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城镇化

特大城市形成演化规律的研究综述时间: 2015-10-07信息来源:林琳 叶堂林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本文从特大城市的规模与经济效益、城市化模式及动力机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因及阶段、中心城市与周边腹地关系等7个方面对特大城市形成规律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特大城市 演化规律城市群


  近几十年来,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地区数量增长迅猛,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更是成为世界上城市快速发展的特殊地区。在这一时代,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发展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新型标志。我们称这个新的城市发展时期为“新城市时代”。


  新城市时代,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要素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导致城市的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剧变,同时对城市空间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突出特征的知识经济也必将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空间重构成为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城市的密切联系和经济活动所结成的全球网络体系,使得位于其中的城市越来越强烈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的演化也不可避免地与全球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特大城市和都市连绵区开始出现,新城崛起,城市中心区复兴。


  现代城市主义下的城市,不仅需要新城市主义的城市形态,还必须满足集约、低碳生态和多样性等要求。研究新城市时代的城市发展有助于探索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规律、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脉搏,有利于推动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关于特大(或超大)城市的界定、规模与经济效益的研究


  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将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定义为特大城市。国内对特大(或超大)城市的界定不尽一致,一般将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界定为大城市,千万人口以上的为特大城市(或超大)。对城市规模与效益的研究主要有城市成本收益理论(阿隆索,1970)、最小临界规模理论(理查德森,1972)、聚集经济理论(卡利诺,1982)等。


  二、对城市化发展规律研究的综述


  关于城市化的发展规律,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归纳了许多有创见的结论,其中从时间、空间和动力维度进行的分析论述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一是基于时间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诺瑟姆(1975)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二是基于空间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所决定的城市与其辐射区域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领域的互动关系。城市经济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但城市的规模不能也不可能无限扩大,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形成负的聚集效应,当负效应压倒正效应时即是城市的扩张边界。三是基于动力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除上述之外还有:中国学者胡兆亮(1986)的“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高佩义(1991)的“高氏三定律”(城市聚变引力定律、乡村裂变推理定律、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许学强等(1988)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规律”等等。


  三、对特大城市形成规律及理论的综述


  从人口的发展来研究特大城市的形成规律:(1)城市人口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2)欠发达地区是世界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地区;(3)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速度逐渐放慢;(4)大都市区超常发展,大中城市继续增加;(5)城市化从集中走向分散。后工业化特大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是:(1)城市发展规模:由爆炸式发展转向稳定式发展;(2)城市发展内涵:由注重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城市发展状态:由无序发展转向有序发展。


  对特大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的综述,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地理学层次的理论,如地形、气候、水文和资源分布情况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特征,这些在城市形成初期(导入期)或经济发展初期起到关键作用,是城市形成基础和宏观背景;二是经济学理论和政府规划理论,主要包括聚集与扩散经济理论、乘数理论、循环和累积的因果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极核理论、城市规划与管理、交通通讯理论等,这在城市快速发展期(成长期)起到关键作用,城市要成长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就需要经济学理论和政府规划理论;三是社会学理论(人口流动)和物理学理论(自组织理论),这主要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已经形成(成熟期),城市规模大致已经形成,城市发展主要体现在内部空间结构布局优化阶段,人口、产业、城镇体系的相互协调发展,如郊区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等等。


  四、对特大城市形成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综述


  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从中国城市动力行为主体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驱动、政府驱动和市场驱动三个相互关联的动力子系统。陈甬军等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城市化中的重大作用是生成、催化与提升市场的力量,重点应放在政策体制调整和增加城市基础设施两个方面;马仁锋等将国外对国内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归纳为反城市主义说、工业战略说、城市二元体系和工农业均衡发展说、工业化和城市偏爱说以及综合说5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说,且比较注重实证研究。Heikkil认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成因包括市场经济建立、政治分权化、人口变化、全球化和科技变化。在特大城市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存在两大类驱动因素,即传统驱动因素和新型驱动因素。其中,传统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基础、技术进步、投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新型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全球化因素、信息化因素、新型工业化因素、交通快捷化因素、知识化与文化因素和新政策因素六大方面。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交通便捷性来表现的。城市中心便捷性一般最高,往往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城市边缘区便捷性较低,人口密度也较低。便捷性的改变,将会直接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的扩展总是趋向于便捷性高的方向。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演化的作用非常显著。经济全球化对特大城市的形成主要体现在资本流动、对外贸易、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四个方面:信息技术渗透使经济从增长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从而推动了要素地位的变化,最终影响产业特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地域文化的力量推动特大城市提升凝聚力和竞争力,通过知识的力量改变特大城市的发展命运。


  五、关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因及阶段研究


  杰斐逊(1933)提出了首位城市概念。彼得•霍尔(1984)提出城市的演变将由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到再城市化。阿瑟•奥沙利文指出,大城市趋向城市内部多核心发展。吴良镛(1996)、姚士谋(1998)提出中国城市应由单核心大城市向特大城市地区发展,城镇密集区在向城市群区演变。宁越敏(1998)认为投资、市场、辐射、宏观政策等是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形成的四大机制。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2000),朱喜钢(2002)等认为,集聚与扩散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六、关于中心城市与周边腹地、都市圈、城市群的关系研究


  主要有增长极理论(佩鲁,1950)、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弗农,1966)、“核心—边缘”理论(弗里德曼,1966)、“极化—涓滴效应”(赫西曼,1958)以及循环累积因果论(缪尔达尔,1957)等。都市圈、城市群理论还有城镇群体(霍华德,1898)、城市区域(迪格斯)、都市带(戈特曼,1957)以及日本学者提出的“都市圈”概念。国内学者如方创琳(2011)研究认为,中国城市空间演化正在经历从城市到都市区、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最后到大都市带四次扩展过程。

 


  参考文献:


  ①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等《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1,4


  ②[美]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③文魁,祝尔娟.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H].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12.2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