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发力“小基建” 打造新兴“增长极”时间: 2015-10-07信息来源: 作者:wl_admin 责编:
近期数据显示,基建投资明显发力。8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6%,财政赤字较去年扩大2078亿元至3173亿元。与此同时,国家越来越强调“精准发力”,基建投资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小基建”,正在取代以“铁公机”为代表的“大基建”;在区域结构上,中部已经取代占据中国经济版图重要地位的东北和东部,成为新的基建“增长极”。
基建投资发力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就开始了。近20年来,基建投资基本上集中在交通运输(以“铁公机”为代表)、水利枢纽、电力供应、物流仓储等“大基建”方面。一方面,出口导向下的物资运输,需要高效率、低成本的“大基建”体系;另一方,长期计划经济下重化工业过快发展,基建历史欠账需要弥补。但是,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小基建”发展较为滞后。
近年来,中国出口的成本优势正在褪去,技术优势还在艰难地孕育中。2014年8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中国则是96,仅仅比美国低4个点。同时,发达国家重拾制造业,新兴国家分流中国制造。因此,出口导向需要向内需导向转变,这也是发达国家从工业化到城市化转变的一般顺序。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2010年,全球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0.9%和26.1%,二者比值为1.95%,发达国家的比值在2.5-4.5之间,即城市化远远快于工业化。中国这一比值仅为1.09,城市化(51%)慢于工业化率(46.8%),如果扣除没有“本地化”的城市非户籍人口,比值更低。因此,中国内需的潜力非常大,而释放内需潜力就需要增加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小基建”投入。
过去10年,我国“大基建”布局非常迅猛,投资规模从2004年的1.75万亿元到2014年的11.2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20.42%。特别是进入“十二五”后,基建投资增速提升至25%左右,加码力度明显。未来,尽管在“一带一路”、中西部地区等还有“大基建”的空间,但在“铁公机”国土平均覆盖密度超过美国、中西部人口集聚不够、控制地方财政和债务风险等情况下,“大基建”高峰期或已过去。
我国最大的内需就在于城镇化。目前,在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水电煤气、通信网络、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供给不足,质量不高,成本较高。因此,不管是扩大现有城镇消费和投资,还是让2.7亿城镇外来人口“本地化”,还是提高城市(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附能力,都需要加大“小基建”建设力度。
目前,由于一线城市房价高、生产生活成本高、空间逼仄、限制土地供给、控制人口流入、环保诉求强烈,新兴产业正在酝酿升级,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内地转移,未来走向效率驱动的精细化增长,“小基建”投资空间难扩大。因此,“小基建”投资的空间布局应集中在人口流入重点、传统产业移入和集聚重点的二线城市。
一个可喜的迹象是,去年以来,包括杭州、武汉、郑州、成都等在内的二线重点城市,其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净流入、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指标,都进入了国内各大城市TOP10以内,特别是10%左右的经济增速远超一线城市的水平。这些城市或者是区域交通枢纽(武汉和郑州),或是传统农业大省省会城市(武汉、郑州、成都),或者是新兴产业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如杭州).
近年来,一线城市与上述二线城市间“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格局基本形成,产业转移与协同、物流配送效率空前提高。同时,这些城市土地成本低,所在省份均为人口大省,人工成本低,城市生产和生活成本也较低,传统产业迅速向这些二线城市转移,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传统产业如电子信息、家具建材、整车装备、纺织服装等纷纷向这些城市转移。同时,上述城市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比如郑州发展食品加工及冷链,武汉高校集中发展光电子信息,杭州基于阿里巴巴发展电子商务和大数据等。“就业跟着产业走、人跟着就业走”,产业集中了,人自然就集中了。
2013年《中国各地人口净流入流出示意图》上,成都、武汉、杭州和郑州列第9、11、13和16位。人口、产业集聚是楼市发展的动力,武汉商品房销售面积2014年位居全国第一;杭州今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42%,居全国第一;全国最大新区——郑州郑东新区逆袭为现代商务区。近几个月,这几个城市房价涨幅也进入70个城市的TOP10.
产业和人口集聚以及房地产的发展,带来城市经济的集中,武汉、郑州和成都创造的GDP分别占到全省的37%、21%和33%。今年上半年,上述四个城市GDP分列全国第8、9、11和18位。城市化推进,对于“小基建”投资需求显著增加。上述城市以轨道交通、地下管网、水电煤气、通信网络为主的“小基建”投资年均增速在38%-40%,远超过全国20%左右的增幅。“小基建”发力意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对人口、产业等资源的吸附能力进一步增长,这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点区域,而这些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极”。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