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后凯:在乡村振兴中传承好脱贫攻坚精神时间: 2022-04-19信息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021-08-02 16:37 作者:魏后凯 责编:SJW
魏后凯:在乡村振兴中传承好脱贫攻坚精神
2021年7月30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做了发言。以下是他发言的主要内容:
大家知道,自2015年底中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经过五年多的艰辛努力,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这种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同样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以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来。对于已脱贫的地区而言,在五年的过渡期以内,要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要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的质量,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不断完善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和帮扶机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和新发生贫困;另一方面,要做好统筹规划,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力传承脱贫攻坚精神,并把脱贫攻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模式经验运用到乡村振兴之中。
下面就如何传承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是上下同心,汇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与脱贫攻坚相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其时间跨度更长、涉及范围更广、承载任务更重、实施难度更大。要打好这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持久战,必须处理好政府、市场与农民的关系,通过政府、市场、农民三方合力,汇聚全社会的资源,共同推进和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由此破解某些地方存在的“政府在干、农民在看”的困局。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政府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安排等方面,对农业农村实行优先;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市场能做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做;更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上下同心,汇聚全社会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确保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
二是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脱贫攻坚更多依靠的是外部力量的帮扶,虽然832个贫困县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但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一些脱贫地区并没有形成内生发展机制,发展基础仍较薄弱,内生发展能力不足。与此不同,乡村振兴重在依靠改革创新,全面激发其内生活力,形成可持续的内生发展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讲,改革创新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源动力,没有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农村体制改革、机制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造和营销变革等等都是这种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时期,要以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激活农村的资源、市场和主体,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
三是以民为本,构建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把全面提高农民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人才和文化建设、投融资等方面建立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刚才我已经讲了,乡村振兴是一项持久战,是未来30年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急不得也等不得,一定要长短结合,立足当下,谋划长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形成一整套能够长期管用、有效的体制机制,避免犯一些颠覆性的错误。例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发展长效富民产业,建立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如何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建立公共设施管护营运的长效机制;如何加强扶贫资产的管理,建立扶贫资产后续维护经营和监管的体制机制等等,这些都是当前急需研究和探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四是精准施策,打造乡村振兴的多元模式。按照前一段时间通过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我国目前有将近3万个乡镇,5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各地区乡村发展的情况千差万别,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振兴模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精准扶贫中的“精准”思想扩展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来。很明显,脱贫扶贫要精准,乡村振兴同样要精准。要针对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的村庄,采取不同的振兴模式和政策措施。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过程中,各个地方由于发展情况的不同,都应该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模式,尤其是乡村治理,近年来各个地方已经积极探索了一系列的多元化乡村治理模式。
下一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一定要传承好脱贫攻坚精神,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高度重视上下同心、改革创新、以民为本、精准施策,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工作做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微信公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新浪微博
@秀米XI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