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 会议动态
会议动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座谈会(上)时间: 2021-07-06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秘书处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2021-4-28 作者: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责编:SJW


          

          


导语:2021年4月26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座谈会在河南洛阳举行,本次座谈会也是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19次专题会议、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郑洛西高质发展会议,会议由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陕西省政府督查专员周和斌,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鲁玉,河南省发改委主任何雄,及来自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济源市、许昌市、平顶山市等黄河流域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沿线城市的有关负责同志,洛阳都市圈域内各地负责同志等参加座谈会。洛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常务副市长王琰君等参加相关活动。 

    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陈文玲,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范恒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新疆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院长刘以雷,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张大卫,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张建清,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以及特邀嘉宾等。

图片


开幕式

开幕式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何雄主持,何雄主任表达了对参会人员的热烈欢迎。随后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陕西省政府督查专员周和斌,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范恒山发表大会致辞。

图片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在致辞时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他说,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坚守黄河安澜这一底线,扭住保护治理这一关键,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传承黄河文化这一根脉,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郑州、洛阳、西安文脉相通、人缘相亲、山水相依、交通相连、经济相融,三地同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河南将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历史性战略机遇,与陕西、山西两省协同联动、紧密合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人文交流交往,加强产业合作,推动郑洛西三大都市圈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互动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共同构建开放新格局,形成竞争新优势。


陕西省政府督查专员周和斌致辞。周和斌在致辞时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和周边区域区位条件优越,合作潜力巨大。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对连接中西部、沟通南北方,构建发展新高地、示范带动沿黄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为晋陕豫三省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陕西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立足科技、区位、能源、产业优势,加强全方位全领域的合作协作和交流互鉴,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共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共同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表达了对各位领导、专家的欢迎。

刘宛康强调,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郑州、西安、洛阳三大都市圈文脉相通、山水相依、交通相连、经济相融,具有合作发展的天然基础和综合优势。洛阳因时顺势,聚焦定位,将来要继续把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作为主战场、主抓手、主平台,加强与郑州、西安的合作发展,依托自身扎实的产业基础,引进郑州、西安的人才资源、科教资源,学习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最后,刘宛康表示,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为洛阳都市圈的建设把脉问诊,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出谋划策。洛阳一定会在中央和各省大力支持下,与郑州、西安等市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新的动力源。


图片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范恒山作了“精心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致辞演讲。

范恒山指出,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为落实战略核心要求形成强力的示范和带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坚实的支撑和枢纽,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动能。但要认识到,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也充满着困难和挑战,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普遍脆弱、区域合作存在长期的体制困扰。应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从流域实际出发,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要守住生态基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开展其他一些工作的基础和底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要注重因地制宜,结合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资源禀赋,加强战略协同、创新协同,推进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要坚持互利共赢,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要搞好文化传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强化区域资源整合和协作,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吸引力的黄河区域文化旅游带;要保持循序渐进,科学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坚持清单化、项目化、时限化和滚动式管理,建立强有力的跟踪督促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大会主题发言

图片


专家大会发言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主持。


图片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发表了题为“黄河中游城市碳中和路径”的演讲。他指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发展需要,中国的碳达峰来得较晚,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节能减排,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郑洛西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群都必须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在英国等欧洲国家,主要依靠的是用天然气取代煤来节能减排,但由于中国属于“贫油少气”国家,有限的天然气能源储备无法满足实际整体需要,因此郑洛西要寻找其它替代能源,陆上风电和太阳能是非常好的方向。研究表明,只要在郑洛西拿出很小的一部分地区来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就能够满足郑洛西地区的能源需求。

黄河流域地区要把城市作为主体来实现“碳中和”目标,因为只有城市才能把能源供应、能源消费进行整体有效地布局,同时开展城市之间的减排竞争将有利于全国减排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对农村农业碳汇、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工业五个板块进行统筹安排,采取合理有效的顶层设计。

在实践过程中,他认为首先要做好绿色建筑与社区微能源的结合,在社区中争取首先实现“碳中和”。将屋顶的太阳能、电梯的下降势能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微电网,同时利用电动汽车的储能进行电网调峰,提高电网供能效率。另外,我们还要学习日本的经验,让绿氨代替一部分的煤,改变现有以“化石能源”为主要的能源结构,利用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做了以“创造畅通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为题的主旨演讲。金碚认为可以从“流动”的视角定义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流动,流动的本质是畅通,畅通的本质是有序、协调。物质流动、货物流动和人员流动等不同的流动形式带来了不同的文明,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格局。比如,人类早期的大河文明,工业化阶段的海洋文明都是流动形态。在各种流动中不仅有物货流动,还有一个重要的流动形态即思想的流动,货物的流动可能带来成本和规模的改善,但思想的流动会带来创新的配置。人类社会经历了“大分流”和“大合流”两种时代。在早期西方文明的形成过程中,物质的流动和思想的流动很大程度是分离的,思想流动仅在少数几个国家出现,这也导致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分配不均。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推进,物质流动和思想流动也开始出现了新的格局,“大合流”现象出现,人类的经济发展路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金碚还指出,我们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逻辑、理论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也对整个经济发展格局的基本逻辑产生了新的影响。最后,他强调,物货流动提高效率,思想流动导致创新,人的流动促进文明进程。


图片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北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作了“从两京到双城:长安与洛阳的前世今生”的主题演讲。李浩指出,从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到唐代韦述的《两京新记》、清代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的《唐代的长安与洛阳》,西安和洛阳文脉相通的历史比较早,将两座城市放到一起进行讨论研究由来已久。李浩认为,西安和洛阳有很多共同特征,两城同是黄河干支流流经的两个重要城市、同处于秦岭淮河分界线的北侧、同是长城沿线南侧的两个城市、同在胡焕庸线南侧、同是两大古都,都是十三朝古都、同由隋代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规划设计。作为“两京”的长安与洛阳,曾在军事上互为屏障、在社会经济文化上互补互助。伴随新朝迁都,历史上的长安与洛阳逐渐衰落。都城改变取决于众多历史因素,当前两个旧都的行政主管和普通市民不必有原罪感。但从当前发展来看,西安、洛阳仍面临着人才外流和精英外溢的压力,两个城市的管理者仍要有危机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对于西安、洛阳等文化城市升级发展、向上向好,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至于能否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跻身世界优秀城市之列,应该由两个城市的实践来回答。对此,李浩建议,作为新丝路节点上的“双城”,西安和洛阳要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双城”记,学习世界优秀古都城市规划建设经验,保护遗产文化,修复传统文化,构建“双城”或“三城”高品质旅游网络,从文化敬畏来理解文化自信。


图片

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作题为“在高质量发展中洛阳的优势、短板与对策”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虽然洛阳在以大河大山大坝为支撑的生态屏障建设、创造大国重器的重工业基地、一贯重视创新驱动的中西部创新高地、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洛阳都市圈核心城市以及由千年帝都支撑的文化旅游圣地五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洛阳发展也存在的短板,一是洛阳在郑洛西合作带中发展步伐偏缓,尤其是放在郑洛西以及长时间趋势比较下发展步伐明显偏慢;二是开放发展水平较低,出口总额仅相当于当地GDP比重的0.4%;三是重工业重资产重负荷压力大。从2010—2019年,郑州高耗能企业减少58.9%,西安减少47.8%,洛阳只减少21.1%。四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不管是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是和省内省际等城市相比,第三产业占比明显偏低;五是高质量发展尚没有形成比较优势,尤其在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数、一般预算收入占比、公共预算支出以及人均财政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较低的情况。因此,洛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该从以下七大方面着力,一是要全面强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意识,二要协同推进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规划,三要坚定不移扛稳大国重器责任,四是以开放发展为市域经济发展赋能,五是用激活创新资源的方法促进创新创业创造,六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按的步伐,七要合作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图片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作题为“大时空背景下郑洛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的主题演讲。从全球视角出发,结合最新的全球夜间灯光、人口栅格、建成区等大数据,他指出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至今仍是人类居住、企业生产的集聚地。从国家要求出发,他提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中国“钻石”菱形空间发展格局的要求,是缩小南北差距、实现中西平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拓展中国成为一个全球性超级大国的必然要求。站在历史演进视角,他指出郑洛西处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区,中华文明的起源、商业的萌芽、古代科技艺术的巅峰无不发生在这条厚重的文化带上。而在现实基础上,基于上市公司企业关联、高铁网络、微博互动等流量大数据,他进一步指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并非“无源之水”,城市间交流合作呈现出“多节点”、“多线程”的特征。基于上述时空背景,他构建了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四轴八带”的轴带发展战略框架。“四轴”即追求“四高”发展目标,打造郑洛西沿线高质量发展轴、高品质生活轴、高效能治理轴、高水平开放轴。“八带”即构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生态带、文化带、宜居带、科创带、制造带、开放带、发展带、合作带。最后,他分别着眼于生态共治、交通互联、文化共兴、创新驱动、产业互补、数字赋能、服务提质、开放协同、规划引领、机制保障十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十把密钥”,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举措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文中部分内容转自“洛阳发布”公众号

大会主题发言内容根据会议现场速记整理

大会圆桌讨论部分内容转载自《洛阳日报》

http://lyrb.lyd.com.cn/html2/2021-04/27/node_4.htm


(来源: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秘书处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2021-4-28) 

图片

图片责任编缉:祁国燕


阅读 364

写下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