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城镇化

《新城新区建设现状调查和思考》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赵海娟 作者:admin 责编:

    编者按
    当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热衷于造新城。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一些原本承载着城市美好希望的新城,正在沦为可怕的“空城”、“鬼城”。这些新城到底怎么了?新城建设中存在哪些隐忧?如何才能让新城充满活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期《城镇化文摘》特从有关新城建设的文章中摘录部分精彩观点,为您讲述“新城那些事儿”。

    城镇化文摘·新城


    新城建设不是不可以搞,但是要遵循规律,要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近几年,一些地方打着推进城镇化的旗号,纷纷打造新城建设模式,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认为新城建设不是不可以搞,但是要遵循规律,要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目前的新城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过多过大过滥,在竞争条件下很难实现规划目标;二是,标准过高,没有那么多可支撑的高素质产业和高素质人口;三是,政府财政压力增加,风险逐渐显化;四是,新城新区建设冲淡了中央城镇化战略的初始目标。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如何遵循城市和经济发展规律,规划城镇发展战略,制定相应政策,显然顶层设计明显滞后。

    我们建议:重新研讨城镇化政策的设计,明确改革的思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引导城镇发展重点解决人的问题和城镇发展模式问题;要对各地的新城新区建设和规划,组织综合类的专家队伍进行调查,提出意见,统一清理;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切忌行政推动,特别是要防止政府“一把手”主观拍脑袋的决策;要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和责任追究机制,规范政府决策者的行为;中央和各地政府,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精心打造一批试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要加强对城镇政府负责人在城镇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推广正面典型,介绍好的国内和国际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形成示范效应;适时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中央的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工作方针,要求地方认真理解、贯彻落实。

    (摘自《城乡研究动态》 执笔人:李铁 范毅)

    《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新城建设思路》

    之所以出现产业新城的 “空城”、“鬼城”现象,最关键的一点是其选择了大量不可持续的产业。

    从当前风起云涌的中国新区建设情况来看,可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喜忧参半。一部分新区确  实发挥了空间优势,缓解了主城区承载的压力,培育出了新的产业,促进了人口聚集,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了城镇化新的大平台。

    但也要看到,大多数新区变成了“空城”、“鬼城”乃至“死城”。之所以出现产业新城的 “空城”、“鬼城”现象,并非因为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产业主导的价值,也不是没有产业布局的思路,最关键的一点是其选择了大量不可持续的产业。

    这种不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绝大部分工业都呈现产能过剩;二是过于依赖房地产。

    面对这种局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必须对于产业新城的建设路径进行反思,需要通过以下思路来推动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公平、集约、雅居、同步”的目标。

    一是要合理布局产业新城。对于产业新城不能贪大求全。对于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而言,开建新城一定要谨慎,即使要建设也必须采取集约的原则,尽可能用最少的土地实现最大的产出和人口聚集。这也符合财力平衡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城市群将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未来的产业新城要更多地布局在城市群范围内,从而推动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的落实。

    二是要大力培育服务业。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产业机会在服务业,就业最大的容纳器也是服务业。

    三是要强调产城一体。对于产业新城,不能只考虑产业的聚集,必须考虑到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的同步。尽量让人在一个区域内实现工作、生活、购物、医疗、教育等目标,不要通过大量的人口流动来实现这些多元目标。

(摘自《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易鹏)

    《权力驱动利益诉求致新城变空城》

    “造城”这事儿当然可以有,但必须由栖居者来主导,而不能被政绩和GDP牵住鼻子,更不能被行政权力越俎代庖。

    当下的“造城”运动,尽管的确不乏需求,但简单地由行政指令画个圈,各种金融城、学府城、产业城、度假城便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行政权力是否真的如同“神笔马良”那般神奇,能够点“城”成金,恐怕并不能过于乐观。而现实中的行政化“造城”,与其说是顺应了发展规律,出于改善民生福祉的考量,毋宁说是有着另外的利益算盘。

    事实上,既然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罗马更非一日建成,“造城”显然不是舍得砸钱便能按时完工,更不是盖好了楼便算完事。假如城市的公共配套设施无法跟上,无论生活功能还是工作机会都付之阙如。而这样的“造城”运动,满足的只是GDP的欲望,追逐的也只是政绩指标。“造城”背后的源动力,其实大多与“城”无关。

    可见,当本该由需求来驱动的城市化进程,却日渐本末倒置成了行政驱动乃至投资拉动;城市化本该只是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却最终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全部,甚至成为了其中最有利可图的环节。如此“造城”,更多关乎的是地方政府与官员们的政绩,而与民生或栖居的本意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于是乎,在利益诉求和政绩冲动的合力之下,客观规律与需求早已被抛诸脑后,造“新城”日渐成为一出角色错乱的闹剧,也就并不意外了。

   “造城”这事儿当然可以有,但必须由栖居者来主导,而不能被政绩和GDP牵住鼻子,更不能被行政权力越俎代庖。

(摘自《法制日报》 作者:吴江)

    《盲目“造城”背离城镇化初衷》

    把城镇化简化为圈地“造城”,显然不是以人为本,质量自然就高不起来,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也就难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方盲目“造城”都被冠以城镇化的名义。城镇化当然要推动,但必须有度、有底线,不能脱离地方实际和城市发展规律。现在不少地方搞的城镇化,就是圈地、盖楼、造城,把农民赶上楼房,把企业赶入产业园,把资金赶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结果,地没少占,钱没少借,楼没少盖,但老百姓就是不买账,地方债务风险也空前加大。无视实际和规律,盲目追求大投资、大手笔,或者沉迷于“债务推动型建设”,只会集中暴露出GDP至上、土地财政、房地产泡沫的弊端和矛盾,这样的城镇化终究是扭曲的。

    盲目“造城”背离了城镇化的初衷和本意。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当然有很大发展空间,或者说红利释放空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这项系统工程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以综合性方案来推动。把城镇化简化为圈地“造城”,显然不是以人为本,质量自然就高不起来,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也就难以实现。近10亿人的城镇化,如果都这么搞法,路子就会走歪,后果不堪设想。

    “造城热”反映出发展观、政绩观的问题,也反映出作风问题。很多地方盲目“造城”,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错误的做法必须坚决纠正。刹住歪风邪气,矫正建设方向,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摘自《北京日报》 作者:毛晓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