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国际论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分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时间: 2019-12-10信息来源: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2019-12-8 作者:分论坛会务组 责编:qgy 张嘉麟 供图:曹亮
2019年12月7日,长三角国际论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分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成功举办,分论坛的指导单位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共同承办。
参加此次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的国内嘉宾有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范恒山,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周振华,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研究员权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长德教授,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覃成林教授等;国外嘉宾有英国伦敦大学规划学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Batty,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Mei-Po Kwan,荷兰莱顿大学经济系、公共管理学院杰出教授Olaf van Vliet,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地理与地质系终生教授、空间信息科学与教育研究所(IGRE)所长谢一春。
开 幕 式
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曹建华教授主持。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许涛致辞,对大家来上海参加长三角国际论坛分论坛、一起交流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许涛书记指出,上海财经大学努力对接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开展中国问题、国际范式的高水平研究,今年4月成立了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协同国内知名大学共建教育部长江教育创新带人文社科创新合作体,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两大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撑。几天前,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规划纲要的发布也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持续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于这一背景这次分论坛聚焦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期待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各位来宾深入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共同探索世界级城市群的演进之路,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全球经济格局相融合,推动长三角地区全面参与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
接下来,举行了“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许涛,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长德教授共同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揭牌。
在此次论坛上,还举行了《2018-2019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发布仪式,由报告的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许涛和人民出版社编审、报告的责任编辑陈登先生共同发布《2018-2019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陈登先生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他指出报告针对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从宏观上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及长三角战略定位,针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包括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及方向,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产业发展、交通发展、社会发展、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及其竞争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分别与四川省成都市发改委、上海市青浦区发改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上海市青浦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金融服务办)党委书记、主任朱正伟,英国伦敦大学规划学教授Michael Batty,美利伊里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教授关美宝、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地理与地质系终生教授谢一春共同见签。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向进副主任、上海市青浦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金融服务办)党委委员叶慧副主任分别代表各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开幕式上,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解读,并对长三角高质量与一体化系列指数进行了说明。张学良教授首先指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发展规划纲要也在战略协同、战略定位、战略空间、战略路径上进行了详实分析,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设定了路线图。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作为高校新型智库,尝试以创新理论为引领、以多元数据为支撑、以国际经验来对比,构建指数系列来对长三角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体检”。指数编制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深刻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二是构建了创新性的理论和体系,三是综合采用了新指标、新数据、新方法、新技术。基于对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以及课题组建立的市场一体化、功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绿色一体化与政府合作的“六位一体”的理论体系,课题组综合运用各项城市流数据构建了涵盖的一体化发展指数,同时 ,从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经济效益、城市活力、生活宜居和生态绿色六个方面构建起了包含70个子指标的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数。最后,张学良教授指出,长三角未来要从“四个放在”出发,即放在历史维度里、放在现实背景下、放在国际比较中、放在未来趋势上进行思考与进一步谋划。
主 题 演 讲
(上午场)
上午的主题演讲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曹建华教授主持。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做了题为“低碳生态新城的ABC模式及其韧性”,他强调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老城市的活力、宜居性发展好,另一方面,就是要建一些低碳、生态的新城,包括核心示范区,要完全按照低碳新城的模式进行建造。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代,韧性是最重要的,我们可将新城分为A、B、C模式。A模式的主要特点为“技术为本”、高昂投资、高技术依赖,难以推广复制,组织、社会、经济韧性不足;B模式表现出逆城市化、外部植入、被动适应、难以持续的特点,工程、经济、组织韧性不足;C模式的建造成本、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自进化改进等各方面韧性较为均衡。低碳新城建设过程中,相比于A、B模式所谓的高科技或低碳陷阱,C模式生态城成功均衡了A和B模式的两极化特点,具有一种自动演化的特质,产生了较强的经济韧性,展现出了极强的恢复力和适应性特征。同时,以人为本是新城设计的核心,不能只为了GDP,而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美好,用人的自演化智慧来解决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这样,我们低碳新城就会有很强大的复制能力,很强大的自演化能力和很强大的适应能力,这样的新城才有好的未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范恒山做了题为“一体化背景下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点任务”的报告,他指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充分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与成功做法,又要从实际出发,紧扣核心要求和关键环节,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除了做好统筹规划、建设内畅外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等通用事项外,就城市本身而言,需要着力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完善规模结构,应基于区域协调的要求,借助一体化,以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为主攻方向,优化城市结构和规模;第二,优化功能布局,按照主、辅配套与分工组合的原则,处理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功能设置,实现错位发展;第三,强化核心引领,坚持核心城市发挥示范作用与发挥辐射作用相结合,坚持“强中心”与“去中心”并举;第四,推动圈带协同,原则上,应按由内而外、由近而远的路径推动都市圈、城市带同城化建设,但也可以基于区域一体化要求,通过适宜的机制,由易到难推动各圈带中心城市间有关重要领域的制度衔接与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共享,以重点城市带动一般城市,加快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第五,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组合是长三角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实现城乡融合也就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使命和重大任务,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以平等同权为核心,统筹制定规划、推进制度对接、强化双向交融、强化以城带乡,实现融合发展。
英国伦敦大学规划学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Batty做了题为“重构城市,突破规模法则——基于对英格兰和威尔士不同边界的城市研究”,他认为,城市的空间范围是不断变化的,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财富的增长,如何准确定义城市至关重要,这涉及到通勤、变迁、互动、贸易等多个方面。Batty以英国为例介绍了城市群的层次结构,不同的城市间通过错综复杂的道路系统相互连通,采用城市分割的办法,可以区别不同层次下城市的界限、动态特点等。Batty还指出富裕城市如何更好实现规模效应,带动周边的城市实现协同一体化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Batty强调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在英国并不存在收入与人口规模的线性同比例变化。Batty还分享了他的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包含GDP总量、GDP增速、专利申请数、犯罪率的高低等内容的评价体系来评估一个城市的增长绩效。Batty以欧洲为例,从半径5000米到200米比例尺详细介绍了欧洲不同城市群的城市边界与范围。最后,Batty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表达了美好寄托,希望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最终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作了题为“跨域流动:速度、流量、成本和方向”的演讲,他首先提出区域一体化应该是促进要素的活化,而不是要素的固化,使要素在区域之间更好流动起来。跨域流动可能包括四个维度:速度、流量、成本、方向。在世界银行2009年出版的《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报告中提出三条途径:第一,要关注经济密度;第二,要缩短区域之间的距离;第三,要降低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张忠伟主任还分享了在一体化示范区研究过程中,访问国外跨区域合作的典型案例:一个是厄勒区域,另外一个案例是“欧洲之心”项目。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独特之处,张忠伟主任将其概括为三个核心点:第一,跨省域;第二,最江南;第三,依托超级都市圈。对于示范区的特殊使命,《总体方案》非常明确,两个“率先”,即在不打破现有的行政隶属下探索跨两省一市的一体化治理新机制。第一,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第二,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同时,这个地方的战略目标包括:一是“新标杆”,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二是“新高地”,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三是“试验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四是“新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荷兰莱顿大学经济系、公共管理学院杰出教授Olaf van Vliet做了题为“欧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报告,他的主要观点如下,欧盟的一体化是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一体化,这样的一体化表现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这与全球化的进程充分匹配。接下来Van Vliet教授从公共财政支出的角度分析了欧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体化路径。他指出:随着一体化的深入,欧盟15国自1980年至今平均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但上升中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欧盟在社会治理中的差异。随后Van Vliet教授进一步介绍了欧盟各国在一体化中采取的治理政策,这些政策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城市包容性增长、创新以及乡村地区发展的角度展开,同时这些政策也充分关注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劳动力流动性、消除贫困、提升教育水平等方面。最后Van Vliet教授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欧盟的一体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并带来了技术、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变化与改善,同时全球化背景下的欧盟一体化对于社会保护(行政边界壁垒)以及新增社会支出也存在部分影响。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研究员做了题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报告,他的主要观点如下,基于城市的外部关系、网络关系的定义视角,长三角一体化的本质包括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基于统一市场的资源要素充分流动与合理配置视角,只有通过统一市场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才能形成区域之间各个节点的关联;二是在长三角区域内部需要形成基于区域功能多中心的水平协同分工体系;三是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要形成基于区域治理结构的利益协调机制。目前,从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来看,上海现在尽管集聚了大量的跨国公司总部、全球的研发机构包括其他的全球功能性机构,但这些机构的入度和出度严重不对称。从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来看,尚未完全形成原创性的成果,也没有能够很大程度的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从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来看,上海虽然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但这些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服务半径确实很窄,在先进制造业领域还缺乏高技术含量。从开放枢纽门户来看,上海的枢纽门户也是成型的,但往往是单向的,双向是不对称的,而且层次也比较低。所以对上海来讲,要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龙头作用,只有首先提升自身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带领长三角其他城市在功能协同分工的基础上面向全球市场,真正把长三角打造成一个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一个平台。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研究员做了题为“城市群比较视野下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核心议题和突破路径”的报告,他从“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纬度出发,把长三角城市群放在国际城市群和国内城市群两个视角中进行比较,认为虽然长三角地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重要条件,但是其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发现,与世界六大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在劳动生产率、人均GDP、创新水平、核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生态环保五个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与中国其它三大城市群(京津冀、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经济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国际化程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强度、营商环境和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方面较珠三角城市群相对较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长三角是最有基础、最有条件实现现代化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地区。未来,长三角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以形成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重要支撑,以形成一体化的现代市场体系作为制度基础;以形成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体系作为重要条件和“牛鼻子”,以形成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基本条件;以形成一体化的开放经济体系作为重要动力和源泉,从而进一步再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主 题 演 讲
(下午场)
下午的主题演讲由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主持。
美国东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谢一春做了题为“地理空间与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发展”的报告,他指出,从理论上讲存在三种类型的城市群。第一种类型是具有一个最大的核心城市,例如像伦敦或巴黎等。第二种类型的城市群中有几个大城市,并且这几个大城市规模相当,在空间上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第三类也是新型的城市群,例如长三角城市群,其中很多城市的规模都很大,但还是有一个主导的核心超级大都市,就是上海。对于城市群,通常有两种衡量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就业率衡量,比如,在CBD 2英里范围内有多少就业机会,10英里内、25英里内有多少就业机会;第二个维度是人口,例如离CBD一定距离和半径内有多少人口。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Mei-Po Kwan做了题为“大数据与地理空间技术在健康城市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她指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环境政策是相互影响的,环境政策评估对环境影响的单向性假设既有优点也存在很多缺点。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环境政策效果评估很难确定,尤其在加入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个人出行等个体行为因素后将使研究变得更加复杂。Mei-Po Kwan重点分享了对北京及周边城市环境污染政策评估的成果,认为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的时间节点以及不同的个人行为对环境政策评价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做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时要把时间、空间、文化甚至包括个体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要从总体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的动态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做了题为“长三角地区的差异性与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报告,他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肖金成研究员介绍了长三角区域存在的差异,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土地面积是长三角城市群16市的三倍多,但GDP只有一倍多,人口刚刚超过二倍。人均GDP相差2万多元,地均GDP每平方公里相差6500多元。肖金成研究员强调要正视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差异,城市之间只有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功能分工、优势互补,结构升级、布局优化,生态共保、绿色发展,圈域扩展、辐射带动,才能实现一体化发展。肖金成研究员还介绍了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即核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共同发展、交通的网络化、城市之间形成了较好的分工、通过“反磁力中心”建设防治大城市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等。最后,对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建设,肖金成研究员建议从空间布局优化、经济结构升级、城市功能分工、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扩大世界影响力等五个方面不断加强。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做了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与区域协调政策的展望”的报告,他认为,无论是从国际环境来看,还是从我国现有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需要研究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区域发展带来的启示大概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是跨区域的顶层设计与规划,第二是与强国战略相匹配的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增长极,第三是要解决大尺度区域调整和多维度的发展落差的弥合问题,第四是区域治理和区域协调要有所突破,最后一点是探索我国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需要随着时代背景和战略导向而变化,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应以区域一体化为核心,以机制、要素和维度作为三大支撑。我国经历了低水平发展阶段和非协调发展阶段,已进入转型协调发展阶段,正在向高水平发展阶段跨越。未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要解决高质量发展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总体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来看,指导方针、总体目标、空间载体、政策工具、协调路径中存在的问题不光是实践问题也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者们共同讨论与破解。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长德教授做了题为“双核心—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成渝城市群内经济洼地为例”的报告,他观察到成渝城市群内部发展差异大,成渝城市群四川省的15个市的人均GDP从最高的成都到最低的达州相差3倍多,重庆差别就更大了,从最高到最低相差6倍多。夜间灯光图显示成都和重庆还没有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他特别观察到位于成都与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之间的地区,相对于成都和重庆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发展洼地”。他在一个三区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对此现象给出了解释。模型表明,一个地区的制造业份额取决于本地市场效应和市场中心效应,对于成渝之间的地区而言,它们的作用方向相反,前一个效应产生分散力,后一个效应产生的是集聚力。因此,降低区际交易成本的相关政策措施,比如修建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政策是否吸引企业向落后地区迁移,是不确定的。同时,如果落后地区的支出份额足够高,那么加强落后地区与两个发达地区间贸易的政策,可以吸引企业迁移到落后地区。当支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度的上升会在落后地区发生突发性集聚。基于这一分析,郑长德教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成渝两个核心城市之间的中间地区的要素份额、运输成本和经济活动集聚,解释了“经济洼地”的形成。最后,郑长德教授指出:对于两个核心城市间的“经济洼地”,一是要实现区域内部的一体化;二是要选择具有报酬递增的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覃成林教授做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分析“的演讲,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发展定位——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总体要求和重要途径。他还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属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范畴,就粤港澳大湾区现阶段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言,分别从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三个层面,构建由七个维度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2016-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波动,各个维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水平的贡献不同,各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比较显著。最后,他对总体上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不仅要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把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还要抓住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建立新型的产业结构,改善发展条件,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层次差异和区域差异等。
圆 桌 论 坛
圆桌论坛环节由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和人民出版社编审陈登老师共同主持。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校长孙海鸣教授,英国伦敦大学Michael Batty教授,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地理与地质系终生教授谢一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Mei-Po Kwan,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长德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覃成林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杨亚琴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刘乃全教授,光明日报上海记者站站长曹继军,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社长李鹏,广东省深圳前海第三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竺敏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发改委副主任吴志祥等参与讨论,各位专家围绕“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出版17周年”进行了讨论(图略)。
供稿:分论坛会务组
供图:曹亮
编辑:张嘉麟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简称“长江战略研究院”,深入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大、前瞻性问题,聚焦相关领域重大战略举措与机制体制改革,致力于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决策咨询研究高地与城市群理论研究重镇,并努力发展成为上海市、全国乃至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城市群与区域发展”领域的思想库、学科高地和重要的新型智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