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专著连载

序: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区域发展创新论时间: 2017-04-17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肖金成 郑长德 责编:万山 qgy_admin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构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代序)
 
                                                                        陈栋生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GDP年增长11.1%,最终盘点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折合美元2.63万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各国第4位。伴随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地区与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勾画了走向未来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继续前进的目标与路径;《纲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转变增长方式,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给予了特别地关注。《纲要》既准确地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标准,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在国家规划文件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区域互动机制的构建,明确了东中西各展所长、良性互动,地区间公共服务与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收敛,区域经济走向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和路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对省(市、区)内部的区域协调发展亦都提出了明确的思路。
 
    一、跨省(市、自治区)的广域政策覆盖区
    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后,全国逐步形成了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即西部12个省市区(包括渝、川、滇、黔、桂、藏、陕、甘、宁、青、新和内蒙古)、东北3省(辽、吉、黑)、中部6省(晋、豫、鄂、湘、赣、皖)、东部10省市(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纲要》按四大板块的空间架构,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进东中西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
    “十五”期间,实施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十一五”开局之年,增长13.1%,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8万亿元,在新的起点上,今后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重点水利设施和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培育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加工、煤化工、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有色金属、稀土与钢铁的开采和加工,钾、磷开采和钾肥、磷肥和磷化工,以及一系列特色农、畜、果产品的加工的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振兴和提升西部大中城市的装备制造业(如成渝、德阳、西安的电力装备,柳州、天水、宝鸡、包头的重型工程机械装备等)和高技术产业。充分利用西部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积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培育旅游品牌。在开发的空间布局上,重点抓好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和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及其周边,重要资源富集区与大型水能开发区、重点口岸城镇;及时推广重庆成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普遍提升县域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就近的支撑;推进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利用西部特有的自然条件,在棉花、糖料、茶叶、烟草、花卉、果蔬、天然橡胶、林纸和各种畜禽领域,壮大重点区域,培育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西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大开发和对内、对外大开放紧密结合;西南、西北将分别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架构与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东中部的优强企业,共同建设边境口岸城镇,推进与毗邻国家的商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国家的发展及安全作出过历史性重大贡献;同时亦是计划经济历史积淀最深的地区。路径依赖的消极影响,体制和结构双重老化导致的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企业设备、技术老化,结构调整缓慢,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矿竭城衰问题突出,下岗职工多,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使东北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势中相形见拙。为及时扭转相对衰退的“东北现象”,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从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给予了有针对性的支持(如利用国债、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中央财政对在东北的中央企业剥离社会职能、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予以补助;中央财政补助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增值税由生产型转消费型改革率先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试点等)。2007年8月公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更具体地勾勒了包括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二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145万平方公里广袤地域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振兴路径:
    1、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改善国企股本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构建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以并购、参股等形式参与国企改制和不良资产处置,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围绕重型机械、冶金、发电、石化、煤化工大型成套设备和输变电、船舶、轨道交通设备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高技术产业和发展,优化发展能源工业,提升基础原材料工业。
    2、合理配置水、土资源,保护、利用好珍贵的黑土地资源,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升东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发展精品畜牧业、养殖业和农畜禽副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充分利用冰雪、森林、草原……自然景观,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壮大旅游业。
    4、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电网、天然气管网和信息网络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大(连)经济带和东起丹东大东港、西迄锦州湾的沿海经济带为一级轴线、积极培育若干二级轴线,形成“三纵五横”[①],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扶持资源枯竭城市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取通过10到15年的努力,使东北和蒙东成为我国重要经济增长区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新型原材料基地和能源基地、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础,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安全的可靠屏障。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六省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的2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近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80%,不足东部发达地区的一半。中部六省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方面均具相当优势,晋豫皖三省是国家的煤炭基地,特别是山西省煤产量与调出量居各省之冠,其余5省都属农业大省,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近30%,油料、棉花产量占全国近40%,是重要的粮棉油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原材料、水能的重要生产与输出基地;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吸引四面、幅射八方的区位优势;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但人均水平低,6省城镇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值。中部6省地处腹心地带,国脉汇聚的战略地位,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粮食和能源的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事关国家发展的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2006年4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即努力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作为工业有相当基础、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的农业大省、资源大省、人口大省,要发展为农业强省、工业强省、经济强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做到下述一系列“两个兼顾”:1,坚持立足现有基础,注重增量和提升存量相结合,特别是重视依靠科技与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存量资产;用好国家给予中部地区26个地级以上城市比照执行东北老工业基础的政策,抓紧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2,产业结构调整,既坚持产业升级,提高增长质量,又充分考虑新增就业岗位,实行从高技术、重化工、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和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广谱式”发展;作为农业大省,要特别重视以食品工业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农业走向市场化、现代化的功效;3,在企业结构上,既重视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包括跨省(区)、跨国(境)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更要支持中、小企业广泛发展,形成群众性的良好创业氛围;4,在资金筹措上,既充分利用本地社会资本,又重视从省(市)外、境外、国外引资,河南省2006年引入省外资金1004亿元,占同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为加快中部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步伐,发挥国家粮食基地的重要作用,各级财政要大幅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劳动力培训,完善农业支撑体系,实施优质良种、畜禽良种和动植物保护、防疫等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畜土特产品的加工基地,用好243个县(市、区)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大力提升县域经济。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十省、市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到2006年GDP超过两万亿元的已有粤、鲁、苏三省,超过万亿元的有浙、冀、沪三省(市);按人均GDP,京、沪、津、粤、苏、浙6省(市)亦先后超过3500美元;十省面积不足全国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一,却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参见表Ⅰ)。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缓慢,粗放式发展的负面效应,正逐步显现。以“十五”为例,东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份额由2000年的59.74%提高到2005年61.84%,表明东部工业增长率快于全国平均值;而东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占全国同类指标的份额,却从2000年的64.07%下降到2005年的44.08%,表明东部工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按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利润率不升反降。多年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使东部地区一些城市与地区的土地、水……等资源和环境容量已难负其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成为东部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引擎作用的必然选择;从国家战略看,东部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一定要以“三个率先”(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与动力。东部10省、市结合各自的省(市)情,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以下方面调整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推动发展的方式:
    1、立足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层次转变,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如北京市“十一五”提出: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把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显著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上海市围绕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中心的目标定位,按照逐步向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转换,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淘汰劣势产业。广东省围绕“三个转变”提高产业素质:一是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循环型转变,二是产业结构由轻型向高级化、重型化转变,充分发挥广东良港众多,利用进口原油、矿石等资源,建设大型石化、钢铁等基地,三是发展战略由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提高产业层次与加工深度。2006年广东在GDP突破2.5万亿元的同时,增长方式开始出现了由以往“四高一低”(高投入、高增长、高能耗与物耗、高排污、低效益)向“两高三低”(高增长、较高的效益、较低的投入、较低的能耗与物耗,较低的排污)转变。
    2、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资金、物质的高投入支持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人力资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北京市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打造中国知识创新高地,技术创新源泉和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国庆57周年前夕,北京承担的集成电路制造的两项核心装备:100纳米刻蚀机与离子注入机通过验收,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结下了首都创新战略的首批硕果。上海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创新环境入手,逐步形成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重点、体制创新为保障、中介服务为纽带的城市创新体系。广东以广州、深圳两个创新城市为龙头,构建重点产业为支撑、骨干企业引领、名牌产品带动的区域创新格局。支撑广东工业从过去以加工装配为主,向上游研发设计与下游品牌营销延伸,从贴牌代工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转变。
    3、立足统筹协调与竞合推动发展。首先是通过东部与中西部的多种联动机制,使东部的产业升级与东部的“万商西进、万企西移”紧密结合,实现东部率先发展和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相结合;其次,扭转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南快北慢”,实现沿海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推进天津滨海新区[②]的开发开放,使其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以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2006年滨海新区依托电子通信、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既有支柱产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60亿元(占天津市GDP的45%);利用滨海新区丰富的土地与自然资源,和相当完善的服务功能,年产1250万吨的炼油厂、100万吨乙烯、2×100万千瓦火力发电、空客A320总装和中联芯片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滨海新区。以首都钢铁公司(生产环节)外迁曹妃甸港区为契机,推进河北省沿海大型重化工基地,与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并与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一起,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新增长极;在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规模与日俱增的推动下,以福建为主体,连同周边地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在过去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凹地”上迅速崛起;北起丹东(大东港)的辽宁“五点一线”、河北沿海隆起带、山东环渤海经济带和苏北连云港的崛起,大丰港的兴建,南迄环北部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湛(江)的大开发,标志着连绵万余公里的产业带、城镇带将如巨龙涌现于太平洋西岸。再次,分别以京津、上海、广州与深圳为核心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进一步深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完善合作协调机制,既使各城市在市场竞争中看清本市比较优势与劣势之所在,通过协议分工、错位竞争推进竞争优势的培育,和要素互补聚合,构建集成优势;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率先在上述沿海地区涌现;山东半岛、福州与闽东南城市群等亦正显端倪。在城市联盟推进的同时,区域联盟亦有所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泛珠三角”(9+2,9指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和海南,2指香港与澳门),9+2内部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与要素存量结构的巨大差异和互补性的结构特征,给地区间经贸、投资和其它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4年7月召开的首届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一次就签约847项,总金额达2926亿元。
 
  表Ⅰ     各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份额及其演变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工业总产值(%)
1998年 2000年 2006年 1998年 2000年 2006年
一、关内东部沿海10省、市 51.13 52.49 55.37 63.55 64.74 67.42
二、东北三省 9.99 10.02 8.55 9.03 9.79 7.70
三、中部六省 21.17 20.36 18.67 16.24 14.01 13.75
四、西部12省、市、区 17.71 17.13 17.41 12.19 11.44 11.13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提要》、《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第8期,《经济日报》2007.9.28。
*2006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现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
 
    二、省(市、区)内的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除4个直辖市和海南、宁夏两省(区),面积都超过十万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三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内蒙古)则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大,现有发展状况差异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差距亦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同样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各省(市、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受到高度关注,明确的安排,概而言之,有如下四个要点:
    (一)根据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划分若干空间单元,因地制宜区别定位,“和而不同”各展所长、良性互动、动态协调。例如广东省将全省划分为:珠江三角洲、东冀、西冀和北部山区四大区域;明确珠三角的战略定位是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着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东、西两翼明确以发展临港工业为突破口,分别培育石化、钢铁、能源等技术产业,相应发展区域物流业等;对北部山区则强调保护、发挥生态优势,相应发展新兴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休闲产业等。辽宁省将省域划分为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和以锦州。盘锦、葫芦岛为骨干的辽西沿海经济区。安徽省划分为三大片,一是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二是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安庆等沿江城市的皖江工业密集带,三是在蚌埠、淮南、淮北煤炭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沿淮工业密集带。再如青海省划分为四大片,明确重点发展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和柴达木地区,对“环青海湖地区”实行确保湿地生态安全前提下的适度开发,对“三江源地区”则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点、线、面、网构成区域经济和经济布局的基本元素,一些省(区)经济的空间布局,在区块划分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的主要轴线。如江苏省在划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同时,强调“四沿”的产业布局指向,即“提高沪宁沿线产业层次”、“发展沿(长)江产业带”、“建设东陇海沿线产业带”和“开发沿海产业带”。
    (二)优化壮大核心地区,鼓励率先发展,发挥引领全省(市、区)发展的龙头作用。
以省会(自治区首府)为中心,包围周边地区的省会城市圈(城市群、经济区)作为核心地区,成为各省(区)普遍的选择,除前述辽宁省以沈阳为中心辽中经济区(1+6),安徽省以合肥为中心省会经济圈(1+2),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1+8),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1+8),新疆的乌(鲁木齐)昌(吉)经济区等。省会城市群(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同程度的做到了各城市和城乡间的规划同谋、交通(通信)同网、市场同体、生态共建、环境同治、产业成链,深化了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功能互补,既推进了省会(首府)城市向服务经济主导的转型,提升了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又通过产业向周边扩散,和“总部、营销在省会、生产基础在周边”、“总装在首府、零部件、元器件制造在周边”等模式,加快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工业化的步伐,提高了整体竞争力。
    (三)优选开发潜力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支持其跨越发展,培育省(区)域内的新兴增长地区。省会(首府)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开发密度多数已经较高,有的已趋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上限,除优化提升这些城市自身的结构,选择开发潜力大、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培育新增长极,成为各省(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战略布局。辽宁省以“五点一线”[③]为突破口,沿黄渤海之滨,培育新经济带,通过沿海、腹地和海陆互动,为提升全省对外开放和“海上辽宁”建设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江苏、安徽沿(长)江产业带的发展;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的建设;新疆南疆石油天然气化工带(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等)的建设,广西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都具有同样的功效。
    (四)对欠发达和制约条件较多的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促其加快发展。以广东省为例,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以珠三角和山区及两翼共建产业园区的方式,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向上述地区转移;2007年7月又颁布了《广东省东西北地区振兴规划》,将通过在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布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业、生态环保项目,促进上述地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幅能逐步接近甚至超过全省的平均值。为扶持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四市,河南省委与政府2007年5月颁发了《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从资金、项目、技术等多方面扶持,以激活四市内在动力与创造活力,培育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建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和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对於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和东北的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家和所在省(区)政府将从多方面予以扶植。
    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工作安排,2008年各省(市、区)将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使省域内部的空间架构与相应政策举措更臻完善,进一步推动省域内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国家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2]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开办:《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2007年2月。
    [3]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7年8月。
    [4]周绍森、陈栋生:《中部崛起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陈栋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目  录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程必定
3.十六大以来区域政策的成效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肖金成
4.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化区域特征分析
……………………………………陈 耀
5.我国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魏后凯  刘长全  王业强
6.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安虎森
7.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若干问题    …………………………………陈  斐
8.区域空间结构演进机制再认识……………………………………李  皓  杨海燕
9. 区域优势产业培育的理论研究…………………………………………………………宋德勇
10. 对区域差距的认识及衡量指标、测算方法的思考……………………………朱孔来
11. 论合理经济开放度……………………………………………………………………许统生
12. 技术扩散与收入收敛的新古典框架分析……………………………………王再文
13. 实现区域均衡增长的市场化路径选择………………………………………孙自铎
14.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 发展中国家政策经验………………………………林  斐
15.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格局演变分析………………………欧向军 沈正平 王荣成
1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与协调……………………………………………………王关义
17.技术进步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高  萍
18. 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贸易成因分析……………………………………… 刘 力
19. 产业不平衡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徐永良
20. 产业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江激宇  张士云
21. 中国经济竞争力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徐承红 李强森
22.基于FDI视角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王  瑛
23.基于边界效应模型的我国市场一体化问题研究…………………李秀敏  赵晓旭
24. “丰”字型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张贡生
25.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税收影响的区域分析……………唐礼智  狄  旸  罗  曼
26.主体功能区划视角下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重建…………………………王永莉
27.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杜黎明
28.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王倩 邓玲
29.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路径研究……………………………………刘晓鹰等
30.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分析…………………………………………徐邓耀  何韵敏
31.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李全胜
32.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王新哲
33.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周  兵
34.论成渝城市群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钟海燕
35.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张英   陈柳钦  袁向峰
36.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产业政策选择…………………………………姜太碧 
3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成因分析…………………郑长德
38.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伍  艳
39.构建和谐社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朱  文
40.基于M-V模型的西部地区省区际经济差异实证分析……………………李  苏
41.论广西区位优势系统的演化…………………………………………………文  岚
4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常春水  张文秀
43.新型合作经济与建设草原新牧区…………………………………孟慧君  富志宏
44.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云南新型工业化模式研究……………………………………………………………孟庆红  罗宏翔
45.豫皖淮北平原: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探讨………………谢培秀
46.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河南黄淮四市发展…………………喻新安  陈明星  姚雁雁
47.产业集群与国家高新区……………………………………………秦喜杰  欧  人
48.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潜力比较………………欧阳涛  廖金华  杨金海
49.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虞锡君
50.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研究……………………………………………罗清和  蔡腾飞
51.浙江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城镇化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王寿春
52.资源禀赋与山西省经济发展…………………………………………………武芳梅
53.我国沿海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与区位选择研究…………栾贵勤  王  云
54.西部产业结构特征对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安  果
55.缩小地区差距加速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赤旦多杰  张巍巍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