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系列 > 《国土规划与城市发展》(1995年12月)
《国土规划与城市发展》(1995年12月)

国土规划与城市发展 论环渤海地区的规划与发展时间: 2019-08-09信息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 作者:方 磊 责编:qgy


 一、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国内国际形势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十分有利,这是个十分难得的机遇。从国内看,经过13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现在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经过多年的认识和实践,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子,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今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各地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思想进一步解放,都希望能够尽早上一个新台阶,这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国际看,旧的世界格局正在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在这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想把主要矛头对准中国,但还没有足够能力。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争取到一个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利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但是,机遇和挑战历来都是并存的。目前的机遇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

抓住机遇,需要树立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这种机遇的可能变为现实。否则,就会重犯六七十年代坐失良机的历史性错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既是摆在全国面前,也是摆在环渤海地区和各个省、市面前的一项共同任务,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的精华所在。如果说,长江是我国南部正在升起的巨龙,那么,环渤海地区则是我国北方正待展翅而腾飞的鲲鹏。庄子曰:“北海有鹏,其名为鲲。展翅而九万里……,”环渤海地区以京津唐为中心,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两翼,绵延50多万平方公里,正待展翅高飞。抓住机遇,使这一地区的经济腾飞,可以带动我国整个华北、东北的经济发展,其作用之重大,意义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


二、对区域经济规划的认识和实践


促进经济的发展,规划十分重要。因为区域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层次。全国经济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全国性的,由国家根据发展的需要和产业政策,统一考虑其发展和布局;二是各具特色的地方经济。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形成了全门类的和全方位的全国经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要有全国总体规划的指导,而且还必须制定出既有宏伟目标,又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合理的区域经济规划。这就要求我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布局和规划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大国,已经建立起了独立完整和全方位的经济体系,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是全方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要门类齐全,面面俱到。恰恰相反,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气候、经济技术基础等客观条件不同,各地区在遵循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特点,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形成有地区特色、有自己优势、面向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的地区经济。否则,如果不发挥地区优势,追求门类齐全,就会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因此,完全有必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资源条件、地理区位、经济技术基础以及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来规划经济发展,从较大的范围内来考虑地区布局以及省市之间的联合发展。

基于这个认识,应将环渤海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和规划。本区三省二市以环渤海为地理中心,具有区域整体性;共同面向东北亚各国和太平洋地区;区内各省市的煤电运联系密切,要在大范围内进行系统优化;本地区目前的产业分工尚不突出,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工;京津冀鲁水问题的统筹解决也有相关性,渤海也面临着如何共同开发和紧迫的环境保护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三省二市作为一个大区域进行统筹规划。

搞好区域经济规划,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从计划经济为主转变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经济运行机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变。二是各地区发展经济的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由以行业管理为主的调控运行体制,逐步转向行业和地区两个并存的运行主体的新格局。三是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计划管理形式多元化的格局。这种发展和变化使得传统计划经济形式和手段,以及它的模式和内容都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抓好三个层次,即国家的、区域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以便更好地把微观放开,搞得更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逐步发育完善,市场调节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编制区域规划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依托市场、开拓市场。在培育和发展市场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必须从区域的比较优势出发。而比较优势只能通过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才能实现,所以,依托市场是实现比较优势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省区市的经济发展不应该是封闭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应是封闭的,更不可能是孤立的,必须通过合理分工和联合,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发展。

依托市场,并不意味着削弱计划调节的作用。只是计划调节的作用有所转变,转变到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排斥计划调节的作用,这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小平同志讲,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并不是一个排斥另一个。从资源合理配置来看,市场调节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作用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从另一个角度讲,规划和计划也是调节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核心就是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资源的合理配置当然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区域规划近期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规划发展规模经济,打破省际界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主要途径是通过区域间的联合和协作,促进区域市场的发育,合理布局生产力,变各省市的优势为区域的整体优势,协调一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为实现上述规划的目的,在环渤海地区规划中应该坚持以下几条基本方针。

(1)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新旧体制转换的进程。要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为目标,以转换企业机制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策职能;要以市场为基础,逐渐形成有重点、分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2)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突出的地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完全有可能比其它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但是,高速度要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3)加快科技进步和智力开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大约只占25%左右。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大体在70%—75%,有的还稍高一点。环渤海地区智力资源雄厚,是全国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加快科技进步和智力开发的潜力很大。

(4)加快经济发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相对量不足,这是各个地区都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目前工业产值中消耗的能源所占比例要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投入多、产出少、效益差的粗放式经营是我国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把节约能源、原材料,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环渤海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依靠大量的新增投入是不可能的,也是我国国力所不及的。主要还是要靠利用好现有的物质技术基础,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强化企业管理,大力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走集约经营之路。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环渤海地区目前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不足,对全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未能产生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规划要从国民经济不断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大力优化环渤海地区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和能源工业的开发与建设。现在有些地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重视不够,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有些地区在基础设施不具备的条件下,仍想搞一些力所不及的加工工业。环渤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总的说是相对滞后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北京为39%,天津还低一些,辽宁、河北和山东省的许多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更低一些。整个环渤海地区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2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一个百分点,而广州、深圳、珠海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5%左右。我想,环渤海地区第三产业在本世纪末应该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发展第三产业。

(6)认真重视土地、资源、环境等问题。主要是几点:一是要坚持统筹规划,联合协作的原则。要从一省一市的圈子中跳出来。规划要从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的需要出发,实行大市场、大开放、大开发,按照经济内在联系和规模经济的要求,合理搞好项目布点和资源配置,形成地区整体合力。二是要突出重点。由于各地区或一个省市的内部,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潜力是不同的,因此只能优先发展一些条件比较好的重点地区。在环渤海地区,这个重点可以概措为“一带”(即滨海地带)、“两点”(北京和天津)、“三线”即本区的三条铁路干线沿线。此外,还要把重点放在已经形成具有一定基础的有发展条件的经济中心区和若干生态环境整治的区域,不能面面俱到。三是要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从环渤海地区来说,站在环渤海地区看环渤海地区、改革开放13年来和建国40多年来,这个地区经济确实大大发展了一步。但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比较,再扩大一点与国外相关区比较,如和日本的濑户内海地区比较,就有差距了。日本的懒户内海地区海域面积相当于环渤海地区的1/5,但濑户内海的国民生产总值却高出环渤海地区的4倍。如果把我们这个地区与美国的墨西哥湾五大湖地区相比,差距也很大。我们这个地区,每个省、市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其优势又各有不同。在规划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要善于利用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求得共同发展。总起来说,我们的规划方针应当是:统筹规划、联合协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内引外联、有分有合、面向市场、共同发展。再具体一点说,就是要统筹规划全区域的交通干线(包括通信)建设;统筹规划、联合开发区域的能源资源;统筹规划区内主要原材料工业建设(钢铁、石化),统筹规划和合理区分区域内主要城市的性质与功能;统筹规划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整治区域;统筹规划区域的对外开放,确定区域性的对外开放格局; 等等。&



        (1992年8月)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