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碚:加快中部地区崛起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时间: 2022-04-10信息来源:《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3期(整理 张子) 作者:金碚 责编:SJW
作者简介:金碚,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北京 100086)。
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部署和关键战略举措之一。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正在迎接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一、加快中部地区崛起体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
中部地区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区域发展重点开始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转向内陆腹地纵深推进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转向地区间相对均衡发展的战略方向。2006年,党中央颁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致力于中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和新阶段,这同时也就赋予了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新的含义,即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中部地区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准成为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新台阶。
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地理区位上处于中原要地,且居长江、黄河之核心流域,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地区之一。因此,中部崛起战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地区发展规划,而且具有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重大意义。中部地区发展的表现直接反映了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水平。
为此,国家对中部地区实现快速崛起寄予极大期望。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开发和利用资源,经济学上叫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实现经济活动的高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曾经成为中国解放思想、改革突破的生动口号和激励全国人民锐意进取、奋发图强、效率至上的改革精神。经济发展首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追求效率,这一认识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最大共识。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发挥优势,后来居上,必须发扬效率精神。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原有之意。因此,直接体现经济效率的经济增长率目标,无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目标。中央将2021年全国的增长率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中部地区可以争取更高一些的目标,为加快中部崛起创造条件。
当然,经济发展并非仅关注效率目标,实现平等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在中部地区崛起过程中,体现平等目标的内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包括缩小区域差距、减小城乡差距、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与传统经济发展观相比,在新发展理念中,对于平等目标给予更高、更广泛的重视。
在新发展理念中,最突出的内容是对生态环保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九大提出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时,就特别指出了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的方向。可见,在新发展理念的含义中,对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关切。也就是说,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是绿色崛起。如《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所特别强调的,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绿色崛起。所以,中部崛起不仅具有全国性战略意义,而且是直面整个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时代大课题。
罗马俱乐部资深专家乔根·兰德斯在2012年发表的《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一书中指出,在未来四十年里,人类会发现,自己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些挑战的源头,大多是因为人类正在地球上快速扩张;我们会面临许多问题,如资源逐渐枯竭、多种污染物集聚、一些物种和生态系统消失、保护建筑物不受极端天气影响的需求增加、交通堵塞导致的耗时问题等。乔根·兰德斯教授所指出的这个挑战,无疑也是中国中部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个挑战的严重性,不仅关系发展前景,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突出的安全问题。
在《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到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是世界进入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对新发展观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启示。安全取向原本就是中国价值文化和政策选择的鲜明特色。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把人民生命和健康置于政策目标的首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综合安全高度关切。在数千年历史上,中国曾是一个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多难之国,今天,中国人生活于有史以来最具自然环境安全保障的时代。对于安全的高度关切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国家价值文化和政府政策取向的一个鲜明中国特色。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这一特色。我们必须时刻认识到:一方面,安全环境可以为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没有安全保障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无论是人民生命安全,还是国家和社会的综合安全,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持就难以保证安全。
总之,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理解,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满足对于效率、公平、生态及安全的全方位战略关切。
三、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创新之路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于加快中部崛起也是基本的时代底色。各地区都须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区域特征出发,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本质上就是要走全方位创新之路。
中部地区发展的关键词之所以定义为“加快崛起”,意味着发展水平的高度要有显著提高,没有新高度,就称不上“崛起”。只有充分发挥优势,让经济运行更畅通、更活跃,使内在活力得以充分释放,才能激发更合意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实现“加快崛起”目标。
目前,按GDP总量计算,中国达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势,表明中国国力的总体规模已经令人刮目相看,可以居二而望一。但是,如果按人口规模来看,中国远不能算是富足国家,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之列。要看到,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尚未达到1万美元的世界平均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例如,仅为美国的1/6。除少数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外,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人均GDP远低于1万美元的标准,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阶段,许多地方仍然处于低收入状态。由此可见经济“崛起”之意义重大和使命之紧迫。
正因为体会到了中部崛起的这一实质所在,所以多年来中国经济工作关于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意向,一直明确定位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且,要抓住中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要义。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有针对性地指出的: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地区绿色崛起。中央所强调的这三个“要”,正是中部地区快速崛起过程中,尤其需要有所作为的关键之处和必须做出更大努力的方向,为此而有创新突破和重大建树,才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崛起”意义的发展壮举。
本文节选自《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3期(整理 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