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专题报告二: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思路 第二章时间: 1970-01-01信息来源: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肖金成等著 责编:柳敏 宋涛

二、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SWOT分析

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发展依托于其所在区域的基础条件。全面、系统地分析这些条件,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尤为重要。本部分将遵循这一思路,对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阐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优势

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拥有诸多优势,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于加快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区位条件优越

长江上游经济区是国家南北重要交通干线—包昆线和长江经济轴线的交汇点,是南向出川,联系南贵昆、泛珠三角地区,走向东盟、东南亚的重要区域,也是攀西地区、滇北、黔西北地区出入长江黄金水道,连通长江中下游,实现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宏观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与我国沿海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紧密相连,接受长三角的辐射,进行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和产业转移。向南,通过隆黄铁路、内昆铁路、纳黔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经广西、云南与经济迅速增长的东盟各国和南亚联系,为发展与东南亚和南亚的合作提供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向西,通过成渝铁路、成乐高速公路,经西藏与南亚部分国家相连,拓展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向北,通过宝成铁路连接陕甘、青海等西北省份,开拓广阔的发展腹地和市场空间。

从微观区位看,长江上游经济区位于川渝滇黔四省市的交界地区,处于成都经济区、滇中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断裂地带,有利于相对独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区内的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服务功能较强,具备带动经济区发展的潜力。经济区西北部的成都经济区,是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能够为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经济区西部的攀枝花、西昌等城市,矿产资源丰富,能够为经济区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产业基础支撑。

总之,优越的区位为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间接影响着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2.资源比较丰富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长江上游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地质发育齐全,且垂直性地带分布明显。区域内,除林地人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低山、丘陵和平原、河谷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但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由于山地起伏,地形复杂,同时受低纬度和海拔梯度变化的影响,产生水热资源再分配,造就了以亚热带为基带的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的垂直立体气候特征,为发展立体农业奠定了基础。粮油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水果有核桃、樱桃、橙子石。优质产品粮、棉、油、水果、蔬菜、水产等行销海内外。长江上游干支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水急滩多,山高谷深,水量丰沛,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居全国之冠,是举世闻名的水能“富矿”,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水能发电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倍。

矿产资源充裕。长江上游地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种齐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20多种,其中已探明储量可供开发的有98种,许多重要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储量居江南第一,煤种齐全,煤质较好,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砂等储量丰富。六盘水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炼焦用煤炭生产基地。滇东北和川西南是我国最大的硫铁矿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磷矿基地。泸州市和宜宾市已探明硫铁矿储量80亿吨,占四川省硫铁矿储量的40%属于全国五大硫铁矿之一的川南硫铁矿西段。此外,赤水河流域硫铁矿储量近40亿吨,品位较高,主要分布在四川的古蔺、叙永等地充裕的矿产资源为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相关的能源和建材等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众多。长江上游经济区地理环境复杂,少数民族众多,有着诗画般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较有名气的有长江第一湾、织金洞、威宁草海等自然景观。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赤水风景区是赤水河流域重要的旅游资源。众多的旅游资源为长江上游经济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产业基础相对雄厚

工业基础雄厚。依托腹地的资源优势,长江上游经济区形成了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初步形成了汽车、煤炭、电力、酿酒、建材、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重庆是我国最大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之一,产值占重庆市的50%左右。毕节、六盘水、泸州和昭通是云贵川大型煤炭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及相关产业在全国地位突出。六盘水、毕节等地市 “十二五”末电力装机容量将超过2900万千瓦,是全国重要的电力基地。川南和黔北的泸州-宜宾-仁怀地区拥有集气候、水源、土壤“三位一体”的天然生态环境,是中国白酒的金三角。乐山号称“西部瓷都”,规模近百亿,产量达34838万平方米,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建陶产区;境内还拥有全国林产工业最大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乐山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中纤板年产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水钢(六盘水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钢(重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川威集团、西南不锈钢公司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主要产品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六盘水、毕节、泸州、昭通的煤化工、泸州的天然气化工、自贡的盐化工、宜宾的氯碱化工和乐山的氯碱化工、盐化工、磷化工等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泸州是全国最早的精细化工业基地,以泸天化、北方化工、川天化为代表的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已超过20家,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左右;自贡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盐卤化工体系,久大盐业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井矿盐生产企业,昊华西南化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甲烷氯化物生产厂家和西南最大的联碱生产企业;宜宾拥有天原集团、天蓝化工、中正化学公司、天科煤化工、昌宏化工、海丰和锐、双赢化工等重点化工企业,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氯碱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乐山拥有和邦化工、希望深蓝电盐、巨星永祥树脂、金光科尔化工、福华化工、犍为盐化等35家规模企业,纯碱(氯化铵)产能居西南第一,三聚磷酸钠产能居全国第三。泸州是全国九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重型、中型工程机械、机械基础件优势尤为突出。宜宾正着力培育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集群化、技术自主化、产品品牌化发展。此外,长江上游经济区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光通信、军事电子、电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电子元器件和通信等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产业链。良好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对长江上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提升都将起到带动作用。

          2-2 长江上游经济区产业基本情况

 

产业类型

产业地位

汽车

重庆市是我国最大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之一

煤炭

六盘水号称“江南煤都”

酿酒

泸州-宜宾-仁怀构成中国白酒的金三角

建材

乐山号称“西部瓷都”,境内还拥有全国林产工业最大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

化工

泸州是全国最早的精细化工业基地;自贡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盐卤化工体系;乐山纯碱(氯化铵)产能居西南第一,三聚磷酸钠产能居全国第三

机械

泸州是全国九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

 

农业基础较好。长江上游经济区气候温暖、湿润、多样化,水热资源组合条件好,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特色和竞争力。区域内的毕节号称全国天麻、生漆、竹荪、核桃、樱桃、马铃薯之乡,内江号称“中国甜都”。农业产业化程度、市场体系及生产基地建设也有一定基础,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增加。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长江上游经济区农产品将与大市场对接,农业发展必将大有作为。

4.成本优势突出

长江上游经济区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相对滞后的开发开放及相对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产业发展成本都较低。这为以能源化工、机械电子、汽车、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如表2-3所示,无论是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还是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自贡、泸州、内江、乐山、宜宾都低于四川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毕节市的工资水平低于贵州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六盘水、昭通的工资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对人工成本反映敏感的产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由于本区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各地区又在积极争取直供电试点,电价和水价比其他区域也有优势。考虑到长江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航运的发展潜力,本区域的物流、产业规模效应等综合商务成本,也具潜在的优势。这些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使得产业向长江上游经济区转移成为可能。

 

2-3 长江上游经济区与省平均及全国城市工资比较

2012年)                           

地区

全市职工平均工资

(元)

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

(元)

自贡

40876.48

41306.67

泸州

35407.44

38120.71

内江

36820.08

40294.52

乐山

37011.31

37766.59

宜宾

40372.56

45359.94

四川省平均

42365.73

45761.56

六盘水

43815.53

48674.97

毕节(市)

41758.51

38276.97

贵州省平均

42661.98

43024.72

昭通

37251.45

43816.18

云南省平均

40215.27

402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