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城镇化

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发展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迟福林 作者:admin 责编:

迟福林

    就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发展,我认为有三个基本性问题值得探讨。
一、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
    当前提出新型城镇化,同以往相比,大背景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至少有5—10个百分点,未来的5—10年需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我国进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新阶段,城镇化的作用有其特殊性。从发展的客观趋势看,新型城镇化将在未来10—20年的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中扮演历史性角色。
    新型城镇化承载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使命。人口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为什么这些年服务业比重长期徘徊在40%左右,原因之一是人口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
    新型城镇化承载着释放内需潜力的重大使命。初步估算,到2020年,我国消费、投资需求规模可能高达百万亿元。如果这个巨大的内需潜力能够得到充分释放,将支撑我国经济未来10年7%—8%的中速增长。毫无疑问,人口城镇化是释放内需的最大潜力和主要载体。
    新型城镇化承载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使命。总的判断是,我国已进入以城镇化拉动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客观地说,前些年新农村建设投入不少,但总体看成效不明显,并且难以持久。为什么?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把城镇化的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脱离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拉动城乡一体化,应当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2012年我国名义城镇化率达到52.6%,但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高达2.6亿的农民工尚未真正融入城市。未来5—10年,新型城镇化重在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发展。
    需要把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带动结构调整,带动城乡一体化。
    需要明确2020年人口城镇化的目标。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应当达到50%以上,初步接近60%左右的名义城镇化率。这样,人口城镇化率每年需要提高2个百分点。
    需要尽快实现有条件农民工的市民化。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条件,大、中、小城市可以有不同标准。但是,方向要明确、决心要坚定,争取未来3年左右把有条件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初步解决。
    三、关键是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创新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许多矛盾、问题,都与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直接相关。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关键是加快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尽快破题户籍制度改革。与此相联系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需要加快改革,使之逐步建立与人口城镇化相适应的制度保障。
    着力改革行政体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突破“行政化”的束缚,形成经济主导的城镇化格局。并且,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体制,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需要加快调整行政区划,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强化人口城镇化的综合协调:一是需要尽快出台《国家城镇化规划》;二是由于人口城镇化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重大问题,需要建立国家综合性的协调机构;三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
    建议在海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试点,一是有现实条件:海南建省以来一直实行省直管市、县,并且人口较少,比照一些人口大省,推进的困难相对少些;二是有迫切需求: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按照一个大城市的布局,实现城乡规划统一、土地利用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社会政策统一。这样,既能适应国人对海南的消费需求,提高土地等资源的价值,又能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切实提高海南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