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系列文件连载 > 城市群规划
城市群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中)时间: 2019-08-25信息来源:国家发改委 2016-06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责编:qgy

第四章   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立足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科技人才资源丰富优势,面向国际国内聚合创新资源,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第一节  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


构建协同创新格局。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宁杭合为支点、其他城市为节点的网络化创新体系。强化上海创新思想策源、知识创造、要素集散等功能,加快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挖掘苏浙皖创新资源,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集中打造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创新节点,重点提升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大型企业发挥创新骨干作用,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建立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加快区域科技成果转化。

共建共享创业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依托丰富科教资源,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打通学科间、院校间、机构间的界限,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打造以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为主的协同创新平台。研究建立长三角城市群技术交易中心和专利信息资源库,加强科技资源交流共享。联合组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建设,打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打造主要面向市场和应用的成果转化平台。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军民融合服务创新平台,推动先进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第二节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强化主导产业链关键领域创新。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汽车、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专栏 1    长三角城市群主导产业关键领域创新方向

电子信息

重点突破软件、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提升核心器件自给率

装备制造

重点突破大型专业设备和加工设备关键技术,提高区域配套协作水平

钢铁制造

重点提升全过程自集成、关键工艺装备自主化及主要工序的整体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精品钢材产品生产能力和比重,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石油化工

重点强化高端产品创新制造,发展精细化工品及有机化工新材料,推广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

  

重点提升发展内燃机技术,推进先进变速器产业化、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推广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赶超,控制降低制造成本

纺织服装

重点发展高端化、功能化、差别化纤维等高新技术产品,积极嫁接创意设计、电子商务和个性定制模式,推动时尚化、品牌化发展

现代金融

重点加快业态、产品和模式创新,积极拓展航运金融、消费金融、低碳金融、科技金融、融资租赁等领域,推动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发展

现代物流

重点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和供应链管理创新,发展第三方物流、“无车(船)承运人 ”、共同配送等新型业态

  

重点推动商贸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和经营模式发展

文化创意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和特色产业的文化创意服务,积极开发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和传承、体验、传播模式等,推进文化与网络、科技、金融等融合发展


依托优势创新链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利用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个性服务、增值内容、解决方案等商业模式创新,积极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等新业态,推动创新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专栏 2    长三角城市群基于创新链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

发挥光电子器件、量子通信研发等创新优势,发展半导体、新型显示、光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语音合成与识别方面的创新优势,发展智能语音产业

生物产业

依托基因芯片、抗体药物、新型诊断、粒子治疗等生物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及蛋白质科学设施等科研条件,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

利用城轨牵引与辅助电源系统、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先技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新材料

发挥碳纤维、石墨烯、纳米材料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发展新材料产业

北斗产业

推动北斗系统在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打造北斗产业链

光伏产业

发挥多晶硅、硅片、电池等光伏产业基础优势,探索光伏产业应用新模式,做优做强光伏产业



第三节  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生态


优化专业服务体系。鼓励共建创新服务联盟,培育协同创新服务机构,强化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和检测认证等专业化服务。发展“孵化 +创投”模式,建设创客空间,集成提供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融资担保等链式孵化服务。在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统筹考虑现有科研布局的基础上,支持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按程序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提供专利挖掘、申请、维护和管理等服务。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增加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投融资等一站式服务。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通过创新券、创业券等新模式,加强对创新企业在人才培训、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区域创新资源整合,集合优质资源与优势平台,加快形成科教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推进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协同攻关。优化区域创新组织方式,设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中心,深化区域创新研发、集成应用、成果转化协作。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完善统一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健全长三角城市群知识产权审判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知识产权运营领域,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机制。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股权投入、风险补偿等形式,支持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加强区域联动,加大引进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度。探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经理人和中层管理人员。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第五章  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



统筹推进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兼容、合理共享,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服务水平。


第一节  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


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增强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杭客专、宁杭客专等既有铁路城际客货运功能。推进沪宁合、沪杭、合杭甬、宁杭、合安、宁芜安等主要骨干城际通道建设。规划建设上海—南通—泰州—南京—合肥、南通—苏州—嘉兴、上海—苏州—湖州、上海—嘉兴—宁波、安庆—黄山等铁路(含城际铁路),以及上海—南通跨江通道等城际通道建设,提高城际铁路对 5万以上人口城镇、高等级公路对城镇的覆盖水平。优化区域高速公路布局,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加强高速公路管理设施与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提升沪宁合、宁杭、合芜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安全防护水平。发挥长三角高等级航道作用,提升城际货运能力。

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着力打造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南通、芜湖、金华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辐射能力与水平。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要求,着力打造集铁路、公路、民航、城市交通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大力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优化整合沿海沿江港口,形成分工合理、协同发展、军民融合的长三角现代化港口群。构建以上海为核心、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的多层级机场体系。拓展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国际辐射功能,提升上海虹桥、杭州、南京等枢纽机场能力,强化合肥、宁波、无锡等干线机场能力,建设芜湖、蚌埠、滁州等支线机场,推进军民合用机场建设。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合理布局通用机场建设。实现长三角城市群航线网络覆盖全球各大区域的主要国家和城市,连通国内省会城市、重要枢纽及干支线民用运输机场。深化机场群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融合。推进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发展。

   



加快打造都市圈交通网。加快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地铁、轻轨网络化水平,建设连通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的市域(郊)铁路,适时研究延伸至苏州、南通、嘉兴等临沪地区。加快构建各都市圈同城化交通网,强化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城市轨道交通网,推进无锡、常州等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建设,加快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建设,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交通为基础的交通网络。

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统筹协调长三角城市群对外通道建设,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及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划建设沿江高速铁路,构筑与长江中游、成渝以及滇中、黔中城市群间的大能力、高速化运输通道。建设沿海铁路,强化与海峡西岸、山东半岛等地区间的联系。打通跨区域高速公路主通道、普通国省干线通道的“断头路”。

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与水平。强化中心城市之间点对点高速客运服务、中心城市与节点城市及节点城市之间快速客运服务、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通勤客运服务。推进城市群内客运交通公交化运营,提供同城化交通服务,推行不同客运方式客票一体联程和不同城市一卡互通。加快发展铁水、公铁、空铁和江河海联运,加快船型标准化改造,发展精益物流、共同配送等多样化专业化城际货运服务。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城市群交通信息互通共享。


专栏 3     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铁路

建设杭州至黄山、商丘至合肥至杭州、连云港至镇江、徐州至盐城、杭州至温州、上海至南通、舟山至宁波至金华、金华至台州、合肥至安庆至九江等铁路,推进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新长铁路盐城至海安段扩能改造等。规划建设上海至南通至南京至合肥、南通至苏州至嘉兴、南京至句容、南京至扬州、无锡至江阴至靖江、无锡至宜兴、苏州至无锡硕放机场、合肥至新桥国际机场至六安、南京至滁州、巢湖至马鞍山等铁路(含城际)

公路

建设 G15W2昆山至吴江、 G3W安徽段、 G15W3甬台温高速复线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大桥、 G92N杭绍段等国家高速公路,实施 G25浙江段、 G40安徽段和江都至广陵段、 G5011芜合高速公路、 G4212合安高速公路、 G42沪蓉高速南京至苏皖界段、 G2新沂至江都段、 G4211南京至马鞍山段等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

水路

推进长江干线、京杭运河、锡澄运河、湖西航道、连申线、杨林塘、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通扬线、芜申线、丹金溧漕河、锡溧漕河常州段、杭平申线、钱塘江、湖嘉申线、长湖申线、杭申线、杭甬运河、乍嘉苏线、大芦线、淮河干流及淮河出海通道、合裕线等航道整治,推进引江济淮通航工程建设

枢纽站场

铁路枢纽。建设上海东站、合肥南站、安庆西站、芜湖站、蚌埠南站、黄山北站等客运枢纽,宁波梅山集装箱综合场站、合肥北站、阜阳北站等货运枢纽,改建义乌站,建设南京铁路南站、盐城站、南通西站、扬州东站等综合客运枢纽

港口枢纽。建设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推进宁波 —舟山港煤炭、集装箱和矿石专用码头建设,推进苏州港太仓港区集装箱四期、嵊泗港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三期、马鞍山港郑蒲港区二期、芜湖港三山港区中外运码头二期、铜陵港江北煤炭储配中心、池州港牛头山港区公用码头二期,安庆港中心港区皖河农场作业区、合肥港派河港区中派综合码头工程建设

机场枢纽。改扩建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合肥新桥、宁波栎社机场,新建芜湖、滁州机场,实施嘉兴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


第二节  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


实现高速网络普遍覆盖。加快建设覆盖区域、辐射周边、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区域网络布局,加快通信枢纽和骨干网建设,推进网间互联宽带扩容,优化主要城市的通信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质量。积极发挥上海亚太信息通信枢纽和南京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作用,实施新跨太平洋国际海底光缆工程,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全面提升流量转接能力。促进骨干网、城域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 IPv6级改造。加快实现无线局域网在热点区域和重点线路全覆盖,率先实现城市固网宽带全部光纤接入。

率先建成智慧城市群。推动电子政务平台跨部门跨城市横向对接和数据共享,建立城市群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加强政府与基础电信企业及互联网企业合作,充分整合政府和社会数据,提升城市间协同运用大数据水平。积极推进城市群内地理信息高精度数据全域覆盖和交换共享,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加快建设上海、杭州、无锡云计算示范城市,上海、浙江、江苏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省市,以及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盐城国家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基地。协同推进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芜湖等智慧城市建设,统一建设标准,开放数据接口,推动政务、交通等方面的智慧化应用。

促进跨区域信息安全联防联控。加强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管理,积极建设“京沪干线”量子通信工程,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上海、合肥、芜湖等城市使用,促进量子通信技术在政府部门、军队和金融机构等应用。完善跨网络、跨行业、跨部门、跨省市的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建设合肥等异地数据灾备中心。在城市群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安全保密防护设施,加强要害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安全防护。

稳步降费完善普惠信息服务。增强电信企业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电信资费合理下降。鼓励电信企业逐步取消城市群异地移动电话漫游通话资费,实现通信一体化和电信市场一体化,降低信息沟通成本。


专栏 4    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完善上海、南京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功能,推动新跨太平洋国际海底光缆建设;建成 LTE/WLAN融合发展的无线宽带网络。推进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全程全网、可管可控高清交互式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全面普及高清互动终端

智慧城市群工程

开展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芜湖等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加快建设长三角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公益性服务平台;推进城市群智慧城市数据接口标准制定实施,实现区域信息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信息技术在跨省市市场监管,应急保障等领域应用

公共平台创新应用工程

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等地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云计算中心、物联网等功能性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数据存储和服务能力,满足国家级海量数据资源集中存储的业务需求

工业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提升城市群内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互联网出口带宽,为工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提供高带宽专线服务,实现宽带网络 “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 ”;建成城市群内行业企业跨界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企业全部接入,省级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企业基本接入

电子商务创新工程

加快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支持上海、杭州、宁波、台州、义乌、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合肥、芜湖等城市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加快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和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加快推进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区域试点,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各地“智慧城市 ”建设为依托,着力突破传感器、物联网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通信网和传感网络以及物联网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物联网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应用示范

智能交通工程

积极发展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和试点示范,开展长三角城市群在路网运营管理、车辆违章、船舶监控等综合交通信息共享,积极利用互联网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务。探索建立车联网、车路协同应用示范区,为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技术的成熟提供环境支撑

基础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推进“京沪干线 ”等量子通信干线工程建设,加快城市群主要城市城域量子通信网构建,建成长三角城市群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在合肥等主要城市建设异地数据灾备中心


 

第三节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统筹推进液化天然气( LNG)接收站建设,积极利用浙江沿海深水岸线和港口资源,布局大型 LNG接收、储运及贸易基地,谋划建设国家级 LNG储运基地。加强油气输送通道建设,积极利用国内国际资源,促进油源、气源多元化。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用于替代燃煤,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限制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按照“炼化储一体化”原则,优化炼油产业结构和布局,统筹新炼厂建设与既有炼厂升级改造,集约化发展炼油加工产业。推进苏北沿海、浙江沿海、安徽南部核电规划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陆上、浅近海风电和光伏发电,推动沿海地区发展海洋能发电,稳步拓展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科学利用地热能。除在建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建单纯扩大产能的煤矿项目,加快淘汰煤矿落后低效产能,严格控制煤炭产能增长。按照安全优先、区别对待、按需消纳、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稳妥利用区外来电。结合区域内电力电量平衡情况,按照国家小火电关停和煤炭等量替代等相关要求,适度建设清洁高效煤电。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节能改造。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长三角主干网架结构,加快皖电东送、浙江沿海东电西送、江苏北电南送电力输送通道建设,与“西电东送”、“北电南送”主通道实现互联互通。加快区际区内石油管网建设,推进宁波、舟山等原油储备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石油储备中心,构建清洁快速便捷的油品供应体系。完善天然气主干管网布局,配套建设天然气门站和大型 LNG调峰站,加快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增加主干线管道双向输送功能。推动完善沿长江清洁能源供应通道建设。加快建设长三角大型煤炭储配基地,重点在沿海沿江地区建设一批煤炭物流园区。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建设。

加快能源利用方式变革。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建立健全用能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发展交易市场。推动建筑用能绿色化发展,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建的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应当至少利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加快节能产品推广。强化工业领域节能,力争主要工业领域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并优于世界先进水平。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加快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加快发展 LNG车辆、船舶,积极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专栏 5    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能源生产项目

天然气。推进舟山、上海(扩建、二期)、宁波(二期)等液化天然气( LNG)接收站项目

核电。在苏北沿海、浙江沿海等地区布局核电,推进三门核电二期、三期和象山核电一期项目建设

可再生能源。在苏北沿海地区、上海的浅近海、浙江陆上及浅近海布局风电;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布局屋顶光伏发电,建设安吉长龙、宁海、缙云、绩溪、宁国等抽水蓄能电站

炼油。在优化整合现有产业布局和能力的基础上,适时建设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浙江舟山石化产业基地,研究大榭、镇海、连云港、漕泾等石化炼油能力扩建

能源通道建设

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准东 —皖南±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淮南 —南京 —上海特高压交流等线路;加强长三角主干网架,皖电东送、浙江沿海东电西送、江苏北电南送电力输送通道建设

输油管道及储备设施。推进日照(连云港) —仪征、舟山 —上海原油管道项目及连云港、仪征等大型原油储油设施建设,推动怀宁原油储备库项目开工建设,开展安徽含山原油储备库项目论证,在浙江沿海和海岛选址建设原油、成品油中转储运管网设施;建设环杭州湾、沿海、内陆主干管网,科学规划安徽沿江成品油管道项目,配套若干支线和成品油油库

天然气管道及储备设施。建设中石油中俄东线江苏段(含过江通道、中石化青宁线及滨海 LNG外输管线);在芜湖开展内河 LNG接收站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宁波 —台州 —温州和金华 —丽水 —温州天然气管网,推进如东 —海门 —崇明过江、冀宁联络线徐州 —皖北、金湖 —天长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加快浙沪、苏沪、浙苏、浙皖、浙闽、浙赣天然气联络线建设,谋划建设豫皖、苏皖天然气联络线;加快形成并完善环太湖天然气管网,完善苏中、苏北天然气管网,安徽 “三纵四横一环 ”省级主干管网,推进金坛大型天然气储气库建设,扩建上海 5号沟应急事故站等

煤炭储配基地。推进长三角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宁波 —舟山、镇江、靖江、芜湖煤炭物流园区,完善区域煤炭储配中转体系



第四节  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按照“节水优先”的要求,大力推进灌区改造、雨洪资源利用等节约水、涵养水的工程。充分发挥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优势,以解决水质性缺水和保障饮水安全为重点,强化重大引提调水工程建设。加强青草沙水库等重要水源地保护,加强长江口咸潮倒灌控制,加快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骨干引排工程、舟山大陆引水等工程建设,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前期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实施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立江河水、水库水和海水淡化互济的供水保障体系。扩大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规模,在新增工业园区推行海水利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建立水资源水环境监测预警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完善防洪防潮减灾综合体系。加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提高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实施长江干流、钱塘江干流、太湖环湖大堤及骨干出入湖河道、长江主要支流、主要入海河流等综合治理工程,提高防洪防潮能力。加强沿海、沿江、环湖、沿河城市堤防和沿海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建设。统筹流域、区域、城市水利治理标准与布局,依托流域和区域治理,强化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蓄水能力建设,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推进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河道洲滩的管理与控制利用,统筹协调主要江河上下游和重点海堤防洪减灾,建设山洪、台风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工程调度,提高防洪防潮减灾应急能力。在山洪灾害重点区域构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专栏 6    水利和供水系统重点工程

水利

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和河道整治工程、长江流域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淮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骨干引排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配套工程)、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工程,滁河、青弋江、水阳江、皖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工程,安徽沿江圩区、江苏通南地区、上海三岛地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及其他沿江沿海平原区等重点涝区治理工程

供水系统

台州朱溪水库工程、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下浒山水库工程、牛岭水库工程江巷水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