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首位领航”能否触动“一体并进”?时间: 2015-08-18信息来源:张朵 作者:wl_admin 责编:
区域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体系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其城镇化程度与城镇体系结构也不相同。因此,不少学者通过某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可以间接地探讨这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首位度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提出的。城市首位度是城市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39年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提出“首位城市”的概念,把在规模上与人口总数第二位的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纳了区域内人口的很大部分,并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其中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叫做“城市首位度”,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发展要素在中心城市的集中程度。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地区发展战略各有差异,但实质大都是通过发挥首位城市的优势、弥补弱势和增强本地区能力等途径推进城镇化进程。值得探讨的是,通过首位城市的战略发展布局,是否会对整个地区的一体化均衡发展带来有利作用?
有利:首位领航带动全域发展和城镇体系完善
从传统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角度看,首先,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更加专门化和思想广泛交流;其次,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第三,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
首位城市的相对较大的规模,能够发挥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益,吸引区域内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向首位城市的聚集,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各种资源向首位城市的聚集,进一步扩大了其规模,增强了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也为信息交流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首位城市相对于体系内其他较大规模的城镇,具有更加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并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加大了对周围城镇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吸引力。因此,城市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首位城市对区域体系内资源的聚集程度,首位城市的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城镇体系的发展水平。城市首位度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使得人们在对首位城市建设中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控,以便更好地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完善。
异见:长期首位集中将导致区域资源配置失衡
从城市的位序规模分布的角度看,首先,首位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其次,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对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有损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第三,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政府的倾向,这种倾向对经济增长、全民凝聚力、区域公平和社会平等有害等等。
在城市发展初期,各地普遍发展很慢,首位度不低但也不高。此时,很多城市通过提高城市首位度,通过在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然而,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已完成一定资本和人才的积累,城市的首位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资金,人才及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的集中,对首位城市来说,在此时呈现盈余状态,会导致城市的无限扩张,城市负荷过重的问题。而对其他城市来说,首位分布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经济增长、全民凝聚力、区域公平和社会平等有害,从而导致城镇的分散化发展的现象出现。
还有甚者认为,城市的首位分布是和经济发展的低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简单地说,经济不发达是造成首位分布的主要原因。反之,经济发展是城市体系均衡发展的原因。因为经济发展增加了产品需求,提高了技术、职业、空间的专门化,专门化的必要条件就是一体化。一体化力量创造了一体化的社会网络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因此,发达的经济常和具有高效率结构的城镇体系联系在一起。
观点:合理把握首位度曲线规律因地制宜发展
城市的发展总是呈现一个周期性的规律,一个不断地从较低等级的集聚与扩散,到更高一等级的集聚与扩散,社会就是在这样的一波推动一波的发展中前进。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城市并不是单独发展的,而是在区域的这个大前提下,以局部与整体的有机关系发展的。不能说一个城市首位度高,该地区的发展就好,也不能说一个城市的首位度低就说这个城市发展的不好。
对此,有学者通过定量研究认为,首位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一种曲线关系,应从动态的角度看待城市最佳集中度。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首位度高度不均衡,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首位度达到顶峰,然后,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首位度降低。集中精力发展首位城市的发展战略布局,在短期来看会带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但长期来看则会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应当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短期内在发展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时,也要着眼长期解决各种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区域合作。
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处在“实现从快中求好向好中求快的历史性跨越”的关键节点上,新型城镇化迈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战略是杭州市于2002年实施一项旨在加快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的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重大决策,是指建立在市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区、副城、组团、县(市)城和中心镇为节点,以交通、信息和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等为网络,以要素和功能各具特色、有机联系、优势互补为动力,以城镇融合发展、共兴共赢为目标,多主体互动、多层次和谐、多特色互补、多空间拓展的网状结构形态。中心城区通过网络辐射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通过网络辐射、带动广大域面,在区域内形成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大力实施“旅游西进”、“交通西进”,着力打造市域“一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推动8城区和5县(市)捆绑式发展,使杭州真正成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核心、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
杭州的实践证明,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形式与该区域的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干道形式密切相关,既要使大中城市各自形成以市区为核心、市域范围内中小城镇的城镇群,实现城市功能的近域扩散;又要构建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文通走廊,使城市的发展能轴、点、线、面相结合,分阶段实现人口、产业的调整扩。只有以市民的生活和创业为中心,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中心城区、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镇)的辐射带动,才能真正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