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小农户社会网络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时间: 2019-10-30信息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2019年第4期  作者:刘依杭 责编:qgy 张子

摘要: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是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小农户社会网络是影响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因素。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网络强度的影响最大,网络规模的影响次之,网络互惠度的影响最小。农业企业在提升经营能力时,应把增进小农户收益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完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有效保障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关键词:小农户;农业企业;企业绩效;利益联结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5766201904-0089-08 收稿日期:2019-05-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与政策优化研究”(15BJY027)。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时期推进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2018B193)。

作者简介:刘依杭,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郑州 450002)。



 

2019219,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在需要。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点,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的强力支持。大力推进产业兴旺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而农业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既是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其对深耕于农村的农业企业发展有何影响?小农户是否会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既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一步提升,也直接影响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未来方向。

本文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来分析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在理论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由个体之间社会关系所组成的体系,即由行动者与他者之间互动组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而行动者通过互动创建社会关系网络主要是为了在付出交换成本的同时也从对方获得有价值的回报或利益。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新社会经济学的普遍关注,社会关系网络也逐渐成为对经济活动研究的热门领域。在现有文献中,国内外学者围绕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普遍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在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有关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小农户与农业企业效益关系出发,认为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农业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加强农业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并扩大其服务范围,使农业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的交易成本、组织成本,有利于提升农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农业企业盈利、农民增收成为可能。二是从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动力关系出发,认为农业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决定农业企业提能增收的主要动力。有学者研究发现,市场风险的存在是农业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会影响农业企业的主体效益;强化农业企业自主创新和小农户间协作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及推动企业发展的最佳方案。综上所述,关于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经营能力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可改进之处:一是鲜有文献同时关注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并纳入统一框架进行实证分析;二是鲜有文献将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影响进行研究;三是鲜有文献利用3个维度代理变量(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来分析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程度和在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因此,笔者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采用文本挖掘法衡量农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基于河南中小农业企业的面板数据①,实证检验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为推进农业企业发展提供基础。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笔者以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特性和关系特性为划分依据,从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3个维度出发,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1.网络规模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

网络规模指与目的性行动者建立直接关系的行动者数量的总和,行动者之间的联系越多,表示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进而获得的信息和资源就越多。农业企业与农户的网络规模具有降低农业企业交易成本、获取相关资源的功能。当两者网络规模越大时,意味着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业企业与农户联系的数量越多,农业企业从农户中获得的原材料、劳动力及土地资源就有可能越多,从而有助于提升农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其经营规模,从而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产生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网络规模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2.网络强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

网络强度作为社会关系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具有极为重要的代表作用。网络强度指成员之间与所在的社会网络中相关的联系主体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代表网络内成员之间互动时间、交往频率、关系紧密度、信任水平的高低。农业企业与农户的信任和情感依赖关系越强,意味着农业企业从农户中获取资源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农业企业花费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就越低,其经营能力提升就越大。同时,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较紧密时,农户往往愿意为农业企业提供较多帮助或互惠服务,从而有利于农业企业资源要素整合,获取更多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进而扩大农业企业经营规模,提升农业企业绩效。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网络强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3.网络互惠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

网络互惠度是社会关系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表现,指网络成员间互赖程度的对等性,为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与其他利益成员建立起互惠关系,使成员与合作方的关系对彼此都具有重要价值。农业企业只有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使两者互惠互利、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增强农业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农业企业经营能力,推动农业企业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3:网络互惠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变量检验


笔者采用信度与效度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从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3个维度对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进行变量测量和信度与效度检验。

1.研究方法

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提出的3个研究假设,在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信度与效度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3个维度对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和检验。在信度方面,采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系数越大,表明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在效度方面,首先,聘请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和完善;其次,借鉴国内外有关变量测量的成熟量表,构建相应的效度测量量表;再次,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样本结构和回收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

2.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于2017—2018年对河南中小农业企业的调查。以河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第一,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农业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连南贯北的交通优势、不断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日益增长的农业科技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第二,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很多优势。2016年,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达7.16万个,实现营业收入11426亿元,利润总额1852亿元②。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的农业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形成了有效衔接,建立了紧密的农业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由此可见,选择河南作为研究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文以河南中小农业企业为调研对象,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来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数据资料。首先,笔者在进行量表设计的过程中,参考已有的成熟量表及大量心理学量表编制文献,并结合对农业企业问卷调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订。其次,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27个农业企业作为小样本,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适用性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并根据访谈结果对初始问卷进行完善。再次,通过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80家中小农业企业做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农业企业主。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问卷353份,其中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335份。样本总量符合应用要求。样本农业企业的基本特征见表1

 

3.变量测量与检验

采用上述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变量测量和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一,变量测量。网络规模指农业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内成员的数量,为此,本文采用近3年签订订单农户数、非订单合作农户数、要素合作农户数3个指标来测量网络规模,各变量指标的测度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5分别代表从数量很少到数量很多。网络强度体现了农业企业与农户间的紧密程度,本文采用合作年限、交往频率、熟悉程度、亲密程度、信任程度5个指标来测量网络强度,各变量指标的测度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5分别代表从紧密程度很低到紧密程度很高。网络互惠度的测量反映了农业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互动质量,本文采用企业与农户实现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企业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企业带动农户增收、企业与农户合作促进了利润增长、企业与农户合作有较少的违约、企业与农户建立了互惠机制6个指标来测量网络互惠度,各变量指标的测量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5分别代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农业企业经营能力主要采用近3年销售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固定资产增长、员工增加4个指标来测量,各变量指标的测量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5分别代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各变量指标测量及检验结果见表2

第二,信度与效度检验。本文采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该系数分布于0—1之间,系数越大,表明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一般而言,系数大于0.8表明内部一致性极好;系数在0.6—0.8之间表明内部一致性较好。表2中各变量指标测量及检验结果显示,每个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表明各变量测量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在变量测量的效度方面,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每一个观测项变量在其所对应的因子上的负载均在0.6以上,每个原始变量因子的KMO检验统计量均在0.7以上,表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具有良好的构建效度。


三、实证分析


笔者在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文提出的3个研究假设进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1.Pearson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上述3个变量与农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笔者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中各变量值为其测量项目的算术平均值。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与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均表现出在0.0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这说明3个变量与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均为正相关关系,从而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提供了基础。

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作为一门基于统计分析技术的研究方法学,能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其指标,通过变量协方差矩阵和因子分析法计算方程潜变量(即因子)与描述测量题项之间的关系(即因子负荷)。

第一,结构方程模型。测量方程如下:

X = Aξ+ δ(1

Y = Kη+ ε(2

其中,式(1X表示外生指标列向量,由p个外生显变量组成的p×1维向量;ξ表示外生潜变量列向量,由m个外生潜变量组成的m×1维向量;A是一个p×m维负荷矩阵,反映外生显变量X与外生潜变量ξ之间的关系;δ是外生显变量X的误差项,由p个测量误差组成的p×1维向量。式(2Y表示内生指标列向量,由q个内生显变量组成的q×1维向量;η表示内生潜变量列向量,由n个内生潜变量组成的n×1维向量;K是一个q×n维负荷矩阵,反映内生显变量Y与内生潜变量η之间的关系;ε是内生显变量Y的误差项,由q个测量误差组成的q×1维向量。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模型部分规定了模型中潜在外生变量和潜在内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示如下:

η= Bη+ Фξ+ λ(3

其中,式(3)η、ξ定义同上;Bn×n维系数矩阵,表示内生潜变量η之间的相互关系;Ф是n×m维系数矩阵,表示外生潜变量ξ对内生潜变量η的影响;λ表示结构方程的残差项,由n个解释误差组成的n×1维向量。

第二,模型的拟合。为验证本文提出的3个研究假设,将结合上述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达标,说明模型的拟合与数据适配效果良好。


第三,研究结果分析。表5的研究假设结果显示,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影响显著性成正比关系。其中,网络强度与农业企业绩效相应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4,在0.05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说明网络强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2得到本文数据的支持。网络规模、网络互惠度与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相应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20.19,都在0.05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说明网络规模、网络互惠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因此假设1和假设3得到本文数据的支持。通过比较3个研究假设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可以看出,网络强度是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扩大经营规模,必然会加强与农户之间的联系,积极构建紧密而又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农业企业与农户关系强度差异会影响农业企业的经营能力,强关系往往伴随农业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联结,使双方长期进行频繁、密集的社会交往,互相传递有用信息,因此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而网络规模、网络互惠度同样来自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基本信任和互惠承诺意愿,从而实现技术共享和信息交流等协同行为,使农业企业与农户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加深了解,提高信息传递质量,从而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产生促进作用。

 


四、对策建议


农业企业在提升经营能力时,应把增进小农户收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农业企业要完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从而有效保障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

1.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分享农业企业增值收益

利益联结机制是提升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核心问题,只有处理好农业企业与小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小农户才能真正成为产业化的实际受益者,并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过程。

第一,为小农户提供基本利益保障是小农户参与农业企业的重要激励条件。保护价收购和二次分配机制是实现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利益共享的有效方式,浮动补贴、风险基金、生产资料垫支、生产性服务等多种形式并用,有助于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更稳定、更紧密的利益关系。

第二,规范合同契约关系。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因此,应规范合同契约关系。一是完善合同效力制度,包括规范合同法规与内容、采用灵活动态的价格策略、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保障小农户的合法权益,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预期收益以及违约后果,消除双方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二是签订规范的正式合同,形成正式契约签订的制度性压力。三是设立有利于小农户的支付条款和不同结算方式的选择,通过随行就市、保底收购、预付货款和生产资料预付等价格条款降低履约风险,帮助农业企业实现销售款项的快速归集,缩短收款周期,增加小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四是健全履约监督机制,提高违约成本。履约监督应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制定相应的规则,对违约行为给予相应处罚;实行虚拟高价法、提高处罚金额和强度,特别是增加长期契约联结中的处罚力度,增加处罚成本;鼓励参与者通过增加资产专用性投入提高退出成本,并维持契约的长期稳定性。

第三,鼓励以股权合作、利益返还等方式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鼓励农业企业将部分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转让给小农户,增加小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增强双方合作的稳定性。鼓励农业企业与小农户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加强联系,即小农户以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以及地上附着物、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成为农业企业的股东,从而有效带动农业企业对小农户组织的联结。

2.完善农业企业管理和治理结构,增强小农户带动能力

小农户参与农业企业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完善农业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能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小农户的发展能力,让小农户成为农业企业的重要参与者。

第一,提升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及科技推广与创新能力。优化农业企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企业由生产型向产业型转变,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将小农户纳入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企业运作和管理相结合的网络式微观机制。推动农业企业由传统生产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模式转变,推进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企业生产运作能力和迂回生产程度,推动农业企业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增强企业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可以通过显性激励、隐性激励和选择性激励3种方式实现。显性激励可通过实质性补偿方式实现,如以增加工资、奖金或其他实物收入等形式调动小农户积极性,通常显性激励对于小农户来说是最容易接受且最有效的。隐性激励是通过认同、集体声誉和社会规范等无形方式激励组织成员,农业企业在隐性激励上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建设,通过规范完善监督机制、信任和声誉机制,并运用信任、互惠等治理手段,维系与小农户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选择性激励指对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区别对待,通过正面激励和反面惩罚的方式约束小农户的行为,如对于长期合作的小农户给予一定的财政奖补资金,对违反企业生产规章制度及相关标准不合格的小农户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第三,建立稳定的信任体系。信任体系主要包括制度信任、人际信任。一方面,由于农业企业与小农户的契约关系大部分还是以口头协议为主,契约失败或者发生违约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在制度信任方面,要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缔约农业企业和小农户等主体的利益,从而增强双方的信任感。另一方面,由于小农户的任何经济行为以及彼此之间的交往活动都将嵌入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因此,在人际信任方面,加强农业企业与小农户之间的互惠行为,能够增强双方的认知和情感信任,从而提高农业企业交易的稳定性。

第四,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风险基金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风险保障制度,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风险专项基金,以调节市场供求变化和自然灾害给双方带来的损失,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协同推进、农户自愿参加”的发展模式。

3.实现组织服务机制创新,降低农户参与农业企业的交易成本

政府部门应创新农业企业服务机制,有效扶持小农户,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

第一,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农业企业服务水平。目前大多数农业企业向小农户提供的服务和业务还停留在初级产品运输、销售及简单的信息宣传上,服务层次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没有实现有效联结,一二三产业没有实现融合发展。因此,要提高农业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良好局面。

第二,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体系。农业企业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不仅要提供如技术指导培训、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病虫防治等多样化的社会服务,还要积极探索市场信息、贷款担保、保费资助等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相关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从而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4.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小农户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小农户在流通领域中具有农地规模小的弱点,从而伴生经营能力弱和兼业化严重等特征,导致小农户市场能力低、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不仅削弱了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的联系能力,而且还抑制了农业企业进驻的意愿,成为影响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主要因素。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过渡转移和农村“空巢化”现象,“谁来种地”矛盾日益凸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有效提高小农户的市场竞争力。

第一,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将大量小农户有效纳入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激发农民创造力,提升农业企业生产力。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全方位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企业家、农业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等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人员加入农业企业,提高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二,引导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之间、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开展合作有利于激发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活力,是夯实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根基。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各项机制,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带动小农户发展,鼓励小农户参与土地资源配置并分享土地规模经营收益。同时,通过农业企业与政府的投入与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小农户向专业户转变,专业户向农业企业聚集,实现农业企业与农户利益最大化。

第三,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鼓励农业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高品质特色原材料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就业创业,分享产业链收益。此外,通过加强规划有效引导,形成专业市场带动组织模式及治理机制,促进专业市场带动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并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格局,提升区域专业化生产水平。


五、结论与启示


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完善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是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寻找新动能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创新。在小农户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提升与优化中应解决好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应注重构建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以利益联结为导向推进农业企业获取更多资源,以提升农业企业的经营能力;二是农业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资源的积累,还应关注对小农户的有效带动,以此增进双方的互信程度,促进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利益的高效转化,从而促进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优化;三是建立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稳定的合作关系,激发农业企业与小农户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农业企业有机衔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本文图片略。

注释

①中小农业企业是指符合国家农业企业及其规模划分标准的企业,主要包括省级以下规模的农业企业。②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COLEMAN J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1988112483.

2PUTNAM R D   R LEONARDI   R Y NANETTI.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J. Contemporary Sociology1993263.

3]刘克春.农业企业与农户的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产业化经营的中小农业企业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59.

4]郭红东.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与履约:理论和来自浙江企业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2.

5]闫玉科.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6]周荣,喻登科,涂国平.“公司+农户”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公司与农户知识对接行为的演化博弈[J.产业经济评论,20156.

7]陶秋燕,汪昕宇,陈雄鹰.中小企业社会网络与其成长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地区200家企业的调研[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41.

8]关锐捷,师高康,张英洪,等.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演变特点及收益分配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1.

9]郭云南,张晋华,黄夏岚.社会网络的概念、测度及其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152.

10]张晓棠,安立仁,董广茂.关系强度、社会资本对知识获取绩效影响研究——基于社会结构与行动模型[J.预测,20151.

11]郑海涛.基于企业集聚的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