地区的投资比重和工业项目的布置,极大地促进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中部地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中部崛起:江河春水绿堪染

  从2004年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崛起战略实施5年来,中部六省已呈现出竞相发展、活力增强,作为一个整体经济板块,中部的综合竞争力等不断增强。

  综合经济峰回路转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5年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05年,中部地区的GDP为 3.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份额为19%;2008年河南、湖南、湖北三省进入万亿元俱乐部。中部六省在全国13个“万亿元俱乐部”占据三席,2009年安徽GDP也可望突破万亿元。中部地区发展潜力经济有效释放,经济增长持续领先。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一直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中部各省GDP增速大都高于全国9%的增速,保持了较平稳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等反应区域竞争力综合绩效的关键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创立雨后春笋

  企业区域经济的细胞,企业出生率是区域经济活力的微观基础。近年来,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以5%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08年增长仅0.78%;但是国家有关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下,中部地区企业如雨后春笋创立。截至2008年底,全国实有企业971.46万户;中部九省实有企业215.2万户,比上年底增长5.06%,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15%;西部十省市实有企业155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24%,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15.96%;东部十二省市实有601.26万户,比上年底下降1.5%,占61.89%。

  产业转移汹涌澎湃

  迎接产业转移潮是中部地区打出的第一张牌。东部的产业升级,中央的政策引导,中部的资源成本,加上中部争先恐后营销和千辛万苦的招商,大批产业转移项目如潮水般涌向中部。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将其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从上海搬到合肥;德国博世投资长沙;中芯国际芯片项目落户武汉,中部6省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了20%以上,利用外资占到了全国的19.7%。2007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对东部和中西部实行差别性政策,促使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掀起新一轮向中西部转移的热潮。江西的南昌和赣州、河南的焦作和新乡、安徽的合肥和芜湖、湖北的武汉、山西的太原、湖南的郴州等9个中部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

  社会投资持续领先

  从2004年以来,中部地区开始以超过30%的速度领跑全国,这一指标速度,最清楚地标志中部开始崛起和正在赶超。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区投资87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中部地区投资45384亿元,增长32.6%;2009年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分别为22.3%、35.2%和27.7%,中部投资增幅遥遥领先。

  表1中部与 全国2003-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较

  2003 2004 2006 2007 2008

  东部 33.6% 24.8% 19.3% 19.9% 20.9%

  中部 33.1% 30.2% 30.6% 33.3% 32.6%

  西部 26.4% 26.6% 25.4% 28.2% 26.9%

  全国 26.7% 25.8% 24% 24.8% 25.5%

  科技创新星光灿烂

  科技创新是中部各省推动中部崛起的共同引擎。五年来,中部各省企业创新声震寰宇。中部的“中国创造”让传统工业鼎力革新,焕发生机;中部的自主创新使高技术产业区异军突起,方兴未艾;中部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让成充满竞争力;中部的“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自选动作。奇瑞、华中数控、中联重科、中国光谷、合肥、合芜蚌,中部的创新之星在中国科技创新的夜空里,成为最耀眼的星系。

  人力资源群贤毕至

  中部崛起吸引了全国的优秀人才。2003年以来,河南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3000多人,其中院士58人,博士2400多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3年,博士、硕士学历人员的流入与流出之比分别约为2.5:1和4:1。2007年武汉高校本科生的本地就业率高达60%,比往年提高了1/3。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城市通过集群的发展凸显着规模,也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中部群建设城市圈建设如火如荼,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到湖北的“武汉城市圈”,从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到江西的“环鄱阳湖城市群”,从安徽的“江淮城市群”到山西的“太原经济圈”,有的进入国际示范区,有的已经成熟,有的初具轮廓。

  资源环境视如珍宝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中部崛起的途径。在湖南和湖北两省及有城市的共同努力工作和积极争取下,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此同时,中部其他各省,也纷纷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江西省划出“三条红线”: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不能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能引进、严重影响安全和群众健康的项目不能引进。河南在引进外资上也设立较高的环境门槛。

  跨国公司纷至沓来

  在风起云涌的开放开发浪潮中,世界巨头纷纷抢滩中部热土,中国中部逐渐走出“深闺”,绽放异彩。在外商投资企业区域分布呈现 “东高西低”总格局下,外商投资企业增长凸显中部崛起。2008年底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了全国81.69%的外商投资企业。比上年底增长6.6%,中部九省实有5.05万户,同比增长15.81%,占实有总户数的11.62%。

  区域合作弦歌不辍

  在2006年六省主要领导“中部崛起高层论坛”拉开合作的序幕。其后中部六省间频繁互访,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六省间多条高速公路、水运航线开工,在合作中迈出了第一步。“中部办”加强区域协作创建了新的机制;中博会、中部崛起高层论坛搭建了区域合作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

  六、六省比肩:各领风骚未雌雄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六省争前恐后,强抓机遇,形成各显神通,竞相发展的局面。

  湖南:工业提升最快,改革力度最大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2008年,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GDP总值突破万亿元。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文化素质、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均处在中部前列,湖南动漫产业声名鹊起,工业结构不断提升,重点产业发展迅速。湖南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科技转化能力强,实现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047.26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9.3%。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居中部第1,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利提升环境竞争力;两型社会综合实验区规划实施后,提升湖南制度竞争力。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均居中部第2;铁路居中部第3;水运居中部第1;对外开放成就显著,2005年至2007年间,湖南与粤港等泛珠区域各方共实施合作项目7500个,合同引资2910亿元,实际到位1070亿元,年均增长达50%%以上,占全省实际到位内资的55%。长株潭城市群(3+5)2007年该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列第11位,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列第11位,现实竞争力列第18位,成长竞争力列第11位。

  安徽:创新能力最强,增长潜力最大

  尽管安徽发展水平起点较低,但是经济增长最快,展示强大的竞争潜力和发展后劲。安徽农业竞争力较强,农产品资源丰富,粮、棉、油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安徽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皖南旅游区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安徽制造业竞争力强,能源、冶金、建材、家电、汽车及工程机械、农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里拥有一大批国际一流技术装备水平和一流产品研发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安徽区位优越,沿江通海,是长三角的纵深腹地。皖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航空和铁路运输能级全面提升,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安徽人民勤劳智慧,敢为人先,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创造了许多经济发展奇迹。安徽科教实力雄厚,科技人才汇萃,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竞争力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进一步增强安徽的创新能力;安徽拥有多层次的各类人才,人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商务成本优势明显。对外开放处在前列,全年进出口总额20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3%。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巨大,每年吸纳的长三角投资总额,都在以每年近1000亿元的速度增长。2008年,占到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已初现雏形,已经在大规模地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

  河南:规模优势最大,文化实力最强

  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和文化大省等,在中部地区其经济等规模最大,中原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经济转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不过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文化素质高,工资成本低。河南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等农副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竞争力迅速提升,2007年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959.55亿元,居全国第四,增长68.5%,多种工业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河南是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铁路通车里程均居全国第一,基础设施十分先进而发达。河南矿产资源丰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城市群的经济规模大,GDP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57.4%。密度较高,分工程度较高,经济联系紧密,科技、医疗及文化设施水平高。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则确立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发展目标,实施“一个载体,三个支撑”路径战略。

  湖北:“科教实力最强,聚集程度最高

  湖北综合经实力最强: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71.65,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均处在中部前列,2008年生产总值也历史性地超过1万亿元,增长速度达13%以上,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湖北中高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迅速,大企业和产业集群加速涌现。湖北的高校、科研院所云集,人才济济。各类国家级科研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五名,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居全国第三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中部之首。近5年来,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近4000项,其中1/3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光缆光纤产品抢占了全球市场的30%。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持续改善资源环境状况,会引领湖北实施制度和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成就显著,2008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年增长38.4%;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80多家在湖北投资。武汉作为特大城市,聚集全省GDP的37%,武汉城市圈聚集全省GDP的67%,规模经济效应强。

  江西:生态环境最优,对外开放最高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连续六年超过12%;财政收入连续六年增幅保持20%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增长46.1%,增幅列全国第一位。江西农业竞争力提升明显,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数量,居全国前列。光电、高精铜材、优特钢材、特种车船、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特色化工、绿色食品、度假旅游、新型服务等产业潜力大。但产业规划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自主品牌缺乏,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等。江西人力资源丰富,素质高成本低,人均GDP和人均支出相对降低。

  江西天蓝、水清、山绿、景美;森林覆盖率现在位居全国第二,绿色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和最大的品牌。文化竞争力提升迅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感人生动,现代文化魅力无穷,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物质文化大规模建设,精神文化大力弘扬。江西“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对外开放的区位最为优越,交通便利,开放竞争力较强, 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20.03亿美元,居中部第二。外贸出口增速39.7%,居中部第三。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渐现轮廓,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

  山西:发展水平最高,资源条件最好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部最高。人均GDP首次突破两万元,人均预期寿命71.65,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城市化率平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名列中部前茅。能源工业竞争力强,传统工业基础良好,产业转型亟待落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压力巨大。区位相对闭塞,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作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锋芒初露,商业传统影响深远,创业观念务要重塑。对外开放势头良好,进出口增幅2007年曾居全国前3名。城市化水平居于前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太原经济圈的轮廓浮现。发展路径创新、和谐、开放、可持续“四条道路”,发展目标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基地、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跨越、人文自然资源大省向文化大省、经济强省的“三个跨越”。

  七、SWOT分析:老树逢春发新花

  处在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加速推进背景下的中部,机遇多于挑战并存,优势大于劣势。

  机遇与希望:潮平风好正扬帆

  本世纪前20年,在我国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背景下,中部六省发展面临更多、更大的机遇。

  巨大的国际空间。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使中部能够更广泛、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市场、资金、技术和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区位下降,中部地区利用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

  快速的产业转移。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分工的深化,发达国家将低端制造业、制造环节以及服务业转移和外包到愿意开放市场、生产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近些年来国际服务业转移,已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和布局中的新趋势。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尤其在承接低运量、电子化的服务业方面,比东部沿海地区更具优势;与此同时,随着东部地区的发展积累和成本提升,东部地区产业开始升级,中部具有天然的承接东部产业基础和优势。

  潜在的国内需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基本实现小康,进入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中下发展水平阶段,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国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正在释放,正像外部需求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一样,国内巨大的需求为中部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坚强的中央支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国家积累足够的财力,开始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中部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支持中部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中部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部解决交通设施的薄弱环节,支持中部治理生态和环境,支持中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支持中部减轻财政负担。

  无限的文化潜力。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不仅为世界所认同,而且将展示无穷的魅力,发挥巨大的作用,中部作为中国文化发祥地,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而且有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崛起,将使中部地区文化潜力得以发挥,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

  东部的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经济比重比较大的东部沿海地区,产生较大的冲击,经济发展明显下滑和放慢,中部地区外向比例小,经济波动较小,客观上可能是中部与沿海先进地区的距离缩小。

  挑战与威胁:资本如水逐利流

  全球化和信息化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国际竞争,对中部地区的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要素流失,产业转移。一方面,发达国家依靠对高端技术的垄断和在高端产业上的垄断地位,攫取更大的垄断利润,以其优越的条件和良好待遇,吸引国内高端人才,吸引高端要素的流入,依靠他们丰富的营销经验占领国内的市场。另一方面,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利用当地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吸引国内外低端产业和投资,向这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转移。

  成本上升,汇率变动。一方面,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长期内上升,国内资源定价体制改革,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将使中国的劳动力等生产业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和引进外资带来挑战。再者,国际环境要求提高,国内环境压力,环境标准提高。资源约束和环境成本提升。

  优势与潜力:根基厚重待深发

  中部地区是一片经年休耕的沃土,资源丰富,基础雄厚,深度开发,前景无限。

  现代农业,天下粮仓。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中部地区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黄淮平原、鄱阳湖平原为主的平原农业区,是我国小麦、水稻、棉花、油菜、肉牛肉羊、水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全国40%左右的粮食产自中部。

  传统制造,基础厚重。中部6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供应基地,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中部6省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产业,河南的食品加工、有色金属、汽车配件,湖北、湖南、安徽的钢铁、汽车、装备制造,江西的特色冶金和精密制造,山西的能源开发和不锈钢等产业都已成为本省的支柱产业。

  人力资源,量大质优。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而劳动力的素质较高,中部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的28.1%。中部地区各类专业技术绝对量大。高校在校生数占25.2%,中专学校数占全国的24.4%,职业中学数占全国的30.5%,专业技术人员数占全国的23.1%。中部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跨省输出基地,到外省市暂住人口占全国的43.6%。

  资源环境,丰富优美。中部地区气候适宜,名山大川多,江、河、湖、库星罗棋布,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串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保护较好;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产值较高,矿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 45%。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 。

  基础设施,立体网络。中部六省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中部6省拥有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铁路营运里程达1.51万千米。境内公路星罗密布,通车里程达35.3万千米。水运以内河航道为主,长江、黄河两大主航道横贯东西。民航方面,以省会为中心的民用机场开通国内上百条航线,部分机场还开通了国际航线。

  劣势与问题:循环贫困需突围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思想观念落后,政府作风不佳,社会问题复杂,这些方面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亟待打破。

  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中部地区刚刚基本实现小康,人均收入低于全国水平;工业化水平较低,处在初期。城市化处在加速期,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国际化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型联系较弱。

  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受传统文化、小农意识的影响:重商意识不浓,“官本位”意识浓厚;机遇意识不强,等靠思想严重;开放包容缺乏,封闭排他严重。创新意识淡漠,因循守旧严重;竞争意识缺乏,市场观念淡薄;危机意识缺乏,小富即安浓厚。开拓意识缺乏,求稳而不敢冒风险。

  管理制度,五种弊端。职能转变不到位,执行能力待提高;激励机制不合理,干部积极性不高。监督机制不完善,一些公职人员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监管体系不健全,政府部门的越位和缺位和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效率低,时间长,成本高。

  产业层次,亟待提高。中部的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空间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关联程度不强,产业链条不长,产业辐射度不广。农业龙头企业不强,制造业产业链不长,服务业体系不健全。

  社会问题,复杂敏感。由于自然区位、历史传统、经济落后和社会转型等原因,中部社会环境方面存在五大敏感性问题。社会矛盾敏感,社会治安敏感,公共卫生敏感,突发事故敏感,生产安全敏感。

  八、战略对策:咬定青山不放松

  提升中部的竞争力,全球化思考,当地化行动,紧握关键任务,实施创新突破。

  战略定位:中国崛起之中坚

  中部作为国家的腹脏,伴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空间版图的演化及其中国的整体发展,加上自身的努力,未来应该也一定能成为:中国崛起之中坚,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腹地区域之一。

  战略路径:迎头超越式发展

  这个路径主要有三点:利用当地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借助外部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创造自身竞争优势,瞄准工业化后期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目标,跨越式推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

  战略措施:紧紧围绕工业化

  培育大型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通过培育大企业和产业集群两路径,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产品加工成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强制造业,形成加工制造、装备制造和高科技制造产业体系,健全服务业,让服务外贸成为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积极发展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市场手段引导产业分工的区域分工,使大城市发展高端服务,中小城市着力发展专业制造。

  构建创新体系,激励科技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中介咨询、投资融资、企业孵化等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创新的条件平台,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交流枢纽。构建顺畅、高效、能力充分的南北、东西向综合运输大通道和无缝衔接的交通枢纽;加强国际航空港建设,形成低空一体的国际化交通网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信息化、网络化的区域。

  深度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条件;根据市场需求有序开发资源;实施资源开发转型,发展以资源为基础的高附加值产业;高度重视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把解决环境污染治理纳入企业的技术改造中。

  开发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实力。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历史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的条件,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弘扬历史传统,塑造重商、宽容、创业、创新的区域文化。

  建设城市群,推进城镇化。按照城乡统筹、迁转俱进、集中聚集,产业带动、政府规划和市场调节的原则,推进城市化,构建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采取政府援助措施,支持边缘区域城镇发展。

  完善教育体系,实施全民培训。实施全民终生教育计划,将人口劣势为人才优势。促进中部崛起,既要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又要结合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为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全面繁荣作好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建设金融中心,发展区域金融。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发展金融服务业,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培育优质的资本市场主体;进一步拓展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加强金融市场软件建设,优化资本市场环境。

  吸引软件要素,出口软性产品。中部地处内陆,在对外开放具有特殊的约束。为此,吸引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引进和发展内销型的产业,吸引和发展低运量或者依靠网络传输的制造和服务业,出口占领国际市场。

  实施水平分工,谋求错位发展。中部六省发展水平相近,但各有特点,加快一体,错位发展,水平分工,合作共赢。为此,各省应根据扬长补短的原则,实施不同的发展的崛起战略。山西:平安崛起;安徽:创新崛起;3、江西:绿色崛起;湖南:科学崛起;湖北:集群崛起;河南:大省崛起。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