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
关于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时间: 2017-03-10信息来源:谷素华 作者:hjr_admin 责编:
■谷素华 副教授(包头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仍需要引导中国新型城镇化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意义、现状及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转型 意义 现状 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意义分析
(一)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二)城镇化能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巨大的附加值,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低。城镇化的建设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城镇化过程的推进,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会促使产业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三)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水土资源紧缺,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城镇化的推进会缓解农民人均占地少的局面,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是经济载体和平台,对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城镇化意味着大规模的、分散的农村人口会逐步集中到城镇中来,这意味着大量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大规模的产业建设或调整以吸纳农村人口,以及数亿人口转变并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生活方式。但我国城镇化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比较突出,虽然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不利于有效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境较差。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另外,扩建的城镇中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一些城市的城市化就是“铺摊子”式扩张,过分追求表面上及形式上的宽马路、大广场,很多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起来了,但相应的设施不建全,导致入住率极低,导致很多“鬼城”出现。土地低密度开发,城市无序蔓延,“半城市化”问题严重,城市化质量不高。各地政府以“大跃进”的方式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势必会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还有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
(三)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多,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环境破环和工业污染以及收入差距及管理不当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上升。表现为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东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有待挖掘;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或少数区域,造成特大城市畸形发展,进城农民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生活水平低下,极易形成“贫民窟”、犯罪与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对城市的社会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阻碍了城市人口及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的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汇集了较多的外地人口,各种问题集中体现。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这些都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四)推进主体以政府为主导,政治经济中心合一
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推动的,城市体系的发展主要受到人口聚集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则不同,国家战略对城市和地区的城镇化起决定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就表现出很强的国家主导特征,而且大中小城市体系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政治特征,经济中心往往和政治中心合一。在城镇化的发展方式上,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将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发展目标,几乎各地都制定了加速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尽管我国尝试过多种城镇化模式,但城市发展方针是由国家统一部署的,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强有力的措施予以配合,涉及人口控制、户籍管理等多方面,即使是农村就地城镇化,也多由基层政府推进,例如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中的乡镇政府等。中央自2005年起推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将城市文明推广到农村的一种城镇化推进方式。
综上可以看出缺乏经济基础的城镇化带来的是贫困与两极分化等严重的城市问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建设缺乏特色,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城市也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包袱和障碍。
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基本思路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的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一)注重质量与效益
随着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人口劳动红利一去不返,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主要依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随着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公共服务来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势在必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由过去偏重速度向提高质量转变,进入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要积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解决半城镇化问题。
目前,有1.6亿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镇,但并没有解决市民化问题。要提供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城镇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问题,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要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提升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建立合理的城镇管理体制,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镇综合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要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城镇化道路和模式;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途径和方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要建立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建设和谐式城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城镇化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国家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了条件。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突破应用,以及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为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在城镇化方面的改革探索,为创新体制机制积累了经验。庞大的人口压力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同步,我国城镇化要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强调城镇不同主体、不同层次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公平接纳与融合农民工等城镇外来人口,使城市的贫困阶层享有事实上的平等权利。我国正在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农民工向市民化转化的特殊发展阶段,建设和谐式城镇显得尤为重要。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化、均等化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逐步消除人治色彩,以法治原则处理经济、政治、社会之间不协调问题。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2014年7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上述改革举措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下一步要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加快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恢复其本身的管理功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要建立健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要继续弱化并消解城市户口的附加利益,必须同时促进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配套改革问题。要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必要的财政基础。推动市民化的财力支持,将户口登记与财政待遇相结合,以财政管理促进户口管理。
(四)完善城市规划和格局
城镇化规划和战略格局关系到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的背景下,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庞大生产能力与有限市场空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的挑战巨大;发达国家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居高不下,人口庞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迅速膨胀,全球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我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的国际压力前所未有,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按照全国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合理引导人口流向,逐步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力;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区域中心城市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地区,积极培育区域性城市群; 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注意引导中小城市的有序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参考文献:
1 . 简新华.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和前景预测 [J]. 经济研究,2010(3)
2 . 陆铭. 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 [M] .中国社会科学,2012(10)
3. 张占斌. 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体制机制 [N]. 中国经济时报,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