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绿色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时间: 2015-11-07信息来源:刘保奎 作者:wl_admin 责编: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绿色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和城镇化的重要结合点,正在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先后提出要建设“绿色城市”,然而在规划编制和建设实践中对“绿色城市”的内涵和发展路径的认识还有待深化。


  一、绿色城市认识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将绿色城市等同于田园城市,倡导低密度的空间利用模式。1902年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田园城市理论的出现有其社会背景和国情,后来的有机疏散理论和美国的郊区化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城市更加接近自然,但在城市形态上却呈现出低密度的特征,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人地矛盾突出,片面追求低密度发展不符合我国国情。


  误区二:将绿色城市等同于生态城市,机械地追求生态指标的提高。“生态城市”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它是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强调技术和自然的融合,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与田园城市强调城市融入田园不同,生态城市强调自然融入城市。但我国目前一些绿色城市建设实践中,往往机械地强调森林覆盖率、绿地率等生态指标,花费力气营造了大量的人工生态系统,维护成本高、生态效应低,造成水、土地等资源的极大浪费。


  误区三:将绿色城市等同于低碳城市,过分强调“碳减排”目标。自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以来,低碳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低碳城市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严格管理等手段,控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它是在“生态城市”基础上增加和强调了对控制减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城市发展理念。2008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推出上海和保定两市为“低碳城市”试点,此后试点范围又有所扩大,并开展了省级低碳城市试点。从实践来看,受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制约,多数低碳城市都尚处在“输血型”发展阶段,大面积推广尚不具有普适性,应该加强宏观指导、稳妥推进。


  二、国外城市绿色发展经验


  一是将区域作为整体。要加强区域、城乡发展的整体协调,维持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完整性,这是绿色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空间基础。芒福德十分强调绿色城市的区域整体性原则,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其中的一部分”,“城市及其所依赖的区域是城乡规划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从这个角度看,建设绿色城市不是建设绿色城区,也不是建设绿色园区,而是要涵盖到整个市域范围,甚至与周围地区密切相关。


  二是紧凑发展的战略。紧凑城市理论在欧盟的许多城市得到很好的实践,蒂姆西·比特认为紧凑城市是绿色城市主义得以实现的良好基础。紧凑城市主要提倡三个观点:高密度开发、混合的土地利用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主张以紧凑的城市形态来有效遏制城市蔓延,保护郊区开敞空间,减少能源消耗,并为人们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


  三是精明增长的理念。精明增长理论在美国得到很好的实践,它强调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美国波特兰等城市通过三条基本途径来实现精明增长:价格手段的引导作用、财政税收政策的指向作用、土地利用法规的控制作用,具体手段包括断面规划、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填充式开发和再开发、发展权转移等。


  四是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协调。交通拥堵是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及与交通的不协调是产生拥堵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国的一些城市实施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在区域层面保障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社会公平、环境健康。在城镇层面倡导土地利用复合和多样性,反对僵化的绝对的功能分区。在社区层面倡导紧凑而不拥挤,营造适宜步行的环境。


  三、对现阶段我国建设“绿色城市”的几点认识


  首先,绿色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过程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田园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目标导向不同,绿色城市涵盖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城市建设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建设后拆迁、先做大后做强的老路子,也不能走千篇一律地去搞低碳产业、搞循环经济,而是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和内涵型的发展模式。


  其次,绿色城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城市的发展本质上是为了人的发展,衡量绿色城市是否成功,就要看人的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否协调,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把最好的空间留给“人”,营造绿色人居环境,要塑造有利于人的发展尺度、设施和环境,包括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绿色交通体系、适宜人与人交往的社区尺度、形成有助于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文化的载体等。


  第三,绿色城市的关键是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协调。只有实现三者在空间的协调,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城市建设、发展和运行中的生态影响,才能使城市更有效率,这需要形成明确的主体功能区划,基于主导功能制定相应的发展、引导和限制政策;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划定特定的生态空间,辅以相应的保护和建设制度,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健康与完整,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使城市及其居民持续地获得健康安全的生态系统服务。


  第四,绿色城市的路径在于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模式,避免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可能产生的交通拥堵、房价高昂、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二是紧凑、多样的土地利用模式,以紧凑的城市形态、混合的土地利用来有效遏制城市蔓延,保护郊区开敞空间。三是面向公共交通的交通组织模式,着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轨道、公交干线、站点为主体单元的公交导向型空间开发模式和绿色交通组织模式。四是绿色宜居的人居建设模式,拓展城市开敞空间,建设绿色社区、绿色乡村,保护历史文脉和生态资源,形成绿色宜居的“美丽家园”。五是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下功夫,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上做文章,形成绿色的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