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政务大数据要想“真分享”,必须创新顶层设计时间: 2018-08-08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2018-08-07  作者:记者|栾相科 责编:qgy 孙靖白

反复提交材料、多个部门间跑断腿、证明“我妈是我妈”……提起找政府办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烦、累、急。实际上,不少政府办事事项之所以证明繁琐、流程冗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部门间数据不互通,各办各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要求,到“十三五”末期,我国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要基本形成满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务信息化体系,构建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的顶层架构,建成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政府的海量大数据如何能够科学共享与开放,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近日举办的2018(第三届)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上,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说:“政府大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是未来必破的一个难题。我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只是简单地搭建了一个平台,不是‘真分享’,还没有彻底破解这一问题。”

政府、企业和个人皆受益于政务数据开放

在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价值已开始得到挖掘和认可。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大数据服务商,拥有独立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公司总裁白剑波举例说:“我们其中一款产品是‘星光文本大脑’,其采集到数据之后,可以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异构数据融合。比如一条社会新闻,通过‘星光文本大脑’的自动处理,就可以做出情绪、地域、关键地标等多个维度的识别,同时可以自动生成文章的摘要。”

由于大数据的公共属性,因此,近年来对大数据的利用并不仅限于商业领域,政府在构建和使用大数据方面不仅承担着公共责任,同时也是大数据的主要拥有者。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开放思维。政府部门对于外部数据是有刚性需求的,同时它本身也是大数据的供应方,所以开放和共享无疑可以提高效率。”与会的北京东方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强表示,政务大数据对社会开放,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的创新成本和门槛,从而为新产业、新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物流等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不但企业受益,政务大数据的共享同时也是促进政府自身转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最多跑一次”改革,这项始于浙江省的改革今年被写进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浙江省公安系统为例,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的群众和市场主体到公安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7.9%,有的一次都不用跑,群众对公安机关这项改革的满意率从去年上半年的86.87%上升到年底的95.50%。

“三权分置”可建立权责清晰的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还是以一对一的分布式共享模式为主,比如某个使用数据的部门向掌握数据的部门发起数据共享请求,掌握数据的部门同意并提供数据,这当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事一议,主要靠感情、关系维系,这种共享是不可持续的。”孟庆国详细分析了当前政务大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他说:“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一些单位一把手换了,政务大数据就不能共享了,因此,如果不能解决权责的问题,只靠行政命令,是不能形成真正的共享的。基于这种背景,我们提出,可以实施数据‘三权’及其共享机制。”

所谓政务大数据“三权”,就是归属权、使用权和共享管理权。归属权是指存储、掌握政务数据资源,可对数据内容进行定义、解释的权利。孟庆国说:“掌握数据归属权的部门一般应承担政务数据的收集、整理、维护、更新等工作,对数据资源的内容负责,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使用、支配数据资源。比如说各地教育部门掌握的每个学生、每个老师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所有权虽然不属于教育部门,但是教育部门却拥有归属权。”

使用权是指使用政务数据资源的权利。“使用权可以分为四种——可用不可见、可用可见不可存储、可用可见可存不可他用和可用可见可存可他用。比如在学历核查方面,就是可用不可见的,使用数据的部门只可以对已有信息进行核查,却并不能看到具体的和所有的其他学历信息。”孟庆国表示,各地各部门在使用政务数据的过程中,应根据业务需求的实际情况,按照最低限度申请使用权限,确定使用方式,并遵守相对应的使用权限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和界限内使用政务数据。

共享管理权是指决定政务数据能否共享、如何共享的权利。在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使用过程中,应由拥有共享管理权的部门充当调度、协调、仲裁的角色,对数据共享中出现的争议和问题进行处置和裁决,对不按照规则存储、维护和使用数据的部门进行责任追溯。各地建立的政务资源中心、大数据管理局等就应行使起这一权利。

“这样就形成了明确三权分置的集中式分享。共享就可以形成真共享。”孟庆国表示,未来政府数据交换和共享有非常好的前景,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做好数据共享助力新型智慧城市

复旦大学联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18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4月,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不断扩散的趋势。目前,全国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呈现“群落式”与“绿洲式”两种分布特征。其中,“群落式”以山东省、广东省和长三角地区最为典型,在这些区域中,地方政府“竞相”开放数据,尤其是广东省和山东省,各地级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分布较为集中,形成我国最为密集的省级“开放数林”。相比之下,由于周边地区尚未上线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北京、哈尔滨、宁夏等地则成为了所在区域政府数据开放的“绿洲”。

罗强对目前各地正在开展的工作非常期待,他说:“各地方政府加快推进政务大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印证了数字经济时代需要‘跨界思维’。上下联动的平台,可以帮助数据共享和交换,从而推动‘互联网+政务’。”

“大数据时代也重构了业务体系,以前企业办事要跑很多地方,现在政府提出‘一网一门一次’,尤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搜集的‘堵点疏解行动’,更是促进政务数据共享的好契机。”作为企业方,罗强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罗强所说的“堵点疏解行动”全称为“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7月6日,第三批堵点难点征集活动已开始,旨在集中全力疏解群众在生老病死领域遭遇的烦心事。

此前的两批堵点活动已先后征集到40项涉及教育、身份证明、商事服务领域的堵点问题。其中,找政府办事重复填写个人信息,企业申报表格反复填写企业信息,办理营业执照要携带的材料多、程序复杂、办理时间长等问题最受群众关注。这些问题已发至各地区要求限期解决。

截至6月22日,以某地区解决一项堵点问题为单位,31个省(区、市)累计解决堵点问题542个。其中,第一批堵点问题解决数量由5月的260个提高到6月的369个,完成率达到60%。第二批堵点问题已于6月14日发至各地区,现已累计解决173个。

2018年是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关键一年。1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联合印发《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贵州五地开展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根据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要求,2018年底前,我国将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