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胡鞍钢: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视角时间: 2022-04-13信息来源: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6-02 作者:胡鞍钢 责编:SJW


            


摘要以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视角,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百年历史发展轨迹及历史动因,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大的创新者、领导者。新民主主义革命终结了近代中国急剧衰落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准备成长期,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迅速成长期,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强盛期。中国共产党生命力所在就是持续的创新力,概括地讲,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构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中国创新集成”,这就决定了现代中国发展生命周期的演变及进程。

一、引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①。

本文围绕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历史分析和总结。

第一部分以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视角作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史轨迹的理论框架,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现代化最大的创新者、领导者。

第二部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次伟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终结了近代中国急剧衰落的历史,进入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第一个阶段,即中国现代化初步成长期,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础。

第三部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时代,进入国家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即中国现代化经济起飞、迅速崛起期,实现了第二次伟大飞跃,奠定了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基础。

第四部分研究中国现代化新时代,进入国家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期,正在实现第三次伟大飞跃,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将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基础。

第五部分做简要历史总结,中国共产党生命力所在就是持续的创新力。概括地讲,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构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中国创新集成”,这就决定了现代中国发展生命周期的演变及进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简单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代表人民的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中国,没有强大的共产党就没有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二、国家发展生命周期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轨迹

工业革命之后的几百年,人类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时代。但是中国却成为边缘化者、落伍者,进而成为挨打者,在西方列强入侵下,中国从世界最大的传统农业社会沦为世界最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和各党派都在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任何工业化、现代化的努力都未能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下的迅速衰落以至于降至历史最低点,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人口的工业化现代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

(一)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与衡量指标

七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学理基础是什么呢?实现了从老中国到新中国的根本性、历史性的转变和现代化的巨变。我们如何解释和说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轨迹和历史动力呢?作者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理论,并对几个大国崛起的历程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一个国家主要经济指标或综合国力指标占世界比重变化,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成长期、迅速成长期、强盛期、衰落期②(见图1),作为分析传统中国衰落期、现代中国准备成长期、迅速成长期、进入强盛期的理论框架。

图片

中国共产党成为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最大的创新变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根本改变了中国百年的历史面貌,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

衡量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重要量化指标包括六大类指标:一是经济实力指标,指一国GDP(购买力平价)世界总量比重④,反映该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这是该国综合国力的基础;二是贸易实力指标,一国出口额(按美元现价)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该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地位及其变化,这是该国国际竞争力的表现;三是人力资源实力指标,一国人力资源占全世界总量比重,反映该国在世界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格局中地位及其变化;四是工业或制造业实力指标,一国的制造业产出(按现价美元)占世界总量比重,反映了该国在世界工业化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五是综合国力指标,一国的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反映了该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六是现代化实力指标,一国的发电量占世界总量比重,反映了该国在世界现代化因素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由此,作为本文分析中国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量化分析基础。

(二)中国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及创新机制

根据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看,中国国家发展生命周期从世界最大传统农业国家到世界最大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转变,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期或后鼎盛期(1840之前)。李稻葵等的最新研究发现:公元1000-1978年,中国GDP在世界总GDP中的比重先升后降,峰值为1600年的34.6%①,成为世界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落伍者、边缘化者。

2.传统经济发展停滞期或国力衰落期(1840-1949)。中国先后坐失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1820-1950年是中国国力迅速下降期,落后必然挨打,挨打必然更加落后。根据Angus Maddi⁃son提供的世界各国人口、GDP和人均GDP数据库,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为32.9%,到1913年下降至8.9%,到1950年又进一步下降至4.6%,跌入近代历史的最低点,其中国民党执政期间末期GDP比1929年下降了10.6%,中国人均GDP从1850年的600国际元降至1950年的448国际元②,历史倒退是国民党淘汰出局的历史必然,而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也成为历史必然。

3.现代经济发展准备期或准备成长期(1949-1978)。1949年之后中国开始进入现代经济发展成长期,新中国的发展成就是现代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类发展奇迹。当时毛泽东对新中国做出预言:“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③。1952-1978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6.1%,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1.5%,创下了世界高速增速的记录,农业年均增速也达到2.1%(见表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到1978年中国GDP(1990年国际元)占世界比重达到4.9%④。

4.现代经济发展迅速期或起飞期(1978-2020)。中国进入经济起飞期。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9.2%,居世界首位,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11.5%(见表1),也居世界首位。我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1990年国际元),中国GDP 占世界比重到1990年达到7.7%,到2008年上升至17.5%⑤。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1990-2019年世界及各国GDP(购买力平价)数据,按2017国际元计算,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从1990年的3.2%提高至2000年的6.4%,2019年已经达到17.3%,与此同时,美国占世界比重从2000年的20.9%下降至2019年的15.8%⑥。根据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 (MPD)提供的2017国际元数据,中国GDP相对于美国之比从2000年的45.9%提高至2018年的100.5%。这表明:中国仅用70年时间建成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5.经济发展稳定增长期或强盛期(2020之后)。根据党的十九大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性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根据我们预测,到2035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将达到27%左右,对世界GDP增长贡献率持续保持在1/3以上,中国人均GDP水平从2019年的1.6万国际元将提高至2035年的3.1万国际元,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从25%上升至40%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①。这标志着中国从“兴国时代”进入“强国时代”,之后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时代。

图片

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国家发展生命周期?中国如何从传统农业社会鼎盛到半殖民地半封建,迅速衰落到历史最低点,而后中国又是如何进入现代经济发展时期、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

从理论上看,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一个国家能否创新,而不僵化、不停滞;能否持续的创新,而不中断、不夭折;能否比他的竞争国家更具创新力,而不骄傲、不落伍。一个国家兴盛或衰落绝非偶然的。一个国家衰败的根源在于不能创新,压抑创新。这必将在面临冲突和竞争的过程中走向衰退。不断创新是一个国家迅速发展、迅速崛起、迅速强大的根本动因②。在中国,最大的创新者、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这包括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制度创新(党的全面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创新(社会主义的人民大众文化)等,进而带动全党、全国人民一同创新。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本质上是创新竞争,符合“不进则退”的法则,也是判断国家兴衰的准则。

从近现代中国的兴衰历史看,新中国成立之后及时发动国家工业化,不仅遏制了中国的衰落,而且在世界上建立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唯一的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站立起来的世界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到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中国崛起的独特之处在于,中国的不断创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即“中国之路”。中国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强大中国③。

中国从急剧衰落到迅速崛起,再到伟大复兴,绝非历史的偶然,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三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与三大飞跃,成为国家创新的领导者,从世界性的现代化落伍者变成追赶者,进而变成创新者、引领者。


三、新中国建设与初步成长期

第一次飞跃是指从旧中国迅速衰落到历史最低点,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组织、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长期停滞,在世界性的工业化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落伍并走向衰落,由于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的多次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衰落至历史最低点,中国经济总量(1990年国际元)占世界比重断崖式下降,从1820年的1/3降至不足1/20①。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他的结论是:中国革命的终极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也就没有疑义了②。

(一)新中国的初始选择: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二次大战之后,所有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发展主题,即如何从一个极端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发达的工业国?工业化、现代化会有不同的道路,不同的制度选择会有不同的短期与长期结果,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借助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援助来搞工业化现代化。而新中国则选择了不同的制度和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社会的伟大飞跃③。中国首次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也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新阶段、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创新就是:没有沿着封建社会(1840年之前)、半封建半殖民地(1840-1949年)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直到社会生产力达到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逻辑发展,也没有像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是基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国情,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和战略:第一步是通过领导长达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1949年),完成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任务,直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1949年《共同纲领》为标志),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实行国家指导下的混合经济体制(五大经济成分)。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首次在中国大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以1954年第一部《宪法》为标志),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后来才意识到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二次大战之后相继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政治模式截然不同,实现了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国家一次伟大创新,也实现了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开始进入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初步成长期(1949-1978年),在极低的发展水平条件下,率先发动工业化,自主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目标,是发展中国家唯一自主地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根本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发展轨迹。

(二)第一个工业化发展黄金时期

在极低的发展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强有力地发动和实行国家工业化,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建立独立自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发展中国家率先经济起飞,1952-1957年期间经济增速达到9.2%,主要经济指标创下世界记录(见表2),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4.7%和印度经济增速的4.6%,中国GDP(1990年国际元)占世界比重从1950年的4.6%提高至1957年的5.5%⑤。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是全国各类城乡人口、教育人口大幅度增长,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年提高至2.0年,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之前的35岁提高至1950-1955年的44.6岁⑥,根据J.班尼斯特估计,到1957年预期寿命提高至50岁,也创下了世界人力资本增长记录(见表3),从而创造了现代中国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⑦。这是中国历史上“千年未有大变局”的良好开端,新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巨变,第一次遍及整个中国城乡社会,第一次惠及全体中国人口。

图片

图片

1956年,毛泽东根据新中国成立七年的工业化和社会发展实践,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借鉴,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①。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工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决议还特别指出,党的任务就是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②。

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开幕式上讲: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要善于向我们的先进者苏联学习。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③。

毛泽东曾设想:这个世纪(20世纪),上半个世纪搞(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半个世纪搞(社会主义)建设。现在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他把“产业革命或者说经济革命”称作“第二个革命”④。

可以认为,党的八大政治路线就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并通过了《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的基础上,以既积极又稳妥的可靠的步骤,推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完成社会主义的改造,保证我国有可能大约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能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①。

但是毛泽东自己很快改变了这一务实稳健的工业化路线,转向发动“大跃进”。1957年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受到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用十五年的时间赶上和超过美国目标”的强烈影响和刺激,在未经过详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情况下贸然提出“用十五年时间超过英国”的战略目标,发动了“大跃进”,即使召开庐山会议也没有能够及时纠正这一决策失误,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挫折,按不变价格计算,到1962年GDP比1959年下降了64.41个百分点,中国GDP(1990年国际元)占世界比重则下降至4.0%②。

“大跃进”的失败,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最深刻的历史教训。从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但是1965年GDP仅比1959年增长4.7%,整整耽误了6年时间。然而,毛泽东、党中央始终没有放弃实施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战略,在经过充分总结“大跃进”的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四个现代化”战略。

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战略设想,党中央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第一步,建立一个比较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那时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③,这就继承了党的八大制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图,又升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图。

但是毛泽东对中国政治国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从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到决意发动“文化大革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冲击,其中1967年、1968年、1976年出现三次经济负增长④,又成为经济波动系数比较明显的时期⑤,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⑥。

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遵照毛泽东的战略设想,党中央在1975年再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⑦。这充分反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总目标、总任务。

历史成功的经验是宝贵的,历史失败的教训更是刻骨铭心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做了历史的结论: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同时也指出: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⑧。

之后邓小平发动了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中国进入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的经济起飞阶段,开启了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大发展”时代。


四、改革开放与经济起飞期

改革开放之后,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认识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概念性到务实性,从局部到全局,从浅层认识到深化认识,开创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一以贯之地实施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进入国家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实现了经济起飞、迅速崛起、走向世界舞台,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第二次伟大飞跃。

(一)“两步走”到“三步走”现代化战略

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①、十多亿人口八亿在农村等基本国情,党的十三大作出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邓小平调整了原定在2000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先是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两步走”战略设想,后是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050年“三步走”战略设想。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世纪末“两步走”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将居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②。

1987年邓小平设想: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看来一千美元是有希望的。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指2050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中国是个中等发达的国家。那时,十五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六万亿美元,这是以1980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计算的,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世界前列的③。这是典型的后发国家的追赶型现代化战略,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根据邓小平的战略设想,党的十三大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1950年代中到2050年;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超越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开始形成了国有与非国有、国内与外资、计划与市场等混合经济体制,加速了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到1990年提前实现了第一步走的设想。

(二)“三阶段”目标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战略任务,并一以贯之。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要求。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⑤。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三阶段”目标: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到2000年我国GDP相当于1980年6.55倍,提前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⑥。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给出了量化指标:按照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目前的水平,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854美元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实际上这是一个下中等收入目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从36%提高至50%以上,农业就业比重从2000年的50%降到2020年的30%左右①。这是典型的中国“富民强国”大战略②。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③。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以2006年不变价和汇率计算,到2020年GDP达到7.2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5000美元,实际上这是一个中高收入目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就业比重提高到44%左右,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到30%以下;城镇化率接近60%,基本达到工业化要求④。上述目标已经明显地高于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2020年目标和指标,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为此,还先后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支撑并服务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三次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⑤。这是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充分体现让全体人民富裕起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目标,只有富民才能强国,而强国旨在富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也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⑥开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⑦,已经大大超越了西方经济现代化的含义。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四次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特别明确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⑧。有关方面预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有望达到或超过1万美元,更加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⑨。这对原定2020年人均国民收入目标而言,从3000美元提高至5000美元,又进一步提高至达到或超过1万美元的新目标,反映了我国发展阶段从中低收入水平到中高收入水平,进而为高收入水平创造条件。

(三)实际发展结果超过预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成果的标准。从2000-2020年实际发展结果看,相继超过了原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量化指标,在世界上唯一全面建成惠及14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成为当代世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成功案例。

1.中国GDP与人均GDP超过预期。按现价美元计算,我国GDP从2000年的1.21万亿美元提高至2019年的14.28万亿美元,位居欧盟(15.63万亿美元)、美国(21.43万亿美元)之后⑩,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均GDP从959美元提高至2020年的10504美元,相当于2000年的11.0倍,意味着中国从低收入水平上升至下中等收入水平,又进入了中高收入水平阶段。按购买力平价国际元计算(2017价格),我国GDP从2000年的4.36万亿国际元提高至2020年的23.47万亿国际元,相当于2000年的5.38倍,先后超过了欧盟(2016年)和美国(2017年)①,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均GDP从3452国际元提高至16414国际元,已接近世界人均GDP水平(为16911国际元)②。

2.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增加值(现价美元)占世界比重从2004年的8.6%提高至2019年的28.0%,相当于美国和日本之和的1.14倍(2018年数据)③。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00年的39.8%提高到2020年的54.5%。城镇化比重从36.2%提高到60.6%,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比重(55.7%,2019年数据)④。农业就业比重从2000年的50.0%降到2019年的25.1%。

3.中国彻底消除了极端贫困人口。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为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46224万人减少至2012年的989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9.8%减少至10.2%,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⑤。按国际贫困线标准(每人每日消费支出1.90国际元,2011年价格),中国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02年的31.7%下降至2016年的0.5%⑥;按国际贫困线标准(每人每日消费支出3.20国际元, 2011年价格),中国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02年的57.7%下降至2016年的5%⑦,2020年则全部消除。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按私人消费购买力平价因子计算,相当于人均每日收入从4.0国际元上升至8.3国际元,根本消除了三类极端贫困标准(每人每日消费支出1.90国际元、3.20国际元、5.50国际元),提前实现了国际社会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SDG)消除极端贫困的第一目标(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标志和新阶段,即进入高收入阶段与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

4.中国人类发展指标明显提升。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仅有后发优势,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制度优势,突出表现为中国主要人均现代化指标大幅提高,与美国的追赶系数明显提高,特别是人力资本指标明显与美国趋同,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之比从1950年的60.1%提高至2018年的97.9%,预期受教育年限之比从1980年的58.9%提高至2019年的85.9%,平均受教育年限之比从1950年的11.9%提高至2019年的83.1%,人均GDP之比从1.1%提高至30.4%,人类发展指数之比从21.3%提高至82.2%。

总之,在六类人均发展指标的中美比较,只有人均GDP相对美国追赶系数最低,其次是人均发电量,最高的追赶系数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其次是预期受教育年限,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见表4),更加凸显了中国现代化的快速追赶效应。考虑到2019年中国总人口数相当于美国的4.26倍,意味着按总人口规模计算的中国总健康人力资本、总教育人力资本、总人类发展指数、总发电量都明显超过了美国,更大大超过了印度⑧,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和目标,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奇迹,为未来进入高收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创造了条件。

(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性跨越

现代化就是指一国或地区现代化因素持续发展积累的过程。除了通常采用的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之外,更具有意义的现代化因素就是发电量,相比人均GDP价值量更好地反映一个家庭、社区、城市与乡村、乃至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因此我们将一国发电量或人均发电量视为该国现代化的实物量,比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价值量更具有国际可比性与历史可比较性,克服不同国家因不同货币价格比较的严重缺陷和扭曲。这一现代化的实物量远比价值量比较更可信,不受各国币值对美元汇率的比价及波动的影响。

中国现代化因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49年中国发电量仅相当于美国发电量的1.2%,是典型的“一穷二白(指现代化因素)”的国家,到1990年中国发电量占世界比重上升到5.2%,相当于美国发电量的19.2%,2011年中国发电量超过美国,到2019年中国发电量占世界比重提高至27.8%,相当于美国比重(16.3%)的1.71倍(见表3),也明显高于经济价值量(如购买力平价GDP)。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2019年为17.9%)(见表5),比GDP价值量指标更好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家电网联网,2012年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同步实现人口通电率10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①,按中国相对美国人均发电量之比从1950年的0.3%,到2000年提高至7.4%,到2019年提高至39.9%,明显高于相对美国人均GDP(2017国际元)之比(见表4)。这意味着全体中国人民都具有了现代化因素并迅速追赶美国的现代化因素。

图片

图片图片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加速推进绿色现代化,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①。绿色电能可作为绿色现代化最重要的实物量核心指标,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属于典型的低碳或无碳现代化因素。直到2000年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世界比重为1.4%,到2019年已占世界的1/4以上,相当于美国的比重从19.2%提高至1.49倍,相当于欧盟的比重从4.9%提高至95.3%(见表6),即将超过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绿色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仅用了20年的时间,绿色现代化因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大到强,是世界上绿色现代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国家,已走在世界前列,成为未来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基本途径,并引领世界绿色能源革命、绿色工业革命、绿色技术革命。

图片

中国现代化因素增长突出体现在城镇化因素迅速增长。我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10.6%上升至1978年的17.9%,提高了7.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2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到2019年已经超过了60%,比1978年提高了42.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4个百分点,使8.48亿城镇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水平。中国城市人口占世界比重从1978年的10.4% 上升至2019年的19.7%,相当于美国和欧盟(28国)占世界比重(14.2%)的1.39倍,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比重(6.3%)的3.13倍,相当于欧盟占世界比重(7.8%)的2.53倍,也相当于美国和欧盟合计比重(16.1%)的1.22倍(见表7),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日益现代化的城市社会。

图片

总之,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历史评价: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①。由此,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即国家发展强盛期。


五、新时代与强盛期

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中国开始进入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强盛期,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第三次飞跃,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从接近世界舞台中心到进入世界舞台中心。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前瞻性、战略性地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强国大战略目标,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入衰落期,“南升北降”成为前所未有世界大变局的重大标志②,其中“中升美降”最为明显③。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时代强国战略设想,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目标。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

新时代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显示了开创性、继承性、连续性以及在全球性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性、独特性,既体现了对已经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加速赶超,不断缩小与他们的发展差距,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可以总结为五大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不断增加的现代化因素,最大限度扩大生产、创造财富,最大限度利用现代知识、科技、教育、信息等要素。中国的现代化是一条从模仿到追赶,从追赶到并跑,从并跑到超越,从超越到领跑不同阶段的路径。

第二个因素是不断增加的社会主义因素,使十几亿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只有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因素,才能凝聚十几亿人民,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办国家大事和民生大事;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才能在政治上实现民族团结,一体多元,国家统一强大,各方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

第三个因素是不断增加的中国文化因素,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源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随着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中华文化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大复兴的时代,并对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第四个因素是不断增加的绿色生态因素,即生态文明的绿色现代化,就是习近平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⑤,为当代人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为后代人提供生态财富,为全球提供生态安全,特别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人类的发展不再以掠夺自然为代价,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不但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第五个因素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领导力量。从新中国历史演进来看,中国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但这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历经了70年长期实践、不断创新、总结积累、与时俱进、不断升级,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指五年规划、中长期专项规划)逐步演变而来。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使“一穷二白”的弱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历史伟业,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创新,接力前行,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首次使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成为日益现代化的世界强国,并开拓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仅证明作为一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实现现代化,而且还可以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为占世界绝大多数人口的南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开拓了新道路,提供了新经验,进而带动和引领21世纪以南方国家为主导的现代化新潮流、大趋势。


六、总结: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创新机制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国家创新能力的兴衰,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取决于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国家创新的代表者、领导者,极大地推动了全体人民创新、全社会创新、市场主体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等,决定并影响了现代中国国家发展生命周期。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看,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社会的国家衰落期(1840-1949年)到现代化社会的国家初步成长期(1949-1978年)、迅速起飞期(1978-202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了28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的重大转变,又用了72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化社会,“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②,成功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强盛期,即用30年时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持续了100年之久?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全国只有50多个党员,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只有十几个代表,是当时中国几百个党派中的一个小党。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百年后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政党,也是世界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政党,拥有的党员数量就已经高达9000多万。

中国共产党生命力所在就是持续的创新力。概括地讲,就是四大创新: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构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中国创新集成”。这就决定了现代中国发展生命周期的演变及进程。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新。他本身就不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复制版,更不是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才能够用了七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过程,今后还会继续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继续创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世界奇迹。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他先后创新了五个原创版、升级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体系,不断创新、继承发展、与时俱进③。

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创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创新并构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制度优势④,创造了经济持续发展、政治社会稳定、消除极端贫困的中国历史奇迹和当代世界奇迹。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继承了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创造了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凝聚中国共产党、全国56个民族人民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并积极促进世界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积极主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多元化、多样化文化做出中国贡献。

总之,百年前毛泽东等人所追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目标得以实现,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历史使命的特殊政党,成为国家创新之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政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之政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政党。百年中国历史揭示了颠扑不破的简单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代表人民的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中国,没有强大的共产党就没有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注:原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


(来源: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6-02

图片图片

责任编缉:祁国燕



阅读 528
写下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