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动力机制研究时间: 2015-07-28信息来源:李萌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时间上表现出动态演进性,其动力机制也经历了由一元化、二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之中,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之一,但是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过程。城市文化通过引领城市转型,提升城镇化质量;形成文化生产力,增加城镇经济张力;彰显人文精神,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培育文化生态,推动城镇文明发展;塑造软实力,加速城镇现代化进程等来驱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前,提升城市文化动力,应从五个方面着手: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城市文化管理体制;建设文化市场,完善城市文化经营机制;加强文化交融,促进城市文化传承创新;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适宜环境,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动力机制
一、中国城镇化驱动力演进及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和影响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其他所有国家,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国家统计局的结果显示,194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10.64%,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镇化水平为17.92%,1949—1978年城镇化速度低于0.6%;发展到199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快速提高到29.04%,1979—1995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约O.63%;在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以每年1000多万人口进城的速度,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1995—2005年间,城市化率由29.04%提高到42.99%,年均增长提高到1.4%;2005—2008年,城市化率从42.99%提高到45.68%,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2010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9.95%,至2011年底达到51.27%,较上一年度上升了1.32%,增加了约2100万人,乡村人口则减少了约1456万人,有半数以上的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工作和居住在城市里,中国已经从农业大国跨入理论意义上的城市国家行列,进入城市时代。截至2013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如图-1所示)。①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镇化在时间上表现出动态演进性,其动力机制也经历了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外向机制的转变,城镇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政策安排、宏观经济布局、大型项目建设等政府行为,形成“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机制。1978年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驱动因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国家强制因素减少和市场因素增加,农业剩余贡献、工业化、比较利益、第三产业发展、制度变迁等共同促进城市化发展,城镇化动力机制演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二元化动力机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经济外向程度越来越高,全球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管理流动增强,在推动和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其他因素中,外资和技术因素作用更加凸显,城镇化发展的外向机制显现。21世纪,城镇化动力机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经济作用力、产业结构转换力、科技进步推动力、人口驱动力、资本作用力、市场驱动力、政策调控力形成综合合力,表现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多层次复合性。
二、城市文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较少将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考虑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其本质,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经济学关注的资本是可以理性计算(rational calculation)并加以分析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于难以量化分析但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确有重大影响的非经济因素(制度、精神、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经济学家多采用“假设其他情况不变”的方式将其排除在模型之外。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和新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尔曼(James Coleman)研究指出,作为上述那些非物质资本的文化,对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化因素和经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是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途径和表现形式,它会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可以有效地转化劳动、资本、自然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②例如,作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元企业来说,文化要素可以看作文化资本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土地和资本,到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家才能的资本形态的转化,而且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它通过发挥信息载体的功能,约束或协调企业内外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文化和优秀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最深厚的根基和最丰富的滋养。而作为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来说,其福利以及它参与竞争的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取决于该普遍的文化特性,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和民族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之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文化含量与文化的经济价值有机渗透、交叉融合,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整合而形成的文化资本力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竞争资源。
文化也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和灵魂,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已不仅仅是地理或经济上的概念,它更是一个人文意义上的范畴。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中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的容器。”城市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产生了城市文化,它强调的是标志性的或者内在的价值,是城市具有的城市特点和文化模式,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就开始成为文化资本。城市文化主要有四种表现形态:物质形态、方式文化、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其中,物质形态主要包括建筑特色、历史遗存、环境体系等;方式形态主要包括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社会关系等;制度形态主要包括习俗制度、规章制度、组织形态等;精神形态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教育构成、科技水平等(如图-2所示)。
城市文化直接影响城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由城市文化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公众意识的提高以及制度体系的完善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品质。尤其在当前知识经济浪潮下,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进一步凸显,文化的经济功能正逐步被认同和发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愈来愈高,文化经济化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发展将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第三波产业浪,文化竞争力在城市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促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核心因素。
实际上,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过程,即城市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形态与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的反作用。并且,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期间还存在复杂的个人、心理和文化等中间变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期时空压缩的矛盾境遇造成的文化破碎倾向逐渐显现,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导致文化积淀不足,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千城一面”使得城市文化趋同严重,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城市人”塑造的缺位致使城市人文精神空泛。由于城镇化是更高形态上的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方式,不仅代表物质形态城市化,更体现在社会、文化等多层面上的人类社会文明的融合和提升,城镇化浪潮本身也是一种文化重建的过程。文化制约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显现的城市化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文化问题,其本质就是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在当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能否为寻求文化认同的社群留下生长空间,如何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是当代城市发展与文脉接续的关键所在。
三、城市文化驱动新型城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③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⑤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对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实际影响,城市文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驱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引领城市转型,提升城镇化质量
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城市过分注重物质利益,热衷于“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标志性建筑”的数量,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传统特色等,导致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出现危机。城市文化导向将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文化因素在为其提供深层次、宽领域、强势头的动力同时,更能从经营管理理念和相关组织及制度建设层面上保证城市发展的规划合理性、建设系统性和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另外,城市文化通过人力资本和产业渗透作用提升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为产业经济注入文化活力,成为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新引擎,促进城市转型和内涵式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
(二)形成文化生产力,增加城镇经济张力
文化可通过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方式实现文化力的经济力转化、发挥文化的经济推动功能,形成新兴的经济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城市文化融入经济活动之中,一方面,通过经济文化化提升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通过文化经济化增强文化的经济功能,形成具有创意性、先进性、高效性的特色文化生产力,为城市经济不断扩张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增强吸引力,推动消费,增加经济的总值和张力,促进城市文化经济繁荣。
(三)彰显人文精神,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文化注重人文精神的建设和传播,它涉及社会风气、民俗风情、市民素质、新闻传播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文化设施。一方面,城市文化通过文化教育提高人口与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口与劳动力转移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传播,构建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形成城市居民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素质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四)培育文化生态,推动城镇文明发展
文化是城市文明的精神内核和内在动力。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落后,缺乏生态理念、系统观念和长远目光,忽视了城市文化环境的建设,造成了现代市井繁荣背后的精神文化的极度贫乏,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城市文化的建设,不仅是打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培育城市精神的精神动力,而且通过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培育文化生态,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五)塑造软实力,加速城镇现代化进程
文化以“文化力”形式转化成文化生产力,形成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文化软实力。⑥城市文化一是通过其文化教化功能提高城市文化素养和人才素质,为增强城镇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持;二是通过其文化激励功能塑造城市精神和风格,提升城市形象及品位,为城市发展提供环境条件;三是通过其文化增效功能推动文化力的经济力转化和文化产业形成与集聚,实现产业经济的集聚规模效应,赋予城市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加速城镇现代化进程。
综述,城市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种“力”,也是一个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城市文化渗透在城市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的每一个方面,构成一种软实力,得以积淀和传承,成为市民普遍认同并努力践行的核心价值,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文化的提升是城市发展的最终任务。
四、提升城市文化的途径及对策
先进的城市文化既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魅力,也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城市发展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文化的竞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大力提升文化品质,使城市文化更好地发挥其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作用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城市文化管理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改善政府职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政府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充当好文化建设的推动者、指导者和保障者的角色,保障城市文化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一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行政管理与服务效率,建设高效便捷的服务型政府,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二是加大对民间和社区基层文体社团的资助、健全一批文化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推进行业发展和行业自律,推动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三是完善文化建设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革城市文化经费投入方式,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文化经济政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吸纳社会资金,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
(二)建设文化市场,完善城市文化经营机制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高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文化城市化能够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反过来繁荣城市文化市场,获取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此,首先要花大力气认识、梳理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精准定位,因地制宜,坚持市场导向,有重点地发展文化旅游、广播影视、创意设计、会展博览等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做好产品形象设计和内容创意,打造城市文化精品。同时,集聚发展资源,通过建立相关激励、分配等制度,完善建设机制,促进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形成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引领城市从单一经济向多元发展转型,从数量规模化发展向质量提升方向的转变。
(三)加强文化交融,促进城市文化传承创新
发展城市文化,必须解决好文化的交融问题。一是要正确认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人工造景与旧迹修缮的矛盾,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避免任由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肆意同化甚至替代,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二是要在将地方特色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不断创新。在对外开放和文化开发中,应秉持科学的态度,按照保护、传承、发展的要求,发掘文化价值,把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统一起来。城市文化只有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才是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立足科技和文化发展前沿,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和优势,尊重和鼓励文化的原创精神,营造适合创新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全面增强城市文化的发展活力,使之与时代发展需求相契合,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城市发展内涵的扩大。
(四)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以改善文化民生为工作重点,覆盖全社会、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构建,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的文化项目和品牌,提高文化设施的运营效益,并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服务于国家总体文化战略,真正做到勤俭、实用、可持续。二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采用卫星通信、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提高文化资源的共享水平,加快基层网点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丰富的文化信息服务。三是鼓励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化环境,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努力创作出体现地方特色和被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五)构建适宜环境,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营造良好环境是繁荣城市文化的根本基础。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软件建设,包括发展规划、思想道德、文化产品的建设和开发等;二是硬件建设,即相关文化设施的建设。因此,一方面,我们开展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确定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相适应、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交融、与世界文化发展相衔接的融合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合理的规划布局。另一方面,明确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协调发展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步骤,营造良好文化发展氛围,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城市是全体居民的城市,城市文化建设要依靠广泛的群众基础,坚持走群众路线,城市文化由全体市民创造,也为全体市民服务。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要与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相适应,保持外在形象与内在因素和谐统一,市政文化建设与市民文化建设协调推进。在城市设计和发展中,要对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予以充分体现,并使分布零散的历史文物古迹合理融入现代建筑与环境,实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共生和双赢,用文化建设推动城镇发展,以城镇发展丰富文化建设。
目前,城市文化在国内外的城市建设中正成为主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科技的广泛应用,城市文化的内涵还将会不断拓展,文化的生产力和城市文化的功能会不断加强,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可以预见,文化血液的注入必将带来我国城镇化新型发展的高质量大繁荣。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13中国统计年鉴》。
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10398.htm。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
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2013年11月12日。
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华社,2014年3月16日。
⑥俞万源:《城市化动力机制:一个基于文化动力的研究》,载于《地理科学》2012年第11期第1135至1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