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城镇化

城镇化战略与城市群发展时间: 2018-02-28信息来源:肖金成 作者:qgy_admin 责编:

内容提要:本报告阐述了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的载体和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论述了实施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型城市的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  城市群  农民工 
 
      城镇化战略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共识。城镇化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城镇化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靠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城市和城镇是城镇化的载体,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重视城市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才能够协调发展。

       一、城镇化与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作为农村人口从传统分散的乡村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集中的历史过程,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进入21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一章的篇幅阐述城镇化问题。纲要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中共“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纲要还对城镇化做出了具体安排:“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将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并列,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至此,城镇化战略的总体框架才清晰地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二、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矛盾,使城市经济、城市建设积极、有序、健康地发展,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按照权威的解释,城镇化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比较效益、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动力。比较利益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它是城市形成的第一源动力。比较利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于是就为另一类专业分工──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规模经济是城市形成的又一基本力量,规模经济的存在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如果说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为城市的形成创造了初始条件,那么聚集经济则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推动力,它是多样化的厂商、居民及相关组织单位得以聚集、推动城市形成并使之不断膨胀的根本力量。企业、人口的空间集中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洽谈等交易费用,而且可以产生诸如道路、排水系统、管理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有关社会经济活动的成本。众多具有不同偏好的居民的存在,会减少需求和生产波动给厂商造成的损失,众多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给具有不同工作能力的居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地域上的聚集会产生互补利益,人口、企业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大大便利了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同时也刺激着新知识、新观念的产生。正是由于上述聚集经济效益,人口、企业不断地趋于地理上的集中,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扩大。
       城镇化进程不只是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它还是社会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的过程,它将带来城市体系的完善和城市分布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中、小城市发展起来,构成一个比例更为协调的城市体系。城市分布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城市的分布将更合理地实现资源的空间配置。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将使中国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推进经济更快地增长,并有利于产业布局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一些人主张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基本理由。由于长期忽视城镇化的意义与作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畸形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严重被忽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欠账严重,而且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就越严重,乘车拥挤、道路堵塞在特大城市中相当普遍,中小城市的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等设施多数不能满足需要。一大批小城镇中无供水设施,排水设施也很落后。城市地铁是现代城市快速公交的最有效手段,但我国只有少数城市拥有地铁。在工业制成品普遍出现相对剩余时,城市基础设施却处于“短缺”状态。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承载体,也是城市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产业部门,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系统、水源与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和防灾系统,还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部门,如此种种,与城市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大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提高城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还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市找到适合他们干的比较稳定的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大,市场主体参与度高,政府、企业和市民都有相当高的积极性,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迅速取得启动经济,扩大内需的效果。
      (三)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根本途径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镇化进程对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至关重要。(1)城镇化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将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二、三产业,摆脱目前严重失调的人口城乡分布格局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2)城镇化是提高总体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城镇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效的资源利用有利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3)城镇化有利于减轻生态脆弱地区的压力,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造成生态退化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中国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对土地、草原、林地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和过度利用,加剧了生态退化。在生态脆弱区减少居住人口,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方式。考虑到中国因众多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所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大压力,以及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所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城镇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农民人均收入会不断提高,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也随之降低,为生态退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
实践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就可拉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2%。由此可见,城镇化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不加快城镇化进程,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就难以跃上一个新台阶。
      (四)城镇化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依赖城镇化。按我们的调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农民的有效工作日的长短和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农民的有效工作日又决定于农民的专业化程度和农民的经营规模。归根结底,我们要靠农村大量人口转移来解决农民的专业化问题和经营规模扩大问题。按我们的测算,在目前已经有1.5亿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基础上,我国农村的隐形失业率仍然接近50%。农民收入总量低,但日工资单价并不很低。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的日报酬单价仅仅比城市平均工资低30%左右,还略高于城市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这个道理说明,要让农民收入增长,就必须让农民忙起来,必须让农民参与市场分工体系。只有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这个目标才能实现。
 
      三、农民工:中国城镇化的主体
      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让进城的农民进得来、住得下、活得好。因此,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政策的核心也应是促进人口的城镇化。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城镇化战略的一部分,正确的选择是让进城的农民工留下来,并且让他们的家属进城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本地化和农民工家庭化。
       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让已进城的农民工不管是在大中城市,还是小城市、小城镇都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不再是城市的“边缘人”。有人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让农民工回到小城市和小城镇,在那里解决户籍问题、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和政治权利问题,实际上这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小城市和小城镇难以解决如此多的就业岗位。有很多人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户口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事实上,户口是一个形式,而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和保障才是本质内容。农民工市民化可从解决农民工的福利与保障入手,等到市民的福利与保障与农民工的福利与保障没有落差了,户口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农民脱离了农业,离开了农村,进入工厂,进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群体,他们不仅为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贡献,也为城镇化作出了贡献,但时至今日,虽然在统计数据上大部分已属于城市常住人口的一部分,但身份问题没有解决,家属没有进城,未能享受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所以,农民工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占将近一半。但从2001、2004、2009三个年度16-30岁农民工数量所占比重的变化来看,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这主要是由于1985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趋缓所致(表1)。
      表1 农民工的年龄结构
                                             (单位:%)

 年龄分段(岁) 2009年 2004年 2001年
16-25 41.6 45.4 49
26-30 20 15.9 16.1
31-40 22.3 23.2 22.2
40岁以上 16.1 15.5 12.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0-03-19;盛来运、彭丽荃.《当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结构及特点》.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 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转引自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申兵。
 
      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他们的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未婚者比例大。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已婚者仅占20%,而传统农民工中80%以上已婚,这意味着至少将有8000万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恋爱、结婚、生育甚至子女上学问题。二是多数人初、高中一毕业就进城务工,缺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和经验。据调查,目前89.4%的新生代农民工不会干农活。三是受教育和职业技能水平有所提高,对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而且职业更换频繁。四是自我认同和留城意愿与传统农民工差异明显,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强烈希望融入城市社会环境和在城市长期定居。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检测报告,全国农民工年度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其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46万人,占全国外出农民人数的62.5%;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报告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流动出现了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主动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环境的农民工占据重要的比重,2009年,举家外出农民工达到2966万人。
       “十八大”报告对农民工问题确定了战略与政策,即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有理由相信,未来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境遇会得到较大改善,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将同步得到提高。
      首先应该解决也最容易解决的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主要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和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可转移问题。在流动人员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可转移问题上应加快在农民工输入和输出大省之间进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对接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推广。应尽快研究社会保障全国统筹问题,以使农民工群体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尽快成为现实。其次是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儿童教育当然应是输入地政府的责任,不应该有任何的歧视。实质上这已经不是农民工的福利而是农民工子女的权益,应追究城市政府不作为的责任。再次,在住房方面,其伸缩性很大,要城市政府包下来也不现实,应多层面完善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制订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的长期政策,参照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制订并实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建立公积金账户的外来务工人员允许其以公积金购房和支付房租;建设一批小户型的廉租房,向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无力购房的低收入群体出租。针对农民工住宿房源极其紧缺的现状,应采取多种渠道增加农民工住房的有效供给。今后各城市建设的廉租房,应把农民工考虑在内。在户籍制度方面,应研究建立有序的准入制,进一步降低门槛,允许符合具有可靠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外来人口在经常居住地落户,引导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城市应该宽容、主动、创造条件去接纳农民工成为城市居民。鼓励家庭移民,家庭中凡有一人在城镇有固定职业者,允许其家庭成员落户。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城乡二元户籍向城乡一元户籍制度的转变,也就是取消二元户籍,建立全国统一的以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为基本依据的人口管理机制。
 
      四、城市与城镇: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城市和城镇是城镇化的载体。城镇化之于城市和城镇,犹如动物的生命与肉体,犹如水与河道与水库。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是人类创造文明和财富的主要载体,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象征。城市的产生已有几千年,其性质、功能与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由少数人居住和活动到多数人居住和活动,由消费性城市到消费贸易性城市再到消费贸易生产性城市,终于发展成人类的主要聚居区和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体。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走向现代化的火车头,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各级决策者的关注。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城市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如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功能定位各具特色,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第三产业,其规模和质量将迅速提高。目前,地级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较低,而发展潜力巨大,接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比较直接、方便、容易操作,是国际化都市与一般性城市之间的中心环节,可有效地组织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运行,已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数量有所减少,由1998年的668座下降到2012年的657座,其原因是一些县级市改为中心城市的辖区,成为城市的一个组团。城镇数量最多的2002年曾超过2万个,达到20601个,此后便不断减少,其原因有三个,一是县级市的主城区由城关镇改为街道办事处;二是沿海地区的城镇合并,如江阴市的建制镇曾超过20个,但后来合并为10个左右;三是中心城市的外延扩展,将建制镇内部化为城区的一部分。当然,在城镇数量减少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乡政府所在地被改为建制镇,所以谓之有增有减。而城市几乎有减无增,原因是从1998年开始,我国中断了县改市的过程,此后很少有县改为市。
       从城市人口规模结构来看,至2012年,人口超过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2000年的40座增加到73座,增加33座;50万至100万人的大城市数量从2000年的53座增长到99座,增加46座;20万人至50万人的城市数量由2000年的220座增长到267座,增加47座; 20万人以下的城市数量由2000年的355座下降到218座,减少137座。城市结构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量在增加,中小城市的数量在减少,城市结构渐趋合理。
        表2  2011年 不同规模的城市的数量  

城市规模 个数
1000万以上 5
300-1000万 13
100-300万 55
50-100万 99
20-50万 267
20万以下 218
全部 657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统计年鉴2011》。
 
      21世纪以来,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居住条件、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均有大幅度改善。城市作为我国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既便于接受大中小城市的经济辐射,又便于向广大农村扩散。发展小城镇,便是目前比较重要的途径。中国有1600多个县城,还有1万多个建制镇,加快这些城镇的建设,对于带动中国广大地区的经济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和作用极大。从发展的趋势看,必然会有相当一批经济发展较快,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发展为中小城市,甚至发展为大城市,这既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外国没有城市和城镇之分,不管大小,只要是不从事农业的人口聚集区都称为城市,从事农业的人的居住区才是农村。我国按照经济和人口两个标准将城市划分为两类:城市和城镇。至2010年末,我国除了有657座城市外,还有19410个建制镇,建成区户籍总人口13902.70万人,暂住人口2675.34万人,有近1.6亿多人居住在建制镇的镇区内。此外,有13735个乡级建制,建成区户籍人口3236.76万人,暂住人口252.81万人。这些乡政府所在地多数也是小集镇,聚集了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乡镇合计,总人口超过两亿人。所以说,小城镇也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为此,将国际上统称的城市化改称为城镇化。
 
      五、城市群: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促进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在城市群范围内,原来单独的城市和另外的城市形成了互补关系,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升级,给小城市和小城镇带来了机遇。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群范围内,区位劣势在弱化,而成本优势在强化。原来我们说城市之所以发展缓慢,因为有区位劣势,始终是很小的规模,产业和人口集聚不了,但在城市群中,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劣势就不存在了。小城市和小城镇里各种要素成本都很低,比如零部件产业就可以在小城镇和小城市得到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所以有很多小城镇能够集聚那么多产业,和城市群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另外,在城市群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能够协调发展,而且基础设施能够共享共用。
       一个地域是否形成了城市群,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一定要有大都市,没有大都市,都是中小城市,各自的辐射半径就很小,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就没有那么强;二是要有一定的城市数量;三是城市之间的联系要十分密切,功能能够互补。
        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已经形成了十大城市群,即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这十大城市群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承载人口是三分之一多,GDP占全国的比重将近三分之二。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城市群将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十大城市群就是中国经济的十大支柱;二是区域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城市群内占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享有三分之二的GDP,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口却只有三分之一的GDP,这就是区域差距的直接表现。未来要缩小区域差距,怎么办呢?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城市群内的产业向城市群外转移,转移出来三分之一;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城市群外的人口转移到城市群中三分之一。实际情况可能是产业向城市群之外转移,人口向城市群之内转移,不可能仅是单向流动。从难易程度来看,人口向城市群内转移成本比较低,现在很多城市群内的城市和城镇经济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未来还会形成六大城市群,即湘东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黑龙江西南部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原来大家只听说过长株潭城市群,实际上这三个城市离得很近,这三个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的三个组团,它的发展会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如益阳、衡阳、岳阳、娄底和常德,还有江西的萍乡,会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的湘东城市群。像长沙、合肥、长春、哈尔滨、南宁、乌鲁木齐,近年来发展非常快,随着辐射半径的扩大,和周边城市的联系不断加强,城市群就有希望形成。
       总之,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国土空间并不大,绝大多数人集中生活在东部平原地区,所以,中国的城市群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我们预测,中国将形成若干世界级城市群。现在长三角已经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珠三角也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未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两大城市群将融合为一体,可名为京津冀鲁城市群,毫无疑问也会形成世界级城市群。这些世界级城市群将矗立在世界的东方,和美国、美加、法德、英国的世界级城市群遥相辉映。

       六、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及对未来的预测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对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从而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6%,至2012年已达到52.57%。全国城市总数已由1949年的138座,增加到657座,城镇非农业人口已由1949年的5765万人达到71182万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37.66%提升至42.99%,年均提高1.066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42.99提升至49.95,年均提高1.392个百分点。(参见表3)
        表3  2000年后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

年份 总人口 城镇人口 城镇化率(%)
2000 126743 45906 36.22
2001 127627 48064 37.66
2002 128453 50212 39.09
2003 129227 52376 40.53
2004 129988 54283 41.76
2005 130756 56212 42.99
2006 131448 58288 44.343
2007 132129 60633 45.889
2008 132802 62403 46.989
2009 133450 64512 48.342
2010 134091 66978 49.95
2011 134735 69079 51.27
2012 135404 71182 52.57
      数据来源:1949-2011年数据来自《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数据来自《2012年中国经济社会统计公报》。
 
       关于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未来20年,是中国城乡变动最剧烈的时期。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根据预测,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超过15亿人,届时居住在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将超过10亿人。中国农村的人口将减少1/3以上,未来20年将有3亿人由农村移居到城市和城镇。根据我们的研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目的是寻找就业岗位,提高收入和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和近几年一样,大中城市仍是他们转移的主要方向。
未来,城市人口将如何分布?
      1000万以上的城市将有10个左右,承载人口一亿左右。这10个城市可能是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杭州、南京、沈阳。现在上海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北京的人口也超过了1000万人。未来上海和北京很可能超过2000万人。根据现在的数据,北京的城市人口(不包括农村人口)是1400万人,那么城市户籍人口是960万,加上没有户籍的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人口已经超过1400万。至2020年,北京市的城镇人口会超过2000万。
500万人左右的城市大概有20个,承载人口一亿人左右。这些城市可能是成都、西安、长沙、南昌、郑州、苏州、宁波、佛山、济南、青岛、石家庄、大连、长春、哈尔滨、南宁、兰州、温州、福州、乌鲁木齐、昆明等。这些城市有的可能超过500万,有的可能发展到400-500万。
       100万人左右的城市将有200个左右,承载人口2亿左右。现在的地级市的城市人口多数都将超过100万。
50万人左右的城市将有500多个,承载人口2.5亿左右。现在的城市有660个左右,除了200个超过100万的城市,其他的都将达到50万。一部分县城的人口也将超过50万。
       未来10万人左右的城市将有1000个左右,承载的人口一亿左右。我们现在有1600多个县,其中1000个县的县城将成为10万人口左右的小城市。
       现在有1.9万多个建制镇。2030年建制镇的数量将会减少,将保留1.7万个左右,人口数将保持在1.5万左右,承载的总人口2.55亿人。现在多数建制镇的镇区人口都在5000—1万人,未来人口会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建制镇的人口规模都在3万—5万之间,所以移民到镇区的人口不会太多。
这个数量加起来共10.05亿人,也就是说2030年中国城市和城镇人口将超过10亿人。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