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中部崛起

新城市时代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以济南市为例时间: 2015-10-07信息来源:王成新 王明苹 王格芳 姚士谋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21世纪的中国进入新城市时代,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剧烈。本文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和经济的空间重构规律,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呈周期性涨落,各街区的人口变动较为明显且已出现逆城市化态势,人口分布不平衡且在空间上存在突变和周期性变动;中心城区的经济空间重构极为明显,第一产业空间压缩,非农产业空间转换剧烈,第三产业空间整合提升。研究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新时期。


  【关键词】新城市时代;特大城市;空间重构:济南市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稳健推进,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精明增长理念、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对城市也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1-6],中国进入“新城市时代”。这一时期,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作为区域城市群核心和主要节点的特大城市,为适应其角色定位和功能转换的时代需要,在空间结构上发生着急剧变化与重构,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和演变规律,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顾朝林[7]、闫小培[8]、冯健[9]、陈修颖[10]等学者对不同城市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冯健从经济、人口、社会等方面论述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重构[9];韩增林发现,大连城市空间在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圈层扩展,而后形成组团发展模式[11]。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结构图谱中的基础结构[12],在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呈现多元化[13]的今天,闫小培[14]、郭力君[2][16]、冒亚龙[15]、郭力君等分别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研讨后认为,新产业空间和世界信息的形成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的形成,致使区域和城市空间转换具有世界性[14];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不仅是非平衡作用的产物,而且是一种最为典型的耗散结构[2];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必将带来城市聚集效应总量、内容和分布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重整,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朝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环形树状网络结构”模式嬗变[15]。众多前期成果为当前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但总体来看在新城市时代背景下针对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济南为典型案例,探讨新城市时代我国特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新模式,研究城市新空间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既验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相关理论,增添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实证研究,同时为地方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1 研究区概况


  济南市地处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是黄河下游的中心城市之一,著名的泉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现辖6区3县1市,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667.85万人,市区人口430.24万人,建成区面积339.4km2,地区生产总值3340.91亿元,人均GDP为50024.9元。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济南城市空间拓展始终在南部山区与北部黄河之间的平原区呈东西带状延伸,最终形成东西带状团块式空间布局的结构特征。从春秋时代至今,随着济南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空间形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总的来说,济南市经历了四个典型的空间扩展阶段:1338~1956年自由扩展阶段,l956~1995年南北约束、东北-西南延伸阶段,1995~2000年填充扩展阶段,2000年至今突破扩展阶段。目前,济南市“一城二区”的空间格局基本确定,即一个主城区,东西两个辅城区。作为中国的特大城市,山东省会济南2003年城市化率突破50%,2009年城市化率达到65%。济南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城市时代,城市空间结构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2 新城市时代济南人口空间重构


  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复杂的人口结构是特大城市的典型特征。人口的空间重构分配过程及其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是城市空间重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2.1 人口空间结构演变模型的建立


  以都市发展阶段为基础,利用人口空间演变模型构建城市人口周期变化的数量模型[17],对济南城市人口演变进行模拟分析(见公式1、2、3、4)。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P,表示城市中心区人口变化率;Pc表示城市中心区人口;Pa表示城市中心区可容纳人口。公式(1)、(2)处理后得公式(3)。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C1、C2、C3、C4是常数,t表示年份,回归计算后得公式(4)和济南历年城市中心区人口及人口评估值。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2.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分析


  由模型得出的城市中心区人口与实际人口变动基本一致,吻合较好。城市中心区人口随城市发展呈现周期性涨落,拟合了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再城市化的规律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4~2004年为集中阶段。由于中心城区的强力吸引,人口向城市中心区不断聚集。但同时由于中心区土地有限,随着人口增加带来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居住成本不断提高。2004~2015年,有序疏散阶段。市中心人口规模在超过一定阈值后,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急剧恶化成为人口持续增长的瓶颈,地方政府利用市场和行政力量,促使城市中心区部分人口开始向城市周围区域迁移,城市外围人口增长较快,中心区人口则不断减少。2015~2024年,再集中阶段。由于中心区人口减少和技术提高带来了城市问题的有效缓解,人口又将重新向城市中心区聚集,即将进入一个再城市化过程。由此可见,预计济南市城市中心区人口在今后几年内将持续减少,在2015年左右达到最低。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的人口增长大体上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人口空间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周期性调整。


  2.3 济南人口空间重构模型


  济南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城市中心的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外围人口明显稀疏。以济南市区为研究对象,提取近18年的济南市区各街道办事处人口数据,其中1991~1999年可视作济南市进入新城市时代前的最后阶段,1999~2009年可视作济南市进入新城市时代的初期阶段。对济南市区人口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空间变动类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济南市区人口空间重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同的时期可以分为“核心增长型”和“两翼增长型”两种类型。


  2.3.1 核心增长型


  从1991~1999年,由于对腹地的较强吸引力,济南城市的人口增长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带来中心区人口规模的持续快速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人口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的同时降低,城区两侧的近郊区人口不断减少,从而最终表现出该区域的人口不断在城区中心聚集。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济南南部和北部的绝大部分区域人口都处于一般的增长状态,济南东西两翼区域却处于负增长状态。当然,这一时期也是济南市中心环境急剧恶化的时期,济南被冠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称号,从1997到2000年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导致泉水停喷近三年。这一时期城市中心区个别地区开始出现人口增长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成为济南新城市时代的“前奏”。


  2.3.2两翼增长型


  从1999~2009年,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两翼的区域,即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这一时期,济南的城市发展已经掀开了新的篇章,开始步入新城市时代,而且绕城高速公路、经十东路的规划建设拉开了城市空间的大框架,济南开始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此时,中心城区的负荷已经很大,功能定位开始转型,从工业和居住职能向商业、金融职能转变,居住人口开始呈现负增长。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包括长清区中心区)作为新成长起来的城区及其周围即将被城市化的区域开始承接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和产业转移,成为城市人口新的增长点。由此也形成了三个不同的产业集聚区。一是主城区产业聚集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重点发展都市型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较快。二是东部产业聚集带,通过承接中心城优势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电子信息、交通装备、食品药品等产业集群。三是西部产业聚集带,将建成机械装备、旅游产品制造基地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2.4 人口空间重构规律


  (1)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不平衡且具有突变性。人口密度较高的街区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城区外围各街区的人口密度明显很低。人口密度一般在超过一定的与城市中心距离的阈值时发生骤变,由数以万计降至不足千计。在济南,该阈值为10km左右。


  (2)城市中心区人口总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周期性涨落,城市中心区内部各街区人口变动明显。中心区与外围区人口增长有此消彼长趋势,人口布局随人口增长在二者之间不断调整。


  (3)城市人口总量增长且最终会实现稳定。总体来看,在新城市时代初期,城市总人口依然在增加,但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减少,人口总量的增速日趋减缓,随着新城市时代的深入,人口的增长会越来越缓慢,直至人口总量实现基本的动态稳定。


  3 新城市时代济南经济空间重构


  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产业要素聚集与配置的空间表现[18],城市空间的重构首先表现在产业空间重构上[19]。


  3.1 基于三次产业的经济空间重构


  三次产业的空间重构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城市经济空间的重构状况。从济南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三次产业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不同。从第一产业看,历下区该产业逐渐消失,农村区域较多的历城区、槐荫区、章丘市等地区增长较快。可以预见,随着城市的发展,承担农产品供应功能的区域将逐渐外移,市中区、天桥区、历城区、槐荫区等区第一产业将逐渐衰弱。与此同时,济南市其他区域的第一产业在没有太多外来条件影响的情况下,维持原有的发展。从第二产业看,历下区、市中区和历城区增长最快,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创新机制、基础设施的优势和“东进”城市发展策略的展开,第二产业仍然在济南的城市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济阳县、章丘市、天桥区和槐荫区第二产业较快增长,商河县、长清区和平阴县等区域的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是济南市第二产业发展的“低谷”。但是随着济南市中心的“腾笼换业”,“低谷”区域将逐渐崛起。从第三产业看,高速增长区域分布在城市中心区,由于独特的优势区位成为城市服务业发展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以历下区和市中区最为典型,这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规律。环绕在这两个区周围的天桥区、历城区、槐荫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紧随其后,是较快增长区。其余远离中心城区的区域,包括章丘市、商河县、平阴县、长清区和济阳县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3.2 基于主要经济部门的经济空间重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特定社会的各种文化、经济因素作用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反映,从产业部门产值的空间变化上可以窥测城市经济空间重构状况。本文选取七个典型的能够基本涵盖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农作物生产、工业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中,由于济南各区县的土地质量和农产品结构相似,用农业用地面积替代农作物生产这一指标。选取2000年和2009年各部门的数据,计算10年间各部门产值变化率(图5)。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分析发现,农作物生产部门在整个济南市域范围内并未产生明显的空间重构;变动比较大的部门是工业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部门。其中,金融业主要向历下区、市中区、长清区、槐荫区和济阳县倾斜;工业和建筑业、交通仓储、房地产业向经济活力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建设好、市场需求大的市区倾斜。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这几个部门的发展仍将继续集中在市区,发展空间比较稳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部门的增长在市中区、历下区和历城区比较明显,在其他区县的变动较小。随新城市时代的深入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市中区和历下区作为城市发展基础最好、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历城区作为济南“东拓”发展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将继续成为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服务业主要部门发展的最佳选择地。


  3.3新城市时代特大城市空间重构规律


  (1)第一产业空间压缩。进入新城市时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城市第一产业将从城市中心开始向城市外围转移,直至几乎消失。


  (2)非农产业空间的转换剧烈。新城市时代初期,城区第二产业仍在高速增长,尤其是城市中心区。随着新城市时代的推进,工业的发展将由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迁移,“退二进三、腾笼换业”,取而代之的是第三产业的更加繁荣。


  (3)第三产业空间整合提升。新城市时代,城市中心区域第三产业飞速发展,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主体部门。随着新城市时代的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人口和经济要素在城市中心不断集聚和延伸。第三产业空间得到不断的整合和提升。


  (4)市区经济空间重构尤为明显。总体来看,市区的各产业部门发展很快,空间重构比较明显,而市区外围各产业部门的空间重构不是十分明显。


  4 结论


  (1)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周期性涨落,人口空间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规律性调整,从而顺应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空间布局逐渐趋于合理。


  (2)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分布不平衡且在空间上存在突变。城市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且预计最终会实现稳定,而城市中心区内部各街区的人口变动较为明显。


  (3)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第一产业空间压缩,非农产业空间的转换剧烈,第三产业空间整合提升且中心城区的经济空间重构尤为明显。


  (4)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存在若干不同的优势空间并形成一定的功能布局,应根据城市空间重构的规律和城市自身的特点对功能空间进行有序、有效的调整和整合。

 


  【参考文献】


  [1]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2):70-72.


  [2]郭力君.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唐相龙.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之解读[J].城市问题,2008,(1):87-90.


  [4]赵云伟.全球化加速城市空间重构[J].交流,2008,(4):76-77.


  [5]Keniehiohmae.The rise of Region state[J].Gale Group spring. 1993,72(2):77-79.


  [6]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顾朝林.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9,19(4):32-33.


  [8]阎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9]冯健,刘玉.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模式与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93-105.


  [10]陈修颖.基于城乡互动的衡阳市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践[J].地理科学,2005,25(3):288-293.


  [11]韩增林,刘天宝.大连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机制.2010,(3):67-71.


  [12]江曼琦.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J].南开学报,2001,(1):26-31.


  [13]宋飚,王士君,杨艳茹,高鬻.东北地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4):17-23


  [14]闫小培.信息产业与世界城市体系[J].经济地理,1995,15(3):18-24.


  [15]冒亚龙.欧阳梅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J].规划师,2006,22(12):77-79.


  [16]郭力君,任云兰.知识经济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10):38-44.


  [17]李健.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方法与实证[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18]Botchier,J.The Future of Urban Form[M].Rutledge,London,1989.


  [19]郑国,邱士可.转型期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以北京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39-42.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