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国会上说:“不是中国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中国。”
耶伦部长讲对了,的确,中美两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无法分割,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天平将向中国倾斜,即随着时间推移,美国越来越依赖中国。我很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是以下三点:
第一,美国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问题。特别是当前企业外迁,制造业日益空心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希望美国企业回归,已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美国在经济结构上更多的是依靠服务业。2020年美国GDP已达20.95万亿美元,其中服务业为17万亿美元,占整个GDP的81.5%,而制造业仅为2.27万亿美元,只占美国GDP总量的10.83%。这样一个经济结构要使跨国公司回到美国,确实难以做到。估计2021年,企业外迁还会加大,情况更为严重。
刚刚结束的G7会议制定出全球最低企业税率不低于15%的“纳税规则”,其名义是确保税收公平,打压各国为招商引资竞相压低税率的“竞赛”,但实质是针对中国吸引外资实施精准打击。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项规则让企业尽快撤回美国,但我认为,“纳税规则”未必能够成功。2020年,中国吸引外资已达1630亿美元,同比增加4%,占全球FDI的19%。按2021年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开放程度,我预计中国将继续超过美国成为最大FDI的流入国,总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未来五年,中国吸引外资都将会达到两位数增长,远远超过美国,更有可能香港凭借其地位优势和16.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成为这项“纳税规则”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许多外商不愿意撤出香港,理由是两个:一方面是再观察一下,过几年其他国家最低税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不到2年,16.5%就成为全球最低税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未来中国巨大市场的发展,这些外资在等待机会进入中国大干一场。
最近上海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受访的美国企业共340家,92%的企业表示将继续在华经营,认为中国有更大的发展;在中国拥有外包制造的200多家受访企业中,70.6%的美国企业表示不会从中国撤走。6月16日,中国日本商会对886家在华日资企业进行调查,92.8%日资企业表示继续在华发展,有计划调整生产体系的仅占7.2%。
从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目前采取的政策来看,都不能解决美国的经济恢复和企业回迁问题。当前,美国的贸易结构遇到麻烦,由于美国金融放水国内通胀持续,债务升高,金融风险日益增大。美国产业链供应链也受阻,特别是对华加征关税后,对华逆差越来越大。2020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3169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了14.9%,今年中国对美出口势头更猛,1-5月同比增长49.8%,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制造业衰败,供应链瓶颈增加,本地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我认为这三种原因将长期存在,为此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将会长期存在。更何况美国制造业特别是中低端制造业不能恢复也不能回迁,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品、家用电器、体育用品、儿童产品、娱乐产品等都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未来这个趋势非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这种贸易结构使美国将来严重依赖中国,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在质量、数量、品种三方面同时满足美国需要,未来只有中国能做到。
第三,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财政赤字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仅在2020年,美国国债增加量就达到4.55万亿美元,是2019年的三倍。为此,美国国债已经达到2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GDP的30%。今年美联储资产负债首次突破8万亿美元,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还不到1万亿美元,“国家破产”的阴影笼罩着美国。如此严重的政府债务形势,使耶伦近日在国会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暂停或提高联邦举债上限,美国可能在8月休会期间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并可能面临一场新的金融危机。
更加重要的是,美国29年来没有出现过如此的通货膨胀大幅上升: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上升到5%,这是2008年以来最大的涨幅,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3.8%,为1992年以来升幅最高的一年。这一问题是美国当前急火攻心的大事。许多人都说,如此严重的财政赤字和巨大的债务,已经把美国压得喘不过气,现在美国最大的担忧是中国抛售美国国债。
综上所述,历经三年中美贸易战之后,美国单边遏制打击中国发展的行动并未取得其预期效果,损人同时也自伤严重。展望未来,美国应准确研判形势,与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健康的经贸关系,而不是继续打压中国。
美国,已经到了慎重选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