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与城市发展 下 重点项目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过程分析时间: 2019-08-14信息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 作者:王一鸣 段喜臣 责编:qgy
从经济联系分析,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投资方向和布局思路与全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建国以后,随着我们对这种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全国城市发展的宏观格局也随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系统总结重点项目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既有利于正确评估过去几十年重点项目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也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基础上制定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一、1979年以前重化工业化战略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1953~i978年,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通过长期保持高积累率,利用计划体制的某些优势,资金集中使用,重化工业不断加强自我循环手段来实施重化工业化战略。由于国家重点建设体现了重化工业化战略,便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1、资本密集型项目居多,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建国初期,为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家依靠计划经济能集中调动资源的优势,积累巨额资金投入现代工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及与之配套的限额以上项目,就是这一战略取向的体现。然而,这些项目多数是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项目,如156项中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11项,化学工业7项,机械工业24项,再加之军工项目,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项目总计占项目总数的90%以上。形成的生产能力中,资本份额高,劳动力份额小。这些项目一般而言,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口需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万元左右,吸纳的就业人口相对有限。因此,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影响力不大。而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医药项目不超过10项,对增加工业就业人口作用力微乎其微(表8)。
重点建设的顺利展开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但是并没有相应地促进城市化的迅速进展。至1978年,农业就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70.7%,仅比1952年下降了12.8个百分点,而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1978年比1952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工业就业人口只占17.4%,仅比1952年增加10个百分点。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与就业结构的缓慢变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家重点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关系。仅从工业增长及其在国民收入中占的份额来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比较迅速。但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率来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却是缓慢的。这种状态很大程度上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本密集度过高有关。其结果使我国农村潜伏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存在严重的隐蔽性失业。
表8 三次产业占国民收人份额及人口比例
年 份 |
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 |
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 |
服务业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 |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工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服务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1952 |
57.7 |
23.1 |
19.2 |
83.5 |
7.4 |
9.1 |
1955 |
52.9 |
26.5 |
20.5 |
83.3 |
8.6 |
8.1 |
1965 |
46.2 |
40.2 |
13.5 |
81.6 |
8.4 |
10.0 |
1868 |
50.2 |
34.8 |
14.6 |
81.7 |
8.6 |
9.7 |
1870 |
40.3 |
45.1 |
14.4 |
81.8 |
10.3 |
9.0 |
1875 |
37.7 |
50.5 |
11.6 |
77.2 |
13.5 |
9.3 |
1977 |
34.5 |
52.4 |
13.0 |
74.5 |
14.8 |
10.7 |
1978 |
32.7 |
53.5 |
13.6 |
70.7 |
11.9 |
11.9 |
重点建设项目多为中央直属型,基本上是高度集中、垂直管理的,生产要素主要是部门内部循环,与所在城市的经济联系比较松散。由于这些项目形成的生产能力隔离于城市经济之外,没有利用其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作用带动所在城市发展相应的配套和零部件加工企业,因而对推动所在城市经济发展作用力也不大。
2、重化工业项目过多,加剧了城市与乡村隔离式发展
50年代以后,在“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的指导下,实行“以钢为纲”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政策。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重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已经超过轻工业,1970年达54.4%,1978年为54.2%。从增长速度的行业分布来看,几个以重工业为主的行业增长速度比轻纺行业高1倍以上。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1%和18.1%,比轻纺行业增长速度高6.9%和1倍以上。食品工业增长速度也只有6.3%。这种轻重工业及行业增长速度的巨大差异,主要是由投资分布集中流向重化工业造成的。在1953—1978年的投资结构中,重工业占整个制造业投资的86.5%,轻工业仅占13.5%,不到制造业投资总额的1/5。从投资在制造业主要行业中的分布来看,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投资所占份额数倍于轻纺行业。占投资比重最高的是冶金工业,占24.8%,其次是机械工业占22.1%,而轻纺工业仅占4.8%。纺织、食品和造纸3个轻工产业的投资份额加起来才占整个制造业投资的9.1%,还不到机械工业所占份额的一半(表9)。
表9 制造业投资结构与增长格局 (%)
工业 类别 |
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 |
产值年平均增长 |
||
1953~1978 |
1979~1985 |
1953~1978 |
1979~1985 |
|
重工业 |
86.5 |
79.3 |
12.3 |
8.2 |
轻工业 |
13.5 |
20.7 |
8.4 |
12.6 |
机械工业 |
22.1 |
15.0 |
16.1 |
11.9 |
化学工业 |
13.8 |
14.4 |
18.1 |
10.0 |
冶金工业 |
24.8 |
18.3 |
12.6 |
7.3 |
建材工业 |
4.0 |
6.7 |
11.8 |
11.3 |
纺织工业 |
4.8 |
8.8 |
6.9 |
13.6 |
食品工业 |
3.0 |
5.1 |
6.3 |
9.4 |
造纸工业 |
1.3 |
1.1 |
8.3 |
9.1 |
由于重工业项目基本上不是以农业原料为基本原料,重工业的迅速膨胀主要又是靠内部自我循环,中间缺乏轻工业的迅速发展将城市与农村的产业链联接起来。高生产率的重工业与低生产率的农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接环节,使得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处于严重隔离状态。收入需求弹性很高的重化工业部门,与当时的国民收入水平很不适应,缺乏足够的市场推动力,使得重工业难以形成有效的扩散,带动轻工业,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小城镇也缺乏必要的动力发展相应的低层次加工部门和配套部门,阻碍了农村剩余人口的城市化和非农业化。
3、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阻碍了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约束下,企业的创办、经营方向和产品品种,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均由层层经济管理机构所控制,产品也被指定销售范围,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形成了许多壁垒,这就使得各城市之间互相得以建立地方性垄断市场。也就是说,一些城市的企业尽管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其它城市的同类企业,它们仍然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城市之间是隔离的,既无横向联合,又无相互间的竞争。
城市的隔离式发展就难以促进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发育。而重点建设项目,辐射范围较大,经济规模门槛较高。城市间隔离式发展,阻断了重点建设项目相互间的交错辐射,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城市间地区的工业发展。加之这一时期很多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并没有有意识地利用城市的集聚效应,分散布点严重。特别是三线建设按“山散涧”原则展开,多数项目没有依托城市,而是独立布点,难以使原有城市和新兴城市间成团成群发展,使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重点建设项目依靠农业积累资金,阻碍小城镇发展,使城市序列发育不健全
我国工业化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的。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经过短暂的恢复时期,我国就在1952年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极其脆弱,作为工业母体的农业发展尤其不足。以工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为例,早期工业化国家在开始工业化时,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多数都在0.6以上,而我国1952年这一比值仅为0.21。工业化就是资源从农业这个传统产业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使产业结构发生质的衰变的过程。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在不对农业进行任何干预的条件下,既保证农业支撑工业的发展,使资源要素顺利地转入非农产业,又不致于影响到农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我国工业起步时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工业难以回避一个特殊的矛盾。以便工业化顺利进行,就要求实行强制手段从低生产率的农业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金,这些手段包括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将很大一部分农业资金集中到国家手中,并利用行政措施追使农民将大量活劳动投入农业以避免农业因资金投入不足可能出现的萎缩。据统计,从1952年到1985年,农业道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形式提供的积累达5828.74亿元。加上同期农业提供的财政收入1863、1亿元,合计提供积累7186.84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新创造价值31869亿元的88、6%、除去国家用于农业经济的财政支出2886、88亿元,占同期农业新创造价值的13、5%。1987年国营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66277亿元,与农业1953—1988年间所提供的原始积累资金总额大致相当。
农业积累的资金相当一部分用于国家重点建设,而这些项目建设既不能吸纳足够数量的农村劳动力,又不能直接带动农村加工工业发展。这就造成这样一种结果,农村既无必要的资金积累投入农业生产,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或被各类建设项目暖纳,加之国家通过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农业资金积累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及资金密集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项目,农村剩余人口不能转移出来,这就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
5、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落后于工业项目建设
由于长期城市建设执行“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重生产性建设、轻非生产性建设、许多城市的基础和服务设施跟不上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就全国而言,“一五”时期,在基本建设中,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包括住宅建设)占33%。其中住笔占5.1%。但自“一五”以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比重逐年下降,在“三五”、“四五”时期下降到最低点(见表10),由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长期滞后,城市住房、交通、购物、就医、环境等方面问题很多。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数据,人均居住面积,200万人口以上城市平均为4、5米2,100—200万人口城市平均为4.3米2,50—100万人口城市平均为4.3米2。人均绿地面积:这3组城市的数字分别为4.3米2、23.1米2、8.9米2。大城市如上海、天津等问题更为突出,1982年上海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3米,人均绿地面积只有0.2米2。天津上述两个数字分别为4.2米2和2.6米2。就人均生活用水量而言,上述3组城市的数字分别为53.9吨、36.5吨和40.7吨。许多大城市自来水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北京市由于用水猛增,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缺水的阴影已经显现。市内交通也十分紧张,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汽车电车数:上述3组城市分别为5.5辆、4.5辆和3、5辆。
表10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关系
年 代 |
生产性建设投资 (%) |
非生产性 建设投资(%) |
住宅建设 投资 (%) |
市政公用 设施投资(%) |
工业总产值增长(%) |
“一五” (1953~1957年) |
67.0 |
33.0 |
9.1 |
2.42 |
18.0 |
“二五” (1958~1962年) |
85.4 |
14.6 |
4.2 |
2.13 |
3.8 |
调整时期(1963~1965年) |
79.4 |
20.6 |
6.9 |
2.11 |
12.9 |
“三五” (1966~1970年) |
83.8 |
16.2 |
4.6 |
1.35 |
11.7 |
“四五” (1971~1975年) |
82.5 |
17.5 |
5.7 |
1.09 |
9.1 |
“五五” (1976~1980年) |
73.9 |
26.1 |
11.8 |
2.19 |
9.2 |
“六五” (1981~1985年) |
57.4 |
42.6 |
21.8 |
5.31 |
18.8 |
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普遍高于中小城市,综合性城市高于一般工矿城市。然而,也正因为人口和工业高度集聚,城市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不相适应的矛盾在这些城市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交通拥挤、乘车难、能源电力供应不足、供水紧张、排水设施落后等。由于基础设施供不应求,影响了城市工业的改造扩建。进而使综合配套能力难以形成,企业的技术改造受到阻碍。由于供水、交通问题得不到解决,使一些应该在城市布点的项目,厂址选择迟迟得不到解决。
二、1979年以后工业发展战略转变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1979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工业发展战略也作了重大调整,产业结构开始由重型结构向轻型结构倾斜,即实行由优先发展重化工业转变为轻工业发展领先的战略。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将农村潜在失业人口变为显性,大批农村人口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成为实际上的非农业人口。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对外开放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加快。
1、农村经营方式转变和农业发展直接将农村闲置人口推向工业
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集中计划控制最薄弱的领域——农村展开的。1979年以来在坚持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经营。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国家还大幅度提高了过去一直人为压低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以上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每一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由668元提高到1138元,增长70.4%;每一农村劳动力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由869元上升为1699元,增长95.5%。农业人均产出的提高和政府实行鼓励农民进行多种经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政策,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的转变。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向非衣产业的高速率转移,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从事服务业和建筑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1988年,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达到8611万人,比1978年增加5462万人。乡镇企业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村乡镇和中小城市发展,并通过提高农民平均收入水平,扩大国内市场,为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城市轻纺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直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979年以后的十余年间,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国家重点建设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不断缩小;另一方面,重点建设项目的产业选择也发生了变化,轻纺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所占投资比例不断提高。从投资结构看,以重工业(或称为生产资本产品)为主的行业投资在1979—1985年时期大部分出现下降,而轻工业行业投资所占份额大部分上升。机械工业投资占整个制造业投资的比重,1953—1978年间为22.1%,1979—1985年下降为15%,下降了7个百分点;冶金工业也由24.8%下降到18.3%,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纺织工业投资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由1953—1978年的4.8%上升到1979—1985年的8.8%,上升了4个百分点;食品工业也上升了2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的行业分布看,1979—1985年以生产资本产品为主的行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低于1953—1978年的速度,而以生产消费品为主的轻工行业的增长速度均高于过去。其中轻纺工业1979—198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居同期各行业之首。
轻纺工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六五”时期,即发展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烟草、纺织等一般消费品产业;第二阶段是“七五”时期,发展了一批家电、冰箱、洗衣机等高技术耐用消费品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围绕发展轻型加工工业的需要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上游”工程,如发展四大乙烯工程(分别建在大庆、淄博、南京和上海)。这四大乙烯工程的完成从直接效果上说对增加城市就业人口影响不大,但通过间接作用和后向关联,带动了一大批轻纺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轻纺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
3、加工工业项目的普遍发展使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各种形式的地方包干和企业包干体制,各城市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竞相发展高附加值的盈利性产品。以冰箱、彩电、汽车、棉纺4项产品为例,在国家投资不多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就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各城市争相布点、重复建设,短短几年生产能力已经大大超过近期实际需求或关键配套件的供给能力。例如,冰箱的实际生产能力已达1600万台,1988年达最高产量758万台,1990年实际生产463万台,能力闲量2/3以上。彩电生产能力已达2000万台,1988年产量1038万台,1989年和1990年生产量均低于此数,能力闲置达1/2。棉纺1985~1988年新增纺绽1236万绽,超过“七五”计划新增370万绽指标。目前,全行业原料缺口达23%,1990年生产棉纱308.3万吨,比1988年降低10.1%,棉花仍供不应求。
重复建设导致严重的结构趋同。尽管各城市之间资源秉赋差异很大,各城市应该按照发挥优势的原则来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部门。然而近十年来,受市场需求结构和地方利益抬头的影响,各地方竞相发展边际收益高的轻加工工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一般机电产品、耐用消费品和纺织服装、日用工业品、食品等部门,使各地方之间加工工业部门结构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各主要城市无论大小和条件,产业门类都十分齐全。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这一地区14个城市,以行业产值排序,有9个城市的机械工业位居第一位,各有5个城市分别以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居第二位。其它行业的排列顺序也差异不大。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上海与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宁波、南通等市,产业结构差异也不大。同时,加工工业的过度发展,使得能源、原材料工业的产品普遍短缺,基础设施更趋紧张,迫使一些城市不得不回过头来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4、引进国外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建设项目增多,提高了城市经济的外向度
80年代以来,由于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技术引进成为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8~1988年,我国引进技术约2万项,3万个合同,用汇约150亿美元。这些引进项目按行业分类,成交额最高的是机电行业,占总成交额的23.6%,包括通用机械设备、专用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及日用机械。其次是化工、医药、橡胶、塑料,纺织、缝纫,电子,食品、饮料、烟草,轻工制造,金属治炼压延和建材等。由于加工工业项目居多,通过引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和老企业,不仅使各主要城市在部分产业领域迅速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不少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大大提高了城市经济的外向度。特别是地处沿海开放地区的特区城市、开放城市及其他城市,以老企业为基础,采用“嫁接”方式与客商兴办合资企业,加快了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了参与国际交换的能力。仅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90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9.7亿美元,出首创汇就达11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19.1%和21.8%。
5、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对外开放与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使沿海开放城市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些城市包括4个特区城市、14个沿海开放城市、61个地级以上市、43个县级市。特别是港口城市,开放条件更为优越。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全国城市体系的一个类型,虽然数量并不很多,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从整体规模来看却相当突出,在全国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作为港口城市,其城市功能毫无疑问是以港口交通最为突出,这种功能常常作为一种主导性因素,使对外贸易成为这类城市的一种主要功能,同时又促成其他城市功能如工业、商业和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如沿海港口城市吞吐量占全国63.9%(包括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内),外贸收购总额占43%,外贸口岸出口总额占88.9%。其次是工业和商业,工业总产值占2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22.8%,吸收外资总量占全国城市的63.5%。
从总体上说,沿海城市近十年来经济建设明显加快。改革开放使沿海城市投资环境大为政善,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和特区城市更有吸引力。据统计,近几年来总共投入数千亿元资金用于投资环境建设。1985年以来,将沿海开放地区的61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近5724亿元。特别是投资地带倾斜政策与产业倾斜政策相互促进,使开放地带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据统计,1985—1990年6年中,61市共投产的大中型能源项目和单项工程近百个,诸如广东沙头角电厂、宁波镇海电厂、海南马村电厂等大中型电厂相继建成投产,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大亚湾核电站在加紧建设,开放区用电状况大为改善。沿海港口建设也飞速发展,1985年以来,已完成46项沿海港口大中型建设项目和单项工程,6年共新增泊位数80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2亿吨。共完成13个机场的新建和扩建项目,61个市有31个已建立民航业务。不仅建成了沈大、广深、广珠、京津唐等高速公路,而且还新铺了大秦电气化铁路、沪杭复线、兖石线、胶济线、广深线等铁路,新建扩建了天津、上海火车站,完成了13项大中型邮电通讯的新建扩建工程,新增电话容量160多万门。6年来,61市累计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协议合同2万多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9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5%。一些主要城市新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90%以上是生产性项目,占全部协议合同金额的95%。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竞相在这些城市建立投资点,如美国熊猫汽车集团公司、施乐公司、联合碳化公司,日本佳能、精工公司,英国壳牌石化公司,德国大众汽车、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等。
6、城市体制改革,加强了城市经济中心作用
近些年对一些中心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各种类型城市联合体不断涌现,发挥了各级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提高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效益。
从1983年至1989年2月,国务院先后批准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厂州、西安、青岛、宁波、深圳、厦门、南京、成都、长春等14个城市在国民经济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其相当于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如享有省级的投资审批、技术引进、外贸进出口等管理权限,还下放了一部分部属和省属企业给这些城市。与此同时,还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这样,这些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安排建设项目,加强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由于扩大了各级城市的经济决策权,地方政府更加直接地参与经济过程。除了中央计划部门和企业之外,各级城市政府也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1979年之后,中央将财政收支、投资等方面的部分决策权下放给地方,各级城市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作用日益增强。为了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发挥城市整体经济优势,各城市之间的横向联合发展迅速。目前,我国中心城市之间建起数十个规模不等、形式不同的联合与协作组织。这些组织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多形式、多层次地广泛组织和开展生产、科技、流通、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联合协作,使合作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之间的横向联合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投资手段,如拼盘、参股、合股等,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大中型项目的建设。成立于1986年6月的南京区域经济协作区,目前已扩展到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18个城市,组织了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70多个横向联系网络,初步形成了商品、物资、金融、科技四大市场。4年来,已达成协作项目5000多个,融通资金80多亿元,交流商品300亿元,协作物资总额20多亿元,还组建了88个企业群体和集团。这种联合与协作,有利于各个城市之间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90年代重点建设投资方向调整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展望90年代,全国重点建设投资方向将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全国目前经济发展态势及国外城市经济发展经验,我们认为未来重点建设投资方向的调整,起码要在以下4个方面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
1、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将使城市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加快加工工业的改组改造。长期以来,我国基础工业发展缓慢,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工业生产发展不相适应,使相当一部分城市产业技术日趋老化,生产水平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因此,当产业结构轻型化超过了重化工业承受能力后,由轻型产业扩张形成的拉力逐渐衰退,经济有效增长下降。这表明,80年代突出发展轻加工工业,吃光了过去30年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和基础工业的老本,如果不对重化工业保持较高的投资比重,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就难以实现。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产业结构现代化,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消费品生产将占有更大的比重,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将愈来愈多地依赖于重化工业提供原料和技术手段。随着收入增长而演变的消费需求结构,必然拉动工业从轻型化结构向重型化结构过渡。从产业关联度系数分析,今后10年我国将重点发展以化工、钢铁为核心的重化工业。新的主导产业将是石化、微电子、汽车、合成材料等,这些产业将取代耐用消费品产业而成为新的主导产业。无论从内容和条件来看,第二次重化工业化都不同于第一次重化工业化。第一次重化工业化的历史是要在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国民经济的初步工业化。第二次重化工业化则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为下个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
第二次重化工业化将对90年代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各主要城市将随着资金积累能力的提高,逐步提高投资项目的产业档次;同时不得不控制轻加工工业的发展,腾出必要的资金投入重化工业项目。这样就会重新提高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密集度,使重点建设项目吸纳就业人口的规模减小。另一方面,更应该看到,加强重化工业,将使各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更趋协调,从而使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潜力得以发挥,整个经济的活力增强,最终使各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量增加。同时,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和各类服务业,广泛增加就业渠道,将使城市人口比例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因此,从总体上说,不会影响城市化进程,相反必然加快城市化步伐。
2、重点发展基础工业项目将使中西部城市发展速度加快
进入90年代,中西部城市发展面临一系列有利时机。第一,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的调整,有可能提高对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资金投入。国家在今后10年实行投资倾斜政策,加强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新建、扩建和改建一批大中型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由于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区位指向性强,国家产业政策落实到地区,就必然相应地加快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从而使这一地区城市的活力增强。在工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国家对中西部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也会增大。第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中央已选择了一批内陆边境城市,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将有利于中西部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中西部城市向东对外开放有较大限制,但向西开放,发展与独联体、东欧、中东、南亚的交往,却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中西部城市经过40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能矿资源生产基地,如以山西为中心,由若干煤炭工业城市组成的能源基地,甘肃和云南的有色金属基地,四川的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贵州和云南的磷化工基地,甘肃的石油化工基地等,形成了一批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城市。
90年代中西部城市能否加快发展,关键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一是要发展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提高资源加工能力和深度,将以输出原材料为主转向以输出粗加工品和半成品为主,并配套建设加工工业基地。以高耗能的原材料上游产品为起点,发展下游产品,形成一个产业群体。二是加快商品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成份。三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与协作,增强竞争能力。这些措施会大大加快中西部城市发展进程,推动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
3.、加工工业的改组改造项目增加,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产业高度
“八五”期间,我国将加强对现有老工业城市和主要行业的技术改造,安排和组织实施一批国家重点技改专项,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的产业高度,特别将使一部分老工业城市的落后产业得到改造,增强这些城市的发展后劲。
80年代以前,我国工业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象上海、沈阳、武汉、重庆等老工业城市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工业增长起初来自一些中等城市(明星城市),随后又主要靠沿海开放地区的中小城市、特区城市来推动。各城市间的增长速度差距迅速拉大。而老工业城市的增长速度趋于下降,特别是1985年开始,老工业城市的增长速度明显底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下降。例如上海市,1985~1987年平均增长7.4%,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15.5%的速度。其产值占全国的比重,1978年占12.9%,居全国第一位。1987年占全国的比重已下降为7.7%,比1978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已退居全国第二位。1990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为6.8%,低于江苏、山东、广东,已退居全国第四位。
为了推动老工业城市的发展,国家已决定对老工业城市增加技改投入比重,这将进一步增强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活力。使其进一步发挥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的作用。1990年4月,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为上海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通过开发、开放浦东,将带动浦西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上海经济发展开拓更为宽广的经济空间,并将重塑和增强上海的全国经济中心职能。浦西是上海工业的主要集聚地,开发浦东会形成新的投资需求,将会成为强大的推动力,使生产资料、消费品、投资、房地产、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需求迅速膨胀,使浦西因市场疲软而出现的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的状况有所缓解,并带动商业、旅游业、服务业的回升。浦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推动浦西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浦东现有企业与浦西部分企业联营,通过技术改造,将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基础上的合理配套。浦东发展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与浦西企业联合形成工业资金集团和生产销售网络,将使上海经济职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增强各类城市对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区位引力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虽有明显改善,但仍然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需要。第三产业则受到体制条件的制约和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金融、保险等部门,形式还比较单一,各种融资、信托、股市手段和相应的机构、设施还未形成,房地产业还未形成资金投入产出循环。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海运和内河港口、民用机场和邮电通讯业的建设,将太太改善各类城市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区位引力。以沿海地区为例,“八五”期间将完成“东取华东”所确定的主要项目和京九线途经地区的相关工程。重点建设京广、京沪、沈哈干线及沪宁杭甬高速公路,福厦漳高速公路等,续建上海虹桥、海南三亚等机场,这将使这一地区的主要城市对外往来条件大为改善。同时,邮电通讯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重点建设长途通讯骨干大通路,加速长途电话自动化,提高电话普及率。建设沪闽、榕穗、京沈哈等光缆干线工程,北京、天津、上海和省会城市的市话网扩建工程,并建设数据电讯网。这样,不仅国内重点建设项目将由于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大大改善,而趋向在这些城市布点,而且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也会大量流向这些城市,使这些城市的投资项目大量增加。
重点建设项目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各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会相应地降低重点建设投资费用。预计90年代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加工工业项目将更趋向于在各类投资环境较好的大中城市布点,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会加快。同时,国家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项目建设合理配套,有机结合。&
(1993年5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